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谷物(8纽约印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谷物》杂志,原创于英国,关注旅行与生活方式,遵循“有趣且简单”的甄选标准,但不同于旅行指南或手册,“谷物”提供的是深度体验。
本册为中文版第8期,介绍了美国纽约、摩洛哥马拉喀什、英国布里斯托尔三地的风景、美食、建筑等,插曲部分则精选了一些生活好物,并介绍了影响世界的名椅和先锋时尚品牌Everlane。
目录
1.纽约,美国
林肯艺术中心 走进中央舞台
野口勇 雕塑和设计博物馆
The Line 精品店 会讲故事的零售之家
早午餐 周末俱乐部
史蒂文·阿兰 记一次访谈
纽约心态 爱恨交织
2.布里斯托尔,英国
单车之城 英国的自行车之都
弗赖巧克力 为大众而生的固体巧克力
Beats & Bass 布里斯托尔音乐风格史
插曲
椅子 座椅的影响力
波特梅里恩 威尔士的意式海滨村庄
Everlane 时尚,道德,经济
精选 生活好物
3.马拉喀什,摩洛哥
摄影之家 过去的影像
马若雷勒花园 奇异的蓝色阴影
薄荷茶 摩洛哥特饮
撒哈拉 影像志
序言
我环顾四周,看到一排
脚踩高跟鞋、20啷当岁的
姑娘,越过隔离线,依次
进入通宵达旦的夜店;一
群穿着设计师品牌服装的
职业人士,聚在鸡尾酒会
外面的走廊上抽烟放松;
嘈杂的人声和深沉的乐声
从屋顶的露天酒吧倾泻下
来。我走向街边排成一线
的黄色出租车,地面被卖
热狗的餐车开的刺眼的荧
光灯照得反光,空气中弥
漫着油腻焦煳的气味。现
在是周一凌晨两点,我所
在的地方再清楚不过——纽
约,一座有着约850万居民
、让人爱恨交织的城市。
这个无情的都市,生活节
奏快得令人喘不过气,担
得起“钢筋水泥的森林”这个
称号。
在纽约生活的5年,是让
人兴奋、成长、精疲力竭
,同时又怨气冲天的5年。
我忙不迭地离开那里,寻
找一种安静祥和的田园生
活。因为掺杂了太多的个
人经验,在后来的很长一
段时间里,我都无法用不
带偏见的目光回顾这座城
市。离开那儿4年后,我才
终于可以回过头去,客观
地审视这座城市留给我的
印记。汽车穿过林肯隧道
驶入曼哈顿,在天空的映
衬下建筑物的几何形轮廓
线映入我的眼帘,直到这
时我才意识到,我是多么
想念纽约,这座从很多角
度看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
城市。无数个夏日里,我
在林肯艺术中心看了一场
又一场芭蕾和歌剧,度过
了许多美好充实的夜晚;
参观过散落在5个城区里不
计其数的画廊和博物馆;
这里独一无二的早午餐文
化,永远欢迎10点钟来吃
早饭的宿醉者,而且还把
煎蛋做成了艺术品;当然
,还有数不清的商店、文
化场所、公园、广场,后
街的每个角落都满溢着国
际大都市的活力和律动。
本期一开篇就重点介绍了
我热爱的一些纽约元素,
展示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
纽约。
布里斯托尔,我逃离纽
约后居住的城市,《谷物
》杂志社现在的家。一个
朋友形容它是座“太过悠闲”
的城市,而我正好最喜欢
它这种闲适温和的风格。
布里斯托尔有种独特的气
质,盛载得下超过它重量
的东西。它是国际知名的
音乐之都、街头艺术之都
、绿色宜居之都……总之,
有不少头衔。现在,我们
骄傲地将这座英国西部最
大的城市,值得好好欣赏
的三个方面呈现给大家,
还特别地讲述了它作为世
界上第一个巧克力生产地
的故事。
然而,我想,马拉喀什
和撒哈拉的篇章恐怕才是
最吸引狂热的旅行爱好者
的章节。对我来说,没有
比尔格查嘉嘉更浪漫的地
方了,可是我们只有7月有
时间开始这段旅程。于是
,不顾一些亲友的劝阻,
我们在一年里最热的季节
造访了撒哈拉。我带上防
晒系数50的防晒霜和麻质
衣服,义无反顾地登上了
去往马拉喀什的飞机。到
达那里后我头昏脑涨地坐
了三天车,在炎炎烈日下
穿越阿特拉斯山脉,经过
瓦尔扎扎特和莫哈米德,
终于抵达了尔格查嘉嘉。
我严重脱水,疲惫,精神
恍惚,开始怀疑自己来这
儿的决定是否正确。不过
,就在我快要抵达目的地
时,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
散了。那是一种类似于登
陆月球的体验,在巨大的
沙丘上跋涉,看着脚印消
失在风中,好像自己也从
地球上消失了一样。我望
着一望无垠的金色沙漠,
在无边寂静和与世隔绝中
找到了慰藉。
导语
在《谷物(8纽约印象)》一书中,作者们介绍了纽约当地的早午餐文化,参观了林肯艺术中心;探寻了“自行车之都”布里斯托尔的巧克力工厂和音乐风格史;在风景如画的波特梅里恩和马拉喀什找寻过去的历史和影像,并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撒哈拉,在无边寂静和与世隔绝中找到了慰藉……
精彩页
2011年夏天,我第一次注意到林肯艺术中心。那时,纽约对我来说还是座沥青铺成的迷宫。午后的阳光下,摩天大楼像锡纸般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我是个游客,睁大眼睛看着这座以前只在幻灯片上见过的城市。我刚从温暖的肯尼迪国际机场被送到铺满落叶的上西区灯塔酒店,我觉得这儿的路很宽。直到18个月以后我搬到东村,才意识到,上西区其实也相对更干净。去酒店之前我问出租车司机我可不可以坐在前座,好好看看这座城市,他同意了。一路上,司机指给我沿路的地标性建筑:“这儿是联合国,时代广场在那边。”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新泽西口音,在我下车的时候,对于我坐前座的行为来了句:“跟你说,这其实有点儿不合适。”我在酒店放下行李后就冲到了街上,夜幕刚刚降临,街上闷热而嘈杂,我很快就迷路了,把百老汇当成了哥伦布大道,最后误打误撞地站在了林肯艺术中心前面。巨大的入口,雄伟的拱门,舞动的喷泉,我感觉这一切是那么似曾相识。它是纽约的典型地标,在夏日朦胧的暮色中若隐若现。我怕走得太远回不去,于是在主广场上漫游了一会儿,在喷泉边上找了个位置坐下,看着陆续抵达的穿西装和燕尾服的人们,他们是来看大都会歌剧院里的演出的。
林肯艺术中心在纽约市的文化中是如此举足轻重,以至于你很难想象它仅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今天,它是面积达66公顷的文化艺术中心,每年吸引约500万访客,并且以世界级的设施和演出闻名于世。它从62街往南,一直延伸到66街以北,以阿姆斯特丹大道和哥伦布大道为界,共有室内室外30个演出场地,包括所谓的“大树”剧场,大都会歌剧院,纽约爱乐乐团演出经典曲目的埃弗里-费希尔厅,以及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主场大卫·科赫剧院。林肯艺术中心是11个艺术团体的常驻地,从歌剧、芭蕾、交响乐到备受尊崇的茱莉亚学院——世界顶级表演艺术学院之一,无所不包。
21世纪初,林肯艺术中心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造,这次改造不仅改变了它的物理属性,而且改变了公众对它的固有印象。整个建筑从原先的上西区保守型艺术中心变成了完全开放现代的公共艺术设施,举办了许多公共节日和免费音乐会,还有豪华盛会。例如201O年,纽约时装周也从布赖恩特公园搬到了林肯艺术中心。
林肯艺术中心对表演艺术的支持和发展归功于约翰·洛克菲勒三世。20世纪50年代,他筹集了约1.85亿美元用于林肯广场的改造工程。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在纽约创造一个艺术之岛,将城里所有的艺术机构联合起来,点缀在曼哈顿的各个角落。这个想法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在这之前,美国还从来没有过表演艺术中心,活动家们在阐明林肯艺术中心为什么是对纽约市有益的同时,常常不得不先解释“表演艺术中心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上西区当时还没有变成如今这样一个社区,一些批评家担心,把这座城市最受尊重的文化组织搬到这个以犯罪出名的街区是个错误的决定。然而,城市改造工程最终成功了,林肯艺术中心在1962年至1966年陆续建成,成了上西区旧貌换新颜的开始。纽约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文化中心。到了20世纪90年代,林肯艺术中心开始失去它的光环,逐渐被定位为一个偏远的、有点儿令人生畏的艺术设施,只为上流社会服务。在纽约这样一座永远变化中的城市,林肯艺术中心需要从一个“冠冕堂皇”的艺术中心发展成一个现代友好的文化终点站,而且还不能失去它作为地标性建筑的特色。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个地方更有吸引力、更易于亲近、更成功,少一些辉煌的陵墓式宫殿之感,更像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的一部分。”2011年普利策奖得主、建筑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说道。迪勒·斯科菲迪尔和伦弗罗是一家艺术安装比建造更著名的建筑设计公司,为2006年耗资15亿美元的改造工程带来了独特新颖的革新精神,让林肯艺术中心摇身一变,成为21世纪的先锋建筑,同时还没有“牺牲”它原有的个性。新的人行步道、海帕广场和餐厅都被自然而然地接纳了,艾丽斯-塔利音乐厅的延伸建筑、美国芭蕾舞学校的延伸部分,以及校园里的其他公共空间,都与旧建筑完美地融为一体。我自2012年搬到纽约后,便成了林肯艺术中心的常客,被它的各种演出迷得神魂颠倒。我曾在林肯中心剧院看过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出神入化的表演,也曾在浪漫奇幻的林肯中心艺术节上,被街头霸王乐队的歌剧《西游记》深深打动。在大都会歌剧院,我和其他所有观众一样,在绝美的歌剧《蝴蝶夫人》落幕,水晶吊灯缓缓升起,红丝绒幕布从金色屋顶上落下时,泪眼迷蒙。2013年12月,我在大卫·科赫剧院看了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胡桃夹子》,当糖果仙子出现在观众席上时,我周围的孩子们惊喜地尖叫起来,剧场内居然神奇地下起雪来,最后把整个舞台变成了一个大雪球。剧场外,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也正在飘然而下,为广场铺上了白色的毯子。孩子们看着艺术变成了现实,快乐地打着雪仗,大团的雪花飘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这时候,喷泉开始跳舞了。P11-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