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桥烽火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爱社//陈光福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高桥烽火》以时间为线索,采用白描手法刻画了多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书中的故事跌岩起伏,引人入胜,喜怒哀乐,扣人心弦。铲除恶霸地主土匪头子张三阳,活捉狐假虎威的五虎将,智斗土豪劣绅陈孔裕,女兵放线单钓敌探子,营包夺战旗,夜袭鸡公岭,看后拍案叫绝,一个字:爽!严家井长蛇之战把敌人截为三段,各个击破,打得敌人屁滚尿流,两个字:痛快!官田岭“箩稗子惨案”,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黑云压城城欲摧,抽刀断水水更流。敌人采用梅花抱桩的形式搜捕共产党员,贪婪狡猾的敌人为盘剥家属最后一滴油,信奉“枯竹子也熬得出油来”,他们搜肠刮肚设下毒计,变本加厉迫害革命志士。陈大斌的母亲交出保命的一亩水田外加几块银圆,也没有保住儿子的生命。陈慎勤的父亲借了800块银圆,也只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敌人在对革命志士的用刑上残忍至极,惨绝人寰,老虎凳、消毒散、蚂蟥攻、十指刺这些刑罚人们闻所未闻。陈慎洲、陈慎勤、陈大斌、曹友娣、杨直亮、蒋英才、王发祥等先烈们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拒绝高官厚禄诱惑,表现出了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共产主义信仰,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敌人将烈士头颅点天灯,当众爆炒烈士心肝下酒,挖烈士生殖器喂狗等种种暴行,不仅没有瓦解革命者的斗志,反而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义愤和仇恨。尤其是“箩稗子惨案”,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间正义壮歌。 作者简介 陈爱社,生于1963年5月,中共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三峡日报》等媒体发表新闻作品、散文、诗歌、报告文学200多万字。著有散文集《等待你的归期》《乡村板话》。 目录 序 引子 第一章 下湾燃烽火 第二章 神兵游击队 第三章 箩稗子惨案 第四章 甘家坪事件 第五章 红三军在兴山 第六章 万仙洞之战 第七章 贺家坪战役 尾声 后记 序言 不可忘却的纪念 入冬以来,我在广东江 门、中山采风,常常被许多 创新驱动发展的人和事冲击 得脑洞大开,激荡得灵魂打 战。在采风过程中又结识了 几位兴山乡亲,他乡遇老乡 ,文人见能人,倍感亲切之 外,更为家乡人在这异地他 乡干出的风生水起的事业感 到骄傲,为他们的拼搏精神 感到自豪!有感而发,于是 连夜动笔,当新一轮太阳钻 出海面,1666字的拙作《 兴山赋》才完工。当我轻快 地呼吸了一口南海的清新空 气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把我拽回到了我那魂牵梦萦 的故乡。兴山文友陈爱社先 生告诉我:“我们的纪实文 学《高桥烽火》已杀青,能 否请老师写个序,算是交了 一份作业。”我当即说:“好 事!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你 为我们那片红色的土地做了 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日 思夜想的家乡——昭君故里 。记得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仲 春,一群朝气蓬勃的文友, 满怀敬意,踏上了高桥这块 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 。我们肃穆地伫立在高桥烈 士纪念碑下,聆听建党之初 那刀光剑影的铁血故事;来 到茅草坝下湾,参观了陈家 老屋苏维埃政府旧址;缅怀 了官田岭“箩稗子惨案”中深 埋天坑中的革命先烈;站在 贺家坪的高山顶上,寻觅硝 烟弥漫的踪迹;瞭望万仙洞 残存的弹壁,耳边似乎响起 了红军与敌人激战的厮杀声 ;双手捧起田家坪的泥土, 脑海里幻化出各种悲壮的浴 血奋战的画面…… 近百年过去,弹指一挥 间。这是一段不可忘却的记 忆,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 诗,这是一派革命英雄主义 的气质!乡党委书记龙景丽 握着我和县文联主席张学元 的手说:“你们能不能写一 部关于红色高桥的故事?红 色文化是先烈们留给我们不 可多得的巨大精神财富,我 们要把红色基因浸透到精准 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去,如果 有一部书写红色高桥的专著 ,我们就多了一股精神力量 。”龙书记眼里满是渴望, 那也是高桥人民的渴望。作 家们纷纷表示一定尽力。在 座谈会上,陈爱社说,他出 生在高桥洛坪村,从小在红 色故事里泡大,早已收集整 理过这方面的资料,还采访 过不少历史见证人和烈士亲 属,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写一 本书。事后,《香溪河》推 出了一系列有关红色高桥的 文章,唯独没看到陈爱社先 生的文章,我在心里画了个 问号。一日文友小聚,对已 有几分醉意的爱社说:“高 桥的书动笔了吗?”他认真 地说:“高桥人民托付我的 事哪能放肩膀上扳地下呢? 到时候请您修改。”我与爱 社结交多年,知道他是一个 说话算数的人,今晨接到他 的电话,纪实文学《高桥烽 火》已经杀青,我太高兴了 !于是,我中断了手头的工 作,细读文稿,以获得发言 权。 我十分敬仰为了中国人 民的幸福浴血奋战的人,为 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 的人,为追求真理奋不顾身 的人。高桥是巴兴归革命根 据地的核心区,巴兴归是湘 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 部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 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群众 基础较稳固的八大根据地之 一,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产生在同 一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高 桥红色历史文化的发掘、收 集、整理、书写、宣传,正 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 声音的最好方法。 读完《高桥烽火》感慨 万千。有人说读豪放派苏东 坡的诗词像听关东大汉打快 板,声音洪亮,气势磅礴, 钻心入目,爽快!读婉约派 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如足入闺 中,轻声慢语,婉转缠绵, 悲凉。陈爱社既不是诗人也 不是词人,他的作品个中滋 味让人想读、好读、耐读, 仿佛他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在 身边“啪啪”作响,让你不自 觉地扭头张望。这是一种自 觉的力量,而且是满满的正 能量,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高桥烽火》的立意、深度 、广度、力度在他个人作品 中是一次飞跃,是一部“贴 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 众”的好作品,我们应当为 他鼓与呼! 我是一名穿了46年军装 的军人,对血与火的战斗有 着异乎寻常的感情。《高桥 烽火》以时间为线索,采用 白描手法刻画了多个惊心动 魄的场面。书中的故事跌岩 起伏,引人入胜,喜怒哀乐 ,扣人心弦。铲除恶霸地主 土匪头子张三阳,活捉狐假 虎威的五虎将,智斗土豪劣 绅陈孔裕,女兵放线单钓敌 探子,营包夺战旗,夜袭鸡 公岭,看后拍案叫绝,一个 字:爽!严家井长蛇之战把 敌人截为三段,各个击破, 打得敌人屁滚尿流,两个字 :痛快!官田岭“箩稗子惨 案”,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 代,黑云压城城欲摧,抽刀 断水水更流。敌人采用梅花 抱桩的形式搜捕共产党员, 贪婪狡猾的敌人为盘剥家属 最后一滴油,信奉“枯竹子 也熬得出油来”,他们搜肠 刮肚设下毒计,变本加厉迫 害革命志士。陈大斌的母亲 交出保命的一亩水田外加几 块银圆,也没有保住儿子的 生命。陈慎勤的父亲借了 800块银圆,也只能见上儿 子最后一面。敌人在对革命 志士的用刑上残忍至极,惨 绝人寰,老虎凳、消毒散、 蚂蟥攻、十指刺这些刑罚人 们闻所未闻。陈慎洲、陈慎 勤、陈大斌 导语 高桥是一块热土,下湾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巴兴归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十九师在这里留下印记。解放战争时期,在这里打响了解放大西南的首场攻坚战。 高桥是一块英雄的土地,高桥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先烈们为着人民的利益,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高桥烽火》真实记载了那段人们难以忘怀的岁月,时隔数十载我们依旧喜欢谈起那段历史,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怀念;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后记 我从小在红色故事里泡 大,花甲之年仍忘不了童年 听到的故事。 我的五爷陈庸介是最会 讲故事的人,专讲发生在我 们身边的故事。 我初中毕业时最喜爱的 小说是《红岩》,读高中时 才知道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是《红岩》故事的见证人。 我对罗、杨二位作者十分仰 慕,也想把发生在洛坪下湾 一带的革命故事写成小说传 播出去。 多少个夜晚,我注目仙 女山,仰望天空;多少次我 拿起笔,多少次我又放下笔 。 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30 多年,在家乡人眼里应该属 于笔杆子了。每次回家,家 乡人嘱托我“把家乡的事写 一写”。我给家乡写过许多 宣传报道,有些不起眼的事 传播全国。我自以为完成任 务了,结果家乡人还是不满 意。乡亲们开门见山地说: 你写我们家乡打土豪分田地 的事,你写共产党员陈慎洲 、陈慎勤的事迹,我保证人 们喜欢看,喜欢传。 家乡那段轰轰烈烈的历 史,永远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 写作这东西啊,真是谈 匠多,搞匠少。 写作是门苦活路,写历 史更苦。我从事新闻宣传工 作多年,知道真实是生命意 义所在。 2017年上半年,县文联 、县作协组织了一批作家到 高桥采风,鲁迅文学奖评委 谭光荣少将给我们上了一堂 红色文化教育辅导课。在座 谈会上乡党委书记龙景丽直 接表达了高桥人民渴望有一 本反映本地红色文化的书籍 。事后,龙书记还专程到县 文联商谈此事,县文联和县 作协再次组织几个高桥籍的 湖北作协会员在贺家坪村召 开第一次座谈会,针对高桥 红色文化进行了细致梳理, 形成历史沿革、社会资源、 红色故事等五个板块。是年 9月,县文联与高桥乡联合 召开第二次专题办公会,指 定专人按章节写作,议定 2018年5月底以前交稿。乡 党委承诺解决写作和出版中 的困难,这次会议我也分摊 了一部分写作任务。到了 2018年5月,县文联组织收 集初稿时,由于部分作家工 作变动和事务性工作繁重, 写作计划落空。 我的写作水平不及其他 作家,本想来个笨鸟先飞, 便重新整理了写作提纲。县 政协副主席、县文联主席张 学元看了我的提纲,久久地 握着我的手说:“你是高桥 人民粗茶淡饭养大的,‘鸦 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这事你不能推托。”我深 感责任重大。 每一位作家都是从家乡 出发的,跨大步是跳高运动 员的事,不是作家的事。我 也常常思考家乡对作家的影 响和意义:我个人认为,家 乡对作家来说如同土地作用 于庄稼,水作用于鱼。外国 的托尔斯泰、雨果、马克· 吐温,中国的鲁迅、沈从文 、莫言也是如此,他们都是 写家乡的高手。当代作家路 遥、陈忠实把家乡当作一个 载体,湖北籍作家晓苏也是 如此。上述作家都是大家, 作为刚刚起步的初学写作者 来说,不妨临摹家乡,也许 能有收获。 自从接受这次写作任务 之后,除正常上班外,全身 心扑在写作上,从夕阳西下 的傍晚到天刚拂晓的黎明。 把没有生命的文字赋予生命 ,码字的妙趣横生,那是一 种煎熬,更是一次灵魂的洗 礼。 每隔一周,学元会准时 给我打来电话,询问写作进 展,叮嘱历史事件一定要正 本清源,不能假设。文学也 是人学,不能搞指鹿为马以 讹传讹的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利 用星期天,与本书第二作者 光福背起行李,踏访在高桥 的土地上。部分烈士家属得 知我们在撰写这方面的书籍 ,主动提供资料。杨直亮烈 士的孙子杨大美从武汉赶到 兴山城给我提供了非常难能 可贵的材料,杨大美还三番 五次前往巴东联系烈士后裔 。当我写到小塘垭战斗时, 又遇到了难题,党史资料只 有粗线条记载,又是烈士后 裔补充完整。杨大美为把这 份资料搞完整,从武汉回家 三趟,花费颇多,没有一点 怨言。贺家坪村王开学父子 接到我的采访电话后专程从 浙江回家,给我讲他爷爷王 发祥的事迹,还带我查看悬 挂他爷爷头颅点天灯的干柴 土垭。烈士后裔陈行友、陈 行顺、陈晓天、陈晓锋、龚 彪、朱永生、杨大成、杨涛 等人数十次给我提供珍贵资 料,烈士亲属陈庸壮、陈行 旺、陈行特、曹文凤、蒋仕 红、袁盛德、宋文艺、宋文 德多次带我们采访,获得第 一手材料。老干部周宗柏、 秦开宽,历史见证人高炳森 (1953年镇压反革命时工 作队员)花费大量时间回顾 历史。除此之外,官田刑场 遗址知情者朱永保、陈爱平 、龚光玉、杨光喜、谭子安 、潘永久,巴东甘坪张安同 等近百名群众主动提供所了 解的事实真相。为了验证真 伪,我采访正反两方面的后 裔。幸好历史是一部过滤器 ,正反双方都不计前嫌,坦 荡接受历史事实,采访顺风 顺水,在此对上述被采访人 表示衷心感谢! 初稿从2017年8月动笔, 到2020年9月30日杀青,历 时三年时间。初稿完成后, 打印成册后请张学元、孙斌 、余首成、韩兴浒、张文兆 帮忙修改,修改完成后,送 高桥乡党委领导龙景丽、李 明锋、郑兴、李芳芳等同志 审读,他们提出了许多修改 意见。2021年元月,高桥 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指明 书稿必须送县党史办专家审 读,我又 精彩页 一、巨变中的村庄 翻开100多年前的历史,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一年,中国经历的事太多太多。八国联军进北京,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民称为“庚子国变”“庚子国难”。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高桥乡(龚家桥)山大人稀,位置偏僻。下湾地处巴兴归三县交界处,如三角形的顶端,到巴东、秭归、兴山县城来回都是三天。人们称这里“山高皇帝远,十年难见清知府,年年只见县差役”。 在这个闭塞的地方,要么天下无事,要么就会出大事,而且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天灾 1922年7月5日。 “轰”“轰”……雷声从仙女山顶炸裂开来,震荡得大地瑟瑟发抖。 “哗”“哗”……金钩闪电将天空撕裂成五颜六色的花瓣,贼亮贼亮的山峦好像一个饮酒过度的醉汉支撑不住沉重的身体,在金钩闪电中上下左右摇动,鸡鸭在圈里挤成一团,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雨滴似沙子般砸得草棚沙沙作响,透过贼亮的雷电光亮,雨像拉幕布似的一趟趟地来,一趟趟地去,接着是瓢泼桶倒的大雨从四面八方涌来,霎时洛坪村塘垭槽水田成了一片汪洋。 小河无水大河干,小河涨水大河满。茅草坝河、蒋家河、西河沟、皮间沟、大坝河的洪水汹涌澎湃,撞击得山谷发出阵阵咆哮,沿河两岸水桶粗的树木被连根拔起,就像一艘艘小船在水中漂摇。蒋家河边蒋英才的猪圈倒了,一头健壮的水牛蹿出牛栏,双脚搭在山根的坎子上试跃了几次,还是抵挡不住河水冲击,一个踉跄跌落进洪水中,如同一截圆木在水中翻滚,几十头崽猪带着最后的嚎叫被洪水卷走了…… 洛坪塘垭老农陈孔香雷汪阵吼地呼唤着他的六个儿子陈慎清、陈慎江、陈慎海、陈慎河、陈慎湖、陈慎洲,直奔转湾里的自家水田,准备抗灾自救。六个儿子人称“六龙奔江”,又叫“五丁一甲”,他自己要求儿子们“五龙顶珠”。“六龙奔江”在老父的带领下,分工明确,每两人一组,老大、老二负责转湾脑脑田,老三、老四负责瓦梨树沟凉水田,老五、老六负责马家湾月亮田。他们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各司其职奔跑在滂沱大雨之中,用挖锄将水田直接打开一个大缺口,把水放入山沟或河沟。这七个男人无论如何要保住这十多亩水田的安全。水稻正处抽穗拔节期,转湾水田长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是全家二十多口人的希望。 老大陈慎清、老二陈慎江刚把水田开了几个口子,山沟却被挤破,洪水改道,直接冲进了脑脑田。陈慎清、陈慎江奋力抱起几百斤的石头堵缺口,然而堵了东边的水,来了西边的水,无论他们怎样拼命,仍无力回天,不过片刻,泥沙、石头已吞没了一半水田。 陈慎海、陈慎河开沟及时,保住了凉水田。当陈孔香顶着大雨来到西河沟时,三亩水田早已变成了河滩,最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老五、老六不见了,老汉顿时慌了神。 “慎湖——”“慎洲——”老父亲使尽力气呼唤。 “慎洲——”“慎湖——”五父子齐声高喊,多么希望他们从哪个遗忘的沟沟里发出应答的声音。 陈孔香父子五人哭成一团,认为陈慎湖、陈慎洲被洪水卷走了。两个小时后,父子五人准备顺西河沟寻尸,没想到陈慎湖背着陈慎洲从马家湾回来了。惊喜之余,陈孔香厉声吼道:“你们到哪里去了?” “向宗塘的屋垮了,我们帮忙救人抢东西,慎洲被钉子戳伤了脚。” 原来陈慎湖走到大天垭时,发现洪水直往向宗塘灶屋里灌,后檐墙冲出一个洞,洪水破门而出,情况十分危急,老嫂子姜庭桂背着娃子喊救命。陈慎洲丢下挖锄,直奔向宗塘家。因为兄弟二人的帮助,向家的正房得以保全,但一间偏水屋还是被水冲倒了。向宗塘在屋里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幸好陈氏兄弟帮忙抢出了家具和救命的粮食…… …… 当年减产一半,马家湾的月亮田绝收。 进入腊月,陈孔香一家焦急万分,本来可收水稻20石,却因水灾实际只收了11石,交租要去5石,收租合同写得很清楚,租水田只能交水稻,不能用苞谷杂粮作抵。陈家劳动力充足,想开一个榨坊榨油,加之小儿子还要说一门亲事,需要聘礼。他相信勤劳是财富之源,是家庭振兴之魂,是发家致富的天梯。可年底交了课租,粮柜空空,真让全家人愁断了肠子,锁紧了眉头。 打架 年关已近,5石水稻就要交出去,陈孔香多次走近粮仓用手抓起水稻,让它从手中滑进粮仓,这是多么好的粮食呀!如果交出5石租子,全家就要饿肚子两个月。陈孔香找到庄主求情:“今年实在是交不齐租子,能不能缓一缓?”庄主用拐杖指着陈孔香的肚子说:“你问它能不能缓一缓?”陈孔香只好带着六个虎背熊腰的儿子将金灿灿的水稻背上门交了租,庄主限定他们必须在腊月二十以前修复水毁的良田。 陈孔香带着六个儿子抢在腊月二十四之前修复了水毁稻田,还扩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