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舒的《南北朝故事新编》讲述的是:南北朝,上承两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事实上,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战争连绵不断,血腥故事史不绝书。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英雄辈出,才子云集,有“唱筹量沙”的名将檀道济,苍头公沈庆之,常胜将军柳元景,铁血将军宗越,以三百兵东下数郡之地的白衣吏吴喜,孤军闯钱溪、声名起鹊洲的张兴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南北朝故事新编(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舒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舒的《南北朝故事新编》讲述的是:南北朝,上承两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事实上,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战争连绵不断,血腥故事史不绝书。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英雄辈出,才子云集,有“唱筹量沙”的名将檀道济,苍头公沈庆之,常胜将军柳元景,铁血将军宗越,以三百兵东下数郡之地的白衣吏吴喜,孤军闯钱溪、声名起鹊洲的张兴世…… 内容推荐 此《南北朝故事新编》为马舒历史故事系列的第三本。原书20年前由中华书局出版,此次为修订版。因作者本人已去世,修订工作由其继承人——儿子和女儿完成。相较原来的版本,此次改动较大,语言流畅,叙事条理,故事更加生动,有很大的可读性。 目录 上册: 1从弃婴到皇帝 2虎牢之役 3营阳王 4赤诚之心 5“反为蝼蚁食” 6两攻统万城 7唱筹量沙 8山水进入诗坛 9一代天才的冤狱 10假飞龙围成都 11“坏汝万里长城” 12异母兄弟 13范晔之死 14元嘉之治 15《世说新语》 16姑臧无水草 17太平真君 18禁佛诏 19盖吴起义 20非常人做非常事 21悬瓠四十二天 22崔浩“国史”之狱 23先让一步 24血战陕城 25彭城下的舌战 26满酒坛的尿 27宗爱连杀二帝 28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9义师四起 30元凶的痴望 31“万人敌” 32攻心为上 33“龙性谁能驯” 34广陵浩劫 35俊逸鲍参军 36兄妹诗情 37鄱阳湖沉冤 38嗤笑种田佬 39铸钱的风波 40愿来世不生帝王家 41八旬老将之死 42竹林堂射鬼 43普天同叛 44平定东南五郡 45烧米三十万斛 46软硬兼施攻寿阳 47好了疮疤忘了痛 48彭城再败 49北魏占青、冀 50郎官二十七年 51太上皇帝 52二李和一范 53“赐死” 54呆子造反不成 55“四贵” 56不争气的发难 57“箭靶子” 58独木难支大厦 59太后烛中令 60宋齐禅代 61刘昶的复国梦 62狗儿和猪儿 63范缜的《神灭论》 64唐之起义 65老猿为何哀鸣 66苏小小传奇 67文明太后 68拓跋宏迁都洛阳 69败家子 70灰尽粉灭 71“其当有意” 72“日月在躯” 73孝文帝首次南征 74北魏改制 75大义灭亲杀太子 76二次南征 77“李生”气死“中书” 78熟饭给人吃 79焦尾琴 80握蛇骑虎 81令人长忆谢玄晖 82皇帝梦的破灭 83“作事不可在人后” 84难得枕上死 85鱼篓里的人头 86王肃轶事 87步步生莲花 88两空函定一州 89兵压汉口 90东昏侯的笙歌 下册 91齐亡梁兴 92蜀乱二年 93“钓鱼人” 94争夺义阳 95丘迟《与陈伯之书》 96不畏萧娘与吕姥 97元英钟离惨败 98可怜咸阳王 99一条“蠹虫”的死 100搬开拦路大石 101枉杀贤王 102“饥鹰侍中” 103“一代辞宗” 104江郎才尽 105科学巨匠祖冲之 106正月十三之夜 107于忠的沉浮 108浮山堰巨劫 109“只恨石崇未见我” 110北宫饥寒夜 111胡太后复政 112龙门石窟 113六镇大起义 114关陇起义 115叛离的统帅 116东昏侯的遗胎 117葛荣大闹河北 118河阴之变 119棍棒对绳索 120“千军万马避白袍” 121“神兽” 122孝庄帝亲手杀霸臣 123“哀风吹白杨” 124昭明太子 125刘勰和《文心雕龙》 126钟嵘与《诗品》 127满门才子 128山中宰相 129贺六浑起兵 130尔朱氏的覆灭 131宇文泰崛起 132魏分东西 133沙苑之战 134河桥之战 135苏尚书 136邙山两败俱伤 137高欢父子整肃吏治 138七万尸共一冢 139“风吹草低见牛羊” 140木兰从军 141没有加点的书信 142佛化治国 143菩萨皇帝 144拒人千里之外 145大能人阿六 146“北国无人物” 147吴老公薄心肠 148“待哺婴儿” 149坚持守城的副帅 150“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151梁武帝饿死台城 152不用大宝年号 153“狗脚朕” 154北齐代东魏 155“寿酒” 156“天亡我也” 157金饼银饼重于命 158焚书断剑 159没有任何戒备 160鸭块荷叶饭 161北周立国 162元魏三大奇书 163梁陈禅代和王琳 164痴癫天子 165死后的金眼睛 166“勿效前人” 167黄河上的椎冰 168“天遣我来” 169伊、霍之才 170“龙子”所为 171瞎“国宝”害贤相 172“本是彼物,任其取去” 173无愁天子 174更请君王猎一围 175“亡国之音不足听也” 176“庾信文章老更成” 177如此继承人 178“六朝遗事何处寻” 试读章节 363年(东晋兴宁元年)的一天,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荒凉的郊外,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在嘶哑地啼哭着。好心肠的姨妈焦急地四处寻觅,闻声找到了他,又怜又喜地抱回家中喂养——他就是五十七年后成为南北朝宋国宋国为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国家,宋齐梁陈先后延续,均以南京为都城。开国皇帝的刘裕。 刘裕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祖上迁居京口,曾祖、祖父、父亲和一些亲属当过侍御史、尚书郎、太守、县令等官,可以算得上出身官宦之家。但这个家庭在刘裕父亲手里逐渐败落。刘裕刚呱呱坠地,母亲就咽了气,父亲瞧瞧没法养活他,狠着心用破麻布包着丢在旷野里。若不是他的姨妈赶去捡回来,他的小命早完啦。刘裕长大后曾在新洲(今南京八卦洲)砍过芦苇,在丹阳种过田,也曾靠卖鞋糊口,之后投军有了战功,地位逐步升高。 403年,东晋都督荆州诸军事桓玄篡权夺位,刘裕敢于率领二百七十二人在京口和广陵(今江苏扬州)发难,又带了徐、兖二州兵卒约一千七百余人,向建康建康,当时为东晋都城,今江苏南京。挺进,五天内就赶走了不得人心的桓玄。接着又指挥所属队伍转战各地,历时一年多,彻底消灭了桓家势力。 410年,刘裕兴师北伐,攻下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平定南燕,收复大片国土。两三年后又派师远征,铲除了霸居巴蜀八年多的割据政权。 416年,刘裕大军再攻长安,征服了在黄河上游称雄数十年的后秦王朝,这是更为鼓舞人心的伟大胜利。 除了这些武功外,刘裕先后镇压了孙恩、卢循和徐道覆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支起义军曾经扫荡了江南八郡的富室豪门,几次兵临建康城下,威逼京师。刘裕的双手沾满了农民群众的鲜血。 刘裕为东晋王朝建立了如此巨大的功绩,接受了相国、宋公的高位,僚属们在他的驻地彭城欢宴喜庆。 宴会上,觥筹交错,起坐喧哗。人人赞扬刘裕武功卓绝,从晋立国以来无人可与之相比。一些文臣摇头晃脑,吟哦歌功颂德的诗句。刘裕心头痒痒的,跃跃欲试想酬答几句。 刘裕从小没有念过什么书,粗识文字而已,掌握大权后却很喜欢在大庭广众下高谈阔论,众人对其言论莫不随声附和。只有刚直不阿的御史中丞郑鲜之不买账,对其错误论点毫不留情地诘难和指责,直到刘裕理屈词穷才罢休。刘裕有时被逼得张口结舌下不了台,涨红了脸,又怒又羞。过后却平心静气地对人说:“我本来不学无术,特别在谈论经书方面根底浅薄,往往望文生义,有时还会胡说八道。诸位贤能大都能够宽容,只有郑鲜之不肯迁就,敢于直言不讳,真使人感动!”刘裕这种谦虚的态度,在封建统治者中是比较难得的。 P1-2 序言 《南北朝故事新编》终于完稿出版了。 历史读物有不少体例,古籍中有正史、野史、笔记等;近代人也写了一些通史、断代史或历史通俗演义。但是我还渴望读到一部用现代观点、现代语言叙述祖国历史的,雅俗共赏的系列读物。 八九年前,我读到了林汉达教授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和《三国故事》。他开创了这样一条特殊道路:以活泼的故事形式,严谨地、系统地叙述祖国历史。我感到这正是自己孜孜以求的理想。在与熟友的谈论中,我也觉得这种历史读物是深受人们欢迎的。 林汉达教授已经去世了,但他的几部书却不断鼓舞着我,使我下了决心提起笔来狗尾续貂,在自己的晚年里写出了《西晋故事新编》、《东晋故事新编》以及这本《南北朝故事新编》。 从魏晋到南北朝约有四百年之久,除西晋维持了短期统一外,大都处于分裂混战状态。南北朝在这四个世纪里占有一百七十年,更是一个罕见的乱世时期。但在战祸频仍的间隙里,有些地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经济和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繁荣。南朝刘宋年代出现过“元嘉小康之治”;北魏由于孝文帝坚持改革,也产生了全盛阶段,人口骤增,甚至比西晋太康承平年间,南北人口总和还多一倍以上。各族劳动人民经历南北朝的纷争,达到逐步融合。这个时期里名家辈出,文化成果丰硕:《文心雕龙》、《昭明文选》、《诗品》、《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神灭论》、《齐民要术》等巨著,都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隋唐的繁荣昌盛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过去有不少人把南北朝时期看成漆黑一团,认为是历史的停滞或倒退,这种观点现在已不能使人心服了。但也有人因为这个时期有所前进或发展,而否认或回避了它丑恶的一面,以致认为过去的史籍似乎对南北朝的君王过于丑化了,例如对南齐的东昏侯萧宝卷,说他是“其见诬亦恐更甚也”。但是当时北朝的名著《洛阳伽蓝记》,对东昏侯却如此评价:“宝卷临政淫乱,吴人(指南朝人民)苦之。”同时代的评论应该是比较确切的。南北朝不少暴君、昏君的腐朽统治,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也给他们自己挖掘了坟墓。笔者认为读者一定能从历史事实上辨别、分析、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笔者撰写本书,除正史外还参考了古今有关论著以及解放前后发表于各报刊的有关论文,吸收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例如关于《木兰诗》,各报刊多年来发表的文章不下一二百篇,笔者主要依据万绳楠教授《魏晋南北朝史论稿》中的分析论述,并参考了其他论文的一些观点。 历史故事不是历史教材,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上要加以渲染,而对无关紧要的情节、官名、地名、人名等一般从略,以免增加读者负担。同时,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概况又必须加以介绍,因此有时不免出现较为枯燥的章节或段落。这种断代的历史故事(也可以称为“故事历史”)写作是一种新的探索,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教。 古代的地名、人名有不少怪字,有些怪字又有一定的异体字。一般史书担心发生谬误,大都使用原字,笔者认为还是改用易于接受的异体字较好,例如“造字见原书第8页”字即改用“标”。我想读者是会同意这种改写的。 由于笔者水平不高,书中差错一定很多,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马舒 1987年6月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