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为什么要作文
小朋友,你们为什么要作文呢?
你们不能说,因为先生教我们作文,所以我们作文。作文就是说话。讲在嘴上就是话,写在纸上就是文。
小朋友,你们为什么要说话呢?
你们不能说,因为爸爸妈妈教我们说话,所以我们说话。说话就是发表意思。我们有什么意思,就说什么话。譬如我们身上冷了,心里想加穿衣服,于是我们便说:“妈妈,我身上冷了,找件衣服给我穿穿。”又譬如我们今天在书店里,看见一本《我的祖母》,于是我们心里想:我们也有祖母的。这本《我的祖母》说些什么呢?想买,没有钱。于是,便回家,告诉爹爹说:“今天在书店里,看见有一本《我的祖母》,想买来看。请爸爸给我些钱,好去买来。”这都是说话的例子。说话,就是发表意思,有什么意思,说什么话。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呢?
作文就是代替说话,也就是发表意思。
这话怎么讲?
譬如我们今天进学校,天没有下雨,出学校,天已下雨了。于是我们在学校中等着,想叫人到家中去拿伞取雨鞋。写了一个字条:
妈妈:
天下雨了,忘记带伞和雨鞋,现在派人来家取伞和雨鞋,请交来人带下,要紧要紧。谢谢妈妈。
儿××敬禀
这不是代替说话吗?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说话,听不见,所以写下文字,送给妈妈,代替说话;发表要拿伞取雨鞋的意思。
又如,我今天在学校中,丢了一个皮夹。不知是那一个同学拾着了。要问,同学多,不能一个一个问清楚。于是我出个告白:
亲爱的同学:
我今天一时疏忽,丢了一个皮夹,内中有铅笔一枝,橡皮一块。不知那位同学拾着了,费神送还我,交到第四教室我收可也。谢谢你们。
你们的同学×××
这不是代替说话么?
文字有时比说话的效用大。话是用耳朵去听的,文字是用眼睛去看的。说话用嘴,写字用手,用笔,用纸,用墨。话说过便没有了,字写下可以留着,可以行远,给老远的人看。
孔夫子死了几千年了,他的话我们听不见了,但是我们读《论语》,还可以看见孔夫子的话,用文字写着。孟夫子我们也看不见了,但他老人家的话,我们还可以在《孟子》上看见。孙中山先生死了,我们也可在《三民主义》中看见他的讲演。文字是纸上的话,可以行远,可以永久。
小朋友,说话,不是很容易么?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是呀,文字也是一样,有什么意思,写什么文字。
说话是容易的,说得好却不容易。写文字是容易的,要写得通,写得好却不容易。
什么叫作说话说得好?
我且说一个笑话:
我七岁的时候,有一天,拿着碗在吃饭,失手把碗跌在地上,碗破了,饭散在一地。
爹爹见了,骂:“碗怎样打了?”
妈妈连忙说?“失手打了的。”
我说:“不是,我故意将碗打了的,因为你们不给我吃肉。”
爹爹怒了,打我一个耳光。
妈妈说:“你这小孩不会说话,该打!”
小朋友,你们看,不是该打么?
这就是说话说得不好。我应该说:
爹爹,因为我想吃肉,但爹爹还没有吃,我又不敢先吃,不知怎的,失手将碗打了的。请你原谅我。
假使我当时能这么样一说,定不至于挨打,或者爹爹还可以赏我肉吃。小朋友,你们相信我的话么?说话应该说得好。
作文比说话还要紧。第一,要做得通,第二,要做得好。
现在,先说,什么叫作通?
你写出来的文字,人家不懂,叫作不通。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