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上讲台时,你是否迷茫?
面对复杂的学情,你是否无措?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上课吗?
你渴盼享受教育真正的快乐吗?
在这本书中,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刘祥针对教师成长过程中无法绕开的各种真实困境给出了高效实用的答案,以其自身的心灵成长为参照,点亮更多乐于快乐前行的年轻心灵,实现教师的自我觉醒。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做一名老练的青年教师 |
分类 | |
作者 | 刘祥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刚踏上讲台时,你是否迷茫? 面对复杂的学情,你是否无措?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上课吗? 你渴盼享受教育真正的快乐吗? 在这本书中,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刘祥针对教师成长过程中无法绕开的各种真实困境给出了高效实用的答案,以其自身的心灵成长为参照,点亮更多乐于快乐前行的年轻心灵,实现教师的自我觉醒。 作者简介 刘祥,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学名师,“长三角”教育科研优秀个人,“三度语文”首倡者和践行者。在《人民教育》《中学语文》等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八百余篇,应邀在浙江、广西、陕西、黑龙江等地开设展示课、主题讲座百余场。出版《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追寻语文的“三度”》《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等专著七部,主编《与优秀教师同行》等作品十余部。 目录 第一章 走过浪漫,走过幻灭 第一节 浪漫是心灵成长的起跑线 第二节 从没有不犯错的教师 第三节 学会承受挫折 第四节 教育情怀,需要理性支撑 第二章 成长是个进行时 第一节 走向成熟的三个标志 第二节 教师不是上帝、不是太阳 第三节 学会欣赏,学会期待 第三章 每颗心都有脆弱的一面 第一节 倦怠,无处不在 第二节 藏在牛角尖里的脆弱 第三节 寻找适宜的宣泄途径 第四章 给生命一个定位 第一节 没有一步到位的目标 第二节 用自信为生命奠基 第三节 我心安处有乾坤 第四节 板凳要坐十年冷 第五章 学会享受过程 第一节 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 换一种心情看失败 第三节 让沮丧变成动力 第四节 静候花开 第六章 突破瓶颈 第一节 山不过来,我过去 第二节 回到原点 第三节 亲近书香 第七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第一节 到凌云处应虚心 第二节 何妨少些烟火气 第三节 做一名“五心级”教师 第八章 走向卓越 第一节 追寻当下教育的幸福 第二节 置身山巅能放歌 第三节 我们的灵魂没有一丝白发 后记 序言 如果人的大脑也可以自 由删除各种废弃的程序或文 件,那么,我愿将40岁前积 累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绝大多 数信息,毫不犹豫地扔进回 收站,然后单击“彻底删除” 按钮。我这样做,绝非否认 历史,而是一种心甘情愿的 归零。因为,唯有除去芜杂 ,才能拥有纯粹的生长环境 。 我所追求的生长环境, 与外在的应试大气候全无关 联。从教35年,我始终是一 名敏感于内心却迟钝于外物 的不成熟之徒。一方面,我 对外界环境的索求,只停留 在三尺讲台风和日丽的层级 ,并不顾及这讲台的含金量 ,亦不在意讲台上粘贴的各 种分数和排名;另一方面, 我又常常为河堤上绽放的第 一瓣柳芽而沉醉,为教室中 的一张笑脸而幸福。遗憾的 是,我的这份自在与自得, 正因为过分自我中心化,在 未曾真正走进教育理性的大 门之前,便难免在自以为是 中胡搅蛮缠,一次次误入教 育的歧路。 我1986年6月从滁州师范 专科学校毕业。当我扛着铺 盖卷儿走进家乡的一所山乡 初中时,大脑中装着的,全 是文学,没有教育。 但我认为文学就是教育 。于是乎,我的教育日志上 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式浪 漫。我把山乡的孩子们组织 起来,成立了学校的第一个 文学社团。我利用休息时间 ,给孩子们讲诗歌,教他们 写日记,带着他们在河堤上 欣赏落日余晖,到山野中寻 访故事。我把两个班的孩子 忽悠得个个想方设法找杂志 给我看。我还为他们表演哑 剧、武术,并用诗歌为他们 批阅每一篇作文。 然而,有那么一天,我 收到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 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孩在信中 告诫我,因为我的浪漫,搅 动了某些小女生的梦。她说 ,您是教师,要注意保持与 学生的距离。我虽并不真正 懂得师生间到底应该有多大 的距离,但这封信让我不再 敢轻易带着孩子们满世界撒 野。 我的同事,多是比我年 龄稍长且相同性别者。过于 旺盛的青春,在贫瘠的土地 上无法宣泄,便转换成了体 罚学生的恶习。而山乡中的 孩子,从小就在棍棒下长大 ,对于教师的体罚,似乎也 习以为常,这便让我觉得, 体罚就是教育。于是乎,遇 到不听话且貌似欠揍的倒霉 蛋,我也像其他同事一样抬 起脚便踹过去,用暴力扼杀 掉一切的叛逆和不守规则。 在我的武力镇压下,我的班 级,也像其他班级一样,走 过了最初的浪漫与混乱,走 向了安静和秩序。我似乎真 的找到了和学生应有的距离 。 在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毕 业若干年后的一天,我骑着 自行车去学校,一辆拖拉机 经过我身边时,突然停下。 开车的小伙子下了车,热情 地招呼我,毕恭毕敬地给我 鞠躬,坚决要求用他的拖拉 机把我送到学校。他担心我 叫不出他的名字,很惭愧地 自报家门,说自己就是当初 总是惹老师生气的某某某。 他说读书时不懂事,给老师 添了很多麻烦。听到他的名 字,我满脸尴尬,眼前这个 帅气的拖拉机手,正是当年 承受我的拳脚最多的那个孩 子呀。我有什么资格,承受 他的这份热情和敬意?1 1988年夏季,我换了一 所学校。1990年开始承担 行政管理任务,担任学校教 导主任。那几年,铆足了劲 儿抓升学率。很短的时间, 学校的中专升学率由零而提 升为全县前列。1995年, 当我凭着优质课竞赛的不菲 战绩调入全县最好的学校时 ,我已在我的教育荒野上折 腾了10年。人生最宝贵的青 春,只换来了几张赛课获奖 证书。至于教育情怀和教育 理性,依旧不过是戈壁滩中 的野草,虽零星存在,但赢 弱而缺少神韵。 幸运的是,我有了一次 远赴河南省郑州市观摩学习 的机会,得以听到了一句受 益终身的话语。那位年轻女 老师所说的“一名教师如果 工作以后不读书不思考,那 么,工作十年后,执教哪个 年级,便只有哪个年级的水 平”,如醍醐灌顶,令我突 然间发现了自身的渺小和无 知。整整10年呀,除了读点 儿各类名师的课堂实录,除 了模仿从电教馆借阅的名师 录像课钻研自己的语文教学 ,我竟然没有认真阅读过任 何一部教育专著,又如何能 让自己真正走进教育的理想 天地。 知耻而后勇。我终于开 始了自己的专业阅读,但依 旧极端功利,不是为教育情 怀,而是为所谓的教学管理 。那段时间,我迷上了魏书 生,跟他学习语文教学,跟 他学习班级管理,跟他学习 各种各样的课内外活动和主 题班会。 当工作的一切环节和过 程,都只围绕着冷冰冰的量 化数据和可冷的奖金献媚时 ,隐藏在工作上端的快乐, 便总会因仰望而被厚厚的云 层遮蔽。要感受快乐,就必 须攀升到这云层之上,以俯 视的角度、旷达的心态,品 味其中的美妙韵味。 、 这样的攀升,本身也是 一种快乐,虽然有时有超重 的难忍,但这是过程中无法 避开的付出。倘若换一个角 度思考,没有了这样的体验 ,人生是否又会因少了一种 感受而失去了一份情致? 我曾经将两句话当作人 生的座右铭,写在字典和相 册的扉页:一切都是生命的 点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写下这话时,大学正要毕业 。转眼间,竟然已经工作了 35年。35年中,一切的确 都是生命的 导语 8种心灵危机,27个教育困境,19个一线教师的亲身实例,100句名师的肺腑箴言。 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奇迹。 颠覆你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实现自我的生命觉醒! 关注心灵成长,树立教育理想! 后记 感谢湖南人民出版社的 抬爱,使这本书得以再版。 岁月匆忙,十年转瞬即 逝。如果从世俗的名利看这 十年,每一年似乎都是丰年 。十年前受邀创作这本书时 ,我仅仅是一名市级学科带 头人,仅仅获得过一次市级 表彰;而这十年间,我评上 了省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 、正高级教师,获得了扬州 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荣誉称号和扬州市五一劳动 奖章。我还主持了三项省级 课题,四次获得省级教学成 果奖或教育科研成果奖。在 扬州市每年一次的教学成果 奖评选中,我更是连续十年 获得一等奖。如果对照我在 书中勾勒的青年教师专业发 展路径,似乎已勉强可以跻 身卓越教师的行列。 我自身的这份成长经历 ,正好成为这本书的一个实 践例证。 回想十年前创作这部作 品时,我正面临着2011届 高考,我所执教的两个毕业 班,承受着巨大的升学指标 压力。我由我这一百多个学 生和近十位同事的身上,感 受到太多生命被扭曲的痛楚 与无奈,更感受到教育短视 行为对良好品性的折磨与摧 残。我时常感慨,我们的高 中教育,在将一个个学生送 入高等学校的同时,却也亲 手扼杀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这样的孩子,进入了高等 学校,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个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基础 教育发展到以牺牲学习兴趣 为代价的地步,这样的教育 再不改革,哪里还谈得上培 养人才? 然而,这样的教育改革 ,只能依靠教师的自我觉醒 。没有千万教师的心灵健康 成长,就不会有教育的健康 成长。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 由上而下的公文式变革上, 我认为这样的幻想,对于解 决教育的真实问题,并无太 大的意义。我只坚信,只有 每一个教师,都从教育的本 质规律出发开展教育教学日 常工作,教育才能得到真正 的解放。只有每一个教师都 努力追求当下教育的幸福, 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教育 幸福。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才将本书内容依照教师心 灵成长的常规路径区分成若 干个阶段,并赋予每个阶段 以应有的成长轨迹。我希望 阅读此书的教师,无论是刚 刚参加工作的新人,还是正 在摸索中成长的青年与中年 ,或者是已然硕果累累的老 年教师,都能从我的感悟中 ,汲取到一定的心灵滋养成 分。 修订这部作品时,阅读 每一章节的内容,时常会有 一种时光停滞之感。十年前 的案例中存在的各类教育教 学问题,今天依旧普遍存在 ;十年前的困惑,今天同样 成为很多同行的困惑。如果 硬要找出改变,似乎仅仅是 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学习 或交际工具的变化。十年前 在网络论坛、博客或者QQ 上行走,现在则更多依赖微 信群、朋友圈、抖音等获取 各类信息。 这本书首版时,得到了 全国各地众多读者的认可。 网络上能够检索到的书评或 者读后感就有几十篇。也有 一些书评发表在报刊上。正 是读者朋友的这份鼓励,才 让我有勇气再版这部作品。 我相信它依旧有能力在青年 教师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能 够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发挥积 极的推动作用。今天的我依 旧如同十年前的我,依旧只 是一个有着许多缺点,小有 进步,勉强可以跻身卓越长 满白发的教师。但这并不影 响我以自身的失败以及由此 悟出的经验来作为警诫,帮 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心灵成 长过程中的坎坷。我发现, 我由灵魂长满白发而一点点 进步到灵魂少有白发,这个 返老还童的过程,其实正是 大多数青年教师共同经历的 过程。我希望青年教师能够 从我的心灵成长过程中,获 取足够的启迪,从而绕开起 点处的各种弯道,使年轻的 灵魂永远不生白发。 感谢所有曾经给予我心 灵帮助的人们,也感谢所有 曾经给予我心灵伤害的人们 ,正是你们的交互作用,才 使得我拥有了足够丰富的人 生体验。这些,正是我写作 并再版此书的巨大财富。 2021年4月24日,写于江 苏仪征。 精彩页 几乎所有的职业生涯,都以浪漫为起点。 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之前的紧张与兴奋吗?还记得第一次做班主任前心中构想的关好蓝图吗?还记得第一次遭遇失败时内心的沮丧和无助吗?还记得满腔热情换来一盆冷水的尴尬和不平吗?年轻的同行们,我深信,无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走上教师岗位,你的心灵深处,最初肯定都燃烧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浪漫之火。你憧憬着给教育、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你渴望在春花灿烂的日子,引着一群花枝招展的孩子,一边穿行在油菜花的扑鼻芬芳中,一边齐诵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千古风雅;你期冀在中秋月明之夜,燃一堆绚烂的篝火,用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点缀每一个热情洋溢的青春;你幻想着每一个孩子都纯洁如山谷清泉,在你的指挥棒下,共同唱着明媚的歌,一路欢笑着走向未来;你甚至想象到,漫长的40年后,你的无数个功成名就的学生,会像电影里的场景那样,从四面八方回到你的身边,为你举行一个异常隆重的荣退典礼…… 这些都是多么关好的教育画面!这样的画面,当然应该存在于现实的教育中。 遗憾的是,构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很贫瘠。 当你想让学生们沐浴着初升的朝阳,漫步于校园任意一个角落自由晨读时,便会有一种力量,迫使你不得不打消这样的奢望;当你试图颠覆沿袭多年的旧制,尝试着创设一种全新的模式时,便会有一种力量,从四面八方束缚你的手脚。你大脑中无数个反复设计的美妙方案,总会被“没有先例”的借口一一湮没;你心灵中如火的热情、如诗的图景,总会被一些挑剔与责备讨伐得支离破碎。面对着种种超乎预想的挫折与打击,你还能浪漫依旧吗?在你或你的周围,总有一些美好开始幻灭。然而,年轻的同行们,你的职业生涯注定无法规避这段伤痕累累的岁月。你的所有的浪漫,都必然要在现实的砥石上一一磨砺,磨掉外表上的所有棱角,抹去心灵上的幻想和激进,然后,你才一步步告别了青涩,并让心中的激情火焰,转化为持久的温暖。 这便是成长的必然。现实的纷繁与残酷,总会用无情的大手,残忍地扼杀年轻心灵中过分美好又过分单纯的梦,让沾染着各种尘垢的现实,一览无余地暴露在眼前。面对这与心目中的期望相距过于遥远的真实教育世界,需要灰心吗?大可不必。浪漫只是职业生涯的最初底色,幻灭也仅是岁月对心灵的一份涅榘,行动才是描绘蓝图的真正颜料。始于浪漫的职业生涯,终究不会永远停留在简单浪漫的台阶上踏步不前,走过这一级台阶,它便会成为身后美好的回忆。 走过浪漫,走过幻灭,是职业生命的必然。重要的,是不丧失浪漫的心。 让我们把视线定位于那些刚刚踏上讲台的年轻同事: 总是要早早地赶到学校,趁着早读课前的那点闲暇,把昨日辛苦准备的教案又一次仔细温习;总是要抓紧早读课的分分秒秒,把一个又一个学生请出教室,和他们聊些理想与前途的话题;总是要利用课间休息的空档,深入教室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总是要跟在师父后面认认真真地听课,小心翼翼地提出各种渴望解决的问题…… 一周的时间,便记下了所有学生的姓名;一周的时间,便和相当数量的学生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谊。课堂上,恨不能将大学四年获取的一切知识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倾囊传授;课堂外,只希望所有的学生既给予自己足够的尊重,又保持足够的亲近……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