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庭为本的中国老年照护者研究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
作者 刘惠颖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吸收和借鉴关于家庭照护理论解释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我国老年家庭照护者的照护经历、社会生活、决策过程与身心健康后果,旨在为社会提供有关老年家庭照护者的现有研究的综合信息。
作者简介
刘惠颖,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特聘教授、富布莱特学者(美国-香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中南大学社会调查与民意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健康老龄化的社会心理因素、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和干预、社区照护服务和就地养老;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Age and Ageing》《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等国际老年学权威刊物(SSI/SSCI)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论 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概述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长期照护需求
第二节 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的非正式照护
第三节 老年家庭照护者的现状与特征
第四节 家庭为本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实践
第一章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家庭照护者
第一节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家庭照护者生涯
第二节 压力与应对视角下的家庭照护者
第三节 角色理论视角下的家庭照护者角色转换与适应
第四节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家庭照护者
第二章 老年家庭照护者的身心健康
第一节 国内外家庭照护者的身心健康研究
第二节 不同类型老年家庭照护者的身心健康
第三节 隐藏的患者:老年配偶照护者的身心健康
第四节 老年家庭照护者的心理韧性与身体健康
第三章 性别语境下的老年配偶照护者
第一节 性别视角下的非正式照护: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老年家庭照护者使用照护服务的性别差异
第三节 老年夫妇内部的照料行为:互惠与利他
第四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配偶照料安排及其性别差异
第四章 老年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和社会活动
第一节 老年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
第二节 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活动与精神健康
第三节 家庭照护者日常经验研究的新方法
第四节 基于生态瞬时评估的老年照护者社会交往与情绪研究实例
第五章 家庭照护者与外部系统的对话与互动
第一节 正式照护与非正式照护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正式与非正式照护系统的互动关系
第三节 失智症家庭照护者的机构化决策过程
第四节 临终关怀时期的正式与非正式照护
第六章 老年照护者与长期照护体系
第一节 老年长期照护体系简介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长期照护体系发展历程
第三节 我国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服务体系的发展
第四节 家庭照护者在长期照护体系中的角色
第七章 老年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照护
第一节 国外老年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照护
第二节 我国老年失智症患者家庭照护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老年失智症患者的家庭照护负担
第四节 老年失智症患者家庭照护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我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
最为快速的老龄化社会转
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
人口已达到2.64亿,预计在
2035年前后突破4亿,进入
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老
年人口数量以及人均寿命
的不断攀升,失能与失智
老人规模及其照护需求的
高速增长是我国老龄化进
程中最为严峻的挑战。老
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是由
人口趋势所决定的,并且
受一系列社会经济和人口
因素的影响,包括老年人
的健康状况、居住模式、
非正式护理人员的劳动参
与以及潜在护理人员的迁
移。截至2015年,我国已
有4063万老年人部分失能
或完全失能,占老年总人
口的19.5%。预计到2030
年我国失能老人的规模将
达到6168万,并有超过
2700万人需要长期照料护
理,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
趋势的发展,这种需求在
未来几十年里会持续增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
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
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进一步把制定人口长期
发展战略,以“一老一小”为
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等
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提
出“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
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
老服务体系”。2021年重阳
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
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
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
念融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
程,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
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
支撑体系,让老年人共享
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
晚年。
家庭是我国老年人接受
照护的主要来源。尽管近
几十年来家庭结构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
移及生育政策等都极大地
冲击了非正式照护系统,
但配偶和成年子女仍然是
老年人最主要的护理来源
。多个全国代表性调查数
据的结果都显示,在那些
接受日常生活协助的社区
老年人中,有90%左右的
照护来自他们的配偶、成
年子女或两者的组合。只
有不到1%的受访者表示他
们的护理是由雇用的家庭
保姆或护理人员提供的。
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
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照护
需求的老年人中,配偶作
为首要照护者的比例达到
39.5%(城市地区43.85%
,农村地区34.96%),远
高于占比23.8%的儿子照护
(城市地区18.80%,农村
地区29.04%)和占比
15.2%的女儿照护(城市地
区15.82%,农村地区
14.64%)。随着我国大批
独生子女父母开始进入老
年期,城市家庭中的传统
代际供养模式将在未来十
年至二十年里受到更大的
冲击,老年人将更多地依
靠自己和配偶的资源来寻
找护理人员。考虑到人口
寿命的提高及空巢期的延
长,老年夫妻彼此照护从
而维持家庭生活的时间还
将继续延长。在我国社会
化的照护服务体系尚不完
善且长期与家庭照护系统
分离的现实背景下,研究
老年家庭照料者对理解传
统的家庭照料如何在新型
老龄社会下继续发挥作用
,推动家庭照护系统和正
式照护系统的有效衔接,
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在吸收和借鉴关于
家庭照护理论解释模型的
基础上,重点关注我国老
年家庭照护者的照护经历
、社会生活、决策过程与
身心健康后果,旨在为社
会提供有关老年家庭照护
者的现有研究的综合信息
。本书的章节安排如下。
绪论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的家庭照护进行背景性的
介绍,重点关注我国老年
家庭照护者的现状。第一
章梳理现有的老年家庭照
护者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
及其特色。第二至第四章
将以国内外丰富的实证研
究为基础,分别围绕老年
家庭照护者的身心健康、
性别语境下的老年家庭照
护者,以及老年家庭照护
者的社会生活这三大主题
展开。最后三个章节关注
家庭以外的因素对于老年
家庭照护者的影响。其中
,第五章主要介绍老年家
庭照护者与外部照护系统
的互动;第六章重点介绍
老年家庭照护者在长期照
护体系中的角色;第七章
,介绍国内外针对老年家
庭照护者的支持性政策与
干预措施,为发展以家庭
为中心的整合性的照护者
支持计划提供建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