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街》内容介绍:美国东部城市巴尔的摩,原霍普金斯大学女教授乌玛在家中遇害,现场经过处理,几乎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负责本案的警探和检察官经过缜密调查,推理后发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李忍有重大作案嫌疑。
作者姜靖荔2009年开始在美国最大华人论坛MITBBs连载多篇小说,是该论坛点击率最高和最受欢迎的作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查尔斯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姜靖荔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查尔斯街》内容介绍:美国东部城市巴尔的摩,原霍普金斯大学女教授乌玛在家中遇害,现场经过处理,几乎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负责本案的警探和检察官经过缜密调查,推理后发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李忍有重大作案嫌疑。 作者姜靖荔2009年开始在美国最大华人论坛MITBBs连载多篇小说,是该论坛点击率最高和最受欢迎的作者。 内容推荐 《查尔斯街》内容介绍:美国东部城市巴尔的摩,原霍普金斯大学女教授乌玛在家中遇害,现场经过处理,几乎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负责本案的警探和检察官经过缜密调查,推理后发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李忍有重大作案嫌疑。就在案情渐趋明了之际,一名自称目击过现场的少年出面指认,将嫌疑的矛头指向另一个人——乌玛原同事、州参议员的女婿尹曼。然而,尹曼却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案件审理再次陷入重重迷雾。 随着死者身世的逐步揭开,杀人凶手终将浮出水面。意想不到的结局令所有人唏嘘。凶案背后,让我们一起感受漂泊于异国他乡的血泪人生。 《查尔斯街》的作者是姜靖荔。 试读章节 入冬以后的七点左右,沃克大道路边树林就陷入了昏黑。只有掩藏在树丛中的长明灯偶尔闪着幽森的光。一路开去,宽敞而笔直的道路陡峭而下,两旁高耸的白桦树一排排如波涛般压顶而至,光秃而繁密的枝权遮住了微弱的星光。此刻,正是满地枯叶、凄风苦雨的时节。 此处位于巴尔的摩市和巴尔的摩郡的交界处,白人和黑人划界分居。房子大多是战前盖起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山墙上却爬满干枯的藤枝。一座座房屋掩藏在路边的大树和门口的灌木丛后面。偶尔一盏长明灯悬挂在门廊的圆柱之间,给几米以内的大道带来昏暗的照明。这一带虽然离城市主干道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但很少有人和车辆经过,进入夜晚,更是僻静得像一片原始森林。 驶入这片树林三百米左右,道路就被蜿蜒的城堡小道截开。沿着蜿蜒的小道,有一座山墙被漆成淡黄色的房子,门口的小院种着各种植物。房子淡紫色的窗帘后隐隐透出橘黄色的灯光,隐约可以看见一个男人站在窗口,手插在裤袋里,面色阴郁地望着窗外。 此刻,窗外已经下起了雨。来时的脚印应该已经被冲刷了。不会有人注意到他。所有的人家都紧闭房门。虽然房里也许飘散着热气腾腾的晚饭香气,孩子们在地板上追逐,年轻的恋人在沙发上缠绵,大狗趴在壁炉前打呼噜,但是此刻,温暖的人世生活似乎都与他无关。窗外的小路在这样萧瑟的深秋晚上,清冷寂静得没有丝毫人间的气息。 不仅没有什么可以张望的,而且从此以后,也不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 一个十多岁的黑发少年从对面的房子走出来,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牵着一条巨大的雪橇犬。雪橇犬被什么吸引着,犹豫着要去小道对面男人所在的房子,但被少年拉住了。站在窗前的男人似乎专注于自己的思考中,没有注意到少年和雪橇犬。他的脑子里飞快掠过几年前第一次来这里的场景。 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他已经记不清了。她手里还拿着和他通话的手机,站在玫瑰花丛里和他招手,薄薄的嘴唇弯成温柔的笑容,金色的短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那时候,她已经差不多四十岁了,可是神情看起来却像个腼腆的少女。 “谢谢你过来。”她轻声说,然后眯起眼睛,柔和的阳光在她淡绿色的眼眸中闪烁了一下。 谢谢你过来。谢谢你过来。谢谢你。 男人克制住纷乱的思绪,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眼下的事情上,反反复复思考是否在离开这里以前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随后,他的耳朵敏感地触动了一下,耳边隐约传来汽车行驶的声音。他把目光转向城堡小道的转角,很快,一辆熟悉的车从沃克大道开过来。他立刻拎起脚边的鞋子,擦干净地板,从窗口走开,穿过客厅和厨房,最后一眼看了看这个房间和它的主人,然后打开厨房的后门,走到后院。后院楼梯边就是一道门,他迅速打开门走出去,然后顺着小路重新绕到了沃克大道。 冰冷的雨水打在他脸上,天气非常寒冷,他把衣领拉起来,遮住下巴和鼻子抵御寒风,手插在大衣口袋里,慢慢地走到城堡小道附近。刚才开过来的那辆本田车现在正驶向之前的那条小路。男人站在一棵树后面,盯着那辆车的去向,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随后,他走到不远处停车场上自己的车前,迅速启动发动机,车子上了约克大道,开向南方。 当他的车开远,之前转来的车在他离开的那栋房子门口停下。一个高个子男人从车里出来,走到那栋房子门口,敲了几下门。等了一会儿,没人开门,男人四处张望了一下,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开门进去。 等道路上重新恢复了平静,牵着雪橇犬的少年从小树林后面的一片高高的芦苇丛里慢慢走出来。走了几步,他看见湿漉漉的地面上有一个小东西,便捡起来,用手擦干净上面的泥泞,仔细看了看。那是一个小小的蓝色盒子,里面装了一条精致的项链。 少年嘲弄地笑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对面装着紫色窗帘的房子,随后把盒子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阿西莫夫,我们又要有乐子了。” 他对自己那条浑身雪白的狗说道。阿西莫夫呜呜叫了一一声,似乎表示同意。 十月底的时候,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老城巴尔的摩进入了深秋。 查尔斯街是巴尔的摩旧城的中心,街道两旁立着一排排战后修建的联排房屋。在人口拥挤的东部工业大城市,节省空间而式样优雅的联排房屋是城市中最有特色的传统建筑,见证了巴尔的摩经济在上半世纪的兴旺和之后的急剧衰退。此刻,空荡荡的马路上铺满了大雨后金黄的落叶,两侧油漆剥落的住宅门口古老的秋千架在骤然刮起的秋风里前后摇摆,丁丁当当的风铃声不绝于耳。这片风铃声已经响了将近一个世纪,而在此刻阴沉凄冷的黄昏时分,更像是末世的绝响。 许多巴尔的摩人在这里已经居住了四五代以上。偶尔周末有人家在后院卖旧货的时候,院口常常堆放着一叠叠泛黄的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和杂志,五十年代的胶木唱片,甚至是摇摇欲倒的直立钢琴。街角有两家旧书店和唱片店,在大学图书馆里也难以寻觅的绝版拉丁语辞典和美利坚合众国早期移民的资料被塞在角落里,成堆的纹路不清的唱片散落在地上。P1-4 后记 我在巴尔的摩生活的时候,不住在查尔斯街,而是在阿贝尔街上,和查尔斯街隔三条巷子。这个地段枪杀案很多,晚上学生出门需要叫免费车护送。巴尔的摩是一个非常压抑的城市,贫困人口多,天气也不好,到处都是流浪汉、吸毒者,还有破败的房子和社区。连绵下雨的时候,大街上脏得让人不想踏足。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每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古老候车长椅上,都写着:美国最美丽的城市! 就像繁花落尽,美人迟暮,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 但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小小爱艾伦坡的旧居,市中心还有一个恶俗却漂亮热闹的内港。查尔斯街附近的林荫道和巴尔的摩兴盛时期建立的一排排色彩典雅的建筑都很美,常常有剧组来拍摄电影。北边一点的地方,有大片建在树林里的住宅区,秋天的时候就像童话世界一样。晚上在住宅区里散步,小树丛里隐着维多利亚式的小房子,门口挂着长明灯,就好像置身在爱伦坡笔下的年代。 巴尔的摩市中心的繁华内港是八十年代市长舍佛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修建的。当时他挪用了联邦政府拨给贫困社区的款项,这个举动本身违反美国联邦房屋和城市发展部门的规定,而且看起来是在劫贫济富,到现在还为人诟病。但是我非常理解这个做法。 如果没有内港,巴尔的摩或许会变成一个彻底的死城。有钱人永远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居住的地方,可是穷人却同样需要免费的快乐。无论日常生活如何困顿,内港给了他们一个理由在周末的阳光下洗涤生活的尘埃,重新扬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的房东是一个四十六岁的德国女人。她离婚后一个人住,养了一条牧羊犬。她在陶森大学半职教地理,唯一的朋友在华盛顿特区,在我搬走前,她和好朋友闹翻了,坐在沙发上哭。业余时间,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参加各种环保活动,比如主题马拉松、游行、捡塑料瓶。虽然,不管做什么都是她一个人。 曾经和我说过“我来美国这几年,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的人,是一个聪明绝顶又倒霉万分的博士生,也是我的好友。小说里“忍”遇到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情都被他经历了,除了杀人和坐牢。最穷的时候,他在夏天没水没电的情况下过了一个多礼拜,直到他终于受不了和朋友开口借钱。他最常说的话就是:“等我找到好工作以后……”他的梦想一直是去世界银行工作。几个月前,他刚刚找到一个年薪五万的工作,在一家很小的工程公司做工程师。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沦为女文青。我小心翼翼不让周围的人知道,免得破坏自己的美好形象。长久以来,唯一的读者就是我爸妈。他们看得非常不情愿,经常问我,你写这些有什么目的?有什么用? 他们的意思是,写作文需要中心思想。如果没有中心思想,我就应该把时间用在看专业书,或者经营自己的生活上。他们说的是对的,可是在我年纪还小的时候,不仅很难为自己的行为找中心思想,即使找到了,也不会被尊重。 即使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但是有时候我想,有一颗平常心多好。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思想?为什么一定要十万美元?为什么一定要在世界银行工作?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以后”,才能开始好好生活,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 有的时候,聪明的人最容易掉进陷阱里,因为这个陷阱就是聪明人挖的,他们知道那一整套思维方式。当聪明人好不容易从一个陷阱里出来,又常常掉进另一个陷阱,觉得被平庸生活给算计了。 对得起上天赋予自己的才能,无论多寡。曾经因为它而产生梦想,曾经珍惜和好好利用它,这就足够了。 如果一定要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我能想出来的。但是写故事本身就带给我最幸福的感觉,哪怕只有我的笔记本电脑了解这种感受。 不过,这一切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这孤独而艰难的七年美国生活中,从懵懂自负的二十一岁,到成熟平和的二十八岁,我心中始终藏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了。写的过程中,我回忆起陪伴我一起度过难熬的人生低谷的人,回忆起生活得比我更艰难的人,回忆起仍然顽强地活着和选择死去的朋友,回忆起曾经痛哭和欢笑的日子。我觉得这一切都得到了最好的纪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