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态恢复力理论方法与应用
分类
作者 刘孝富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阐述恢复力理论的发生发展,总结了恢复力自20世纪70年代从物理学引进到系统科学以来的发展历程。第2章阐述生态恢复力的评价方法,从评价的困难性到可替代性,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进行了多方位的解释和说明。第3章介绍了灾害生态恢复评价进展,阐述了灾后生态恢复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第4章运用拟合修正法针对汶川地震灾后生态恢复情况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建议。第5章介绍了概率衰减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流程,评估了持续性干扰下长江流域生态恢复力情况。第6章介绍了概率衰减法在突发性干扰下的改进方法,评估了汶川地震灾后生态恢复力情况,并对灾后小流域灾害风险防治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刘孝富,1983年出生,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建模、系统集成、大数据挖掘、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业务涵盖灾害评估、流域保护、污染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环保公益性科研专项等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6部,获得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专利1项,参与编制标准2项,省部级奖励1项。Email:liuxf@craes.org.cn
目录
第1章 恢复力理论的发生发展
1.1 发展阶段划分
1.2 理论探索阶段
1.2.1 Holling恢复力与Pimm恢复力
1.2.2 恢复力的三个经典模型
1.3 深化研究阶段
1.3.1 恢复力的扩展
1.3.2 恢复力的影响因素
1.3.3 恢复力的术语辨析
1.3.4 恢复力的替代性评估
1.4 实践应用阶段
1.4.1 恢复力的二次扩展
1.4.2 恢复力思维
1.4.3 空间恢复力
1.4.4 恢复力的评估
1.5 我国恢复力研究进展
第2章 生态恢复力评价方法论述
2.1 恢复力的难衡量性
2.2 恢复力评价的可替代性
2.3 生态恢复力的影响因素
2.3.1 影响因素总述
2.3.2 立地条件
2.3.3 生态存储
2.3.4 局地气候
2.3.5 管理措施
2.4 恢复力的定量评价方法
2.4.1 模糊评价法
2.4.2 梯度实验阈值法
2.4.3 概率衰减法
2.5 Holling恢复力评价
2.6 Pimm恢复力评价
第3章 汶川地震生念恢复力及拟合修正法
3.1 灾害驱动下生态恢复研究
3.1.1 重点关注的灾害领域
3.1.2 灾害生态恢复研究内容
3.2 灾害生态恢复力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3.2.1 存在的问题
3.2.2 解决途径
3.3 灾害生态恢复力自定义与评价指标
3.3.1 灾害生态恢复力自定义
3.3.2 受损系统生态恢复评价指标
3.4 研究区及数据源
3.4.1 研究区概况
3.4.2 数据集及作用
3.4.3 数据介绍及展示
3.5 汶川地震灾害生态恢复力评价指标
3.6 拟合修正法技术思路
3.6.1 年际相对校正
3.6.2 “复原”的识别方法
3.6.3 恢复力拟合
3.6.4 恢复的维持率
3.6.5 恢复力校正
3.6.6 恢复力的误差评价
3.6.7 恢复力评价技术流程
第4章 拟合修正法评估汶川地震生态恢复力结果
4.1 植被覆盖恢复力拟合
4.1.1 灾后高频成分EVI演替趋势
4.1.2 植被覆盖度恢复的维持率
4.1.3 像元植被覆盖恢复力拟合
4.1.4 植被覆盖恢复力误差评价
4.2 水土保持功能恢复力评价
4.2.1 灾后高频成分土壤侵蚀模数演变趋势
4.2.2 水土保持恢复的维持率
4.2.3 像元水土保持恢复力拟合
4.2.4 水土保持恢复力误差评价
4.3 水源涵养功能恢复力评价
4.3.1 灾后高频成分林冠截留演变趋势
4.3.2 水源涵养恢复的维持率
4.3.3 像元水源涵养恢复力拟合
4.3.4 水源涵养恢复力误差评价
4.4 结论
4.4.1 灾区生态恢复趋势预测
4.4.2 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
第5章 概率衰减法评估流域生态恢复力
5.1 概率衰减法理论基础
5.2 概率衰减法计算流程与数学模型
5.3 长江全流域生态恢复力
5.3.1 EVI年际变化
5.3.2 维持性栅格数量变化
5.3.3 生态恢复力
5.4 分流域生态恢复力
5.4.1 分流域生态恢复力
5.4.2 空间分布特征
5.5 流域生态恢复力的相关性
5.5.1 生态恢复力与气象的关系
5.5.2 生态恢复力与地形的关系
5.5.3 生态恢复力与生态系统类型的关系
5.6 长江流域生态恢复力评估结论
第6章 概率衰减法评估汶川地震生态恢复力
6.1 突发性干扰下概率衰减法的改进
6.2 空间单元划分
6.2.1 基本单元
6.2.2 驱动力单元
6.3 斜率栅格表面
6.4 维持栅格表面
6.5 整体生态恢复力评价
6.6 基于小流域单元的生态恢复力评价
6.7 基于驱动力单元的生态恢复力评价
6.7.1 地震烈度单元生态恢复力评价
6.7.2 气候单元生态恢复力评价
6.7.3 生态系统类型单元生态恢复力评价
6.7.4 高程单元生态恢复力评价
6.8 生态恢复力空间分区
6.9 恢复力评价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
6.9.1 自然保护区概况
6.9.2 重点保护区识别
6.10 恢复力评级在小流域灾害风险防治中的应用
6.10.1 小流域生态风险评价
6.10.2 小流域灾害评价
参考文献
序言
“恢复力”一词源于英文
resilience,在国内也将其翻
译成“弹性力”“韧性”等,最
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表示
物体在压力释放后的回弹性
。国内大多数学者将其翻译
为“恢复力”,因为这一翻译
可以在跨学科间通用。自20
世纪70年代,从物理学引进
到系统科学以来,“恢复力”
一词已逐渐从单纯的术语转
变为一种思维范式和世界观
。在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
灾,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国际及世界各国越来越
重视恢复力理论、方法和实
践应用的发展。例如,
2010年国际减灾日将“建设
具有恢复力的城市:让我们
做好准备”(Making Cities
Resilient: My city is getting
ready!)作为主题。2014年
又提出了“恢复力就是拯救
生命”(Resilience is for life
)的主题。尽管恢复力的定
义尚未统一,定量评价方法
和实践应用也有待完善,但
多数学者认为恢复力是系统
的固有属性,恢复力不仅可
以表示系统受干扰后恢复的
现状,也可以预测恢复趋势
。恢复力的概念为研究生态
恢复、预测演替趋势打开了
另一个思路。
本书以“生态恢复力”为
主题,全面阐述了恢复力发
展历程及其基本理论,总结
了生态恢复力评价的常用方
法,提出了突发性干扰下和
持续性干扰下生态恢复力评
价方法和技术思路,并以汶
川地震灾区、长江流域为对
象开展生态恢复力实证研究
。本书通过总结生态恢复力
的相关学说,提升恢复力的
理论水平和可操作性,同时
为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提
供参考。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
阐述恢复力理论的发生发展
,总结了恢复力自20世纪
70年代从物理学引进到系统
科学以来的发展历程。第2
章阐述生态恢复力的评价方
法,从评价的困难性到可替
代性,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
价进行了多方位的解释和说
明。第3章介绍了灾害生态
恢复评价进展,阐述了灾后
生态恢复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和技术方法。第4章运用拟
合修正法针对汶川地震灾后
生态恢复情况进行了预测,
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建
议。第5章介绍了概率衰减
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流程,
评估了持续性干扰下长江流
域生态恢复力情况。第6章
介绍了概率衰减法在突发性
干扰下的改进方法,评估了
汶川地震灾后生态恢复力情
况,并对灾后小流域灾害风
险防治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书由刘孝富独立完成
,在成书过程中得到北京师
范大学李京、蒋卫国、陈云
浩、宫阿都等老师的指导,
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环境科学
研究院张志苗、王莹、刘柏
音、邱文婷、罗镭等同事的
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