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 《常春膝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本书该诗丛之一,收录了诗人骆一禾的诗歌作品。 作者简介 骆一禾,诗人,诗歌批评家。1961年2月6日生于北京。小时候随父母下放河南农村。1979年考人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到《十月》杂志社担任编辑工作。1989年5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去世。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的作品有长诗《世界的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南京出版社,1991年)、《骆一禾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目录 辑一 一度相逢 桨,有一个圣者 先锋 河的旷观 翼之上 歌手 雪 雨后 断歌 闪电 灵魂 恐惧 青草 大河 黑影 夏天 雨阵 云岭 六月之歌 洁白盐场 乡村大道 麦地之门 断章 辽阔胸怀 滚石 葵花 光明 诗歌 凉爽 大浪 薄荷 秋水 尘暴 日出时分 夜宿高山 为美而想 黑豹 跪上马头的平原 眺望,深入平原 危蹑:或行路难 桥 泥土 旧历 漫游时代 渡河 下雪和下雪 观海 为了但丁 灿烂平息 白虎 壮烈风景 五月的鲜花 巴赫的十二圣咏 辑二 河湾 丝绸 落日 短途列车 云层 天明 汉诗一束 塔 太阳 修远 辑三 沙漠:芬芳馥郁的祭祀 乔松:力的祭祀 闪电:速度的祭祀 风景:中国之歌的祭祀 零雨其漾:船的祭祀 八月:奥秘的祭祀 鸟瞰:幸福的祭祀 天然:耶利米哀歌和招魂的祭祀 诗人之梦:人类的祭祀 乱:美的祭祀 贫穷的女王:女神现象的祭祀 身体:最后的祭祀 导语 《骆一禾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短诗、中型诗、“祭祀”系列诗三辑。通过“深意象”模式,将两种不同的比喻对象以同一节奏、同一行动的合一关系展现出来,翻新了固有的诗歌“意象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