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心物关系”为切入点,先将牟宗三思想中蕴含的三种心物关系结构——“横摄”“纵贯”“圆具”——从其两层存有论中梳理出来,并将此三者作为理解其思想的三个基本范式;再聚焦感知对于心物双方的优先地位,提出了“感知塑理知”、感知与思想“异质而同构”的观点和通过剖析感知隐喻来展示思维深层结构的方法,进而将三种心物关系结构回溯到“视-听-味”三种感知结构中。在此框架下,作者对牟宗三哲学作出了一系列饶富新意的解读,如认为牟宗三所理解的“智的直觉”之自觉觉他是由“听内心独白”与“味觉”意象塑造起来的,而“智的直觉”在康德那里则是由视觉意象塑造的;牟宗三思想从“横”到“纵”再到“圆”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以往思想史脉络中“视-听-味”这条感官演变逻辑的现代重演,且这条演进线索具有世界意义,等等。这些论断不仅给学界理解牟宗三思想带来了新的视角,也使高度概念化、抽象化的“牟学”变得切身可感起来。 作者简介 徐昇 河南信阳人,哲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兼任重庆市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序(贡华南) 导论 第一章 “执的存有论”中的心物关系 第一节 “两层存有论”作为心物关系论 第二节 心物作为“感性主体”与“现象” 第三节 心物作为“认识主体”与“现相” 第二章 “无执的存有论”中的心物关系 第一节 “人有智的直觉”意味着一种非对偶性的心物关系 第二节 “物自身”的“非对象性”与“价值意味” 第三节 对“非对偶性”心物关系的探索 第三章 牟宗三心物关系论的三种基本结构 第一节 对“非对偶性”心物关系的进一步区分 第二节 三种心物关系结构之多维展现 第四章 牟宗三心物关系论的理论定位及对其溯源性思考 第一节 心物关系结构与“文化心理结构” 第二节 “感知塑理知99:对心物关系结构来由的一种解说 第三节 横-纵-圆:牟宗三哲学中的三个基本“意象图式” 第五章 追踪牟宗三思想背后的感官感知结构 第一节 “梵音开悟”:听觉结构与纵贯系统 第二节 不同感知结构塑造的“智的直觉” 第三节 牟宗三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神秘主义 第四节 从中国思想史演变中的感官逻辑看牟宗三对其继承与发展 第五节 对话海德格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哲学中的身体隐喻追踪:概念隐喻理论对做中国哲学的 启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