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5+维度(城市设计视角的低碳生态社区研究与实践)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该书从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出发,结合多年的城市设计项目实践案例,较为系统地剖析了关于低碳社区的城市设计内涵,深入探讨了城市空间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城市形态研究及其各要素整合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基于资源和能源有效配置这一城市设计新视角,阐释了基于城市设计低碳内涵的核心内容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策略。
作者简介
刘恩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领军人才、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等设计项目。特别是在关注社会整体价值提升的区域城市设计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住区、文化教育、办公综合项目,以及关注绿色低碳的设计策略推进、关注儿童友好城市空间营造等,具有实践经验和学术建树。获得数十项国家级、部级、上海市优秀设计奖项和国际奖项,主持多项科研,多篇论文在国内、国际期刊发表。联合主编出版《区域整体开发的总控设计》《印迹》等图书。
同时担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委会、主动式建筑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城市设计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女设计师分会会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城市设计学部副主任委员等。
目录
序一 卢济威
序二 王建国
序三 沈迪
前言 刘恩芳
第一部分 认知与思考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认知+世界性的伺题导向
环境认知
世界性的问题导向
全球共同的行动
1.2 理论认知+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理论认知
可评估的绿色目标
1.3 实践认知+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历史启示
低碳城市(2030/2040/2050)
低碳城市发展趋势
第2章 低碳社区的城市设计
2.1 低碳社区的城市设计意义
2.2 低碳社区的城市设计
低碳社区的城市设计内涵
低碳社区的城市设计目标
低碳社区的城市设计尺度
低碳社区的城市设计生态价值观
2.3 低碳社区城市设计的“5+”维度策略
维度1 基于场地自然环境及基地原貌特征的设计维度
维度2 基于社区人文特征和需求的场所设计维度
维度3 基于能源高效利用的设计维度
维度4 基于社区低碳生活方式的绿色交通设计维度
维度5 基于社会公平的低碳社区公众参与设计维度
“19+”设计策略和“58+”设计引导
第二部分 行动与实践
第3章 基于场地自然环境及基地原貌特征的设计维度
3.1 策略1 以综合因子影响为引导的场地选择
引导A 基于综合环境敏感度的分区,确定开发模式分区
引导B 结合“绿廊”“蓝廊”,强化公共空间架构
引导C 借助立体绿化,提升高密度城区的生态环境品质
3.2 策略2 与地域环境紧密结合的场地建筑布局
引导A 优化建筑组群布局,改善微气候环境
引导B 精细化处理气候极端点位的总体布局,提升社区微气候品质
3.3 策略3 结合地形土方控制的场地竖向设计
引导A 利用土方最优原则,塑造地貌的景观特征
引导B 结合地形竖向,营造景观的地貌特征
3.4 策略4 保育现状植被、水文特征一体化的场地景观塑造
引导A 保护原有植被,实现新场地生态环境特色
引导B 结合场地环境水文特征,保护生态排水系统
引导C 采用建筑雨水断接,减缓社区雨水排放
3.5 策略5 保护表层土、不透水表面最小化的场地处理
引导A 运用建筑合理架空,保护场地表层土
引导B 关注固废的再利用,降低碳排放
第4章 基于社区人文需求的场所设计维度
4.1 策略6 激发场所活力多样化的社区功能混合
引导A 优化“主、辅”的功能混合,实现场所活力的可识别性
引导B 拓展四个维度的功能混合,释放场所活力的时空特征
4.2 策略7 集聚场所活力能量的社区空间组织
引导A 整合地上地下功能,构建立体化的活力界面
引导B 对接资源点与资源点,形成步行主干脉络
引导C 捕捉步行汇聚节点,形成特色“热点”区域
引导D 组织地上地下衔接,塑造“都市核”公共空间节点
4.3 策略8 活化场所文脉的社区空间生长
引导A 织补空间肌理,展现文脉特色
引导B 整合新旧要素,强化文脉底蕴
引导C 活化老建筑,营造城市名片与魅力社区
第5章 基于能源高效利用的设计维度
5.1 策略9 基于能源高效利用的社区功能混合
引导A 倡导社区用能时间互补的功能混合,减少项目用电负荷峰谷差
引导B 优化社区用能特征互补的功能混合,促进能源互补利用
引导C 发挥社区功能规模效应,促使“废物”规模化再利用
引导D 基于用能多因子评价方法,指导选择最佳社区功能混合配比
5.2 策略10 基于减少用能需求的社区形态
引导A 结合周边环境调整建筑布局朝向,形成遮阳型外部空间与建筑形态
引导B 控制道路宽度,形成社区节能型街道
引导C 权衡判断建筑太阳辐射得热,选择合适的建筑总体空间布局
引导D 优化室外建筑空间布局,改善风环境和建筑自然通风
引导E 改善室外热环境影响因素,降低热岛效应
5.3 策略11 基于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社区用能配置
引导A 合理设置社区能源中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引导B 整合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实现太阳能规模化应用
引导C 结合气候环境及场地条件,采用合适的方式获取环境热资源
第6章 基于低碳生活方式的低碳社区绿色交通设计维度
6.1 策略12 强化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引导A 以慢行交通可达性的要求确定城市肌理
引导B 土地的混合使用优化出行模式,激发公交枢纽的活力
6.2 策略13 完善公交系统,强化公共交通的革新与优先权
引导A 合理适度开辟公交专用道
引导B 在有条件的区域合理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引导C 强化公交优先的法规和理念,提升规划与管理的反馈优化机制
引导D 采取交通静默措施
6.3 策略14 强化慢行系统与公共交
导语
作者基于实践,特别是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长期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实践,研究低碳生态社区城市设计的内涵,从自然、人文、能源、交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切入,总结经验、寻求设计规律,提出设计的5维度和19策略,涵盖了城市生态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等关系处理的相关内容,既实际、又深入,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可为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政府管理、相关从业人员、研究学者和在读学生提供富有启迪和值得借鉴的有益观点及实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