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话剧导演史论(民族演剧体系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吕双燕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透过中国话剧导演史的重要现象,分析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阐述中国话剧导演艺术的观念、方法与风格的独特建树,梳理与概括导演艺术的演变历程及规律,并对中国话剧导演艺术的现代性、民族性及两者的关系,以及中国话剧导演理论与艺术价值等,进行提炼和概括,探讨其对于中国话剧艺术理论的创新与丰富、中国民族演剧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的重要价值。该课题成果填补了目前中国话剧导演史整体性研究的空白,较准确、深刻、清晰地显示中国话剧百年演剧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成就与失误,对于当前戏剧艺术实践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 作者简介 吕双燕,山东大学文学学士、硕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首席专家,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校戏剧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委宣传部特约评论员。学术著述主要有《中国话剧表演史论》《中国话剧导演史论》等及论文多篇,多次获得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刘勰文艺评论奖、中国戏剧文学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等奖项。 目录 绪论 一、学术界关于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二、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研究的价值、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新的演作者”——中国现代话剧演剧(导演)意识的觉醒 一、“新潮演剧” 二、张彭春、“南开演剧”与“写实主义”新剧观 三、洪深、上海戏剧协社与现代话剧写实演剧实践 四、余上沅、熊佛西、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与现代戏剧教育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话剧导演(演剧)艺术的成熟——建立现实主义的演出体系 一、章泯——在中国话剧舞台上首次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导演 二、大后方话剧导演艺术的成熟:舞台艺术的完整性与风格化 三、上海的职业演剧与导演艺术 四、中国现代话剧导演理论的探索与建树 第三章 民族化演技——现代话剧表演体系的探索与建树 一、民族化——中国话剧的艺术使命 二、20世纪40年代话剧表演艺术民族化的实践探索 三、20世纪40年代中国话剧表演理论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 焦菊隐与北京人艺的民族化实践及理论 一、丰富多样、积累深厚的戏剧艺术历程 二、古今中外熔为一炉的戏剧理论体系 三、以“心象说”为核心的话剧民族化演剧的实践与理论 第五章 话剧艺术民族化演剧的广泛实践与成就 一、“北焦南黄”的导演艺术 二、构建中国式民族演剧体系的殊途同归 三、孙维世、朱端钧等人的导演艺术 第六章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当代演剧 一、关于戏剧观念中的“假定性”问题 二、关于导演的“主体性”和“创造意识”问题 三、关于话剧表演艺术问题 第七章 当代话剧导演艺术的多元探索与成就 一、传统性与探索性——导演林兆华的两副面孔 二、孟京辉与他的实验戏剧 三、李六乙与他的纯粹戏剧 四、田沁鑫的戏剧导演艺术 五、剧场里的观察员与思想者——赖声川的戏剧创作 六、当代话剧导演主体创造意识的自由与舞台艺术表现性手段的强化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张彭春戏剧观的现代性——关于梅兰芳和中国戏剧艺术吕双燕 附录二 周贻白在“孤岛”和上海沦陷时期的话剧刘欣 附录三 论南国社戏剧公演的历史价值 段 沛 后记 序言 在中国话剧艺术的产生 及发展历程中,西方各种 现代戏剧演剧观念与艺术 方法越来越多地传入中国 ,对中国话剧的演剧实践 和理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 影响。中国的戏剧艺术家 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 演剧理论与方法的同时, 根据中国的社会、文化状 态与时代需求,在演剧实 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 话剧演剧艺术的独特方法 与风格,取得了演剧艺术 与演剧理论的发展和成就 。在中国话剧演剧艺术获 得突破性发展的每个阶段 ,导演的艺术观念与实践 都发挥了主导性、关键性 的作用。戏剧导演意识的 觉醒和导、排演制度的建 立,导演理念与艺术方法 、技术的自觉和成熟,导 演艺术观念与风格流派的 丰富多元,话剧演剧艺术 民族化方法与艺术体系的 探索与建构等重要实践和 理论进程,与中国现代话 剧艺术的形成、成熟、辉 煌与繁荣有直接而深刻的 关系。 一、学术界关于中国话 剧导演艺术史的研究现状 和趋势 多年来的中国话剧史研 究大多偏重于话剧运动史 和剧本文学史,对于演剧 实践及导演艺术关注不够 多。近年来,随着中国话 剧史研究的不断拓展与深 化,演剧史研究逐渐受到 重视。 (1)关于现代话剧史上 的导演艺术家生平与成就 的研究近年来成果较多, 为导演史研究提供了较为 厚实的基础。例如:张彭 春是将欧美现代导演制度 与演剧方法带回中国并付 诸演剧实践的第一人,黄 殿祺的《话剧在北方奠基 人之一——张彭春》、郭武 群的《张彭春对中国话剧 的三大贡献》、刘厚生的 《张彭春对中国话剧的卓 越贡献》等对张彭春的导 演艺术成就进行了评价。 洪深是话剧导演艺术走向 制度化、现代化的又一奠 基人,韩斌生《大哉,洪 深——洪深评传》、范方俊 《洪深与二十世纪中外现 代戏剧》、黄世志《洪深 与中国现代戏剧导演制的 建立》等对洪深的导演理 论与实践做了专门的研究 。钱学格《章泯——中国影 剧表演理论奠基人》、周 伟《章泯——左翼舞台导演 艺术奠基人》等对章泯的 导演艺术实践有较多研究 ,但对其在中国演剧理论 方面的独特建树却几乎没 有涉及。20世纪40年代一 些具有鲜明风格和独特成 就的导演艺术家,近年来 也得到关注,有一些值得 重视的成果,如黄爱玲《 诗人导演——费穆》、毛羽 《费穆和上海艺术剧团》 、廖康民《费穆话剧编导 风格》、夏瑜《遥远的爱— —陈鲤庭传》、吕晓明《张 骏祥传》、上海戏剧学院 《沥血求真美:朱端钧戏 剧艺术论》等。另外,《 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 集》《中国话剧艺术家传 》以及洪深、焦菊隐、张 骏祥、欧阳予倩等人的文 集编纂出版,为导演艺术 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 料。 (2)关于当代话剧导演 艺术专题研究的成果较多 。①关于焦菊隐的导演艺术 和北京人艺(北京人民艺 术剧院,后同)演剧学派 的研究,是导演艺术研究 最受关注的课题。焦菊隐 和北京人艺创建的“中国导 演学派”,融会西方与民族 戏剧精髓,创造了具有民 族特色的演剧理论与演剧 方式,代表着中国话剧在 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和影 响。苏民等人的《论焦菊 隐导演学派》、邹红的《 焦菊隐戏剧理论研究》、 于是之等的《论北京人艺 演剧学派》都是关于这一 课题的重要成果。②关于黄 佐临的导演思想、理论建 设、演剧实践的研究也很 丰富。黄佐临的“写意戏剧 观”开拓了现实主义演剧艺 术观念,不仅改革了中国 话剧的演剧方式,更为创 造符合现代精神与民族化 要求的中国民族演剧体系 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姜涛的《论“佐临的风格”与 梦想》、上海戏剧研究所 《佐临研究》等是这一课 题的专著。近年来不少的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也对黄 佐临的演剧思想和导演艺 术成就做了较为深入细致 的研究。③改革开放以来的 中国当代话剧演剧艺术, 表现出突出的当代性,富 于创造性,导演艺术主体 意识进一步强化,演剧美 学观念更加多元,艺术视 野更加风格广阔而深远。 现实主义导演艺术风格由 以写实为主向表现美学拓 展,创造了具有突出的写 意性、表现性、象征性的 舞台艺术品格。徐晓钟、 谭霈生主编的《改革开放 以来戏剧艺术研究》,林 克欢的《林兆华导演艺术 》,林荫宇的《徐晓钟导 演艺术研究》,徐晓钟的 《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 艺术》等成果,对徐晓钟 、林兆华等当代话剧导演 艺术家的演剧观念、理论 与艺术实践都有不同程度 和角度的研究。另外,康 洪兴的《戏剧导演表演美 学研究》、胡星亮的《中 国话剧与中国戏曲》、陈 世雄的《三角对话:斯坦 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 》(斯坦尼即斯坦尼斯拉 夫斯基,后同)、刘烈雄 的《中国十大戏剧导演大 师》等著作也都论及上述 诸课题,各有独特建树。④ 近年来,有一些中国话剧 演剧史研究专著出版,对 导演史有一定研究。比较 重要的如:马俊山的《演 剧职业化运动研究》中有“ 话剧舞台艺术的整体化”“导 演风格化与话剧舞台艺术 的中国化”“中国现实主义演 剧体系与斯坦尼的影响”等 论及话剧导演艺术的专题 研究,张殷的《中国话剧 艺术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