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资产缩水,你开始行动了吗?让我们洞彻未来,展开一场财富保卫战。
本书穷本探源,以通俗之笔揭开次贷危机的重重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经济真相,揭示中国经济的客观前景,力求洞彻未来,引领大家展开一场真正的财富保卫战。书中,我们还能看到那些声名赫赫的大师们是如何度过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寒冬的,比如巴菲特及他的老师格雷厄姆,还有投机大师索罗斯等等。这些大师历经磨难最终达到其事业和人生的高峰。而那些没能走过危机的大师,如利弗莫尔,他们的一些做法也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保卫你的财富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曾昭逸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防止资产缩水,你开始行动了吗?让我们洞彻未来,展开一场财富保卫战。 本书穷本探源,以通俗之笔揭开次贷危机的重重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经济真相,揭示中国经济的客观前景,力求洞彻未来,引领大家展开一场真正的财富保卫战。书中,我们还能看到那些声名赫赫的大师们是如何度过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寒冬的,比如巴菲特及他的老师格雷厄姆,还有投机大师索罗斯等等。这些大师历经磨难最终达到其事业和人生的高峰。而那些没能走过危机的大师,如利弗莫尔,他们的一些做法也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内容推荐 资产缩水?钱包变平?机会变少?……面对这些状况,你都做了什么? 努力工作以保住饭碗、节衣缩食以减少开支、谨慎投资以躲避风险……这些举措固然不可少,甚至是这个非常时期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很多人忽略了一点,财富的转移往往发生在社会变革的时候。真正有远见和洞察力的投资者,更善于在大的经济背景下纵观全局,用智慧保卫财富,甚至把危机看作机遇,让财富增值。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大局着眼。作者认为,一个人只有了解大势,才能应对万变的环境,仅仅教上几招简单的理财招数,不仅无效,还可能有害。作者从攻、防、守、备、退五个方面说明了在经济低迷期的理财思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让财富增值的机会。这是一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能改变人的理财观念的家庭理财类图书。 目录 序 化危机为财机 自序 第一章 我们的财富正受到威胁 引言 “黑天鹅”几乎逆转了一切 第一节 我们将迎来一次不一样的经济下滑 第二节 积累的财富正遭受重创 第三节 工作薪酬收入可能缩减 第四节 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吞噬我们的财富 第二章 危机把世界和中国拖下水了 第一节 危机的爆发 1.第一步:次贷危机撕开裂口 2.第二步:金融海啸摧枯拉朽 3.第三步:经济危机全民受难 4.美国经济能否获救 5.质疑:美国真的想救吗? 第二节 世界向何处去 1.大可能:经济衰退伴着通缩,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2.小可能:美国堕落成二流国家 3.小可能:世界顺利、快速渡过危机 第三节 中国是如何被拖下水的 1.“三驾马车”全面受挫 2.中国政府的应对之道 3.长远、艰巨的核心任务:危机中完成经济结构调整 4.制胜关键棋子:农村改革 第四节 中国可能的前景 1.告别GDP高速增长 2.新一轮通缩 3.另一种乐观的可能 第三章 衰退中,我们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第一节 借鉴四次可能最相似的衰退 1.世界1929年大衰退 2.日本“失去的l0年” 3.亚洲金融风暴中的香港 4.台湾1990年的危机 第二节 借鉴危机中大师们的所为 1.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l929 2.投机大师利弗莫尔的l929 3.经济学家凯恩斯的1929 4.巴菲特:2008年的抄底 5.2008:索罗斯日薄西山 6.2008:罗杰斯大嘴说八方 7.国产“股神”们的2008 8.启示:大师不是用来当神崇拜的 第三节 衰退环境中的新思维 1.重新审视三个投资理念 2.由获利转向保值 3.投资产品不如投资自己 4.为“黑天鹅”到来做好准备 第四章 打响财富保卫战 第一节 总战略:攻防守备退兼备 第二节 攻:股票 1.股市整体分析 2.股市的政策性机会 3.投资组合:基建行业+医药+消费+黄金 4.几个不确定因素 第三节 防:保险+黄金 1.保险 2.黄金 第四节 守:理财产品+债券 1.银行理财产品 2.债券 第五节 备:存款 第六节 退:房地产 1.衡量房价高低的三个指标 2.一个真实的例子 3.保障房打压高房价 4.如何还房贷 第七节 攻防守备退兼具的基金 1.基金的分类和作用 2.基金规划四步骤 3.通缩环境下的具体投资方法 第八节 危机中的生活之道 第九节 三步行动法 1.第一步:摆脱穷忙族心态 2.第二步:做好理财规划 3.第三步:在实践中提升 后记 试读章节 2007年,正当牛市的某一天,一个流行音乐的填词爱好者灵感袭来,模仿流行歌曲《死了都要爱》写下了歌词《死了都不卖》: 我不听别人安排 凭感觉就买入赚钱就会很愉快 享受现在别一套牢就怕受失败 许多奇迹中国股市永远存在 死了都不卖 不给我翻倍不痛快 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 死了都不卖 不涨到心慌不痛快 写好后,他放到一家自娱自乐、专门翻唱流行歌曲的网站上,由此大热,正处牛市的人们因为这首歌的刺激High到不行。 一年过去了,现在许多人再听到这首歌,恐怕都有恍如隔世之感。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股市从6124点回调到5000点、4000点、3000点,最后跌破1700点。一年后,他再次以歌传情,只是这一次明显消极和无助了许多: 一次又是一次交易 还是没有赚钱消息 假如这亏损结果是天意 我不会难过想哭泣 在这后悔的夜里 翻看着曾经熟悉的价位 买的股只要不亏 是我要的结尾 牛熊变换之快,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半年河东,半年河西,就这样,历经12个月,股市演变出一个巨大的“黑天鹅”现象,几乎所有的人都手足无措。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但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而崩溃。于是,“黑天鹅事件”就被用来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很少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黑天鹅事件”一词因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随机学教授塔勒布2007年所著的《黑天鹅》一书而广为世人所知。 因为有“黑天鹅”的存在,社会发展不是平滑渐进,而是跳跃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成为生活的常态,投资更是如此。因此,当你赢利丰厚的时候,要时刻想到会有“黑天鹅”的出现,从而保持一份警惕。这次股市暴跌告诉我们,在面对“黑天鹅”现象时,生存是第一位的,时刻要居安思危,做适当的放弃。我们应该知道,暴跌不定期就会发生,不要去预测它何时会发生,而要做好准备,把危机作为一个机遇,财富的转移往往发生在社会变革的时候。而《黑天鹅》的作者在“9?11”之前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做空美国股市而一举成名,同样他也躲过了最近的次贷危机。 当记者问世界头号股神巴菲特股市暴跌时的感想时,他开玩笑说:“想象一下吧,舞会开始了,你周围都是绝色美女,尽情地享受吧!”是的,让我们尽情享受吧,让我们为迎接下一只“黑天鹅”的到来而做好准备吧。因为,只要是市场,就总会有“黑天鹅”的出现。 只是在此前,我们需要认真地审视一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目前所发生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 我们将迎来一次不一样的经济下滑 2008年,我们的社会和整体经济同时迎来了“史上最大、最集中的黑天鹅群”,比如天灾人祸、股市低迷等。最大的“黑天鹅”其实就出现在我们的经济形势上。2008年7月25日,中央还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此前不断加息。而短短的几个月后,我们却在防止通缩了,央行开始接连高密度、大手笔地降息。 这一切,也许都源于美国这个世界经济中心所点燃的“次贷危机”之火。 由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并且将逐步进人衰退。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加剧,从而导致沿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困难。这是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外部冲击最严重的一次。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相比,由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加强了,受到的冲击也就更大了。 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的那轮经济周期中,出口和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而目前,出口放缓已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冲击,房地产泡沫也已然开始破灭,两相夹击,使得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此外,股票市场泡沫的破灭,亏钱效应显现,消费随之下滑,连带着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也大为降低。所有这些负面因素,使得国内资产泡沫不断破灭,进一步加重了中国经济的“病情”。 尽管世界早已是一片救市声,我国政府也已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行各种税收减免,出台各种促进内需启动消费的政策。但是,这难以改变经济下行的总趋势。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正面效果,难以在短期内抵消出口滑坡和楼市低迷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此外,中国正在由局部的产能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由于产能过剩,内需不旺,中国产品被迫出口,又导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而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从20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8年的约50%,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8年的38%,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达78%~79%,差别非常大。 2008年11月25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2009年中国GDP增长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而全球经济2009年的增长将进一步大幅减缓至1%左右(2007年4.1%,2008年3%),下滑幅度远远高于2008年,并且到2010年才会复苏。或许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速在2009年将下滑到十年来最低点,此次下滑不但程度深,而且持续时间也比以往持久。 按照长江证券周金涛的说法,我国已进入了“起飞萧条期”。这是一个重新寻求突破、富有希望的时期,也是一个危险的阶段。这个阶段前半期,2008年我们经历过了,就是向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探的深度萧条。他观察了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样本,全部都是这样。日本的起飞萧条期,就是1964年的时候,GDP的增长由10%以上滑落到5.5%,而韩国1980年的时候从10%滑落到零。 我们正踩在历史的分界线上,站在兴衰的分水岭上。我们将何去何从? 此次经济下滑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毫无疑问,它将通过影响我们的理财收益、威胁工作岗位、增加社会不确定因素等途径来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节 积累的财富正遭受重创 2001年,我的一位小师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月薪3000元,之后逐步升至8000元。2005年初,他倾囊而出,首付15万元,按揭买下一套房。同年,他从父母处筹了10万元买入一批地产与消费品类股票。到了2007年底,他盘点了一下自己的身家:房产价值120万元,股票价值25万元,除去45万元按揭贷款,刚好100万元!当时,他打了个电话给家里人说:“咱也是个百万富翁了!” 工作了5年至15年之间的青年白领们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股票和楼市的涨跌曾把这些充满着财富梦想的年轻人送上“百万富翁”的宝座,但同样又将其百万身家无情销蚀。2008年以来,股市持续急挫,楼市低迷,这些白领的身家更大幅“缩水”。 2008年,中国股市开始持续下滑,时至夏末,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小师弟发现自己的房子只值90万元了。1o月27日,他持有的股票经多次操作后,市值剩下4万元。刨去43万元贷款,小师弟的“百万身家”,刚好缩水了一半! 扬起、掉头、跌落,这一切悄无声息,缓缓而至,年轻的“小师弟”们经历了都市白领以前很少经历的“财富过山车”。 目前,我国股指较一年前的历史高点有近70%的巨大跌幅,投资者损失十分惨重。据统计,2007年以来人市的投资者,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有的账面亏损率超过了90%。从理论上说,目前A股市场的股民约为5750万户,自最高点算起每个账户平均损失38万元的市值,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每一位投资者平均每天损失1577元。而我们知道,曾有200万的散户梦断“中石油”这一只当初众望所归的股票上。一年的时间,“中石油”的股价从最高点的47元,节节下挫,目前已跌至10元左右。而那些基民同样蒙受着巨大的损失。 2008年11月22日,深圳市金博会“财富管理与百姓理财新趋势”论坛上,国家理财规划师专家委员、君融HNWI-CHINA财富管理指数设计者毛丹平女士发布了2008年刚出炉的君融HNWI-CHINA财富管理系列指数。该指数表明,2008年中国富裕阶层(可投资资产在100万美元或以上)进入了财富缩水期,平均缩水21.33%。与此同时,富裕阶层的幸福指数略微下降了0.16%,相对2007年下降0.29%,下降速度减缓,幸福指数下降的幅度远远小于财富水平。 每一次金融危机发生,都有大量的财富被消灭掉,有的人银行存款急剧缩水,有的人企业破产倒闭,有的人生活得非常困难,整个社会的财富在急剧减少。有感于此,《谁妨碍了我们致富》的作者、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一次论坛上说,今天经济学界还面临一个新的任务,研究财富如何被消灭。过去经济学界只研究财富怎么被创造,而很少研究财富如何被消灭。经济危机的问题是财富消灭的问题。 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经济下滑会导致我们进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想想2008年上半年央行还在不断加息以对付通货膨胀,自那以后到2008年年底,央行已经连降了5次息。在一个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企业盈利等自然相应下降,这会造成投资市场的不景气,股票类风险投资可能面临巨大亏损,相信这一点许多至今还坚守在股市中的投资者会有切肤之痛。此外,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会导致各种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降。 在这次危机中,你我该如何表现?我们能否保持自己生活水准不降,甚至积累财富?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次危机,以及如何妥善府对。 P3-10 序言 一年多前,我们还欣喜于股市火热而形成的财富效应,对未来财富增值还抱着极高的希望。但是,一年多来,世界和中国经济同时迎来了“史上最大的黑天鹅”。世界经济整体衰退,中国经济被拖下水。这场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其势头之猛,堪比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诸多国家受难,而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机构要么烟消云散,要么苟延残喘,痛苦转型。 每一次金融危机发生,都有大量的财富被消灭掉,此次亦然。2008年,美国的共同基金资产失去24000亿美元或五分之一市值,英国人失去1300亿英镑(1950亿美元)或四分之一市值。而中国股市,在经历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疯狂之后,更是快速暴跌,一年左右跌幅超过70%,基本又回到了起点。那些在牛市当头入市的投资者绝大部分都承担了巨大的损失,饱尝了股市的酸甜苦辣。据统计,2007年以来入市的投资者,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有的账面亏损率超过了90%。从理论上说,目前A股市场的股民约为5750万,自账户高点平均每个账户损失38万元的市值,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每一位投资者平均每天损失1577元。 这场危机告诉人们,低利率、高借贷的美国发展模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面对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持续的、大手笔的救市措施,拯救元气大伤的金融机构和行业巨头,降低利率,给市场注入流动性等等。但“冰冻三尺,非~日之寒”,沉疴已久,世界要很快踏上发展的快车道几无可能。世界将在摸索中重新寻找新的发展之路,世界格局也将发生变化。而中国,因为具有后发优势,金融体系和整个经济发展的核心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凭着多年积累的雄厚财力,积极备战,大力采取“扩内需保增长”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世界经济恢复和重建中正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尝试走出一条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们更有信心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次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危机之后会发生什么?面对我们一生中可能最大的危机,面对各种纷杂的建议,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中国内地大部分人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财富收缩,只有美国人、日本人及中国香港人等有过一些类似的经验。危机当前,投资者心存不安是很正常的,但是。有危亦有机,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认真思考、审慎应对。 曾昭逸先生的这本书穷本探源,以通俗之笔揭开次贷危机的重重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经济真相,揭示中国经济的客观前景,力求洞彻未来,引领大家展开一场真正的财富保卫战。书中,我们还能看到那些声名赫赫的大师们是如何度过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寒冬的,比如巴菲特及他的老师格雷厄姆,还有投机大师索罗斯等等。这些大师历经磨难最终达到其事业和人生的高峰。而那些没能走过危机的大师,如利弗莫尔,他们的一些做法也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此外,这场危机让投资者的眼光不再聚焦于股市,而可以更好地去关注其他投资品种,比如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债券危险的重新了解,对保险保障作用的再认识,对黄金保值作用的重新审视等等。这其实也是一种理财启蒙,因为在一个温和的股市涨跌的环境下,我们很难真正一窥这些理财产品的真面目。应对危机,我们更需要一种全面、均衡的理财方式。为此。曾昭逸对这些理财产品在经济下行甚至衰退期的作用,以及如何投资做了充分的介绍。这是很有价值的。 曾昭逸先生是中国金融在线集团的首席理财师。作为一家在美国NAS-DAQ上市的财经服务提供商,集团一直致力于“为用户创造卓越价值”,在如何满足各种市场环境下不同客户的全面理财需求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曾昭逸在工作中通过各种方式和广大投资者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对客户的需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理财实践经验,相信他这本新书的面世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保卫自己的财富。我国业已启动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宏观决策,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人对财富的精心管理和不懈追求。利用这一大好契机,我们相信,通过集团和社会各方面系统的、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人财富思想启蒙和理财能力提升的进程会大大加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曾昭逸先生等诸多理财专业人士的工作,同样有益于这个进程的加快。 最后,希望广大投资者能在危机中灵活应对,保卫自己的财富,减少损失;更重要的是,在危机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应对危机,并在危机之后能再次迅速站起来。 中国金融在线集团CEO 赵志伟 后记 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何在?它又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作为一个所谓的专业人士,一年多来时刻感受着危机的脉搏,也时时在思考这些问题,并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为此,我将它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更清醒地认清我们面临的经济危机和周遭现状,从而有所应对。 2007年,我出版了《一生的理财功课》一书,希望告诉大家在理财路上,要取得好的成绩需要靠扎实的基本功,而不是速成的“三招两式”。而现在的这本《保卫你的财富》也同样本着穷本探源的目的,以求揭示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可能走势,力求洞彻未来,有效保护自己的财富。 一本书的面世,有机缘巧合,有个人的努力,但更离不开其他人的智慧和帮助。在此,我首先需要感谢我所在的中国金融在线集团的诸多领导和同事们,集团CEO赵志伟先生欣然为我作序,集团COO李操纲先生在我工作和写作中一直给予了精心指点和无私帮助。我还要谢谢其他许多的同事,正是通过和他们不断的交流讨论,才得以理清自己的思路,他们的心得和真知灼见在本书中都有所体现。 对于危机以及应对危机之策,许多专家和有志之士也都有过深邃的思考,使我个人和本书都受益匪浅,在此谢谢他们。 这是继《一生的理财功课》之后我在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书。为此,我要感谢出版社的诸多朋友们,他们独到的策划眼光和辛苦细致的工作,使本书得以及时、顺利出版。 再次谢谢大家。 曾昭逸 2009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未来经济走势又会如何?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曾昭逸以通俗的笔触,层层剖析,穷本探源,助你读懂世界和中国的经济走势,把握大势,做出合理的投资理财决策。 ——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事业部首席投资顾问 高健博士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有必要去看看本书中所写的格雷厄姆、利弗莫尔、凯思斯、巴菲特、索罗斯等大师如何应对各种危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应对目前这次堪比1929年大萧条的金融危机。 ——中国金融在线集团副总裁 董朋林 昭逸的这本新书首次提出了在危机之中“攻防守备退”的总体理财战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合理组合理财品种,才能更好地保卫自己的财富。 ——著名教育专家 林格 如同最近两年的表现一样,未来资本市场有可能还会以极端的方式运行,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全面、均衡的理财方式,需要学会在各种极端情况下怎样保卫自己的财富。相信本书详尽的论述能帮你做到这一点。 ——SUN中国公司资深财务分析师 高社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