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遇到问题、陷入痛苦,自己解决不了,不合适向朋友倾诉,也不确定心理咨询是否可以帮助自己,怎么办?不妨先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里有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心理咨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咨询师有什么倾听与引导的技巧?咨询师与来访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有何不同?咨询师如何发现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又是如何用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供创造性的思路,让人豁然开朗、与自己和解?好起来的标准是什么,被治愈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如果我有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在没有心理咨询师陪伴的情况下,我该如何靠自己面对、思考和处理? 作者凝练超过五十年的临床经验,把心理咨询之所以发挥作用的精髓,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个过程就好像:咨询师潜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又重新浮出水面,告诉来访者他在水下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的底层逻辑,内隐的动机、愿望与创伤、恐惧,无意识的内心冲突等他意识不到的因素,以及,告诉来访者他该如何帮助自己。 这是一本精彩得有点过分的书。无论你是正在陷入困境的人,还是心理咨询师,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 作者简介 简-大卫·纳索(J.-D. Nasio),1942年生于阿根廷第二大城市罗萨里奥。1969—1980年,与法国最具争议、也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分析家拉康(Jaques Lacan)学习、共事以及共同发展精神分析事业达11年。1986年建立“巴黎精神分析讨论班”,现任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因在专业领域的突出建树,于1999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同时身为拉丁美洲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2016年成为墨西哥大学和美国南康涅狄格大学的“荣誉博士”。Nasio博士已经从事精神分析工作近50年,于巴黎第七大学任教30余年,是成人、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家,学术作家。著有32本著作,涉及科普、社会及专业学术各个领域,已被翻译成为13国文字。 目录 第1章 精神分析师如何治愈他的来访者 精神分析师的倾听是一个五步走的过程 第一步:观察 第二步:理解 第三步:倾听本身 第四步:精神分析师认同幻想中孩子的情绪 第五步:解释——“这就是我在你内心深处发现的你!” “黑衣人案例”:一个关于内在心理倾听过程中捕捉、认同和解释的案例 第2章 解释,是为来访者阐明他无意识的那部分 解释,就是将无意识变得有意识 有意识于我们有益 精神分析师向来访者揭示的是何种无意识 如何解释一种症状 说明性解释和创造性解释 治愈是解释的成果 应通过解释调整的三种神经症中的负面印象 第3章 通过具体案例阐明精神分析中解释的四个新变体 叙述性解释 拟人性解释 动作性解释 主观性纠正 照看母亲的小婴儿 第4章 治愈仍是一个谜 如何知道来访者是不是真的被治愈了 治愈仍是一个谜 导语 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凝练50年临床经验,成熟佳作,讲述一位精神分析师如何陪伴自己的来访者走向新生。荣格说“无意识操纵着你的人生,你却称其为命运。” 真正的强大,是与内隐的创伤、恐惧、冲突与欲望和解。这本书将向你们讲述一位精神分析师如何陪伴自己的来访者走向新生。这种陪伴不是指牵着他的手,而是与他的无意识紧密相连。让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的过程,是看到无意识中压抑的创伤、情绪和欲望,是回到创伤源头的过程,亦是走向新生的过程。让自己的无意识浮出水面,客观地看待让你耿耿于怀的心结,才有能力解开它。 精彩页 “为了进行有效的治疗,一位有经验的精神分析师必须不断培养两个素养:一是细腻、敏锐的感知力,用以感知他人无意识下的暗流涌动;二是让自己的无意识说话。” 简-大卫·纳索 本章我将带你们了解精神分析的主要阶段,关注来访者走上治愈之路的决定性瞬间,如此重要的时刻通常发生在我直接接触到的分析对象的无意识之时。我还将向你们展示我为了让来访者得到治愈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坦率地说,我将向你们讲述我如何陪伴来访者走向新生活。这里的“陪伴”不是指牵着他的手,而是与他的无意识紧密相连。如果你问我精神分析师如何将来访者成功引上治愈之路,我的回答是,精神分析师会运用其拥有的最好工具——他自己的无意识——做到这一点,我称这一无意识为“工具性无意识”(Inconscient Instrumental)。 我们很难想象如此无形而私人的无意识会是一个工具,而且是一个用来倾听来访者的声音,陪伴他们直至其痛苦被减轻的工具。但我相信精神分析师在治愈来访者方面,不仅依靠自己知道什么、说什么或做什么,还依靠自己是什么,尤其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己是什么。 没错,除了已掌握的学识和技术,精神分析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灵敏的、无与伦比的帮手:他自己,也就是他尚未觉知的内心深处的东西——他的无意识。无意识是我们自身潜藏的部分,某种程度上,它决定我们是谁,在为来访者咨询时,它则决定我们在痛苦的来访者面前是谁。精神分析师正是用他的无意识,用他的“工具性无意识”治疗、治愈来访者的。 但是请注意,精神分析师对待患者所用的无意识并不是他日常状态下的无意识,而是他个人无意识的升华。精神分析师的无意识是一种精炼过的无意识,被多年的分析和长期的实践反复提炼、反复塑造。通过倾听来访者,精神分析师更了解自己的内心,学会与自己展开对话。如果你是刚从业的精神分析师,时常与督导交流能帮助你解决实操过程中的难题,同时让你的感知力变得更敏锐,这也塑造了你的无意识。 不间断地、充满热情地学习并研究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再创造、再调整的精神分析理论,也能培养我们的无意识。精神分析师用一种灵巧的、容易感知的、与他人产生共鸣的无意识工作并治疗他的来访者。 那么,具体而言,我们怎样运用我们的“工具性无意识”工作?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分享我作为精神分析师的经历,向读者呈现当我全神贯注地倾听来访者的讲话时,我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老实说,我希望你们走进我的咨询室,像隐形人一样无声地坐在我身边,拿一个神奇的放大镜,在我专注于来访者时看看我心里在想什么。 第1章由精神分析师的倾听方法与相关案例构成。 在倾听方法部分,你们会看到精神分析师在倾听来访者时,如何浸入其内心世界,再浮出来,并与来访者沟通他感知到的一切;在相关案例部分,我会为你们提供一个具体案例,我给它取名为“黑衣人案例”。 P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