《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作者孙国华、周元)对公平正义理念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公平正义观念在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和司法公信力的全面提高,人权确实得到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从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方面对公平正义观作出了阐述。对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公平正义观念在未来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很好的指导,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作者孙国华、周元)在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公平正义的内涵、法的价值、法的职能和作用等问题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依托于孙国华负责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周元有关“探求正义的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针对新的社会形势、新的工作要求,对当前社会各个领域中主要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和现有的矛盾解决手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根据法的形成和运作规律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讨论如何通过法治手段来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法蕴含着的公平、正义是协调利益矛盾的准则,因此,勇于直面现实中存在的利益矛盾,直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误缺漏,直面当今社会中的各种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努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利益矛盾并竭力从根本上解决利益矛盾、消除各种导致不正义现象产生的因素,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是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实现社会主义法治、落实“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本书着力之处。
第一章 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1
一、非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实质/3
二、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15
第二章 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33
一、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35
二、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42
三、法是协调利益矛盾的有效手段/48
四、法律调整机制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56
第三章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59
一、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公平、正义/61
二、落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公平、正义/94
三、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公平、正义/106
四、改善民生需要公平、正义/122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平、正义/137
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公平、正义/152
七、改善党的领导需要公平、正义/167
第四章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183
一、法治的内涵/185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197
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199
第五章 在法的创制过程中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203
一、法律调整机制与法发挥作用的途径/206
二、正确认识和协调利益关系是立法的核心任务/209
三、正确认识和协调利益关系需要增强立法的民主性/212
四、选择适当的法律调整方法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科学立法的首要任务/215
五、制定逻辑周全的法律规范是科学立法的基本任务/225
六、注重法律体系和立法体系的协调统一是科学立法的重要任务/229
七、目前立法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影响公平、正义实现的重要问题/234
第六章 在法的实施过程中推进公平、正义的实现/241
一、法的实施过程与影响法的实施效果的因素/244
二、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247
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260
四、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价值观引导,构建全民守法的社会/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