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国实业家刘国钧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刘国钧充满坚定信念、创业追求、家国情怀的一生事迹为生动素材,宣传以他为代表的常州工商界“爱国爱民的价值观、识才用才的人才观、精益求精的质量观、创新创业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幸福观”的爱国精神和报国宏愿,旨在厚植成长土壤,大力培育企业家群体,引导民营企业家实业报国、创新报国、履行社会责任,让先贤和楷模精神在龙城大地生根开花、生生不息,为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最新榜样。 目录 第一章 国弱乡贫图自强 1.受磨难生存艰辛 2.华塾师取字题号 第二章 报国情愫少年志 1.视岳王爷为神明 2.品牌命名爱国情 第三章 闯荡江南学经商 1.埠头街上做杂工 2.施展才华在奔牛 3.家有贤妻助夫业 第四章 弃商从工办实业 1.告别奔牛到常州 2.三友会义结金兰 3.精心经营兴大纶 4.广益布厂独资办 第五章 与时俱进学先进 1.心怀革新访东洋 2.二到扶桑遭冷遇 3.三赴日本出思路 4.四上岛国收获多 第六章 “罕见奇迹”大成创 1.厂训厂歌厂刊物 2.革故更新三步棋 3.大成文化有特色 第七章 探路考察寻商道 1.亲眼见识南通行 2.战火起暂别常州 3.海外开拓觅商机 第八章 祖国在心毅然归 1.岁月蹉跎多艰辛 2.人在港岛思回归 3.真情实意赤子心 第九章 激流勇进新开端 1.重整旗鼓抓生产 2.公私合营争第一 3.情有独钟灯芯绒 第十章 信仰坚定贡献多 1.反哺社会仁慈心 2.主任委员显初心 第十一章 山高水长风范存 1.不忘故乡养育恩 2.德才双馨传后代 3.人老心不老永远跟党跑 刘国钧生平大事 序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 立100周年的喜庆之年,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 社会,开始意气风发向着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迈进,中华民族正以不 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 兴。百年奋斗,百年荣光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 民艰苦奋斗,戮力同行, 谱写了报国强国的壮丽诗 篇。 常州是中国近代民族 工商业发祥地之一,有着 实业救国、实业兴邦的自 觉追求、不懈积累和光荣 传统。近代以来,以盛宣 怀、刘国钧等为代表,展 现了实业兴国的理想和作 为。改革开放初期,常州 “第一个崛起”,创造了以 乡镇企业为代表的“苏南 模式”,构建了以“九条龙 ”为特色的工业体系,在 灯芯绒、柴油机、拖拉机 、自行车、照相机等行业 涌现了一大批国内知名企 业和优秀企业家,成为“ 中国工业明星城市”和全 国中小城市学习的样板城 市。多年来,常州坚持工 业立市、制造强市,即使 是2008年金融危机、 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 依然咬定青山,坚定不移 抓实业;滚石上山,千方 百计强产业。 近年来,常州市工商 联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大局,全力推进全市民营 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 人士健康成长。自2020 年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赞 扬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 家的先贤和楷模”以来, 常州市工商联深刻领会和 把握总书记关于弘扬新时 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讲话 精神,积极引导广大民营 企业家深刻认识学习张謇 等先贤楷模的时代意义, 充分挖掘以刘国钧为代表 的本土先贤楷模学习资源 。本书以刘国钧充满坚定 信念、创业追求、家国情 怀的一生事迹为生动素材 ,宣传以他为代表的常州 工商界“爱国爱民的价值 观、识才用才的人才观、 精益求精的质量观、创新 创业的发展观、以人为本 的幸福观”的爱国精神和 报国宏愿,旨在厚植成长 土壤,大力培育“刘国钧 系列”企业家群体,引导 民营企业家实业报国、创 新报国、履行社会责任, 让先贤和楷模精神在龙城 大地生根开花、生生不息 ,为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 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最新榜 样。 在常州的企业家群体 和企业家精神中,刘国钧 堪称代表和典范,是我国 近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 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 他从爱国情怀出发,立足 实业,演绎了精彩的创业 史和人生路。他白手起家 ,创办、改组和收购企业 ,在近代中国时局风云变 幻的情况下,基本年年盈 利,蝶球牌细布、福鼎漂 布、斜纹等产品远销南洋 ,创造了近代中国企业经 营史上的传奇。著名社会 经济学家吴景超在《中国 工业化问题的检讨》一文 中,以刘国钧创办常州大 成企业为例,力证在列强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重重压迫之下,民族企业 只有坚持技术创新和科学 管理,才有可能转危为机 ,布局破阵。他平地风雷 ,演绎了工匠精神、创新 精神、国际视野、社会责 任和家国情怀,为苏商精 神打样代言。他赓续并展 现常州经世致用、勇争一 流的千古美德,学习运用 儒家经典和传统文化,以 传统中国文化精髓指导着 企业管理、团队建设和社 会活动,坚持恪守实业报 国、舍利取义的家国情怀 。他务实求真,紧扣技术 改良和科学管理的要点, 不求一知半解,从细微处 着手,计算成本、原料、 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实 施精细化管理;携技术和 管理人员出访印度、美国 、加拿大,并四次东渡日 本,“真像唐僧取经一样 的艰巨”,“远涉重洋,去 访求制造、产销、技能等 情况”,不断推陈出新, 实现跨越。他红心向党, 率先响应党的号召,继大 成纺织印染公司在江苏地 区第一批实行公私合营之 后,作为爱国企业家代表 ,参加人大、政协、政府 和党派工作,为社会主义 建设积极贡献了政治才能 、经济支持和社会影响。 实体经济是国之命脉 ,是民生之本。企业家是 企业的灵魂、实业的中坚 、产业的支撑,是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是 城市竞争力的中流砥柱。 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 式,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 ,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 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 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 影响力更大的发展。优秀 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 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 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 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 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 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当前,我们要以学习 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 讲话精神为统领,以我国 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为榜样,学习弘扬常州爱 国实业家刘国钧精神,传 承“踏尽千山万水、吃尽 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 、历尽干难万险”的改革 开放“四千四万”精神,淬 炼“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 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 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 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 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的新时代‘四千四万’精神” 。让信仰之光照耀民营企 业家前行之路,让“勇争 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 精神落地生根,让争创更 多“第一”“唯一”成为民营 企业家的不懈追求。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有多大的格局、视野、 胸怀,就有多大的担当、 成就和 导语 全书用比较生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江苏省常州市大成纺织印染企业创始人、近现代著名爱国企业家刘国钧的一生。 全书既展示了刘国钧爱国奋斗的一生,也体现了实业报国、创新报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精神,为新一代企业家的培养和教育提供了榜样力量。 精彩页 1.受磨难生存艰辛 光绪十三年三月初九(1887年4月2日),刘国钧出生在靖江生祠堂潘家埭,父亲给他起名刘金生。 刘家家境贫寒,仅有一间两进的冷摊瓦屋,乱砖泥墙土灶,苔藓斑驳,狭小的房间里有一张旧竹床、一架土统车、一部织布机。 刘金生父亲刘黼堂为了生计,一边种地,一边在潘家埭坐馆授徒。刘黼堂坐馆收入不多,又一心仕途,年年参加县试,赴考要用钱,拿不出,就变卖家中物品凑,弄得家徒四壁。然而,科场屡屡失意,家里一贫如洗,刘黼堂压力重重。他抑郁地生活着,终于精神崩溃,神经错乱,时好时坏。 刘黼堂病后,不能再做塾师,刘家家庭重担全落到了刘国钧母亲丁氏的肩上。一个妇道人家,平时只会纺纱织布,做些女红,生活没有了保障。实在难以维持下去,丁氏就回娘家借贷。丁氏娘家离生祠堂有五里多路,借了钱粮,她常常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拿着米袋往家赶。因为体力不够,就把米袋先放在路边,抱着儿子前行一段路,让儿子坐在地上,自己再回过去拿米袋。这样往返七八次,才回到家。 乡里乡亲同情刘家的境遇,就把丁氏介绍到地方上一个大户人家做佣人。丁氏每天早出晚归。早上出门前,她烧好一锅元麦糊粥,让年幼的金生一日三餐照顾卧躺在床上的父亲。刘国钧乖巧,每到饭口,他就把粥盛好端进房去。有时父亲发病,他就一勺一勺喂给父亲吃。 三年后,刘黼堂的病情略有好转。乡间传说刘国钧是顽皮乡童的是是非非也传到了丁氏的耳中,丁氏摇头叹息,最后决定暂把儿子送到娘家寄养,也好有个管教。 在舅婆家,舅婆怜悯外孙从小就经受苦难,多多少少有点宠爱和放纵,舅妈看着,心里就有了不满。 有一天,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吃早饭,舅婆照常从元麦糊粥的锅底捞上一小勺米粒,盛到外孙的碗里,端到了桌上,让他趁热快吃。 舅妈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暗想: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哪能把自己的儿子让娘家来养。娘家白养了小讨债鬼搭头三年了,家里生活不做一点,每天家外疯玩,一天不闯点祸就太阳不落山,婆婆还护着他,天天早饭捞米给他吃……舅妈越想越气,无名火直窜脑门,寻起事来。她狠狠踢了躺在台子旁的小黄狗一脚,气呼呼地说:“给狗吃了还能看家防贼,给小讨债鬼吃了有啥用?” 刘国钧被狗叫吓了一大跳,知道舅妈一直厌弃自己,过去只是不给自己好脸色看,今朝却指桑骂槐了,他心里“扑通扑通”直跳,吓得端着碗饭也不敢吃了,低着头不敢看舅妈铁板的面孔。 舅婆心疼外孙,责怪起舅妈来:“啊哟哟,了不得你了,金生吃的是丁家的饭,还轮不着你来说三道四的!” 舅妈咽不下这口气,与舅婆一句对一句顶了起来。 顶嘴顶了好一会,舅妈不敢对舅婆放肆,把一股气全都出到了外甥头上。她夺过刘国钧手里的碗,把一碗元麦糊粥泼倒在地上,叫嚷着:“让小黄狗吃了,还对我摇摇尾巴呐!”叫嚷完,她把空碗往桌子上重重一放,吼道:“给我滚!” 刘国钧吓坏了,好一会才“哇”地哭了起来。他感到很委屈,舅公、舅婆和舅舅对自己疼爱,舅妈却这般厌弃。他不听舅舅亲切的安慰,猛地站起身来,趿拖着鞋,冲出屋门,穿村过庄,一口气跑回了生祠堂自家寒舍,一头扑进母亲的怀抱哭了半天…… 从那时起,家境贫困、寄人篱下、被人蔑视的痛苦,就在刘国钧年幼的心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年,刚满10岁的刘国钧,开始在生祠堂镇上沿街叫卖水果和酒酿,赚点小钱来帮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13岁时,经人介绍,刘国钧在道观做了半年打杂小工。他想到街镇上的商店去学徒做生意,却遭到老板们的嫌弃,都嫌他年纪小个子矮,不能干重活。后来,在乡邻柳秀方的介绍下,刘国钧到靖江城里姚公盛酱油店当了学徒。 在姚公盛酱油店学徒,一年之中除新年以外,白天黑夜,做事休息都在店里,“鸡叫做到鬼叫”,晚上前后门落锁,不得外出。如果违犯店规,轻的训斥,重的开除,对于学徒来说罚跪挨打是常事。刘国钧在作坊里是做一般事务的小帮工,所有打杂的苦差事全交给了他,身材矮小的他,强撑着干活。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