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君相守,只取相思
落魄的男人最希望能够逢到一个狐一样的女子,既能红袖添香,也可助其前程。所以《聊斋志异》中常见幸运的书生,在抱得美人后,即刻奋发图强,日夜苦读。可惜,取了功名的男人们,一转身就忘了当初的海誓山盟,只顾得享受荣华富贵,甚至,会以女子卑微的身份为耻,觉得娶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才能对得起自己当下的地位。所以女人们最怕自己飞蛾扑火般地付出后,最终换来的却是忘恩负义的一纸“休书”。但从古至今,总是痴情女多过无情男,所以杜十娘之类的青楼女子,也便茂密丛生,从未休止。
不过杜十娘算不得有大智慧,她一心想要从良,却错选了那个沉迷于她但又将她无情转卖的男人李甲,或者,她本不该从出入烟花柳巷的男人中选择,倒不如用百宝箱中的金银,在某个陌生的小镇,找一个普通的男人嫁掉,这样的男人总比会诗词歌赋却以她从良前的经历为羞耻的公子哥,要可靠安稳得多。所以她还是执拗,执拗于想要嫁一个体面的男人,而不是放手,任其归去,只留相思在彼此的心中。孤独,却也长久。
河北沧县一个举人在穷困潦倒时,遇到的被称为椒树的青楼女子,无疑要比杜十娘有境界得多。但她比不上杜十娘,杜十娘因为怒沉百宝箱,而载入千古史册,随后又被演绎出更多的传奇。她连名字都没有,被街头巷尾称为椒树,还是一种戏谑的称呼。不知这椒树是花椒树呢,还是辣椒树,总之都是麻辣浓郁的味道。所以她的眼光也比常人独特犀利,可以从庸常者中,拨开丛生的杂草,找到那一株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可塑之材的佳木。如果她生在当下,应该会有稳定幸福的生活,因为她懂得选才。而为自己选一个佳婿,无疑是时下女人们,与找寻优秀岗位一样重要的能力。
别的青楼女子在门口看到穿着寒酸还来游逛的举人,皆冷眼观之,并不屑指点,将其当成一枚果壳,嬉笑着弹出去,想着其发达起来的概率,大概很低,而不发达的男人,又怎会有钱寻欢并大把地花钱给她们呢?卖笑总归还是生意,阅人无数,眼睛也苛刻,有金子的,皆挑进兜里来,而只剩下石头的,远远地丢出去,看也不看一眼。
只有女子椒树,透过举人破旧的衣衫,欣赏到了其前程通达的内里,于是常常邀请举人前来喝酒甚至过夜,当然是没有收钱的。别人皆笑椒树倒贴钱给没用的朽木,而且这钱肯定是收不回成本的,与其这样浪费在一个无用的男人身上,不如像杜十娘一样建一个百宝箱,存起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但椒树偏偏不听,反而女狐般“无私奉献”,拿出自己靠身体挣来的钱,供举人读书。当举人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为衣食发愁,连功名也无法奢求的时候,他大概真的将椒树当成了上天派来专门助他的女狐。否则,无缘无故,她怎么就看上了他,还在他赴京赶考时,如同贤惠的妻子一样,为他整理行囊,并在箱子里放了足够他赶考的钱?这也就罢了,她知道他家中贫困,父母生活艰难,怕他分心不能安心考试,还私下里找人帮他的家人准备好了柴米油盐。
举人是真的被感动了,眼前这个有着不减热情的女子,定是流落在凡间的狐仙,知他有难,便幻化为青楼女子,看似污浊之地,却因她心地纯净,所以一尘不染。爱心施到这样热烈的地步,哪个男人都要给她承诺。果然,举人给了椒树每一个青楼女子都想要的海誓山盟: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得志,必定回来娶她为妻。这个承诺一出,周围的姐妹们是有人羡慕,也有人鄙夷。羡慕的人说她花出去的钱,好歹有了盼头;鄙夷的人讲她收到的,不是诺言,而是空头支票。假如举人不能够考试成功,那他回来见她娶她的概率,也就几乎为零吧?他自是没有颜面再见一个对自己寄予了厚望的女人。P2-5
解读完《阅微草堂笔记》,我心里淤积的怨恨烦恼,也慢慢消散。那些被历史遗忘了的关于无名无姓的小人物的爱恨悲欢的故事,其实讲述的就是我们自己。我所恨的书中男人女人生命中的污点,或许某一日在我的身上,也会忽然显现。我们终究不是完美无缺的人,否则,这个世界就不会每日都被悲伤的新闻充塞。
有时想想,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明明知道爱恨会让人心力交瘁,还是要陷入其中,并为此生出种种纠缠。即便是书中的鬼狐,也不能够完全超凡脱俗,在被人抛弃、憎恨、冷漠对待后,依然执着地前来取暖。或许,在这个世上,男人女人之所以藤蔓一样缠绕在一起,就是为相互取暖,共同攀缘。谁都不是笔直的大树,可以不依靠外物,向着空中的阳光无限伸展。要么因为物质,要么因为精神,要么二者皆恋,让情感与婚姻,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式。
如果为了爱,男女都能放下各自的虚荣与尊严,或许就不会再有永远不能弥补的缺憾与离别。常常是其中的某个人,因为犹豫,而晚了一步,便终生错过。或者为了不值一文的可怜颜面,明明知道对方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守候,却无情地一转身,走掉了。
大概,每一种爱,看似形态不同,但都如这大地上的河流一般,迂回曲折,绕过山林,穿过荒漠,要么消失,要么汇聚成波涛起伏的海洋。那消失的当然是悲剧,不知怎么就走丢了。而那能够相聚的,也未必就能完全地被欢欣缭绕。所谓人生,不过是悲喜交集。
尽管我将所有的故事,按照结局,简单分成了悲剧与喜剧两个类型,但事实上,所有情感的走向,都不会如此泾渭分明。如果真的有上帝存在,他注视着人间互相折磨的男女,一定会叹息感慨,叹息人类不知生命短促,即便抵达人生终途,也要费尽心机,为一己私利而争执不休;感慨他创造了人类,却并不了解他们内心的秘密,导致这个物种,以他无法掌控的速度,迅速蔓延至每一个角落,并将人性中的种种,也遍洒世界,甚至,跨越千年而不知收敛。
常常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能够幻化成人的花妖鬼狐多好,那样人类就懂得羞耻内敛,而不是肆意妄为,以致对枕边同类,做出种种无法挽回的悲剧。或者,当下男女,如古人一样相信鬼狐的存在,心存敬畏,懂得这世界上他们是比人类还要通灵的物种,那么我们的幸福感,或许就会得以提升。因为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参照,人类不得不收敛内心欲望,让真正的爱与温柔,浸润灵魂,直至将探头出来的私欲清除,留一片清明的天空,给我们的人生。
还好,有《阅微草堂笔记》一书,让我可以从中采撷出最动人的篇章,进行解读。这种解读,不只是基于此书,而是更多地关照了当下的情感状态,或者也可以说,融入了我个人的爱恨离合。因此所有的文字,都是有温度的,它们穿越漫长的时光,走入当下喧嚣的街市,却依然能够看得清,世间所有情感的真实面容。
这是我从2009年开始,就计划好的走近古典品人生系列。而今五年多过去,对《聊斋志异》《笑林广记》《阅微草堂笔记》三本书的解读已全部完成。前两本书的解读,分别以《聊斋五十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笑浮生》(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8月)为名,相继出版。而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解读,也在今年完成写作。对于系列图书最好的结束或者呈现方式,当然是以更整齐划一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幸运的是,三本书的中国台湾繁体版签约后,简体版也在哈尔滨出版社落地生根。而能同时以一个系列出版三本书的简体版和繁体版,是我在写作之初,包括而今,能够想到的最为美好的结局。
我喜欢阅读古典的文学作品,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它们勾勒了一个神秘梦幻的王国。我在其中,读到的不是传统视域中的封建禁锢,而是丰沛饱满的人情与人性,是一个几百上千年前,已经灰飞烟灭的时代里的男女情爱世界。这个世界跟我们当下的社会,并无太大的区别,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鸡零狗碎,都在琐碎庸常的生活里,活色生香。是的,即便是跨越几千年,人性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基于此,所有的文学作品,不管属于哪一个朝代,哪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打动人心,它所描摹的,一定是关于人性的复杂与多义,情感的纠缠与挣扎。所以我在三本书中解读的视角,均是现代的,当下的,试图打破古人今人的隔膜。即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爱情故事的主角,皆为花妖鬼狐,但那也不过是借鬼说人事,借狐话人心。
我常常沉浸在古人的心灵世界中,不想回到现实的人间。我喜欢古典笔记小说中勾勒出的人与狐的梦幻情爱,我亦喜欢《笑林广记》中,寻常男女鸡飞狗跳的热辣生活。我甚至忌妒那总是有女狐来陪伴漫漫长夜的苦读书生,并叹服于花妖女鬼们“缘来不喜,离去不伤”的爱情境界。那是我所向往的情感状态,尽管也会纠结,亦有挣扎,却能够最终舍得,可以放下,转身离去,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而在笑话描绘出的《笑林广记》中,人性更是被放大了,市井小民的生活,热气腾腾地跳离不苟言笑的正史记录,嘻嘻笑着站在我们面前。甚至我们好奇的古代夫妻生活与床帏之事,也毫无遮掩地拿来说笑。
所以借助这三本书,我试图将远离了当下的旧时代男女的情感生活,全面展示给读者。假若大陆和台湾的读者们,都能够从中读出一些趣味、风情、慨叹、感伤,甚至难过,那么我用五年时间进行的系列写作,也算是有所慰藉。
《借鬼说人事借狐话人心(看纪晓岚谈情说爱)》从《阅微草堂笔记》中,摘出40余篇震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并以当下的眼光,为之重新下定义,进行了剖析和扩充。纪晓岚借鬼说人事,借狐话人心,而作者安宁则通过这些世俗泥淖中生长出来的爱恨情仇,打开一扇穿越时代的窗,让禁于现代婚恋牢笼里的男女,看到几百年前,同样在情爱纠缠中热闹着的同类,以及极其相似的悲欢离合。
安宁编著的《借鬼说人事借狐话人心(看纪晓岚谈情说爱)》是“走近古典品人生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文学类图书,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尤其适合喜爱研究古典文学作品的读者阅读。
本书立足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的文本,作者选取其中能够折射当下情感状态的文章进行解读与剖析,力求让困在当代情感牢笼里的男女,看到几百年前的古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本书语言流畅,版式新颖。借古喻今,教会当代人“放下”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正确处理两性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