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幻海(2023)/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鲍磊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40岁的小说主人公阿凯在南方从事旅行社新媒体运营工作。在一次意外的晕倒中,他被一个身穿白色衣服的姑娘送往医院。之后,她就神秘消失了。阿凯一心要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偶然间他获取了一点线索,就利用休假机会来到北方。在一个叫幻海的书店,他认识了女老板靳虹,也留在了书店工作。靳虹50岁,退休前是一名医院护士长。她喜欢发手机微信——从文字到语音,已经对阿凯造成了心理负担,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骚扰。为此,阿凯暂时离开书店,名义上是躲避疫情、调整身心。小说采用了超越时空、虚实结合的叙事手法,将读者领入脑洞大开的奇妙世界。 作者简介 鲍磊,作家/知名旅游博主。1982年6月出生,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曾经从事过10年知名互联网旅游频道内容编辑工作。2006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青春是远方流动的河》。2007年加入内蒙古作家协会,200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硕士。走访过埃及、澳大利亚、瑞典、日本、韩国、泰国、美国夏威夷等国家与地区。全网开设旅游自媒体——疯帽子旅行。 目录 第一章:时光秘移 第二章:刹那刹那地改变 第三章:万语千言 第四章:永恒的须臾 第五章:我们会在哪里重逢呢 后记:与心中的阿修罗握手言和 序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 星”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少 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项目 之一,于2018年开始实施 ,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 部具体组织落实。出版这套 丛书的初衷,是在少数民族 文学创作领域贯彻落实习近 平文化思想,不断夯实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 责任,培养少数民族文学中 青年作家,打造少数民族文 学精品,为那些已经在少数 民族文学界和全国文学界成 绩斐然、广有影响的少数民 族中青年作家再助一力,再 送一程,从而把少数民族文 学最优秀的中青年作家集结 在一起,以最整齐的队伍、 最有力的步伐、最亮丽的身 影,走向文学的新高地,迈 向文学的高峰,让少数民族 文学的星空星光灿烂,少数 民族文学的长河奔流不息。 以文学的初心,繁荣民族的 事业,以民族的情意,打造 文学的星辰。 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之星”丛书的作家,必须是 年龄在50岁以下的、在少数 民族文学界和全国文学界广 有影响的少数民族作家。不 管是否出版过文学书籍,只 要其作品经过本人申请申报 、各团体会员单位推荐报送 、专家评审论证和中国作协 书记处审批而入选的,中国 作协将在出版前为其召开改 稿会,请专家为其作品望闻 问切,以修改作品存在的不 足,减少作品出版后无法弥 补的遗憾。待其作品修改好 后,由中国作协统一安排出 版,并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 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沐浴着 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感受 着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都 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蓬 勃发展,欣欣向荣。在这个 伟大的新时代,我们正创造 着中华民族的新辉煌。每一 个民族的发展与巨变,每一 个民族的气象与品质,都给 我们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创作 源泉。我们每一个民族作家 ,都应该以一种民族自豪感 ,去拥抱我们的民族,以一 种民族责任感,为我们的民 族奉献。用崇高的文学理想 ,去书写民族的幸福与荣光 、讴歌民族的伟大与高尚, 以文学的民族情怀,去观照 民族的人心与人生、传递民 族的精神与力量。 我们期待每一位少数民 族作家,都能够到火热的生 活中去,到广大的人民中去 ,立心,扎根,有为,为初 心千回百转,为文学千锤百 炼写出拿得出、立得住、走 得远、留得下的文学精品。 不负时代。不负民。 导语 在《幻海》这部长篇小说中,鲍磊细致刻画了他心中的理想现实,将读者一步步引领进一个脑洞大开的奇异世界,良好展现了作者切换现实与虚构的幻境“幻海”的叙事能力。身为一名在北京生活16年的蒙古族作者,并未局限于少数民族题材框架,而是勇敢地走出“草原”,书写了新时代下城市里年轻人的悲欢离合,用一颗敏感的同理心,敏锐地捕捉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试图传递出一些心声。小说语言唯美诗意,文本颇具质感。 后记 身为一名蒙古族八○后, 离开内蒙古,离开故乡,只 身一人来到北京,已经十六 年了。这一次,我想通过某 种类似“回到原点”的记述, 把自己的心,好好地安放一 下。两年前的一些真实经历 直接促发了这部小说的写作 。但无论是自发还是自觉,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自 己个体生命经验的内驱力一 直在召唤着我。 《幻海》是我的第三部 长篇小说,在写完初稿的二 ○二二年夏初,我四十岁整 。我带着它,去往鲁迅文学 院高研班学习,作为提交的 研讨作业,在长篇小说组, 认真地读着同学们的创作, 也耐心倾听他们对于这部小 说的声音。每位创作者与他 的文字功能,是全然不同的 。从去年秋天毕业到今年春 天,时间又过去大半年,当 我回过头重新审读并试着调 整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发现 ,缓慢、黏腻、湿漉漉,然 后停下来让一些与我有过同 样困顿的人稍微思索片刻, 再继续勇敢、坚定地上路, 治愈,或许就是它的功能之 一。 我想,正是因为调用了 大量真实的生命经验,所以 在写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 累心”。城市中扑面而来的 风景,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 ,十余年做旅游编辑行走的 近二十个国家,心底所泛起 的种种涟漪……都向我这个 漂泊无根的蒙古族写作者, 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虽 然我也很想写一写传统题材 下的内蒙古牧区故事与牧民 生活,除了现阶段积累不够 之外,这十六年远走他乡的 个人经历,一直在心底召唤 着我:快把这些年的内心摆 动,趁着青春即将不再的尾 巴,通过一个相对靠近心灵 的故事脉络,做一个了结吧 。 因此,这本书向内走, 往心里面走。让心回到安静 的状态,也是它非常重要的 一个功能。 通过《幻海》,我想呈 现——个体的存在,放置于 浩瀚的宇宙时空,根本就渺 小到不行,有其必然性,却 又很难解释清楚,种种矛盾 与二律背反叠加在一起,合 理之中暗含着许多悖论状态 的故事。于是“我”,借用小 说男主人公阿凯(廖一凯)之 身,选择用一种柔软,甚至 有些儒、释意味的文字,试 着来表述自己一番不成熟的 时空观。 文本里的状态占比很多 ——行进中的状态,停滞中 的状态,反刍中的状态。状 态是我想通过这次探索着重 突出的。 生活中,我几乎总是“独 自一人”。我喜欢散步。在 春天,用极其缓慢的步伐, 看看花,看看草,看看小鸟 ,用手机对准它们拍照。有 时,我也翻唱喜爱的歌曲, 有模有样录成视频,配上字 幕,放在微博等社交平台。 小时候,我塞着耳机,听磁 带里的歌声,心底涌现出非 常细碎的情绪,它们一路跟 随我,来到年轮的当下。于 是我在想,如果不写作,我 会成为一名歌手吗?因为, 心底深层的某种忧郁,那些 激进的、愤怒的情绪,各种 奇奇怪怪的想法,痛痛快地 唱出来,要比写更直抒胸臆 。然而,我想——写,依然 会是我的首选。对于我,它 是一种性格底色,乃至生命 质地的需要。我非常惊讶且 笃定地意识到并看见它。 音乐,与我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那么,我可以把 小说,写成像唱歌一样的感 觉吗?我默默地问自己,并 悄悄尝试。像音乐一般,起 承转合的浓浓情绪,一直在 行进中的状态,或许就是这 本书的其中一个基调。 决定动用一部长篇小说 ,与四十岁之前,性格里某 些狂烈、偏执的部分,甚至 在悲愤时,像极了“阿修罗” 的自己,握手言和。 不得不说,这本书是计 划之外的。按照自己的写作 规划,我是打算在之前那些 写作练习后,创作出一部“ 大长篇”。然而,它被时间 与经历突然安插进来,我只 想顺应老天爷的这份安排, 把它写出来,让心归零。 所以,这部小说,起先 是为了让狂风暴雨般的心境 恢复平静,然后写着写着, 我对它开始有了很深的感情 。有一段时间,只有坐在案 前写,心,才能趋于舒展。 否则,心,就是褶皱的,不 安的。倘若它的前一半,还 是在讲故事的话,那么后一 半,更趋向于一种“空”。 ……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 是出于正义与爱,千万不要 因个别人的误解,个别声音 的否定,就气馁,然后用别 人的冷嘲热讽,去怀疑,惩 罚自己。永远记住:道阻且 长,行则将至。一件事情的 最终完成,需要锲而不舍, 乃至偏执的精神。 我于二○二二年十二月中 旬不幸染疫,在高烧时,在 退烧后,经过精神的失眠与 身体的虚弱,让我对生命本 身存在的意义,获得了新的 感受。虽然到目前,我还说 不上来,有哪些具体新的认 识,但是在病痛的苦楚里, 我的确强烈感知到了一丝丝 有关生命的挣扎与呼喊,它 把我之前企图想去寻求宁静 的一颗心,搅扰得异常汹涌 ,即便这份新的发现,新的 感受力道,一直是隐隐约约 的不清不明,但,已然让我 进入到对生命存在思索的变 化阶段。它在一个没有定论 的变化期,我的心,像是接 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许多种 不同频率的信号一样,在努 力调试着天线,试图理顺它 们进入与更新我的意义。也 或许,没有意义就是最大的 意义。人,作为灵长类智慧 生命体, 精彩页 最近,他对人类果真是由猿猴进化来的假说再次表示怀疑。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质疑,让他想起“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句话。视觉上貌似恶心的四条腿昆虫(或许苍蝇也不想长成这样吧。当然这只是从人的普世审美出发,或许在它们眼中,人类反而丑陋无比也说不定!),与好吃的由大牲口的驴肉做成的美味并无任何联系,更何况是类人猿——人——苍蝇——驴了。当八竿子打不着却停不下来的胡思乱想变成一种常态,他自行诊断并暗暗思忖: “莫非,在幻海书店上班两年后落下了职业病? 累,准确说心累,不时感到心脏突然被一双大手团住,发紧、畏寒,貌似一个月前从森林谷景区团建回来后加重了。正值夏末秋初,素来干燥少雨的幻海,孰料从开年伊始就雨水不绝。种种迹象暗示,在幻海,似乎已经出现了气象学家早些年所说的“第五季”苗头:它不会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有序更迭,与之相应的雨雪风霜,貌似是一种随机性,实则是别有一番的刻意安排。这不得不让阿凯更加怀疑,整个大气层,或许就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有情绪,会呼吸。伴随着一声更为干脆的响雷,顷刻间,大雨哗哗地从天上一泻万里,像极了不再遁形的天兵天将,以急切的阵势,来这温柔富贵乡喝上一顿好酒。肉香配着咬下去酥脆作响的馍,口腔被香味与嚼劲儿满足的快感,再次印证,没有什么烦恼忧愁是吃解决不了的。对着空气一阵傻笑后,半张着嚼了一半火烧的嘴,用油脂麻花的手,再次滑开手机。这不,她的微信消息又来了,只是这一回稍显正常,是文字,而非是一条又一条狂轰滥炸的语音。 靳虹:你咋没来上班? 阿凯:今天休息。 靳虹:忙糊涂了。快来!区委书记下午到店视察。 阿凯:好。 那还是许多年前,一场突如其来地晕倒,发生在阿凯小便时。当他醒来,已经脑袋发沉地躺在高压氧舱,完全忘记之前发生过什么,也没人告诉他得了什么病。在小小的逼仄空间,倒是令人幽闭恐惧起来。据说送他去医院的,是一个女孩儿,自称跟他上同一所大学。调了监控,只能在当时分辨率不高的屏幕上,看见一个身穿白色衣服背影模糊的姑娘。 只身一人从南方搬到幻海寻人的廖一凯,近两年,还没回过老家。似乎每一个未婚的大龄男人,跟家人的关系都很微妙,不知是自行疏远,还是对方生出厌嫌之心,彼此达成某种默契:爱咋折腾随便吧。 阿凯只字不提有关父母的一切:叫什么名字,多少岁了,干什么工作的,退休了没有,身体状况如何,等等。他像是从石缝里突然钻出来的一根野草,用某种以柔克刚的姿态,坚忍不拔,倔犟地活在幻海。准确说,是在等一个人,他的救命恩人,那个白衣女孩儿。 周一,除了是幻海大大小小博物馆闭馆,理发店歇业的日子还是阿凯的休息日。对于一周只休一天的阿凯来讲,能够不被任何一条微信打扰,简直是痴人做梦。靳虹召他速速回店的消息,像是一道不敢违逆的圣旨,在驴肉火烧刚刚带来的幸福感只短暂停留数秒后便消失殆尽。回还是不回?撒谎还是诚实?是摆在他面前的两个选择。驴火店与书店正好处在城市对角线的两端,赶回去,至少需要两个钟头。待一番痛苦的挣扎后,垂头丧气地结完账,冒着大雨右拐,不打伞直奔地铁站。急速的雨线在眼前不停冲刷,一边奔跑,一边仰头张开嘴,贪婪地灌下两口雨水,咕咚咕咚使劲地咽下。在轰隆隆持续作响的雷声中,黑压压的云层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阿凯脊背一阵发凉,不知是吓着了,还是被瓢泼大雨硬生生地晓病了,总觉有什么东西在悄悄跟随着他。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