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之所以家喻户晓,是因为它包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它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它们汇聚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的文学殿堂。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早期印刷,采用的是雕版印刷,即把文字刻在整块整块的木板上,然后进行印刷,耗时又耗力。到了北宋庆历年间,印刷工人毕昇根据实践经验,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印刷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十几倍。
听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的师弟们纷纷来向师兄取经。毕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把自己的发明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师弟们。
首先,他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在上面刻上凸面反字,用火烧硬后,放在木格子里。然后,他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用松香、蜡烛和纸灰制成的黏合剂,按照字句段落将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一会儿。等黏合剂稍微熔化后,用一块平板将版面压平,黏合剂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开始印刷了。印刷完毕后,把印版用火一烤,黏合剂就熔化了,这时又可以把一个个活字拆下来,留着下次排版时再用。
师弟们纷纷赞叹毕昇的发明巧妙绝伦。一位小师弟说:“想当年印刷《大藏经》的时候,经书有五千多卷,用了十三万块木板雕刻,一间屋子都装不下,不知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了。师兄,你是如何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