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人类蜗居地球上生活了十万年之久,建立了两百多个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开启星际殖民运动,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银河被统一,一个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刚满32岁的数学家哈里·谢顿开创了“心理史学”,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 谢顿的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 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为了尽情发挥自己诙谐搞笑的天赋,他甚至还写过一本《笑话集》。 到了晚年,他开始变得“好色”,出版了一系列两性话题的“黄书”。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是当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他预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了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 终其一生,阿西莫夫最引以为豪的则是:《银河帝国》系列小说。 目录 第一篇 心理史学家 第二篇 百科全书编者 第三篇 市长 第四篇 行商 第五篇 商业王侯 导语 被马斯克用火箭送上太空的科幻神作,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阅读书目。 “银河帝国”百万册珍藏版,附赠“银河帝国行政区”海报,深入帝国风云。 出版60年来,本书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银河帝国》系列,一山更比一山高,每一本都在突破上一本的格局! 从《银河帝国:基地系列》1-3开始,完整体验《银河帝国》核心故事! 资深译者叶李华教授,深耕十年,数万处修订,成就中文世界经典译本! 精彩页 01 他名叫盖尔·多尼克,只是一个乡下孩子,以前从未到过川陀。或者应该说,他并没有真正来过。因为盖尔早已通过超波电视熟悉了这座城市;偶尔也会在巨大的三维新闻幕中,观赏皇帝加冕或银河议会揭幕的盛况。因此,虽然他一直住在“蓝移区”边缘的辛纳克斯行星,却完全没有脱离银河的文明。在那个时代,银河中没有任何角落是与世隔绝的。 当时整个银河系中,有将近二千五百万颗住人行星,这些世界全部效忠定都于川陀的银河帝国。不过这个事实只能再维持半个世纪。 对年轻的盖尔而言,这趟旅程无疑是他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他曾经到过太空,因此旅行本身的意义不算太大。事实上,他以前的太空旅行只是前往辛纳克斯唯一的卫星,去搜集陨石漂移的力学数据,用来作为博士论文的材料。话说回来,太空旅行就是太空旅行,近至五十万英里,远至许多光年之外,其实都没有什么差别。 即将跃迁进入超空间的时候,他已做好心理准备,这将是“行星际旅行”所没有的经验。到目前为止,或许直到永远,“超空间跃迁”是往来恒星间唯一可行的办法。普通空间中的运动,物体的速率永远无法超过光速。(这个科学小常识,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期便已被发现。)这就代表,即使在两个最接近的住人星系间来回一趟,也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可是匪夷所思的超空间完全不同,它既非空间又非时间,既非物质又非能量,既非实有又非虚无;经由超空间,人类能在一刹那间穿越银河。 在等待第一次跃迁时,盖尔心中有些恐惧,腹部有轻微打结的感觉。结果在他尚未确定之前,跃迁所带来的一阵轻微震动,以及体内被轻踢一下的感觉便已消失。就是如此而已。 然后在盖尔意识中,就只剩下这艘闪闪发光的硕大星船,它是帝国整整一万二千年的科技结晶。此外他想到的就是自己,他刚刚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带着伟大的谢顿寄来的邀请函,准备前往川陀加入庞大而略带神秘的“谢顿计划”。 跃迁的体验令他失望后,盖尔期待的便是川陀的第一眼。他不时跑到观景室,那里的钢质窗盖在特定时段会卷起来。这些时候他都会待在那里,观看繁星闪耀的光辉,欣赏星团展现出难以置信的朦胧,好像一大群萤火虫永远禁锢在一处。有一阵子,星船周遭五光年范围内布满寒冷、蓝白色的气体星云,像牛奶一般散布在玻璃窗上,为观景室带来一丝寒意。两小时后,星船又做了一次跃迁,那些云气立时消失无踪。 川陀的太阳首次出现的时候,看起来只是一个明亮的白点,若不是星船上的向导指点,根本无法从无数类似的星体中分辨出来。这里接近银河的核心,恒星分布得特别稠密。星船每跃迁一次,那颗恒星就显得更明亮一点,从众恒星中脱颖而出,而其他恒星则愈来愈黯淡稀薄。 一位高级船员走进来,对乘客说:“我们即将着陆,观景室必须关闭了。” 盖尔尾随着那位船员,拉了拉船员白色制服的袖子——制服上绣着帝国“星舰与太阳”的国徽。 盖尔说:“能不能让我留下来?我想看看川陀。” 船员对他微微一笑。盖尔有些脸红,他忽然想到自己说话带有乡下口音。 船员说:“我们准备早上在川陀降落。” “我是说,我想从太空中看看川陀。” “喔,抱歉,孩子。如果这是一艘太空游艇,我们就能帮你安排。但是我们将从‘日照面’盘旋而下,你总不希望被太阳灼伤、弄瞎,而且被放射线烧得体无完肤吧?” 盖尔只好乖乖走开。 那位船员却在后面叫住他。“别失望,反正从这里看下去,川陀只是灰蒙蒙的一团。等你抵达川陀后,再去参加太空旅行团吧,很便宜的。” 盖尔转过头来。“非常感谢您。” 为这种事感到失望实在有点孩子气,但孩子气一样会出现在成人身上,盖尔感到喉咙有些哽咽。他从未看过整个川陀的壮丽景观,没想到还要多等一些时间才能如愿。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