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低俗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佳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感性的女心理咨询师+最理性的才女作家+最真实的虚构,本书是女心理咨询师手笔,现实主义心理小说。舒乙先生作序,周华健热力推荐。

写江南老城一个25岁女子的一年,庸常里的惊心动魄,平静下的雷霆万钧。天涯社区舞文版长篇精品,总点击17万,搜狐原创文学驻站高级作家,总点击77万。

内容推荐

朱佳的专业和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在中国这是个很新的行当。据说,她的咨询时间累计已逾1500小时。在这方面,她虽年轻,却是有相当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我猜想,一旦她拿起笔来写小说,她的生活资料是够用的,她的心理分析有助于小说人物的心理叙述,这对现代小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由此出发,她写出了一些颇为惊人的生活感悟,带着浓重的哲学味道,又俏皮,又深刻。仔细一想她说的那些感悟,还真是那么回事,总结得恰如其分,简直像新式格言。不觉为她拍案叫绝,真聪明啊。

世界发展很快,由于高科技的带动,出现了大量新事物,人际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都给文学带来了新空间,这就需要作家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描述,总结出许多人们彼此相处的新思路、新规律、新模式,帮助人们去理解这个变化多端的新世界。朱佳创作的那些新感悟、新哲理便成了一批可供参考的样板,既有趣又有用,能给读者一些启迪。

这么说,小说作者的智商不低。一个好的小说家,必定有过人的思维能力。我以为,朱佳是个很有前途的作家,凭着她的智商,凭着这本既不低也不俗的《低俗小说》。

试读章节

楔子·1999年7月

7月的一个闷热的夜晚,我推开门,空调的冷空气直扑过来,一瞬间侵入了全身的毛孔。透过呛人的烟雾,有几个人抬头看了看,其他人都紧张地盯着电脑。

我穿过椅背之间的空隙,猫在里屋和几个人打扑克,看见我微微一笑,示意我过去坐在他身边。对面是一个男孩,20岁上下,留着一头浓密的长发,一边出牌一边大声笑骂,看来喜欢引人注目。他有孩子般的眼睛和艺术家的双手,鬓角很长,下巴上新长出的短茬为白净的皮肤添了几分桀骜。

猫偶尔握一下我的手或者低声安慰两句。陌生人在场让我拘谨,但是有猫在,一看到猫,我就感到安稳。他还像一个孩子,总被轻松有趣的东西吸引,此刻显得兴高采烈。

一个身材壮硕的男人两手插在裤兜里,懒洋洋地走进来,他下巴上有一道切口似的裂纹。“你们还打,操!”他说着,用手去拧桌边一个胖子的脖子,“时间到了,不走,我走了——下次别求我。”

“好了好了,罗彬,最后一牌。”胖子咕哝。

很快,他们从桌旁站起来。长发小子的身高远不及我的想象,只有一米七左右,在几个大个头中像是孩子。一群人伸着懒腰往外走,叫罗彬的忽然回过头向着猫:“你以前是附中的吧,我比你低一届。”说话时他一直看着猫,临了瞥我一眼,那眼光是戏谑的,带着不加掩饰的好奇。

这一帮人里的三个从此经常光顾,和我们渐渐相熟。

胖子范荣大我们两岁,职高毕业后在一家证券公司做保安主管。他至少有170斤,胖得壮实而灵活。他话不多,眼睛始终像没有睡醒,不动生色中带一股冷冷的幽默。说话时他不看人的脸,偶尔对你一眼,目光无畏直接,叫你觉得一定有什么就在这一瞬落到他眼里了。他有一个处了几年的女朋友,长得娇小惹眼。她来店里,范荣目不斜视,大部分时间范荣看到女孩就轻蔑地瞟上一眼,假如对方漂亮,就再瞟几眼。同伴们对他是一种亲热的尊敬,开玩笑也很有分寸。

长发男孩叫韩洌,不到20岁,在本地大学艺术学院学音乐。他年轻自负,高谈阔论,以为一切都不在话下,同时还有孩子的天真与脆弱,遇到挫折就暴躁决绝。他笑的时候笑得很开,声音高亢,毫无保留,咒骂时同样不留余地。他很少打游戏,但十分熟谙网络,是聊天爱好者。他和女网友对话打在屏幕上的各种大胆字句常常被人围观。除此之外,他只是个不被以为意的小朋友,只有罗彬和他比较热络。

罗彬和旁人不同,不抽烟、不打牌,除了女人他没有什么嗜好,这也是他的闻名之处。他衣着整齐,头发理成极短的平顶,大约有一点洁癖,脸总是刮得很干净,像长不出胡子。比起那些惯于赊欠赖账的,罗彬是受欢迎的客人,付账及时,但花销有限,看得出不愿与人有任何经济纠葛。而他的乐趣在于向人挑衅,并且装出一副恭顺的表情,巧妙掩盖着自己的侮慢。他时常上下打量我,似笑非笑的。

他们是猫一个朋友的朋友,据说是在另一个网吧里熟悉起来的。男性成年后依然保留着幼年时团队游戏的习性,以合作或者对抗来获得满足。不过这三位最大的共同点是对女性的兴趣与轻视。

猫随和地应酬着每一个人。我和他在一起5年了,他是天性乐观的人,直到去年夏天那件事让他变得颓丧而消沉。消沉是一样可怕的东西,它攫住每一件猎物,阴沉地、无声息地腐蚀、吞灭,在我们之间相互影响着,几乎使人无力抵挡。开网吧就是那时决定的,猫对电脑很感兴趣,游戏一直是他的爱好,而一个小小的但属于自己的“事业”,可以让人打起精神。

如今,他已经淡忘了往事,重新开始投入生活。

1

每天晚上我步行去店里。

这段3公里的路上有这座老城最繁华的景象。豪华饭店、超级购物中心、大型合资商厦、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与档次不一的专卖店,鳞次栉比。为了符合江南老城的风格,建筑外观都做出古建的飞檐样式。楼层不高,间距也十分紧凑,显得雍容而惬意,不像大城市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清全貌的摩天楼那样咄咄逼人,因此充满尘世的平易与迷离。

夜色笼罩下,一天之中最喧闹的时刻来临了。各个阶层怀有不同意图的人汇集在城市的中心,大街上熙来攘往,人们抛却白日的匆匆行色,露出带有亢奋的欢乐表情。这样一个盛夏的夜尤其热闹拥挤。身体的燥热使人们越发感到心中躁动难耐,能量需要释放,欲望溢于言表。和白天骄阳下的街市相比,人群膨胀了一倍,蜂拥出入于各种场所,满眼都是红男绿女,黝黑的胳膊、雪白的胸脯。

三五一群衣着廉价打扮前卫的少年在舞厅前晃荡,一脸麻木;一对进城不久的打工者在街心花园的长凳上憧憬未来;卖东西的小贩兜售着各式小吃小玩意,间或会为了什么扯着嗓子吵起来;黑色奔驰车呼啸而过;闲散的三轮车夫坐在后座上互相吹牛,一面斜睨来往的行人,看见有老板模样步履不稳的人物步出酒楼,或者购物完毕拎着大包小包的摩登女客,便一跃而起,殷勤地招揽。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偶尔被出租司机错认作主顾,又每每叫他们失望。

经过沿街一幢高耸的商业楼,折进小巷,喧嚣声渐渐散去。远远看见店门外横七竖八停了许多车辆,镶了毛玻璃的门透出光亮,白蒙蒙地落在门前的地上。有时我感到,在伸手推开店门之前,我已经在寻找我的猫,不是用眼睛,是用知觉。它就在瞳孔后的某个地方。我推开门,看见他被有毒的烟雾包围,耳边充斥着游戏噪音,两眼盯着电脑。

我在电脑前坐下,进入新近的热门聊天室,等待某个和我一样消磨时光的人。不管怎么说,有猫在我身边总是好的,即使……有人在对我说话:

午夜流星:你好。

午夜流星:你好,怎么不回答?

午夜流星:我在家,你老公在网吧吗?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把某人有实无名的爱人叫做老婆或者老公,根据是猜测,结论往往接近事实。

这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不是陌生人。

美狄亚:请问哪位。

午夜流星:罗。

美狄亚:?

午夜流星:有很多姓罗的吗?

我只想看他怎么回答,和我以为的一样,他不喜欢被漠视,又不愿意承认。罗彬比猫低一届,是学校里以泡妞和打架闻名的风云人物。高中毕业前夕去广州当兵——这点从他的肤色可以看出。据说他中途曾读过几年军校,现在退伍回来在一家知名旅行社工作,公司老总是他的舅舅。和异性过于复杂的关系使罗彬成为许多人眼里的英雄。他把女人当作随穿随脱的衣服,换正式女友的周期以季度计算。这些是我从猫那里听来的,而猫虽然知道他的一些“事迹”,毕竟一向是个规矩胆小的学生,和这个有名的浪子没有来往。

午夜流星:我在家,一会去你那。

午夜流星:怎么不回答?

美狄亚:在想无关紧要的事。

午夜流星:什么事?

P2-5

序言

我写序已经不少了,少数是为自己,大多数是给别人;对后者我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一定坚持自己写,从不用别人代笔的,按说,这是常识,但现如今,代笔似已司空见惯。说穿了,不外是借个名,可叹的是,被别人借名的人并不怎么珍惜自己的名。二、为了实现头一条,一定坚持自己把作品看完,不肯瞎说和乱说。

为《低俗小说》写序,带有点偶然性,因为我完全不认识这位作者,纯属是崔明芬女士间接给我搅的活。崔明芬是个老舍研究者,已认识多年。前些年,崔女士在美国教书,在国内北师大念博士,因论文题目是有关老舍先生的,曾要求我做指导。成功答辩之后她到澳门去教书,仍然和我保持联系。崔明芬给我来信,说有一位女作家写了一部小说。小说在网上连载后反映不错,想正式出版。崔明芬出面替女作家要求我为它写个序。之所以想到我,是因为在47年前小说作者的父亲朱学超曾和老舍先生有过一段故事。那时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正在上演老舍先生的话剧《神拳》,引起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朱学超的写作兴趣。他将自己写成的话剧习作《义和团》手稿拿给老舍先生求教。老舍先生在家中热情接待了这位年轻学生,鼓励了他,并真诚地告诉他应该怎样深入生活,怎样积累资料,怎样加强自己的写作基本功,并勉励他要不断地修改,连说了七个“改”字。后来朱学超写了一篇文章《一面之师——忆老舍先生》记述这个事。

《低俗小说》的作者叫朱佳,正是朱学超先生的女儿。也是因为有上世纪她父亲和老舍先生的一面之缘,让她想到了我。遂引出通过崔明芬要我写序的事来。也算是有缘吧。

拿到小说打印稿之后,首先是它的名字《低俗小说》令我有些吃惊,也有些犹豫。及至读起小说来,才慢慢放下心来。所谓“低俗”原来是指低微和世俗,说的是小人物的故事。

对这部小说,第一印象是读得下去,好看。

我从来都认为,好看是评价一部作品的最起码的要求。好看,首先是写作技巧问题,要编得有趣,文字有味,耐看,读起来不忍放下;相比之下,内容是比较次要的,因为毕竟文学不是社论,不是报告,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手段。文学要感动人。感动之余,让读者去领会一点什么特别的东西,文学的艺术性是它的最重要的特质。

《低俗小说》就属于好看的一类作品。好看,已经成功了一半。我读《低俗小说》就觉得这部小说能吸引我,可以一口气读下去。

《低俗小说》是双线结构,一条是公司,另一条是网吧。小说有两根线就便于编织,穿插跳荡,能织出花样翻新的绚丽衣裳来。

《低俗小说》里充满了爱情故事,有爱、有情,有欲、有性,但作者说到性总是点到为止,很干净,不走淫秽的路。

《低俗小说》的内容,里面的事情,说实话,距我相当远。《低俗小说》的作者朱佳很年轻,是个年轻的职业女性,和我这样年纪的人相比,在知识结构上,在人际圈子上,在人生经历上,在兴趣和志向上,客观上存在着巨大差别。也正因为此,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去阅读这本小说,从中了解了不少我不熟悉的人物、事情和知识,我觉得很有意思。换句话说,这是一部时代性很鲜明的小说。即便是和朱佳同年龄的读者读起来,我相信也会备感亲切,因为熟悉而亲切,因为亲切生出好感来。

比如说,上网这件事在年轻人身上究竟能占何等重要的地位,我便是由这部小说中才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完全是感性的,让我大开眼界。上网居然是如此强烈地左右着这些年轻人的生活面貌,包括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小说对此刻划得如此入木三分,我只能为之瞠目结舌。

这难道不是这本书的价值吗。

再看看那些书中描述的网上对谈的话语,是那样的异样,那样的简练,那样的鲜活,那样的生动,须知,这种语言并不是那种普通人看不懂的“火星语”;它还是普通话,可是,写得竟是那样的离奇,那样的不同一般,又让我为之一震。震惊之余,当然是很欣赏,以为是此书的一大亮点,十分了不起。要知道,文学的魅力在于语言。如果语言有独到之处,有开创性,那么,这部著作就有了令人称赞的成就。

朱佳的专业和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在中国这是个很新的行当。据说,她的咨询时间累计已过1500小时。在这方面,她虽年轻,却是有相当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我猜想,一旦拿起笔来写小说,她的生活资料是够用的。她的心理分析有助于小说人物的心理叙述,这对现代小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由此出发,她写出了一些颇为惊人的生活感悟,带着浓重的哲学味道,又俏皮,又深刻。仔细一想她说的那些感悟,还真是那么回事,总结得恰如其分,简直像新式格言。不觉为她拍案叫绝,真聪明啊。

世界发展很快,由于高科技的带动,出现了大量新事物,人际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些都给文学带来了新空间。这就需要作家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描述,总结出许多人们彼此相处的新思路、新规律、新模式,帮助人们去理解这个变化多端的新世界。朱佳创作的那些新感悟、新哲理便成了一批可供参考的样本,既有趣又有用,能给读者一些启迪。

这么说,小说作者的智商不低。一个好的小说家,必定有过人的思维能力。我以为,朱佳是个很有前途的作家,凭着她的智商,凭着这本既不低也不俗的《低俗小说》。

舒乙

2008年1月11日

后记

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这个念头一直都有,真正下决心是在一次车祸之后。三个月里我坐在床上下不了地,是个时间的富人,而且忽然体会到生命有限而无常,想做的就要做,等不起。之前我关于长篇小说的认识全部来自阅读,这个决定显得有点不知深浅,倒过来看,人生事常有冒险性质,比方说,结婚之前你不知道婚后是否幸福,结婚以后你也不能抱怨自己没结过婚缺少经验,婚姻尚且如此,何况写小说。

写长篇小说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停下,不至于打断思路,坏处是,如果你永远停在那儿,就前功尽弃。除了出于社交礼貌我不假意谦虚,说自己很懒是句实话,《低俗小说》我写了两年多,算上动笔前的构思和完成后的修改,连头带尾有五年。多数时间我把它丢在那里,自己浮想联翩,想下文,想写完后的种种情形,想明天后天要做要玩要吃的,想干脆不写了,但无论在想什么,它时刻让我不得安宁,像服一个刑期不明的徒刑,不把它写完,我是不会有好日子过了。我不能勤快,就拿坚持来弥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终于写到全文的最后一个字时,我心跳加快,如释重负,豁然开朗。要问这部小说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成就感,那就是:我写完了——这可不是谁能给我的。

“低俗小说”这个名字是写到四分之一时定下的,低俗,对应高雅,是一种低微和世俗的姿态。有人建议换掉这个刺眼的名字,顾虑有几种,一来容易产生误解,有情色的联想;二来这误解会让真正的读者鄙夷,而无聊的人又觉得失望;三来与一部著名的独立电影同名。形式和用意不同,同名不要紧,重点在误解上——既是误解,名字本身没错,错的是我们。不论多么唯物,人们始终被自己的心眼迷惑,既然天性如此,现实如此,与其一尘不染,不如清者自清,将错就错,洒脱点。

《低俗小说》是现实主义的,这个术语的根本意义是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反对幻想和伪饰。确立这种风格,既因为我是个缺乏想象力的人,只会这样写,也因为这是我敏感和擅长的途径,最能达到我想表达的内容。但到底什么是真实,凡人并没有了解、裁定和验证的能力——于是,我不用全知全觉的第三人称,选择管中窥豹的第一人称,她的肉眼凡心是我对真实的追索与致敬。

真实很困难,我找到一个替补:诚实。我让小说的主人公尽可能对自己说真话,说那些绝对不会说出口的话,说那些冠冕堂皇下的潜台词,她只对自己说,读者却听得清清楚楚,然后将心比心,扪心自问。第二个办法是描写流动和琐碎的情节,彼此似乎没有关联,其实息息相关,个中因果要到很久之后才会蓦然显现,就像侦探小说里的线索,当时视而不见,临了恍然大悟——生活是最高明的作者,高明在它下笔的逻辑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设定小说发生在一年这个时间段里,是对真实在形式上的临摹,时间到,小说完,留下开放式的结尾,犹如生长在时间中的故事,起与止是模糊的。

写长篇小说,像一个人徒步旅行,不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时半刻,你只有你自己,没有旅伴,没有喝彩和嘘声。人有一种近似荒谬的心理,从痛苦中寻找快感,而满足安乐的状态难出好东西,所谓生于忧患。当眼前的纷扰逐渐后退到意识背景,仿佛出神与入定,沉思的,沉默的,不欢乐,不轻浮,略略惆怅,微锻消沉,这时往往从心所欲,心手合一,非常美妙。作者是孤独的,也安于孤独,在有限和无垠的孤独中独自纵情,一意孤行,哭哭笑笑,痛快莫名。

另一种愉快来自作者天生的优越感。作者可以信手拈来,比如暄的外貌是我有一天在街上匆匆看到的一个女孩;赵燕不愿收而被那个人塞给路人的一大束百合,原来是我一个男同学被拒收后愤而扔在电影院座位下的。作者还可以借小说满足一下私心,比如我喜欢周华健,就让他的歌做某段情节的背景音乐,谢谢华健为小说题写了书名和推荐语;我讨厌一个熟人,就拿他作愤青的原型。更愉快的是,我向来不大正经,一有机会就要淘气,碰到写小说绝不肯放过,比如写老板在车上让“我”看手相,“他用左手开车,摊开右手掌伸到我眼前……”,表面上作者疏忽了男左女右,其实是有意为之,写他的醉翁之意,她的心神不定,逗逗读者;比如前面说老板喜欢8,后面他去世时的年龄是44;比如把“我’’的网上情敌冰儿的籍贯放在四川自贡(恐龙的故乡),但她后来露脸了,是个美人;比如“我”的名字始终没出现,只有代称“小猪/美狄娅”,但冰儿有名字,而且作者还把自己的姓给了她,她姓朱,她也是“猪”;比如小俞一直在织的那件鱼图案的绿毛衣,实际上是我先生的妈妈给他打的,因为太硬只穿过一天,从此躺在衣橱抽屉里休眠,我们每次一说到它就笑得要命。

当然,作者不能滥用权力。小说拥有一个虚构的完整,是独立的,有尊严的,要知道人物不是作者的代言,作品才是——否则作者将对人物失去距离,对作品失去控制。如果说开头是我塑造人物,那么越往后,人物一个个活起来,渐渐像在引导我,他们各行其事,说他们该说的话,做他们该做的事,形成他们的环境与社会,一切顺理成章,我竞是在“记述”。他们是有灵性的,我不由得感到敬畏,很想感谢他们向我透露那些内情和潜意识,甚而感谢他们给了我身为作者的机会。

我写小说的动机有两个,一是希望写出来能对别人有点用,这和我工作的目的一样;一是有东西想写。所以我不做作家,只做票友,保留激情和自由。小说写了什么,什么是真正的主旨,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我相信,作者首先是思考者,如蚌含沙,磨砺成整部作品,以此呈现他的困顿,读者通过阅读,孕育出自己的珍珠。我还相信,每个作者心中都有一块冰,冷而透彻,一块碳,黑而火热。

原以为写最难,想不到出版才真正是,无名作者的严肃作品有何遭际不提也罢,其间种种波折一言难尽,而且完成任何一桩事,先要做大量看似不相干的其他事,但我依然是幸运的。不遗余力帮助我的明芬姐,不问回报扶持我的刘学江老师,素昧平生关怀我的舒乙先生——三位师长都是性情中人,一样的爽直与无私,让人如沐春风。没有他们,小说将不见天日。

还有一直等待出版的我的读者们,没有你们,小说将失去价值。

朱佳

2008年2月7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