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诗传)/多情诗者书系
分类
作者 吴韵汐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诗传)》由吴韵汐著。

他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只是偶然地投影在民国那条传奇的岁月长河里,在人世间留下璀璨的诗作后,便潇洒地飞天而去,唯余一抹念想在梦的清波里依洄。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不属于这喧嚣的烟火人间。

今天的徐志摩,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诗意的形容词。

回溯多年前的岁月,我们会看到一位多情的江南才子,在浓墨重彩的爱情里,描摹着诗歌的画卷。一笔一画,都是心灵的轨迹;一字一句,都是灵魂的诉说。

内容推荐

吴韵汐著的这本《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诗传)》记录的是:在历史不远处的烟雨民国,诗人徐志摩的名字与康桥紧紧地交融在了一起,有人说他是世间不老的孩童,有人说他是持守童话世界的骄子。当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最灿烂的青春年华,那首《再别康桥》似乎成了他最高昂的绝唱。当一切尘埃落定,再次缓缓展开徐志摩的生命画卷,才恍然发现,在他不长的三十几载岁月中竟充盈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悲喜哀乐。

幸而他还有诗相伴,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是对心灵最好的慰藉。而于后人,在诗歌的世界里,我们得以认识一个更加真实饱满的徐志摩,在梦的清波里低洄,原来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目录

第一章 自然婴孩 误入了人间险峻的围城

 第一节 来到生疏人间

 第二节 去吧,梦乡

 第三节 显焕的旭日

第二章 异国他乡 纵横四海不问古今春秋

 第一节 怨得这相逢,谁作的主

 第二节 披衣上马去如矢

 第三节 我只是狂喜地大踏步向前

第三章 一见倾城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第一节 我是天空的一片云

 第二节 将你的倩影抱紧

 第三节 笑解烦恼结

第四章 未央的梦 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第一节 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第二节 我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第三节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第五章 生如夏花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第一节 崇拜你的崇拜

 第二节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第三节 我们早起,看白云飞

第六章 执子之手 霹雳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第一节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第二节 恋爱是生命的中心和精华

 第三节 手剥一层层的莲衣

第七章 事业扬帆 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第一节 我爱一切忠实的思想

 第二节 徜徉在心灵深处的欢畅

 第三节 新月望到圆

第八章 人生低谷 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

 第一节 从苦恼的人生中挣出了头

 第二节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第三节 为要寻一个明星

第九章 诗海缱绻 保持我灵魂的自由

 第一节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第二节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三节 有一种天教歌唱的鸟不到呕血不住口

第十章 乘风归去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一节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第二节 多少前尘成噩梦

 第三节 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节 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犹记得那年康桥别会,尚有婚约在身的徐志摩被禁锢在婚姻的围城里窒息,那位亭亭玉立的江南女子为这位生性浪漫的诗人忽而打开心扉一角,顺着这一缝隅浅浅窥去,他像是着了魔似的沉入这传说中的爱恋世界。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般如诗如画的景致,竟然真的在他的生命中印证了。当沐浴着新文化新思想的徐志摩不顾身怀六甲的发妻张幼仪,真的以冲破旧式婚姻的主张抛妻弃子去追求自由的爱情之时,林徽因竟然冷淡了,这一切究竟是林徽因的无情还是徐志摩的一厢情愿?

他不解,是因为他不知在他心中臆想出来的康桥女神并不是一位秉承着西方绝对自由爱情观的新女性,在这位正值二八年华、在旧式伦理教育熏陶下长大的女孩子眼中,徐志摩对自己的好不过是一位长者对自己不可思议的宠溺罢了。正像她自己后来回忆地那样: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的我,而是他用诗人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的那样一个人……

纵然早在1923年1月,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先生在得知徐志摩离婚后,立即写信给时在北京的徐志摩,苦口婆心劝慰,可此时的徐志摩可谓是当局者迷了,兀自地陷入“为情所迷、为情所痴”的境地,自然闭目塞听,无法接受别人的劝诫: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

当徐志摩满心欢喜地摆脱了旧式婚姻的束缚,本以为万事皆备,只欠东风,和发妻张幼仪的分手最终能够向林徽因表明自己的心志,抱得美人归;没承想,待到徐志摩离婚归来,等待他的竟然是晴天霹雳般的残酷事实。这位理想主义者自主构建的爱与美的摩天大厦,终于在不堪一击的现实面前轰然倒塌。

1922年3月,一路追寻着自由火炬重返剑桥找寻心中的自由女神,而早在几个月之前(1921年10月),林徽因早已跟随着父亲林长民不辞而别,悄然归国。

林徽因跟随父亲林长民回国之后,继续在培华女中读书。从曾经徐志摩疯狂而热烈的爱恋中暂时脱身,林徽因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那颗迷惘而无知的心灵也在慢慢苏醒。母亲对于她与徐志摩之事是极力反对的,父亲的态度也很明确,比起有家有室的徐志摩,父母更倾向于早先定有婚约的梁家大公子梁思成。

梁家与林家是多年世交,且梁家在政界和学术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纵然徐志摩才华不凡、风度翩翩,但考虑二人年龄相差悬殊,且徐志摩纠缠于家事的烦扰,梁思成本人的学术及人品较之徐志摩更加值得信赖。

父母的意见给了林徽因极大的影响,在感情的天平上,她历经了理智与情感的拉锯折磨,最终舍弃了对于徐志摩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

在这样一份并不成熟的感情面前,林徽因保持了难得的成熟和冷静。这份发自灵魂深处的激情在岁月的辗转中消解,尘埃落定,归为既有的平淡和流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惆;

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在这首《情愿》中,她极力地呼喊着想要忘掉,正是因为心中雕刻般牢固的记忆无法驱逐。曾经的种种已经“落花儿似的落了下去”,事实既定,回忆已成,无论是那些含笑的日子还是那些泪眼里的时光,都是抹不去的,忘不掉的,永远停留在徐志摩的心头,成为难以愈合的疼痛。

P74-77

序言

他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只是偶然地投影在民国那条传奇的岁月长河里,在人世间留下璀璨的诗作后,便潇洒地飞天而去,唯余一抹念想在梦的清波里依洄。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不属于这喧嚣的烟火人间。

今天的徐志摩,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诗意的形容词。

回溯多年前的岁月,我们会看到一位多情的江南才子,在浓墨重彩的爱情里,描摹着诗歌的画卷。一笔一画,都是心灵的轨迹;一字一句,都是灵魂的诉说。

徐志摩生长于硖石——一个古香古色的江南小镇。他是富家公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教养,使他拥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那些沉淀于心海的墨香,正是他承载诗歌的底蕴。

每一位诗人都是热爱生活的,因为这份执着的和热爱,才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大自然的美好,唤醒了徐志摩体内沉睡的诗魂。他深爱着大自然,也深爱着这个世界,乃至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不过,世人所熟悉的,不是他的博爱,而是一生的情爱。他近乎疯狂地追求着心爱的女子,摒弃了世俗礼教,甚至大胆休妻。林徽因,那个温婉如玉的女子是他一生的牵挂,甚至最终的死亡,也只是为了她的一场演讲。

后来,他爱上了朋友之妻陆小曼。这一场爱情,更是为世人所不容。婚礼上,证婚人给予他们的不是祝福,而是咒骂。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勇敢地承担了这份爱。

他的一生,只有短暂的三十六场春秋。曾经,他在诗歌里天真地写下“想飞”的句子,有谁会想到,一句诗竟一语成谶。那一年,他飞离了地面,从此再不曾回到人间。

一生倥偬,从此只留下世人枉自嗟叹。而他的诗歌,他的故事,却成了人世间永恒的传奇。

后记

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他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想要写徐志摩的传记良久,却迟迟不敢下笔。生怕这文字不够灵性圣洁,玷污了心中这位风度翩翩的大才子。

纵然这样,对于徐志摩了解得越多,就越发地想要把他真实的生命故事分享给更多人,其中的褒贬善恶全都留于后人说道。

如今笔触款款落下,才恍然明白,究竟何人能够写出这般灵动的诗篇,究竟为何新月派的旗帜能够在徐志摩先生的肩上扛起。

优越的家庭环境,多思敏感的性格,大名鼎鼎的授业恩师,关系不浅的好友名流,非同一般的出身定然让这样一个人走出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若不是“开眼看世界”的机会,徐志摩无法写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般清丽的诗句,才子之名自然不是虚设。既然是才子,身边怎么少得了佳人相伴?

从张幼仪到林徽因到陆小曼,一位位风姿绰约的民国女子与徐志摩联系在一起,一个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在他们的身边绽放。无论是生与死、存与亡,徐志摩的一生都深深地刻上了爱情的烙印。左手爱情,右手诗篇,在徐志摩的身上归元,幻化为一种梦呓一般缥缈的浪漫气质,这浪漫涤荡着徐志摩的灵魂,显露出一个诗人最淳朴真挚的性情。

前人的功过是非,留于后人评说。历史的印记已然定格,定格在那个激情四射的浪漫年代,定格在后世里徐志摩笔下的诗意篇章。

关于徐志摩,后人已经言说得太多太多,再次提起,只想还原一个真实而全面的形象,对逝去的生命、对曾经的历史深深致敬。

当最后的篇章落笔,天空恰有一架飞机轰轰飞过,转瞬带着隆隆的Ⅱ向声远去了……这场景带走了我的思绪,似乎把我重新带回了徐志摩先生离开的那个雨天。在梦的清波里依洄,仿佛真的跟着徐志摩先生重新活过了一生。那些笑与泪,那些喜与悲,那些不甘与妥协,一幅幅人生画卷似乎真的正在那个历史年代里缱绻展开。

悄悄地他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语成谶,这竞也成了他最后的告别,跨越大半个世纪的时空之隔,仿佛重新回到了徐志摩先生生活过的年代,跟着他重新经历了一生。

斯人已逝,其馨犹存。在他流芳百世的诗作中,在这一笔一字的传记中,愿你能遇见一个鲜活如初的徐志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