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同步学习的特点,根据章节难度和高考要求分题型讲练测。该书选题上注重题量的科学性,题目检验效度的严谨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选例题、习题典型,覆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部考点,可帮助同学们提高复习效率,拓展同学们的解题思维。 目录 必修一 章节结构 必修一 核心素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网络 一、题型归类 题型1 参考系 题型2 质点模型 题型3 坐标系 题型4 时间与时刻 题型5 位移与路程 题型6 速度与速率 题型7 加速度 题型8 位移-时间图像 題型9 速度-时间图像 题型10 标量与矢量 二、方法技巧 (一)理想模型法 (二)极限思想 (三)图像法 (四)比值定义法 (五)矢量运算法 (六)类比法 (七)估算法 (八)巧选参考系 (九)对比分析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网络 一、题型归类 /19 题型1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 题型2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1) 速度公式的应用 题型3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2) 位移-时间公式的应用 题型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题型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推论 题型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纸带公式) 题型7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题型8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题型9 运动模型(1) 自由落体类 题型10 运动模型(2) 竖直上抛类(双向可逆) 题型11 运动模型(3) 刹车类(单向到零不可逆) 题型12 运动模型(4) 加(减)速匀速类 题型13 运动模型(5) 加速减速类 题型14 综合问题(1) 单一物体多过程类 题型15 综合问题(2) 图像综合类 题型16 综合问题(3) 追及相遇类 二、方法技巧/38 (一)理想模型法 (二)图像法 (三)比例法 (四)巧选参考系 (五)对称法 (六)逆向思维 (七)逐差法 (八)巧用平均速度 (九)整体法 (十)递推法 (十一)二次函数求极值 (十二)巧作辅助图线 (十三)微元法 三、必做实验 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网络 一、题型归类 题型1 对力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题型2 重力概念与重心确定 题型3 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题型4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题型5 牛顿第三定律 题型6 受力分析初步 题型7 力的合成与分解 题型8 如何求合力 题型9 平衡状态与平衡条件 题型10 平衡条件的应用(1) 基本解题步骤 题型11 平衡条件的应用(2) 三力动态平衡 题型12 平衡条件的应用(3) 多力平衡 题型13 平衡条件的应用(4) 多体平衡 题型14 平衡条件的应用(5) 立体平衡 题型15 平衡条件的应用(6) 临界问题 题型16 平衡条件的应用(7) 受力分析 二、方法技巧 (一)等效替代法 (二)合成法 (三)分解法 (四)图解法 (五)相似形法 (六)拉密定理法 (七)整体法与隔离法 (八)转化法 (九)理想模型法 (十)临界分析法 (十一)数学求极值 三、必做实验 实验1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2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网络 一、题型归类 题程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题型2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 因果性与矢量性 题型3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2) 瞬时性 题型4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3) 独立性,同一性与有限性 题型5 基本单位与单位制 题型6 牛顿定律的应用(1) 已知受力分析运动 题型7 牛顿定律的应用(2) 已知运动分析受力 题型8 牛顿定律的应用(3) 超失重现象 /91 题型9 牛顿定律的应用(4) 单一物体多过程 题型10 牛顿定律的应用(5) 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 题型11 牛顿定律的应用(6) 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 题型12 牛顿定律的应用(7) 受力分析——摩擦突变 题型13 动力学综合模型(1) 图像问题 题型14 动力学综合模型(2) 斜面模型(含等时圆) 题型15 动力学综合模型(3) 传送带 题型16 动力学综合模型(4) 滑板模型 题型17 动力学综合模型(5) 弾簧模型 题型18 动力学综合模型(6) 临界问题 二、方法技巧 (一)理想模型 (二)整体法 (三)图像法 (四)合成法 (五)正交分解法 (六)临界分析法 (七)因果分析法 (八)极限分析法 (九)假设法 (十)三角函数求极值 (十一)特殊值法 三、必做实验 实验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