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丛书以处世智慧为主题,通过一个个精美的小故事,用最简单明了的文字及手法,把处世的智慧向读者娓娓道来,让读者既享受到文字的乐趣,又感受到生活的哲理。
人生旅途漫漫,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情况,或许悲伤,或许愉悦;或许充满荆棘坎坷,或许风雨之后就是灿烂的阳光,我们该怎么样面对它们?我们应该以一颗简单的心态面对,这样我们就能让心灵不受污染,不会怨天尤人,事事尽心而为,从而收获幸福和快乐。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打造,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做什么,也没有人有权利告诉你怎么做。做自己想做的事,让我们的人生因智慧而精彩。《做自己想做的事(精品文摘)》由求真编著。
要勇于冲破世俗的罗网,冲破内心的矛盾,真实地做一次选择。有勇气、魄力和有意识、毅力的人,才能从生活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只有找到自己想傲的事情,你才能改变现状。《做自己想做的事(精品文摘)》由求真编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丁·沃尔作为战俘被关进了位于西伯利亚的一座战俘营里,从此离开了他的家乡乌克兰,离开了他的妻子安娜和儿子雅各布。在以后的几年里,他与家人天各一方,音信隔绝,以致连妻子在他被带走后不久又为他生了一个名叫索妮娅的女儿他都不知道。
几年之后,当马丁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身心俱疲,憔悴不堪了,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不仅如此,他的手上和脚上到处伤痕累累,那是严刑拷问留给他的惨痛印记。更让人不堪忍受的是,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生育能力了。不过,幸运的是,他好歹总算获得了自由。离开战俘营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寻找妻子安娜和儿子雅各布。最后,他终于从红十字会打听到家人的消息,才知道他们都已经在前往西伯利亚的途中死去了。顿时,他伤痛欲绝,悲不自胜。但是,直到那时,他仍旧不知自己还有个未曾谋面的女儿。
战争初期,安娜带着雅各布很幸运地逃到了德国。在那里,她遇到了一对非常仁慈的农民夫妇,他们收留了她和孩子。于是,安娜就在那儿安顿下来,并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活。正在那时,她生下了她和马丁的女儿索妮娅。住在这个与她和马丁小时候生活过的乌克兰那和平宁静的乡下非常相像的地方,安娜想:“我们的生命还会再受痛苦、苦难和分离的折磨吗?”她甚至相信,只要马丁能来到德国,他们就一定可以重新开创新的生活。但是,事情并不像她想的那么好。
几年之后,残酷的战争终于以德国的战败而结束了。安娜和孩子们高兴极了,他们以为马上就可以回家乡和马丁团聚了。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俄国的军队将他们集中起来,并将他们赶进了拥挤不堪的运送牲El的火车,还告诉他们将遣送他们回家。在那冰冷的像冰窖的火车上,食物和水都相当缺乏,他们经常没有东西吃,也没水喝。其实,安娜心里非常清楚,根本就不是送他们回家,而是送往西伯利亚的那个充满恐怖的死亡集中营。她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她感到绝望,终于,她病倒了。她的呼吸越来越困难,胸口疼得越来越厉害了。她感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了,看着眼前两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她一边又一遍地祈祷:“上帝啊,求求你,请保佑我这两个无辜的孩子吧!”
“雅各布,”她有气无力地对儿子说,“我病得很厉害,可能马上就要死了,我会到天堂祈求上帝保佑你们的。你要答应我,千万不要离开小妹妹,上帝会保佑你们两个的。”
第二天一大早,安娜就死了。人们将她的尸体装在货车上拉走了,埋在一个乱坟岗上。而她的两个孩子则被赶下了火车,送进了附近的孤儿院。如今,在这世上,他们真的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了。
当马丁得知家人死亡的消息后,他便停止了祈祷,因为他觉得他每一次面临转机的时候,上帝都会令他大失所望。在那之后,马丁被分配到一个公社里做工。
在那儿,他像个机器人似的机械地工作着。虽然,他的健康与体力已经逐渐恢复,但是,他的心他的感情却已经像死了一般,不论什么事,对他来说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后来,有一天早上,他偶然遇见了和他在同一个公社工作的格蕾塔。如果不是她微笑着注视着马丁,马丁绝对不会认出眼前的这位姑娘竟然就是自己过去在家乡时的一位既充满了快乐、又聪明伶俐的同学。没想到在走过了这么多地方,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他们竟然能在此地重逢,这简直是太幸运了!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