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困境中的自由(如何轻松解决心灵难题)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李子勋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我们理解流动的感觉与凝固的字词间存在的不同,理解生活的复杂与分类学的简单之间的不确定性,理解知觉中的现实与认知选择和重建中的现实之间的差异,心理学才算入门了。任何学问都一样,只有把理论与技术零散化、碎片化,融入自己的生命感受中,构成一种具有活力的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本书正是帮你把心灵难题碎片化的过程。李子勋老师在对人人都会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时,让我们学会用多重解释去表达问题,并看到问题本没有原因,只是生命自我发展在某一阶段、某一时刻的变现,与过去、未来既相关又不相关。如果认定相关,我们会受制于它;如果能理解其不相关性,我们便能轻松走出困境。
请相信:你的过去已竭尽全力,你的现在正温柔坚持,你的未来会很珍贵。即便身处困境,生命始终是自由!
作者简介
李子勋,心理学界的哲学家,有思想,有温度,他的文字总能缓解你的焦虑。
他是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CCTV《心理访谈》长期特邀专家、著名家庭治疗师和亲子关系专家,《时尚》《心理月刊》《父母必读》等杂志的专栏作家。
李子勋平和而有智慧,总能够给人安全感。他不反对主流,但是会做一些边缘上的思考。他让大家思维和心智变得更开阔,想到更多可能性,而不是刻板、单一的逻辑。
已出版作品:《你在为谁而活》《早教的秘密》《家庭成就孩子》《婚姻的烦恼》《陪孩子长大》《根源舞》《问问李子勋》《人生困境整理术》等。作品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
目录
第一章 体验越多,生命越饱满
你心中的你
做梦是一种自我唤醒
你并非在跟着“感觉”走
体验越多,生命越饱满
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
你失去的不是快乐,是体验快乐的能力
“假想敌”是一面镜子
“活着的意义”是文化对人的一种精神压迫
别被直觉误导
安全感源于我们选定的文化
喜欢破坏规则
巧用自我暗示
你有助人者情结吗
善于把持自卑是一种智慧
从众和缺乏判断力是两码事
现实在左,精神在右
第二章 生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送走抑郁症
生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真正的“遗忘”是彻底接纳
与强迫症和平共处
如何让自己脱“瘾”而出
快乐有时需痛苦相伴
告别“依恋饥渴”
厌食背后的秘密
善待抑郁
积极释梦带来积极心情
莫把宠物当情人
家有同性恋老公
第三章 想象助你度过困境
想象助你度过困境
从不叫他爸爸
为什么潜意识会抵抗婚姻
自由自在做自己
生命是一个人的旅程
你不是被他珍惜的那个人
何谓自我探索
学习让情绪自然地表达
把爱还给自己
怎样摆脱父母的控制
莫让遗憾成瘾
如何“助人自助”
第四章 不执着对错,心才能自由表达
不执着对错,心才能自由表达
你害怕被拒绝吗
自言自语是一种“带响”的思维
好朋友是一个大嘴巴
别跟“恋母”的他谈恋爱
婆媳自然是天敌
你的潜意识在期待什么
情绪的双向性是一种常态
识人是学问
千万别把婆婆当妈
第五章 寻爱途中,你爱上的可能只是自己
从女人的婚嫁看女人的安全感
如何在失恋后保持清醒
寻爱途中,你爱上的可能只是自己
有没有始终充满激情的爱
超现实主义如何找到真爱
给爱情加点儿幻想
情爱的两端
柏拉图式的爱情需要时空的距离
嫉妒是爱情中最辛辣的调味剂
爱被夺走,如何破茧而出
让爱情自由呼吸
在爱中重建自我
恋人拒绝亲密为哪般
你如何对待过去就如何对待爱情
爱不是一种平等回报的交易
在爱中保持自我
放弃控制才能自由享受爱情
你有亲密焦虑症吗
第六章 婚姻是“自我”走向完形的过程
维持婚姻的到底是什么
怎样面对老公的窥探欲
懒老公是否要改造
热情保鲜的秘诀
这样做,让小丈夫变成大男人
让婚姻远离冷战
你会背着老公存私房钱吗
为越界打一支预防针
婚外情感需求
情感可以很多元
与情感依赖症说再见
如何拉回在网上偷情的他
他为何不能对你敞开心扉
爱需要守卫
婚姻是“自我”走向完形的过程
附录我的心理咨询之路
序言
妙不可言
在多难与兴邦之间,无
数人才凋零。幸运的是,
许多领域在历经浩劫之后
仍有种子一般的少数卓越
人物幸存,使得该领域在
外环境好转之后,得以迅
速复原和发展。在中国心
理咨询及相关领域,李子
勋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公众熟知李子勋,先是
因为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心理访谈》。在这个节目
里,他将漫长而艰难的心
理干预过程凝缩在很短的
时间里,展示了非凡的勇
气和功力。节目持续数年
不间断地播出,至少产生
了三个效果:一是让很多
人知道,自己如果有了心
理上的问题是“求助有门”的
;二是不少专业人员通过
看这个节目学习心理咨询
技术,这虽然不是正规的
学习途径,但在那个专业
培训机会稀少的年代,总
比不学习要好;三是把许
多年轻人带入了心理咨询
这个行业,扩大了专业队
伍。
后来,大家在《心理月
刊》杂志上更多地知道了
李子勋,这次是通过他的
文字。每一期《心理月刊
》的封面上都有他的专栏“
问问李子勋”的内容标题。
翻开杂志的第一页,就是
他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写就
的文章,每一篇都十分精
彩。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
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员仇剑崟博士读后评论说
,李子勋是一位真正的“思
想者”(thinker)。作为系
统式家庭治疗学派中的一
员,李子勋能够得到另外
一个学派领军人物如此高
的赞美,业内人士都知道
这相当不易。
我认识子勋是在1997年
的中德心理治疗师连续培
训项目中。他在系统式家
庭治疗学组,我在精神分
析组,虽然不常打交道,
但仍然能感觉到他在集体
中如明星般的存在。这个
培训结束之后,我们有过
数次或长或短的交流,每
一次都令我印象深刻。
2007年的一天,我在深
圳的一个露天餐馆里和朋
友聚会,得知子勋当晚要
和一位著名作家做访谈。
该作家以反叛著称,异常
聪明,对人性有深刻洞见
,所以我有点担心访谈出
现什么不利于咨询师的后
果。我发短信问子勋:你
对访谈有什么思路吗?过
了一会他回复说:没有思
路,只是看看他需要我帮
什么忙。我看着这句话沉
默了好久,心想:这实在
是太高明的姿态和太稳妥
的思路了,以这样的状态
做访谈,将永远处于不败
之地。这样想了之后,我
又立即在心里把自己鄙视
了一下:做个访谈首先考
虑的竟然是胜败得失,比
子勋差远了。
还有一次在杭州,一群
专业人员闲谈。有人问子
勋做《心理访谈》节目的
感觉如何。他回答说:刚
开始的时候有些艰难,遭
到一些同行的攻击,但自
从奇峰为我们说了一些话
之后,压力就小多了。我
的确在很多场合中说过,
对他们的节目只有四个字
的评论——功德无量,但我
的支持产生的效果显然被
他善意地夸大了。
和子勋打交道,我对他
身上展现的阿尼玛特质既
嫉妒又防御。嫉妒是因为
他竟然可以如此坦然地接
纳自己的这一部分,而我
一直试图压抑它;防御是
因为我害怕自己身上被压
抑的阿尼玛特质被子勋唤
起,使我要为人格的震荡
付出太大的代价。
在本书系里有这样一段
话:“理解流动的感觉与凝
固的字词间存在的不同,
理解生活的复杂与分类学
的简单之间的不确定性,
理解知觉中的现实与认知
选择与重建中的现实之间
的差异,心理学才算入门
了。”说得异常精妙。而且
,如此旗帜鲜明地画下专
业上的及格线,相当于直
接攻击了许多同行,阳刚
之气跃然纸上,令人有高
山仰止之感。“妙”字也许代
表了让心理治疗产生效果
的所有重要因素。它似可
言说,又似不可言说。妙
最早的写法是“妙”;左边的
“玄”是指从显性世界认知隐
性世界的临界面,相当于
精神分析中所谓的意识和
潜意识的边界;右边的“少”
的上下两部分都有突破临
界面之意。心理治疗的目
标就是要使意识向潜意识
突破,以扩大意识的范围
。主体间性精神分析理论
认为,医患心灵的相遇就
是疗效产生的机制,对这
一时刻的描述,千言万语
不如一个“妙”字。也许,以
后督导师在督导时必问的
一句话是:能不能说说,
你和你的来访者之间发生
过哪些妙事?
子勋的文章,除了妙语
频出,还经常会有一些新
的词汇,让人有春风扑面
、神清气爽的感觉。比较
而言,包括我自己在内的
一些同行,学问做得稍有
些僵化、腐朽之气。写到
这里,我非常希望有一个
能够跨越阴阳两界的网络
工具,发信息告诉子勋很
多人在想念他。
我猜他不会回复。因为
他该说的已经在这套书里
说了,或者他已经到了“此
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
,又或者他在那年离开我
们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在
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朽。
曾奇峰
2023年3月21日于武汉
东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