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党锢之祸(插图版)/历朝通俗演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却说司徒袁安,郁郁告终,汉廷失了一位元老,都人士无不痛惜,只有窦氏一门,却称快意。也不长久了。太常丁鸿,代袁安为司徒。鸿系经学名家,砥砺廉隅,为和帝所特拔。和帝年已十四,也知窦氏专权自恣,必为后患,故选鸿代安,倚作股肱。会当季夏日食,鸿即借灾进规,上书言事道:

臣闻日者阳精,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月者阴精,盈毁有常,臣之表也。故日食者臣乘君,阴陵阳;月满不亏,下骄盈也。昔周室衰季,皇甫之属,专权于外,党类强盛,侵夺主势,则日月薄食。故《诗》曰:“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春秋》日食三十六,弑君三十二,变不空生,各以类应。夫威柄不以放下,利器不以假人,览观往古,近察汉兴,倾危之祸,靡不由之。是以三桓专鲁,田氏擅齐,六卿分晋,诸吕握权,统嗣几移,哀平之末,庙不血食。故虽有周公之亲,而无其德,不得行其势也。今大将军虽欲束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蒙除授,虽已奉符印,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背王室而向私门,此乃上威损,下权盛也。人道悖于上,效验见于天,虽有阴谋,神照其情,垂象见戒,以告人君。间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陛下未深觉悟,故天重见戒,诚宜畏惧,以防其祸。《诗》云:“敬天之怒,不敢戏豫。”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臣愚以为左官外附之臣,依托权门,谄谀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诛。间者大将军再出,威振州郡,莫不赋敛吏人,遣使贡献。大将军虽不受,而物不还主,部署之吏,无所畏惮,纵行非法,不伏罪辜。故海内贪猾,竞为奸吏,小民嗟吁,怨气满腹。臣闻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宰牧纵横。宜因大变,改正匡失,以塞天意!

这封奏章,若被窦太后接阅,当然不欢。偏和帝已留心政治,密嘱小黄门收入奏牍,须先呈阅一周,再白太后,因此丁鸿一疏,得达主知。即命鸿兼官卫尉,屯南北宫。是时邓迭已受封穰侯,与窦宪同镇凉州。迭弟步兵校尉磊,与母元出入长乐宫,为窦太后所宠爱;宪婿郭举,亦得邀宠。彼此互争权势,两不相容,势将决裂。和帝已有所闻,很是焦灼,默想内外大臣,多是窦氏耳目,只有司空任隗,与司徒丁鸿,不肯依附窦氏,尚可与谋。但若召入密商,必致机关漏泄,转恐速祸。想来想去,唯有钩盾令郑众,素有心计,不事豪党,且平时尝随侍宫中,可免嫌疑。因此俟众入侍,屏去左右,与议弭患方法。十四岁的小皇帝,便能谋除权戚,可谓聪明,特惜商诸宦官,未及老成,终致流弊无穷。众请先调回窦宪,一体掩戮,方可无虞。计固甚是,然已可见中官之毒谋。和帝依言,乃颁诏凉州,但言南北两匈奴,已皆归顺,可弛边防,大将军宜来京辅政为是。一面往幸北宫,借白虎观讲经为名,召入清河王庆,共决大计。庆即前时废太子,为窦太后所谮,贬爵为王,见前文。和帝素与相爱,留居京师。此时召庆入议,也知他衔怨窦氏,必肯相助。庆果代为设法,欲援据前朝《外戚传》,作为引证,免致太后违言。唯《外戚传》不便调取,只千乘王伉,藏有副本,当由庆前往借阅,托言备查。原来章帝遗有八子,除和帝及清河王外,尚有伉、全、寿、开、淑、万岁六人。伉年最长,为后宫姬妾所出,生母无宠,史不留名,章帝时已封为千乘王。全已早殇。寿母为申贵人,开淑万岁母氏,亦未详史策,大约与伉母相同。和帝永元二年,封寿为济北王,开为河间王,万岁尚幼,至永元五年,始封广宗王,一病即殇。补叙章帝子嗣,笔不渗漏。唯和帝因伉为长兄,常相尊礼。伉见庆借取《外戚传》,也不问明底细,立即取给。庆得书便归,夜纳宫中,和帝仔细披阅,如文帝诛薄昭,武帝诛窦婴,昭帝诛上官桀,宣帝诛霍禹等故事,并见《前汉演义》。虽俱载及,却是简略得很,因复令庆转告郑众,使他钩考详情。正在秘密安排的时候,窦宪邓迭等奉诏还都,和帝函使大鸿胪持节郊迎,赏犒军吏,多寡有差。时已天晚,宪等不及诣阙,须待翌日入朝。文武百官,已皆夤夜往候,如蝇附羶。哪知是夜已有变动,把邓迭兄弟,郭璜父子,一古脑儿拘系狱中。仿佛天空霹雳。自从和帝与郑众等定谋,专待宪至,即行发作。一闻宪已入都,立由郑众奉御车驾,夜入北宫,传命司徒兼卫尉官丁鸿,严兵宿卫,紧闭城门,速调执金吾五校尉等,分头往拿邓迭兄弟及郭璜父子。邓迭方回家卸装,与弟磊等畅叙离情;郭璜父子,正迎谒窦宪,事毕归家,执金吾等奉诏往拿,顺手牵来,一个没有逃脱。窦宪尚倦卧家中,未曾闻知,一到天明,门外已遍布缇骑,由门吏传报进去,方才惊起。出问情由,偏已趋入谒者仆射,宣读诏书,收还印绶,改封为冠军侯,促使就国。宪只得将印绶缴出。待至朝使出门,使人探问兄弟消息,俱已勒还官印,限令就封。俄而邓氏、郭氏诸家,统来报知凶信,累得窦宪瞠目结舌,不知所为。也只有这般伎俩么?嗣复闻邓迭兄弟,郭璜父子,俱皆绑赴市曹,明正典刑。又不多时,来了许多吏役,查明宗族宾客,一齐驱出,撵归原籍。已而执金吾到来,传布严诏,催宪启行,就是窦笃、窦景、窦瓌三人,亦俱促就道,不准逗留。宪拟至长乐宫告辞,面乞转圜,偏执金吾不肯容情,催趱益急。再密令家人通书长乐宫,又被外兵搜出,拿捉了去。于是力尽计穷,没奈何草草整装,出都自去。笃、景、瓌亦分路前往。随身只许挈领妻孥,所有广厦大宅,一律封闭,豪奴健仆,一律遣散。都中人民,统皆称快,偌大的侯门贵戚,倏忽成空。傥来富贵,原同幻梦。和帝策勋班赏,称郑众为首功,封为大长秋。官名。更钩考窦氏余党,贬黜多人,连太尉宋由,亦遭连坐,饬令罢职。由惧罪自尽。太傅邓彪,慌忙告病乞休,和帝因他年老龙钟,不忍苛求,听令辞职归里,彪幸得考终。司空任隗,亦即病逝。当时唯大司农尹睦,宗正刘方,常与袁安、任隗同抗窦氏,和帝乃擢睦为太尉,兼代太傅,方为司空。并特简严能吏员,嘱使往督窦宪兄弟,逼令自杀。河南尹张酺,奉职无私,常因窦景家奴,击伤市卒,立派吏役多人,捕奴抵罪。景又使缇绮侯海等五百人,殴伤市丞,复由酺拿住侯海,充戍朔方。至窦氏得罪,朝旨森严,酺却请从宽典,慨然上疏道:

臣实蠢愚,不及大体,以为窦氏既伏厥辜,而罪刑未著,后世不见其事,但闻其诛,非所以垂示国典,贻之将来,宜下理官与天下平之。方宪等宠贵,群臣阿附,唯恐不及,皆言宪受顾命之托,怀伊吕之忠;今严威既行,又皆言当死,不复顾其前后,考折厥衷。臣伏见夏阳侯瓌,每存忠善,前与臣言,常有尽节之心,检敕宾客,未尝犯法。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宁过厚,毋过薄。今议者为瓌选严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全,宜量加贷宥,以崇厚德!P1-4

书评(媒体评论)

“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整个中国历史演义”即蔡东藩所著《历朝通俗演义》)

——毛泽东致电党中央派驻西安联络局局长李克农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还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和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提领的功效。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

目录

第一回 黜外戚群奸伏法 歼首虏定远封侯

第二回 送番母市恩遭反噬 得邓女分宠启阴谋

第三回 鲁叔陵讲经称帝旨 曹大家上表乞兄归

第四回 立继嗣太后再临朝 解重围副尉连毙虏

第五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

第六回 作女诫遗编示范 拒羌虏增灶称奇

第七回 驳百僚班勇陈边事 畏四知杨震却遗金

第八回 黜邓宗父子同绝粒 祭甘陵母女并扬威

第九回 班长史捣破车师国 杨太尉就死夕阳亭

第十回 秘大丧还宫立幼主 诛元舅登殿滥封侯

第十一回 救忠臣阉党自相攻 应贵相佳人终作后

第十二回 进李固对策膺首选 举祝良解甲定群蛮

第十三回 马贤战殁姑射山 张纲驰抚广陵贼

第十四回 立冲人母后摄政 毒少主元舅横行

第十五回 父死弟孤文姬托命 夫骄妻悍孙寿肆淫

第十六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

第十七回 定密谋族诛梁氏 嫉忠谏冤杀李云

第十八回 受一钱廉吏迁官 劾群阉直臣伏阙

第十九回 导后进望重郭林宗 易中宫幽死邓皇后

第二十回 激军心焚营施巧计 信谗构严诏捕名贤

第二十一回 驳问官范滂持正 嫉奸党窦武陈词

第二十二回 驱蠹贼失计反遭殃 感蛇妖进言终忤旨

第二十三回 段颎百战平羌种 曹节一网殄名流

第二十四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

第二十五回 弃母全城赵苞破敌 蛊君逞毒程璜架诬

第二十六回 诛大憝酷吏除奸 受重赂妇翁嫁祸

第二十七回 挟妖道黄巾作乱 毁贼营黑夜奏功

第二十八回 曹操会师平贼党 朱儁用计下坚城

第二十九回 起义兵三雄同杀贼 拜长史群寇识尊贤

第三十回 请诛奸孙坚献议 拚杀贼傅燮捐躯

第三十一回 登将坛灵帝张威 入宫门何进遇救

第三十二回 元舅召兵泄谋被害 权阉伏罪奉驾言归

第三十三回 逞奸谋擅权易主 讨逆贼歃血同盟

第三十四回 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

内容推荐

蔡东藩创作的《党锢之祸(插图版)》讲述了:起自王莽篡汉,终至蜀汉亡国,经历257年。王莽接受禅让,成为继尧舜以后中国少有的禅让君主。新朝短暂的统治,一片混乱中在绿林、赤眉两大集团横扫中原之时,昆阳之战决定新朝非正统地位的存亡,数位群雄竞争者之间,刘秀以其崭新的面貌中兴帝国,接续大汉帝国,开创东汉的新兴局势。

光武中兴,紧接着明章之治,带动汉帝国第二次高峰时期。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更迭擅权的时代。自桓帝至灵帝,是宦官横行的时代。桓帝、灵帝的两次党锢之祸,崇尚气节的士风几乎摧毁殆尽。其后黄巾之乱、群雄纷争时代,将巨大的帝国拱手让给了拥权自重的割据军阀曹操。东汉之后,魏、晋承接不断,哪容得下拥有最少土地的蜀汉自命为正统。魏灭以后蜀汉,大汉帝国正式走出历史舞台。

编辑推荐

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即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阅读《历代通俗演义》,既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又可以欣赏传奇故事,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亦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普及历史常识,是一部具备再版价值的图书。这套“历朝通俗演义”增加了插图,选配了符合历史事件的版画,可以将历史事件更直观、清晰的呈现给读者。

这本《党锢之祸(插图版)》是其中一册,讲述了:东汉之后,魏、晋承接不断,哪容得下拥有最少土地的蜀汉自命为正统。魏灭以后蜀汉,大汉帝国正式走出历史舞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1: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