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时光书迹(来自签名本的温暖)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建平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全书选取了70位有相当成就和有一定成就的著作人,以他们赠予本书作者或者其亲友的签名本为线索,讲述了签名本以及一位位著作人的著作故事、交往故事,并从一个个签名本、一个个故事中再现了凝聚于签名本中的思想结晶和人生智慧,记述了书与人、人与书的一段段情缘。本书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及其结晶的珍视与热爱,是对人与书、书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记录与讴歌。 作者简介 李建平,广西桂林人。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抗战文化研究。合著《文学桂军论》获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桂林抗战文学史》《广西文学50年》分别获广西第五次和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广西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目录 北京 欧阳予倩题赠本:《忠王李秀成》 臧克家签名本:《学诗断想》 艾青题签本:《桂林抗战文艺概观》 钱钟书签名本:《旧文四篇》 端木蕻良签名本:《花·石·宝》《端木蕻良小说选》《端木蕻良》 唐弢签名本:《唐弢近作》 秦兆阳签名本:《一封拾到的信》《秦兆阳小说选》 洁泯(许觉民)签名本:《当代文学的社会历史批评》《当代中国作家百人传》 舒芜签名本:《舒芜杂文自选集》 田本相签名本:《中外学者论曹禺》《田汉评传》《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 李京文签名本:《李京文文集》《科技富国论》《文化力与文化产业》 吴福辉签名本:《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春润集》 杨义签名本:《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 曹革成签名本:《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端木蕻良与萧红在香港》《池鹭湖》 聂震宁签名本:《暗河》《去温泉之路》《我的出版思维》 冯俊签名本:《法国近代哲学史》《学习新思想》《西方哲学史》 黄宾堂签名本:《距离与空间》 石一宁签名本:《走向文学新天地》《湖神回来了》《民族文学:现场与思考》 上海 陈伯吹签名本:《摘颗星星下来》《绿野仙踪》 茹志鹃签名本:《静静的产院》 叶辛签名本:《半世人生》 蒯大申签名本:《2006~2007年:上海文化发展报告》《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0)》《创意上海》 张中良签名本:《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张中良讲现代小说》《走近鲁迅——由崇拜到对话》 广州 秦牧签名本:《论散文创作》 杨克签名本:《太阳鸟》《图腾的困惑》《向日葵和夏时制》 李希跃签名本:《琴剑篇》《推石斋诗文选集》 南京 吴奔星签名本:《茅盾小说讲话》(附:《暮霭与春焰——吴奔星现代诗钞》《人生口哨》) 华明签名本:《品特研究》 成都 文天行签名本:《大后方文学史》《中国抗战文学概览》《20 世纪中国抗战文化编年》 龚明德签名本:《新文学散札》《旧时文事》 宁波·杭州 金涛签名本:《学海涛声集》 王杰签名本:《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寻找乌托邦——现代美学的危机与重建》《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 长沙 彭燕郊签名本:《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彭燕郊卷》《认识彭燕郊》 武汉 章绍嗣签名本:《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武汉抗战文艺史稿》《中国现代社团辞典》 青岛 鲁原签名本:《当代小说美学》《文学批评学》《人生三角地》 厦门 林兴宅签名本:《文艺象征论》《象征论文艺学导论》《大探索——文艺哲学的现代转型》 南宁 陈岸签名本:《我的革命生涯》(附:《征途漫漫》) 秦似签名本:《秦似杂文集》 陆地签名本:《浪漫的诱惑》 徐君慧签名本:《中国小说史》《简明历代官制》《澎湃的赤水河》 莎红签名本:《山欢水笑》《边寨曲》 黄海澄签名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美学原理》《艺术价值论》 丘振声签名本:《壮族图腾考》《桂林山水诗美学漫话》《跋涉集》 包玉堂签名本:《清清的泉水》《红水河畔三月三》《山花寄语》 韦其麟签名本:《百鸟衣》《壮族民间文学概观》《纪念与回忆》 许敏歧签名本:《风雨集》《诗海探珠》《荒原的苦恋》 万一知签名本:《抗战时期桂林文艺期刊简介和目录汇编》 江建文签名本:《国难》《美的解读》《文艺美的拓展与超越》 雷猛发签名本:《残雨集》《作家之门》《龙飞凤舞》 韦一凡签名本:《蓝楼梦》 徐治平签名本:《旅人的凝望》《徐治平散文》《中国当代散文史》 杨炳忠签名本:《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绿塘里文集》《广西当代文艺理论家丛书(第一辑)·杨炳忠卷》 陈学璞签名本:《玫瑰园漫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实践》 潘琦签名本:《潘琦文集·风格就是人品》《潘琦文集·笔耕录(1)》《潘琦文化访谈录》 彭匈签名本:《向往和谐》《云卷云舒》《一事能狂》 梁扬签名本:《红楼梦语言艺术研究》《中国散曲史》《中国散曲综论》 黄健签名本:《走进科学家》《追寻科学家》《出版产业论》 吕余生签名本:《中越壮侬岱泰族群文化比较研究》《中原文化在广西的传播与影响》 梅帅元签名本:《流浪的情感》 容本镇签名本:《文学的感悟与自觉》《悄然崛起的相思湖作家群》《广西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观》 廖明君签名本:《壮族自然崇拜文化》 王建平签名本:《广西之旅》《光彩集》《艺谭纵横》 杨长勋签名本:《骆越诗潮》《余秋雨的背影》 桂林 林焕平签名本:《茅盾在香港和桂林的文学成就》《林焕平文集》 李耿签名本:《李耿诗文选集》《教育诗歌——教学科研创作相结合诗歌集》 魏华龄签名本:《桂林抗战文化史》《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桂林文化城》《九十回首》 张利群签名本:《文学批评原理》《词学渊粹》《文艺制度论》 黄伟林签名本:《人:小说的聚焦》《孔子的魅力》《广西多民族文学的共同 序言 人们常说,书籍是知 识的海洋,是人类传播思 想的工具,我则认为,书 籍是人生最好的教师和伴 侣。每一个人的成长,几 乎都离不开书籍的滋养。 回顾自己几十年的从师求 教、自学研修、学术交流 等学习过程,因读书、购 书、求书和相互赠书等行 为,获得了师长、同事、 书友和亲人的一批赠书, 并且内中留有他们的亲笔 签名和题词。每一本签名 本都包含着一段记忆,一 个故事,一份友情,一种 缘分,殊为珍贵。 喜欢一本书,自然就 会收藏它,就会常常翻阅 冥想。如果书中有作者的 签名和题词,那就更多了 一份亲近和温暖。我有收 藏签名本的念头,大约是 自1982年11月在四川成 都携书向唐瞍先生请赐签 名开始的吧。有比较清晰 的想法,则体现在我 1994年5月写的一篇《收 集签名本如何?》文章里 ,当时发表在广西的一家 小报上。文章说:“将天 下书尽悉收藏,这对个人 来说已不可能,但收藏一 些作家的签名本或一些印 数极少的绝版书,应是很 有文化意义的。”我不是 收藏家,收藏签名本讲究 缘分,我收藏的只是在人 生路上“遇见”的签名本, 没有刻意跑旧书摊搜寻淘 拣,也没有参加签名售书 活动购买。因而我的签名 本的来源,主要是这三类 :师友题签赠送、遇见仰 慕的名人请赐签名、从父 辈处继承或亲友转赠。说 起来有点遗憾的是,在 1982—1994.年这一段 时间里,尚无强烈的收藏 意识,在采访一些文学名 人如夏衍、艾青、盛成、 阳太阳等时,没有带上他 们的大作请赐签名,失却 了一些本应获得的宝贵的 签名本。 2020年2月在抗击新冠 肺炎疫情居家期间,我整 理了家中的藏书,觅得签 名本约800册,包括受书 人为本人的500多册,受 书人为亲属的约200册, 另有受书人为旁人或仅有 作者签名无受书人的若干 册。2020年2月至今,我 利用年度休假、双休日等 各种节假日,选取了70位 有相当成就和一定影响且 有过交往、印象较深的人 物,以他们的签名本为中 心,写了这一部记录书籍 与人事的书稿。内中记述 自己向尊敬的师长、社科 文化界名家求学请教的收 获,也包括与学术同道、 相知书友等以书为缘的交 往经历,其间既展示了众 多文化人凝聚于书的人生 智慧,也记述了自己与他 们相遇于书的人生缘分。 期盼一展当代学人及其签 名本风采。 书是人类的朋友,读 书是快乐的,写书也是快 乐的!生活中有好书相伴 ,就多了一份温暖,多了 一种幸福! 是为序。 导语 本书以作者收藏的七十位社会文化名家所赠的签名本为中心,述说了所藏签名本的来源,以及对签名本的阅读理解心得和由此生发出的对人生、治学、生活、友谊的感悟等等。书稿不仅讲述了人与书的美好相遇,更是诠释了学人之间互学互鉴的惺惺相惜之情,可以让读者见证和领略到这些文人的人格魅力、思想光芒和纯真的情谊。 精彩页 欧阳予倩题赠本:《忠王李秀成》 欧阳予倩(1892—1962),湖南浏阳人。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戏剧表演艺术家、导演,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委和第二、第三届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第二届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一、第二届主席和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欧阳予倩剧作选》《自我演戏以来》《一得余抄》《唐代舞蹈》《话剧、新歌剧与中国戏剧艺术传统》等。 我收藏的欧阳予倩题签本《忠王李秀成》,是他1941年在桂林创作的历史剧剧本,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 我在20世纪80年代写作《桂林抗战文艺概观》时,对《忠王李秀成》是这样评述的:“《忠王李秀成》是欧阳予倩抗战时期所创作的最负盛名的剧作。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塑造了一个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奋力拯救国家危亡的民族英雄的形象。欧阳予倩选取天京被围,李秀成奋力解救天京,败于内部的挑拨与猜忌而最终被俘受害的一段史实构造剧情,从中突出了李秀成的忠贞、英勇和雄才大略,通过他被害于内部奸佞、叛贼之手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革命阵营里那些‘两面三刀、可左可右、投机取巧的分子’破坏革命事业的罪行。全剧通过对李秀成性格的塑造和他的悲剧结局的设置,揭示了革命失败的原因——不是没有抵御外敌的优秀分子和民众基础,而是在于自己内部的混乱和分裂。《忠王李秀成》正是由于以成功的艺术形象体现了这一主题,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影射了皖南事变后国内抗战阵营里国民党顽固派挑起反共高潮,破坏抗战事业,分裂统一战线的现实,‘使观众因过去的事迹联想到目前的情况’(《忠王李秀成》序言);另一方面‘用古人的斗争情绪鼓励现代人向上’(《忠王李秀成》序言),激励人们无论在何等险恶、艰难的环境里,也决不犹豫彷徨,而是奋发兴起,坚持斗争。这就使得该剧颇具思想力量。《忠王李秀成》全剧人物虽多,但笔墨集中,线索单纯,剧情始终围绕着李秀成的行动、命运展开,突出了这一英雄人物的形象,给观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家在选择素材、构造剧情、提炼主题、刻画人物等方面的艺术功力,在《忠王李秀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① 1942年5月,《忠王李秀成》剧本在桂林《大公报》连载,引起了桂林戏剧界的重视,10月,广西省立艺术馆话剧实验剧团在欧阳予倩的执导下,在桂林上演了此剧。全剧演员共八十余人,国防艺术社部分演员协助演出,规模十分宏大,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连演十四天,场场满座,之后又多次重演,是当时演出场次最多的有数的几部历史剧之一(参见阳翰笙《国统区进步的戏剧电影运动》,载于《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 这本签名本,是欧阳予倩先生送给广西省立艺专收藏的,封面题写“广西省立艺专惠存”,没有署名,从语义看,应该是欧阳予倩的亲笔无疑。为了进一步证实是否是欧阳大师的手笔,我发照片请欧阳予倩的外孙(田汉之孙)欧阳维确认,他回复“是”,并加了两个“赞”。该书封面盖有“广西省立艺专图书室”章。广西省立艺专全称为“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此书是20世纪80年代一位吴姓友人赠予我的。吴友人当时在《广西文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小说,题材新颖,特色鲜明,我写了篇评论文章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介绍。他为了感谢我对他的小说的关注和评论介绍,得知我在研究桂林抗战文化,就把他收藏的几本民国时期桂林版图书送给我,其中就有这本《忠王李秀成》。他是怎么得到这本书的,我不知道。分析原因,应该是1944年9月桂林大疏散时,这些图书资料流落民间,被一些有心人收藏了。幸得友人好心地赠送,我才得以收藏这本好书。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