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代梆子皮黄戏源流考论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陈志勇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上世纪80年代,马彦祥、余从就声腔演进与戏曲史的关系指出:“中国戏曲的特征,寓于戏曲声腔之中;戏曲的历史,具体表现为声腔、剧种衍变发展、兴衰更替的历史,这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因此,戏曲声腔、剧种的研究,是戏曲史论研究的组成部分。它更具有综合研究性质,并与戏曲形式的变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何脱离声腔史或剧种史的自身限制,将声腔的研究落实到戏曲史的重新书写上,这是本书尝试去探索的问题。在此理念的指引下,笔者选取了清代剧坛影响最大的两种声腔系统——梆子腔及其衍化声腔皮黄腔,通过厘清它们的源流问题,重新观照梆子皮黄腔的崛起对清代戏曲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为书写清代声腔戏曲史奠定研究基础。
本书分为绪论、十二章正文和三篇附录。正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关于梆子戏源流和声腔传播的专题研究,下编为皮黄戏源流与传播形态的集中讨论。
作者简介
陈志勇,男,文学博士,历史学出站博士后,现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课题5项,在《文艺研究》、《中山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有《广东汉剧研究》等专著2部,参编《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汉剧研究资料汇编》等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目录
绪论
一、“声腔戏曲史”概念的提出
二、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框架说明
三、声腔剧种史料使用规范的反思
上编:梆子戏的源流与传播
第一章 梆子戏的源头及其原始生态
一、“梆子戏”概念的界定
二、板腔体梆子戏的艺术源头
三、梆子戏兴起的外部环境
四、山陕商帮与梆子戏的兴起
五、梆子戏传衍及其成员的构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梆子戏崛起与清代前中期剧坛变革
一、梆子戏崛起及其向外传播
二、剧坛“厌昆喜梆”潮流的形成
三、梆子戏地位的升瑜:文人编创与清宫搬演
四、梆子戏崛起的戏剧史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前中期梆子腔与昆腔、弋阳腔的融合
一、李调元对“梆子秧腔”的释义
二、《缀白裘》所见“梆子秧腔”的形态
三、京腔与弋阳腔的梆子化倾向
四、清前中期梆子腔与昆腔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吹腔”源流及其与周边声腔的关系
一、“吹腔”源流考
二、南北两种吹腔
三、吹腔与二簧腔
四、吹腔与宜黄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乱弹”词义流变看清代梆子戏的演进
一、“乱弹”新声:名谓生成及其指涉
二、“乱弹”得名:“乱”字的多种释义
三、“乱弹”外延:从狭到广的词义流变
四、“乱弹时代”:清代梆子戏的演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西安的梆子戏演出
一、毕沅西安幕府的秦腔演出
二、毕沅幕客与秦伶的交往
三、毕沅幕客对秦腔的接受与传播
四、毕沅幕客的秦腔剧种理论
五、毕沅幕府演剧的戏曲史意义
本章小结
下编:皮黄戏的源流与传播
第七章 清初“楚调”的兴起及其声腔的衍化
一、《游居柿录》关于沙市“楚调”的记载
二、万历间沙市《金钗记》的声腔归属
三、明末清初楚调的兴起及与诸腔的融合
四、“楚调”向皮黄“汉调”的声腔衍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二黄腔”的名实及其与周边声腔之关系
一、二黄腔与二簧腔的产地差异
二、湖北“二黄”是西皮调的别称
三、“楚曲”中的二黄是二凡调
四、皮黄腔:西皮腔与二凡调的并奏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从清代“楚曲”剧本看早期汉调的演出形态
一、“楚曲二十九种”的刊刻时间
二、全围本与全部本的转换
三、分场制与分回制的并存
四、“楚曲二十九种”与早期汉调的表演形态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汉调进京与皮黄声腔在北方的传播
一、西皮、二黄楚地合奏与先期在京传播
二、汉调进京与北京剧坛之新变
三、汉调在京剧形成过程中的独特贡献
四、从早期“楚曲”看京剧与汉调之血缘联系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徽班汉伶米应先及其对京剧的贡献
一、米应先生平考述
二、米应先家世考述
三、米应先对京剧艺术之贡献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皮黄声腔在岭南的传播及其意义
一、广州:外江班的进入与本地班的崛起
二、潮汕:外江班的本地化与潮音戏的兴起
三、梅州:外江戏与山歌剧“谁是客家戏”之争
四、岭南:外江班“本地化”的文化意义
本章小结
附录一:《钵中莲》写作时间考辨
一、《钵中莲》戏剧形态上的诸多特例
二、《王大娘补缸》与《钵中莲》的关系
三、“补缸”戏出与全本的“不协调”
四、判断作品写作时间两个不可靠的证据
附录二:《燕兰小谱》作者考
一、《燕兰小谱》作者之“两说”
二、吴长元的生卒年推考
三、书缘:与鲍廷博的交往
四、寓居京城:与四库馆臣的交往
附录三:论方言与地方剧种“种类”的多样性
一、方言与剧种“种类”多样性的生成
二、本地官语化:地方剧种对方言的改造
三、方言与剧种的文化多样性
四、剧种“种类”多样性的意义
重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