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眼泪(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帕斯卡·基尼亚尔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的新作,于2016年出版,次年荣膺安德烈·纪德文学奖。作品从历史中挖掘素材,通过描写孪生兄弟尼哈与哈尼截然相反的命运,不仅讲述了法语语言的发端,更是回溯了一个文明的起源。哈尼的全部人生价值在于寻找一张自己曾经认识,却又已经遗忘的女性面孔。这张面孔的主人是世间万物的母亲,哈尼想找到她,进而找到自身的源头。哈尼的寻找在世俗观念中显得荒诞,他也因此似乎成为世界的幽灵。尼哈则见证了法语文明的诞生,而哈尼想要寻找的正是孕育了这种文明的母亲。作品的题目“眼泪”,既代表了法语诞生时令人激动不已的场景,也蕴含着哈尼意欲寻找文明之源而不得的悲伤。 作者简介 王明睿,80后小龙女一枚.江苏盐城人。理科出身,心系法文,终如愿以偿。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先后在武汉大学和雷恩二大交流。南京夫学法语专业硕士。翻译作品有《自杀》、《自画像》、《谋杀米老鼠一一迪士尼文化背后》。 目录 译序 Ⅰ(蓝莓男子书) 马的故事 哈古斯遇上的故事 八音盒 尼哈出世 尼哈的受孕 恋爱中的哈尼 弗拉特·卢修斯 安吉尔伯特修缮过的修道院 大厅里的沐浴场景 阿卜杜勒·拉赫曼·艾尔·加菲奇战败 阿弗尔河畔维尔内伊的主教会议 被称作“熊之日”的那天 索姆之源 面孔 Ⅱ(心意难测书) 秘密房间 名叫赫德比的猎犬 奥德的女仆 浆果王 敲钟人雨格留在墙上的斑点 圣里基耶之影的来源 圣女维络尼卡在芒通港湾现身 卢维埃的路 默不作声的德欧特莱德转过身,看见了 贝尔特和海滨公爵 关于我们奇迹般的生命 关于男人和女人的欣快 瘦瘦的 圣人奥古斯丁的爱情讲道 Ⅲ(欧洲始于何处?) 比利牛斯山口 生育女神 哈尼的爱恋 关于柏勒罗丰王子 蒂格雷河上的灯笼 女眷马车的左侧车轮下 塞壬之歌 关于爱情的脸颊、耳朵和丝绸 捕鱼的鸟 永别了,利姆尼的牝马 塞涅卡之圈 荒野的阵阵声响 卢修斯神父与画像 格兰达洛的阿丽拉 欧洲始于何处? 卢修斯之痛 Ⅳ(安吉尔伯特诗歌书) 达戈贝尔王的三条狗 红布 圣里基耶修道院的起源 挂外套的圣人弗洛朗 雪中的埃皮奈别墅 罗特鲁德 恶 安吉尔伯特的诗 Ⅴ(罗马历元月十六书) 法兰克人的王国 国王的阿尔卑斯山之旅 皇帝的加冕 查理曼之死 历史学家尼哈 丰特努瓦战役 《阿让塔利亚誓言》 《斯特拉斯堡誓言》 不会有任何援助 在暴风雪中出发 Ⅵ(尼哈离世书) 尼哈敏感退隐 尼哈的遗嘱 尼哈之死 萨尔的眼泪 萨尔与哈尼 捕鸟者费尼西亚努的故事 费尼西亚努的教导 爱的奇遇 哈尼在巴格达 乔纳德·勒·苏费 Ⅶ(圣女欧拉丽继抒咏) 她化作一只白鸽飞走了 法国文学的诞生 圣女欧拉丽的生平 圣里基耶修道院的火灾 连着两座城堡的中堂 孩子勒·利梅伊的故事 一只乌鸦的来源 壳状地衣 黑色枯木上的盘菌 Ⅷ(伊甸园书) 夏娃的花园 奥伊塞尔岛 大海 阴郁的山谷 卢修斯神父消失了 母亲的碎块 哈尼听见了死者的笑声 Ⅸ(诗人维吉尔书) 维吉尔 库迈的鸟栏 经桌旁的圣徒约翰 页面 马 死于卢瓦尔河 天空 济韦港口 Ⅹ(师长书) 李义山 捕鸟 往日的雪 费努之死 哈尼之死 弗拉特·卢修斯 色萨利的卢修斯 猫头鹰 序言 对于基尼亚尔,我阅读 他约莫十年了,对他的研究 也贯穿了整个硕博阶段,直 至今日,直至以后。五六年 前,我开始翻译他。《眼泪 》是他经由我向国内读者敞 开的第二部作品。他就这样 以文字的形式注视我的生活 、见证我的历次改变。或者 说,在我的生命体悟里,已 经缺少不了他的启发和陪伴 了。 他是谁?帕斯卡·基尼亚 尔(Pascal Quignard), 因为名字里也有个“帕斯卡” ,所以刚开始译介到国内时 ,偶尔会有人以为他是感叹 “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的 那位帕斯卡先生。不过,两 个人都学富五车、思想艰深 ,这也算是一种美妙的误会 吧。他的姓氏也有点意思。 “Quignard”中的“qui”是“谁” ,“ard”表示“人”,法语中 多数以-ard结尾的词带有贬 义。如果意译这个姓氏,或 许可以是“那个谁”。作者本 人也曾自嘲过这个姓氏。巧 合的是,在他的历史书写中 ,主要人物几乎都是“那个 谁”,因为他们鲜有名声赫 赫的。他用文学使那些正史 瞧不上眼的人物获得重生。 这些人物的史料本就匮乏, 为他的历史虚构提供了天然 的广阔空间,供其自由地“ 夹带私货”。作为《眼泪》 的主人公,那对孪生兄弟也 是“那个谁”。 在这些“那个谁”中,有 一位对基尼亚尔作品风格的 形成至关重要。他叫皮埃尔 ·尼古拉(PierreNicole),是 法国17世纪的神学家、辩论 家,他创造了一种文论形式 ,叫作“小论”(petits traité s)。基尼亚尔曾以这种体 裁创作了同名八卷之作,形 似蒙田随笔,但较之更为细 碎、杂糅、粗粝。不过,这 并非作者现在的主要风格。 1997年,基尼亚尔病危, 险些撒手人寰。闯过生死劫 后,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 创作,想“让思想、虚构、 生活和知识融合在一起,就 像是在一个身体里”。 …… 可是,“眼泪”在哪儿呢 ?这也是我一直自问的问题 。大概是因为基尼亚尔把这 个故事一如既往地写得枝枝 蔓蔓,难免令人身陷迷宫, 忘了书本的要义。哈尼哭了 ,因为他远离了世间的冷血 ,因为要离开心爱的姑娘去 战斗,因为临终时看见了那 张找寻一生的面孔;卢修斯 哭了,因为院长指责他不该 养一只黑猫,因为小猫被残 忍地谋害,因为他终于能够 分辨出鸟儿们的歌声;查理 曼哭了,因为车轮压死了一 只青蛙;远古的人类哭了, 因为在洞窟里画下自己的形 象时被火熏了眼睛……尼哈 没有哭吗?书中没有写。也 许他哭过吧,只是我们无从 知晓。不过,在善于使用隐 喻的基尼亚尔笔下,“眼泪” 的意思没有停留在“某人哭 了”。眼泪,其实是作者安 排在现世与起源之间的一个 媒介。它究竟流向了哪里, 又有谁的眼泪可以通往久远 之前呢? 行至末尾,我想说一点 翻译上的事。因为涉及历史 文献,所以原文里有拉丁语 、德语和罗曼语(法语的前 身)。有一部分非法文没有 译成中文,因为这些文字在 原文中是与法文对照出现的 ,它们的意思就是前后紧挨 在一起的中文词组的意思。 另外,部分章节名中有一个 “书”字,原文为livre,正是“ 书本”之意。不过更重要的 是,时常引用宗教典故的基 尼亚尔似乎是借鉴了《圣经 》中各“书”的标题来命名的 。故此,尽管部分以“书”结 尾的标题读起来并不是很上 口,我依然选择了这个译法 。 最后,我要感谢陆琬羽 女士,她再一次帮助我实现 了翻译基尼亚尔的愿望。还 要感谢沈卫娟老师和责编妹 子甘欢欢,让我有机会畅快 淋漓地写文字,让这本奇特 的小书有机会与中国读者见 面。 2022年1月于仙林 导语 本书是龚古尔文学奖得主、《游荡的影子》《罗马阳台》作者、法国文坛备受推崇的当代大作帕斯卡·基尼亚尔力作,荣获2017年安德烈·纪德文学奖。在这部形式新颖独特的小说中,基尼亚尔不仅讲述了法语语言的发端,更是回溯了一个文明的起源。作者在其中穿插了各类叙事、传奇和逸事,让读者和他一道进行了一次令人眩晕的逆流之行,追溯到法语的诞生地,甚至追溯到没有语言的世界,让人沉浸在一场壮美的梦境里。 书评(媒体评论) 是谁书写了第一部用法 语写的作品?你读了这本书 就会知道。基尼亚尔写了这 一本书,不是要让你去流泪 的吗? 从拉丁语到法语,人们 在页面中见证了多少风景! ——余中先(文学翻译者 、评论者、教授者,《世界 文学》前主编 一曲讴歌法语和欧洲诞 生的武功歌。 基尼亚尔用他独特的断 章写作,给我们设计了一个 历史迷雾中的拼图游戏。 ——黄荭(学者、翻译家 ) “文”与“学”的融合,“情” 与“理”的交汇,“诗”与“思” 的缠绕……这是我衡量大作 品的尺度,也是我辨认大作 家的标准。将近二十年前的 一个雪夜,我第一次走进蒙 特利尔最有品位的那家法语 书店。在靠近入口处的展台 上,并列的三本出自同一位 作者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 不是因为出版社的名声如雷 贯耳,而是因为作者的名字 对我完全陌生)。我信手翻 开其中的一本,立刻就被字 里行间那优雅的融合、从容 的交汇和绚丽的缠绕牢牢地 抓住……这神奇的相遇至今 都令我激动。基尼亚尔是善 用诗情、哲理和史迹不断烹 制大作品的大作家。阅读这 些大作品,读者享受的是崇 高的文学;阅读这位大作家 ,读者见证的是文学的崇高 。 ——薛忆为(作家、学者 ) 诺曼底人和撒拉逊人入 侵,中世纪法兰西诞生。但 法语是如何诞生的? 842年,查理大帝的三个 孙子秃头查理、日耳曼人路 易、洛泰尔签署了一份协议 ,也就是第一份法语文本《 斯特拉斯堡誓言》。它奇迹 般的“偶然出现”给作者提供 了思考的素材,这思考不仅 涉及欧洲的历史,也关涉他 始终都思考的对象——语言 的本质与先前之物的关系: “法语从拉丁语而来,如同 孩 ——《法国评论》子从母 亲的性器官而来。” 精彩页 Ⅰ(蓝莓男子书) 1.马的故事 从前,马儿们是自由的。它们驰骋在大地上,没有人想要得到它们、圈住它们,把它们集成队列、给它们套上绳索、给它们设下陷阱、把它们套在战车上,给它们安上马具、装上马鞍、钉上铁蹄,骑上它们、牺牲它们、吃掉它们。有时候,人们和动物一同歌唱。一方的长久呻吟引起另一方的奇异嘶鸣。鸟儿们从天而降,来啄食残食。残食落在马儿的四条腿之间,它们正抖动着自己华美的鬃毛。残食落在人们的大腿之间,他们仰着头,席地而坐,围着篝火,吃得狼吞虎咽,吃得咋咋作响,大快朵颐,突然有节奏地拍起手来。当篝火熄灭,当歌声不再,人们站起身来。因为人们不似马儿一般站着睡觉。他们擦去阴囊和阳器被放在地上时留下的痕迹。他们重又跨上马,骑行在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骑行在大海潮湿的岸边,骑行在低矮的原始森林里,骑行在时常刮风的旷野,骑行在大草原上。一天,一个年轻人创作了这样一首歌:“我来自一个女人的身体,我重又面对着死亡。我的灵魂在夜里于何处消失?它去了哪一个世界?有一张我从未见过的面孔,它困扰着我。为何我又见到了它,这张自己并不认识的面孔?” 他踏马而去,只身一人。 突然,正当他在白昼里奔驰,天黑了。 他俯下身。他惊恐地抚摸着马儿脖子上的鬃毛,还有它温热又颤抖的皮肤。 可天空变得漆黑一片。 骑手拉着缰绳上的铜链。他下了马。他在地上铺开一条毯子,毯子由三张紧紧交织的驯鹿皮制成。他系起毯子的四个角,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保护马儿的脸。他们重新上路了。 空气纹丝不动。 忽然,雨水压将过来。 他们缓慢前行,在嘈杂声和雷鸣般的雨水里,用眼睛寻找道路。 他们来到一座山丘。雨停了。黑暗里,有三个男人被绑在树枝上。 中间的,是一个全身赤裸的男人,额头上有一顶带刺的王冠,他在嘶吼。 奇怪的是,另一个男人在用灯芯草的朝他嘴边递去一块鹿蹄。与此同时,在他身旁,一个士兵正将长枪刺进他的心脏。 2.哈古斯遇上的故事 后来,过了几百年,有一天,夜幕降临,他独自行走,用笼头牵着身后的马儿来到索姆河岸。幽暗开始笼罩河水,他停下了。 男子发现在一堆板岩上有一只死去的松鸦。 离静静的河水约有十米远。 那里有一棵桤木。 那堆松松的、灰灰的岩石板沐浴着夕阳,上面躺着一只松鸦,展开宽大的翅膀,张着嘴。 马儿喷着鼻息。男子抚摸着遮盖了它脊柱的又长又厚的毛发。 哈古斯是这条河的摆渡人,他把船系在大桤木的树干上。他朝困惑的骑手和僵化的马儿走来,待在他们身旁。他把船篙靠着自己的肩,将自己的目光融进他们的目光。 因为这只死去的松鸦身上有些许古怪。 于是哈古斯鼓足勇气,走向那只长有蓝色翅膀的鸟。 可他几乎立刻就定住了,因为松鸦正在有节奏地扇动蓝黑相间的羽毛。他喘着气,向后转了转身子。他的动作是这样的:有时朝向河岸、小船、桤木的叶子与河水,有时朝向蓟草、被自己的所见吓得动弹不得的骑手,以及一动不动、惶惶不安的马儿。 实际上,松鸦在向后一抹阳光的温热献出自己的彩色羽毛。 它在晒羽毛。 随后,不到一秒钟,它迅速旋转,立起爪子站起身,一下就飞了起来,栖息在河岸摆渡人的船篙。 哈古斯顿时在自己的肩上感到,他该离开这个世界了。 他把头朝鸟儿转过去,它在看着他,发出可怕的叫声,又转向骑手,但是身旁已空无一人。骑手和马儿走了,他没有发现他们已经消失了。 P3-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