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作者 王建疆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对别现代主义哲学和审美学的范畴与命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对“美学”进行正名的同时,展示了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学科属性、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以及对审美的性质和特点、审美的生成、当代审美形态和别现代主义艺术等的全新认识。尤其是自调节审美、内审美、跨越式停顿、命本体、生命股权美感论等,更体现出原创性特点。
别现代作为标识性概念是对一种基于时间空间化和时代杂糅化了的社会形态和审美形态的概括。别现代主义主张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反思和批判,在中西马我的知识结构中实现我的创造。
自调节审美、内审美等已被写入数部国家级统编教材中,这次在本书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本书还对一些流行的哲学和审美学观点展开了批评。
作者简介
王建疆,博士,博士生导师,别现代主义理论创始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所所长,美国“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兼学术顾问,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国际人机交互大会理事。著有《自调节审美学》《修养·境界·审美:儒道释修养美学解读》《澹然无极: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自然的空灵: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和流变》《反弹琵琶: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别现代:空间遭遇与时代跨越》《别现代:话语创新与国际学术对话》《别现代:作品与评论》等。
目录
前言 从崇无尚有到待有再到实有和妙有
导论 从说别到别说再到别在西方
第一章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学科属性
第一节 “美学”与“审美学”背后的思维方式代差
第二节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第一根据和学科归属
第三节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章 审美的性质、特点、生成
第一节 审美与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
第二节 审美与人的多质多层次的交五式正价值——感情反应
第三节 审美的特点
第四节 审美的生成
第三章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时间空间化和发展四阶段中的审美与艺术
第二节 有别而别与无别而别——“别”的哲学意义与自反式结构
第三节 跨越式停顿与切割——别现代主义的发展理论
第四节 待有——中西方哲学的交锋处
第五节 “中西马我”主张与“我”的独创
第四章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范畴
第一节 1.0版的别现代主义审美学范畴
第二节 2.0版的别现代主义哲学和审美学范畴
第三节 早期的别现代主义审美学范畴
第四节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范畴的内在逻辑关联
第五章 自调节审美
第一节 自调节审美的基本原理和普适性
第二节 自调节审美与修养审美
第三节 自调节审美与中西方审美理论的通约
第六章 内审美
第一节 内审美的性质
第二节 内审美的类型和特点
第三节 内审美的心理机制与产生原因
第七章 生命股权与人的幸福感和美感生成
第一节 作为第一根据的命本体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遇到的挑战和应有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美感起源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的生命股权
第四节 生命股权美感论与生的哲学和审美学
第八章 别现代主义人生审美论
第一节 人生审美论的学科边界
第二节 人生审美论的内在根据
第三节 人生审美论的中国特点
第九章 艺术和审美中的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和现代化是中国现实社会的需要
第二节 现代化与哲学武装
第三节 别现代主义对西方审美现代性理论的质疑和改造
第十章 英雄空间与崇高审美形态的解构与建构
第一节 时间的空间化与英雄空间的生成
第二节 英雄空间分割、膨胀和娱乐化带来的审美学意义
第三节 别现代主义与英雄空间的未来建构
第十一章 别现代审美形态与别现代主义艺术
第一节 从社会形态到审美形态
第二节 别现代时期的审美形态特征与别现代主义艺术
第三节 别现代审美形态的结构特点
第十二章 审美中的深伪与深别
第一节 文明是野蛮的宿主,伪现代是人类文明的敌人
第二节 别现代主义与文化计算
第三节 别现代主义作为文化计算的可能性
第四节 别现代主义文化计算人物形象识别系统
第十三章 从“哲学四边形”到“中国人文学科有无必要领先世界”
再到“审美学上的拿破仑”
第一节 中国审美学没有必要领先世界吗?
第二节 中国人文学科为何只是声音而不是语言?
第三节 西方哲学家和审美学家的论断说明了什么?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从崇无尚有到待有再到
实有和妙有
中国审美学和文论方面
长期存在崇无论与尚有论之
间的争论。崇无论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认为中国没有
中国审美学,只有“西方审
美学在中国”;二是认为中
国文论患上了“失语症”,无
法独立存在。而尚有论则相
反,认为中国古代审美学和
文论都有自己的体系,而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审美学
和文论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而我提出的待有论却是对
崇无论和尚有论的超越,是
对我们尚缺什么以及期待有
什么的思考,名之日“待有”
,即期待拥有。
有关待有什么和如何待
有的问题,我于2012年发
表的《中国美学:主义的喧
器与缺位——百年中国美学
批判》一文中已露端倪,而
于2014年发表的《别现代
:主义的诉求与建构》一文
,更是将这一问题明晰化。
因此可以说,别现代主义是
一个长期学术准备的产物,
是在对崇无尚有的反思中形
成待有的思想,然后身体力
行,将待有变为实有的过程
。这个实有,就是别现代主
义。
别现代主义已经成为国
际性学术话题,美欧的大学
还独立自主地建立了研究我
的别现代主义的研究机构,
西方研究别现代理论的除了
著名的哲学家、审美学家、
艺术史家外,更可喜的是美
欧年轻的博士加人了研究队
伍,他们到我这里访学、开
会、工作,并在欧洲建立了
别现代主义网站,这些都说
明别现代主义的实有是已经
国际化了的实有。国内的青
年学者周韧、关煜也出版了
别现代主义著作,显示了别
现代主义后继有人的别有洞
天,一种别样的实有。
同时,别现代主义的实
有分布在广阔的学科空间中
,如哲学、审美学、文艺学
、艺术学、旅游学、教育学
、心理学、社会学、法学、
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学等方
面,表现出涵盖性特点。其
中的别现代主义审美学以具
体的系列范畴构成了一个有
机系统,是对我多年来从事
的审美学研究的一个总结。
当然,若用佛教哲学来
看待实有,实有并非至境,
至境乃为妙有,是真空妙有
。因此,希望借助本书的出
版,引来更多的有创造性的
别现代主义论著问世,并在
实有的基础上出现妙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