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周易本义(精)/中华国学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宋)朱熹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周易本义》是朱熹的重要著作,也是易学史上继王弼注、孔颖达疏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皆奉为正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提出的“《易》本是卜筮之书”的易学观,《周易本义》卷首的九图,至今仍是学者热议的话题。可以说,不读《周易本义》,就无从了解易学在宋明以后直至当代的发展源流与脉络。本书以世界书局影印武英殿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此次推出的是简体横排精装本。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晚号遁翁,别称考亭、紫阳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焕章阁待制。去世数年后赐谥为“文”,世人尊称“朱文公”。朱熹是我国古代最博学的大学者之一,他在哲学、经学、教育、语言、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均有重大贡献;朱熹又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上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见清全祖望《宋元学案》)著称。他在理论上以孔孟之道为本,又继承并改造了两宋期间的主要流派,包括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各家之说,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一生著述极为丰富,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艺文志》中著录者有四十余种,未著录者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当推《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等。 目录 前言 周易序 筮仪 周易本义卦歌 八卦取象卦歌 分宫卦象次序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上下经卦变歌 周易本义图目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伏羲八卦方位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文王八卦次序 文王八卦方位 卦变图 周易卷之一 周易上经 周易卷之二 周易下经 周易卷之三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周易卷之四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附录 朱子语类卷六七 宋吴革刊十二卷本序 宋王应麟玉海卷三六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易类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七六 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朱子周易本义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经部易类三 序言 周易本义是朱熹(一一 三○-一二○○)的重要著作 ,也是易学史上颇有影响的 注本。其成书和流传过程颇 为曲折,学人们的评价也有 所出入,值得介绍和分析。 白寿彝(一九○九-二○○○ )周易本义考认为,“周易 本义底初稿,大概在淳熙二 年(一一七五)朱熹四十六 岁时开始起草。这时还没有 周易本义底名称,而称作易 传”。淳熙四年(一一七七 )朱熹四十八岁时,周易本 义“事实上的初稿”易传成。 此是以易传与周易本义为一 书,只是有“初稿”与“定稿” 之别。 但距朱熹不久的陈振孙 (?-约一二六一)直斋书 录解题卷一却将“易传十一 卷、本义十二卷、易学启蒙 一卷”分别著录,并说:“晦 庵……初为易传,用王弼本 。复以吕氏古易经为本义, 其大指略同而加详焉。”这 是说易传与周易本义虽“大 指略同”,但还是有区别的 两书。宋史艺文志、马端临 (约一二五四-约一三二三 )文献通考经籍考皆本之, 都是将易传、周易本义分为 两书。 朱熹弟子度正(一一六 七-一二三五)书易学启蒙 后云:“晦庵先生为易传方 脱稿,时天下已盛传之。正 尝以为请,先生曰:‘学者 宜观启蒙。’……先生盖不自 以易传为善也。……后之学 者观之易传,则可见先生初 年学易所以发明彖、象、文 言者如此;观之启蒙,则可 见先生后来学易所以举纲撮 要、明示后学如此。”束景 南说:“此尤可见易传为朱 熹早年之作,后来所作周易 本义乃从易传而来,二书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周易本 义之于易传,犹诗集传之于 诗集解、大学章句之于大学 集解、中庸章句之于中庸集 解、论语集注之于论语要义 、孟子集注之于孟子要义也 。”这一看法是正确的。因 此,与其说易传是周易本义 “事实上的初稿”,不如说易 传是周易本义的前身。它们 虽有联系,但显然是二而非 一。 两者的不同,一是形式 上易传用经传合一的王弼本 ,而周易本义用经传分离的 吕祖谦古周易本。二是内容 上易传“可见先生初年学易 所以发明彖、象、文言者如 此”,“其义理不能出程传, 但节得差简略耳”;但周易 本义本于易学启蒙,“可见 先生后来学易所以举纲撮要 、明示后学如此”,其宗旨 已有很大不同。能够代表朱 熹易学思想的,应该是其晚 年的周易本义而非其早年的 易传。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 八一)定古周易十二篇在淳 熙八年(一一八一)五月, 朱熹次年六月作跋印刻于婺 州。其另起炉灶的周易本义 的撰作,应在淳熙八年五月 以后。 周易本义多处有“详见启 蒙”字样。而朱熹与蔡元定 (一一三五-一一九八)合 著的易学启蒙完稿于淳熙十 三年(一一八六)。周易本 义的完成当在这以后。 由淳熙十五年(一一八 八)七月朱熹答蔡季通书七 十“本义已略具备”说,可知 周易本义此时已草成。但朱 熹仍“意不甚满于易本义”, 又反复修改周易本义注文部 分的底稿,直至庆元四年( 一一九八)自认“近觉衰耄 ,不能复有所进”,才最后 封笔。此后,朱熹于易学间 有新观点,但已不再写入周 易本义。 周易本义的流传过程也 颇为复杂。 ……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 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详 举。由此可见,说周易“本 是卜筮之书”,没有哲学, 没有社会政治思想,简单地 否定“圣人作易专为说道理 以教人”的古训,只能说是 误读周易的卦爻辞。从这一 角度而言,我们实在不能对 朱熹的周易本义评价过高。 客观地说,从“本义”论,朱 熹的周易本义不是成功之作 ;但就易学史而言,朱熹的 周易本义又是我们绕不过去 的一座高峰。今天我们读周 易本义,意义正在于后者。 本点校本原系朱伯崑先 生主持的美芝灵国际易学研 究院的函授教材,由广州出 版社于一九九四年出版过。 其底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影 印的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的 “四书五经”本。而世界书局 本又是据武英殿本合并影印 的。从版本源流而言,应属 于“分经合传”的四卷本一系 。世界书局本原有断句,在 此基础上,笔者又作了新式 标点,并改正了一些明显的 错字,以便读者阅读。这次 承张继海先生美意,由中华 书局重版。原想在世界书局 影印武英殿本的基础上,找 几个较早的本子校校。因此 ,请研究生孙飞燕往国家图 书馆用明正德十六年本、宋 咸淳元年吴革刻本校勘一过 ,自己也用清明善堂本、文 渊阁四库全书的两种本子校 了校,结果校出了大量的异 文,如何取舍,着实为难, 原因是四卷本是从十二卷本 一步一步改编过来的,由于 其并非一蹴而就,其间的改 动颇多。比如十二卷本原无 反切和注音,四卷本则多有 之。而且各种版本的四卷本 反切和注音又往往有所不同 。这些不同的反切和注音, 到底取谁,实在不好说。还 有一些异体字,虽然与文义 没有太大的关系,却是改不 胜改。最后,笔者决定,为 了避免改动过大,这些与文 义没有关系的异文干脆就不 管了,基本上都以世界书局 影印武英殿本为准。只有与 文义有涉的那些明显的错误 ,才据别本做了改正。这样 ,我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