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和雨女)(精) |
分类 | |
作者 | (美)薛爱华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神女》是汉学家薛爱华的经典的唐代文化研究作之一,本此再版,邀请译者对全书进行了修订。这本书串联和追溯中国传统神话传奇中最为惹人怜爱的形象——神女,她可能是仙子、女娲、洛神,也可能是巫山神女,可能是湘妃,或龙女与雨女。在过往的传奇中,神女的形象往往与水紧密关联起来。水中女神光彩照人,然后褪去其表,或可发现在这一形象的演化中,神话与历史相互模糊了边界,从而让一个真实而悲伤的故事升格为传奇。 作者简介 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美国著名汉学家,20世纪后半期美国中古中国研究的代表人物。1947年获得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学博上学位,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58-1964年,担任《美国东方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主编,1974-1975年,担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其代表作包括《闽国》《撒马尔罕的金桃》《朱雀》《珠崖》《神女》等。 目录 代译序 四裔、名物、宗教与历史想象: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及其唐研究(程章灿) 引言 第一章 女人、仙女与龙 女人与仙女-女巫-龙-蛟龙-女人与龙-女娲-《老子》中的神女-神女-湘妃 第二章 中古时代之江河神女崇拜 女娲-神女-洛神-汉女-湘妃 第三章 唐诗中之江河神女 女娲-神女-洛神-汉女-湘妃 第四章 李贺诗中的神女显现 第五章 唐传奇中之龙女与江河神女 旧式龙女-蛟女-海湖神女-士子与江河神女的浪漫故事-女娲-神女-洛神-湘妃 结语 引用书目 译后记 修订说明 序言 四裔、名物、宗教与历 史想象 美国汉学家薛爱华 及其唐研究 第一次接触到薛爱华汉 学研究著作的英文本,是 1995年在哈佛大学访学的 时候,他的著作的第一部中 译本《唐代的外来文明》, 也恰好在那一年由北京的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屈 指算来,距今将近二十年了 。初次接触,我便爱不释手 ,于是便着手搜集他的论著 ,并乐此不疲地向学术界和 出版界的朋友推荐。今天, 终于有机会向汉语读书界介 绍他的另外两部汉学著作, 亦即《神女》和《朱雀》, 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偏爱, 我在欣喜之余,得感谢三联 书店的大力支持。为了帮助 读者更好地了解薛爱华其人 ,阅读其书,我将前两年撰 写的一篇论文略作修改,作 为代译序。 一薛爱华的生平与学术 经历 1991年2月9日,美国柏 克莱加州大学教授、著名汉 学家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 )因病去世,享年78岁。在 我看来,这位学者的去世, 是美国汉学史上具有双重标 志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 以他为主要代表之一的柏克 莱加州大学汉学研究鼎盛时 代的结束;同时,它也标志 着深受传统欧洲汉学影响、 重视历史语言文献研究、学 识渊博的那一代美国汉学的 式微。 1913年,薛爱华出生于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后 随家庭迁往加拿大温哥华, 在那里完成中学学业之后, 又回到美国上大学。在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衰 退(the Great Depression )中,他的父亲失业,家庭 经济情况恶化,所以,在上 大学之前,薛爱华曾有过几 年打工的经历。他先进入洛 杉矶加州大学,主修物理学 与哲学,继而因为对人类学 感兴趣,而转学柏克莱加州 大学,师从著名人类学家亚 弗列·克鲁伯(Alfred Kroeber)和罗伯特·罗维( Robert Lowie),并于1938 年获得柏克莱加州大学学士 学位。大学毕业之后,他远 赴夏威夷大学深造,并于 1940年获得夏威夷大学硕 士学位。其问他对中文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学习 。其时,著名学者、语言学 家赵元任和著名汉学家陈受 颐正执教于夏威夷大学,他 们曾经指导过薛爱华的中文 学习。 硕士毕业之后,薛爱华 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博士 学位。1941年12月7日,珍 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宣布对 日宣战,薛爱华被征入伍。 由于掌握日语,他被安排在 美国海军情报局,负责破解 日本海军密电码。二战结束 后,他于1946年退伍,回 到大学校园,在柏克莱加州 大学卜弼德(Peter A.Boodberg)教授指导下 继续学业,并在1947年以 关于南汉研究的论文获得该 校东方语言学博士学位。 从战后到1980年代,柏 克莱的汉学研究十分活跃, 成果可观,有一支实力雄厚 、富有特色的研究队伍。这 支队伍中,不仅有赵元任、 陈世骧、卜弼德等享誉美国 汉学界的响亮名字,而且涌 现出一批美国汉学研究的后 起之秀,薛爱华就是其中的 佼佼者。博士毕业后,他即 加入柏克莱加州大学,成为 这一研究团队的新成员。自 1958年起,他开始担任柏 克莱加州大学东方语言学教 授,1969年升为讲座教授 ,1983年到1984年间被授 予柏克莱最高荣誉奖, 1984年退休。退休之后, 他依然焚膏继晷,笔耕不辍 。他以层出不穷的新著和精 湛的研究,为柏克莱的汉学 学术史增添了新的荣光。 …… 其三,薛爱华用词雅洁 ,令人惊叹。特别值得一提 的是,对于汉英翻译尤其是 专有名词的翻译,他有一套 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也许可 以借用严复当年的“信、达 、雅”三字,来概括他的翻 译观点。在翻译中,他要求 最大限度地忠于汉语原文, 最大程度地表达原文的意涵 ,并且尽可能呈现原文的用 字风格与意味。比如,他将 华清官译为“Floriate Clear Palace”,以“Floriate”对应“ 华”,就是出于古雅的考虑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就 不免要调用大量词汇,包括 某些较为生僻的词汇,所以 ,他的译诗偶尔会显得严谨 过度,通俗不够;古雅有余 ,流畅不足。为了求“信”, 他坚持直译,例如将“刺史” 译为“Inciting Notary”。这 种译法只是为了解释汉语中 “刺史”二字的本义,其是否 确切以及有否必要,是可以 商榷的。作为一个汉学家, 薛爱华这样做,或许有其不 得已之处。实际上,这种翻 译可能导致过度阐释,追根 究底,还可能是沾染了所谓 “东方主义”的影响。对薛爱 华这套翻译方案,学术界并 非没有异议[引,但总体来 看,他在翻译中所体现出来 的对于“信”的痴迷,对于文 本细读的执着,仍然令人肃 然起敬。 柯睿在《薛爱华讣告》 中认为,薛爱华的学术功底 ,直追欧洲老辈汉学家伯希 和、劳费尔、马伯乐等人。 其言信然。不仅如此,他的 学术研究还能够与时俱进, 将人类学、文化学、形象学 等多种研究方法与视角融人 其中。他的学术影响了一批 后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 也许就是他的私淑弟子、科 罗拉多大学教授柯睿。在道 教研究和唐诗研究方面,柯 睿直承薛爱华之衣钵,而道 教研究也是柯睿唐研究的重 要组成部分。总之,可以说 ,薛爱华为20世纪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