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胡适和他的朋友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郭存孝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胡适的译著、日记、书信、题字、写诗作词以及演讲稿为依据,由近及远、从微观入手,展现胡适的精神世界、在学术天地中的人脉关系以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从尘封中破茧而出。 作者简介 郭存孝,满族,1929年生于南京。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原馆长。曾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澳洲华人作家协会顾问。1992年迄今享受中国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主编出版《曾国藩等往来信稿真迹》《清末民初职宫名录》等四部。曾任《太平天国大辞典》和《民国人物大辞典》编辑委员兼撰稿人。 目录 沈定一尊重胡适 张难先仰慕胡适 高语罕与诤友胡适及汪原放 王慕阳对胡适的期望 陆久之等批评章行严,称赞胡适 胡适香港演讲“惹起广州的小风波” 胡适为《良友》画报著文并题字 胡适为云南和顺图书馆题匾 刘海粟与胡适、徐志摩的书画缘 胡适四十岁寿庆记趣 胡适支持李孤帆著《招商局三大案》 胡适为广源轮案胜诉而欣慰 胡适与上海小报刊界名人的交往与纠结 柯灵、钟敬文礼赞胡适 赵家璧与胡适的亲与疏 钦慕吐怒之交——胡适与郁达夫 乡情为大——胡适夸奖青年演员王莹 胡适与《学衡》守旧派的唇枪舌剑 君子之交——陈纪滢与胡适 勇于求索——小亡友龚羡章与胡适 邹韬奋与胡适及龚钺 丰子恺心仪胡适 沈从文对胡适的最后告白 胡适的江苏履痕 杨联升缅怀胡适及其大陆的愉快访问 胡适、蔡元培与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的友谊 胡适与英国哲学家罗素 苏联汉学家眼中的胡适 胡适与犹太学友索克思的生活情谊 美国记者阿班要拯救胡适 澳大利亚汉学家谈胡适与溥仪 从《师门辱教记》到《师门五年记》 李敖礼赞胡适与罗尔纲30l 主要参考资料 序言 胡适先生,我年轻时不 知其人。往后,隐约知悉先 师罗尔纲先生与胡适先生有 着一层深厚的师生关系,但 是在我与罗尔纲先生的接触 中,从未听他提及这位神秘 人物。如今胡适先生驾鹤西 去已长达58年,但他的为人 品行和治学精神以及学术成 就,仍然在鼓舞并推动着我 们的前进步伐。罗尔纲先生 仙逝也已23载,他老人家的 教诲与鞭策,至今鸣响在耳 边。 1994年3月,我应澳大利 亚华人历史博物馆的邀请, 对澳大利亚华人历史遗存进 行了访问考察,益我良多。 这期间,我曾去墨尔本大学 图书馆东方部参观,首次目 睹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的胡 适各类著作,大开了眼界1 1995年8月29日,我收到 罗尔纲先生的新书《师门五 年记·胡适琐记》。罗先生 在该书的扉页上亲笔题写: “存孝同志赐教罗尔纲敬赠 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于 北京”。接此力作,欣喜万 分!该书关于胡适部分写明 是“琐记”,然而不可低估其 价值,因为这本力作是帮助 我进人胡适人生领域的第一 把金钥匙。 1996年9月,我与老伴周 文杰女士移居到澳大利亚第 二大城市——维多利亚州的 墨尔本,随女儿生活。我们 喜爱这座静谧、典雅、优美 的温带城市,它曾数次被评 为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 一。空气清纯,树木繁密, 鲜花怒放,四季宜人!如从 温习历史和研究学问的视角 来说,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 和班迪戈等地,曾是我华人 祖先淘金时期的重要基地, 全州有四座华人移民淘金史 的专题博物馆。从研究胡适 来讲,难能可贵的是墨尔本 大学图书馆则是我们的黄金 书库。 我是在南京太平天国历 史博物馆工作四十余年后来 到墨尔本的。那时还不算老 ,67岁。因此,我一开始便 确定了在此异域的研究项目 :中国澳大利亚关系史、澳 大利亚华人移民史;胡适, 胡适与罗尔纲,胡适与圈内 外的名家及凡人们的多方面 、多层次、五味杂陈的交往 风采与纠结趣闻;在这当中 ,我挖掘出一些在历史角落 中被人忽略的人物与史事, 旨在填补历史的空白。 为此,我沉浸在墨尔本 大学图书馆。为了加深认识 ,提升资料的宽度,我又专 程去台北胡适纪念馆、故居 和墓园参观并搜集未刊资料 ;通过友人购买台湾学者们 的新著。与此同时,注意出 版动向,每年回国总要走访 各地图书馆,驻足新旧、大 小书店,采购学者们出版的 新旧胡适著述;也不忘通过 网购,收集有关或涉及胡适 的绝版珍籍。特别幸运的是 我买到了近期出版的多部头 的大书,如,2013年出版 的《胡适藏书目录》, 2015年台湾地区出版的《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增补版)》,2018年台湾 地区出版的《胡适中文书信 集》,还有《莲生书简》( 2017年)、《郁达夫日记 》(2017年)等,这些书 不仅扩展了我的视野,提升 了我对胡适的认知和认同, 也让我获得了破解谜团的利 器。 我坚信必须在扎实的基 础上,坚持以胡适的译著、 日记、书信、题字、写诗作 词以及演讲稿为依据,由近 及远,从微观人手,展现胡 适的精神世界及其在学术天 地中的人脉关系、艰苦努力 与显著成就,从而使一些不 为人知的往事,从尘封中破 茧而出,这也算得上是一片 亮点吧。 胡适聪慧过人、著作等 身;奖掖后学、树德育人; 一世清廉、乐于助人。但他 不是完人,免不了有一些应 该被问责的憾事。 我移居墨尔本不觉已24 年了,如今已是年过90的老 人。在此,我要感谢北京大 学图书馆、台北胡适纪念馆 、香港冯平山图书馆等,承 蒙他们从胡适藏书中将作者 尘封的赠书题记复印寄我, 还送我一片尘封的旧报,刊 登的是给胡适的一封长信, 等等,这都是可求而不易得 的宝贵资料。 我要感谢老伴周文杰, 她在视力大减的情况下,使 用放大镜,对本书进行校对 、润饰及配图,自始至终付 出辛劳。 限于年岁,囿于精力, 不到之处,祈请斧正。 2020年6月15日于墨尔本 导语 《钦慕吐怒之交——胡适与郁达夫》《乡情为大——胡适夸奖青年演员王莹》《君子之交——陈纪滢与胡适》《勇于求索——小亡友龚羡章与胡适》《邹韬奋与胡适及龚钺》《丰子恺心仪胡适》《沈从文对胡适的最后告白》……本书使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从尘封中破茧而出。 精彩页 沈定一(1883—1928),原名宗传,字叔言,名定一,号玄庐;浙江萧山县人;幼读经书,1901年中秀才;三年后,任云南广通县知县;1907年,升任署武定州知州;不久改任省巡警总办。他暗中与革命党人联络,密谋光复华夏;武昌起义后,参与攻打上海制造局;1912年,组织“公民激进党”,主张各政党均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支持“举义讨袁”运动;1914年初,因遭袁世凯通缉流亡日本和东南亚。1916年,回国后当选浙江省议会议长,但因又遭拥护袁世凯派的浙江总督通缉,被迫避走上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6月间,他与戴季陶等创办《星期评论》杂志,宣传社会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1920年5月,沈定一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发起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接着参与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遂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1921年2月,沈定一去了广州,又创办了一份《劳动与妇女》杂志。4月间,他返回浙江,领导了萧山和绍兴的农民运动。 在这期间,沈定一在上海各类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这引起了胡适的重视。胡适曾向《星期评论》投稿,从而让沈定一对这位已崭露头角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年轻教授刮目相看。他怀着满满的兴趣阅读了胡适的许多著作,彼此因而建立起始自1919年7月2日、中经1921年、终止于1922年2月14日间的通信关系。在这良好的关系中,可惜能见的仅有沈定一本人及与戴传贤、孙棣三联合致或复胡适的信函,却不见胡适致或复沈定一的函件。但是即便是有限的函件,也可洞察双方宣泄了办杂志的艰难,对对方的努力寄予同情和支持的心态,并且陈述了稿件内外的文学创作和国内形势以及人生诸问题,实在是相得益彰。 胡适赞《星期评论》是“受欢迎的兄弟” 《星期评论》诞生后,立即受到胡适的重视,并在他们创办的第28号《每日评论》上发表了一篇热情、中肯而又坦诚的贺词——“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兹将这篇贺词摘要公示如下,可见胡适的称赞心态及对该刊的期待。胡适云:“上海现在新出了一种周报,名叫《星期评论》。因为他的体裁格式和我们的《每周评论》很相像,所以我们认他是我们的兄弟。我们欢天喜地地欢迎我们的兄弟出世,更祝他长大,祝他长寿!” “《星期评论》的第一期出世时,我们看了虽然喜欢,但觉得这不过是《每周评论》第二罢了。到了《星期评论》第二期出版,我们方才觉得我们这个兄弟是要另眼看待的。 “为什么呢?因为《每周评论》虽然是有主张的报,但是我们的主张是个人的主张,是几个教书先生忙里偷闲提出来的主张,从来不曾有一贯的团体主张。《星期评论》可就不同了。请看他们的宣言:‘我们要改造中国,先要把我们的改造方针对大家讲明白。因为中国人已经晓得旧思想、旧政治、旧社会的不好,但是不晓得用什么新的东西去代替他,所以我们的宣传事业比一切事业都要紧。’ “《星期评论》的第二期果然注销一篇大文章,题目是《关于民国建设方针的主张》,题下的具名是‘本社同人’。最后有一段跋语说:‘以上这七章二十九条的意见,是同人几年来研究的结果。单是起草曾经费了几个月的时间,采用了多少学问家实际家的意见,参酌了多少专门的书籍。原稿的修改,也费了多少次的研究。” 胡适公平地认为:“这一层是《星期评论》的特色。这种特色分开来说:其一,有一贯的团体主张;其二,这种主张是几年研究的结果;其三,所主张的都是脚踏实地的具体政策,并不是抽象的空谈。” 胡适情犹未了,他接着又点赞‘《星期评论》的诸位先生竟能用‘本社同人’的名义发表一种团体的改造方针,这是中国舆论界的空前创举,我们诚诚恳恳地祝他做一个中国的‘新共和国’。更希望《星期评论》的榜样能引起中国舆论界的觉悟,渐渐地废去从前那种‘人自为战’的习惯,采用‘有组织的宣传方法’,使将来的中国真成一个名实相副的新共和国!……这是《星期评论》的趋向,也是我们希望《星期评论》带领全国舆论界做去的趋向”。胡适激动地说道:“我们欢欢喜喜地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万岁!” 胡适善待、礼待兄弟刊物《星期评论》,给予其坚定的支持,赋予其热情的关怀,用自己的热量让它燃烧起来。 胡适对《星期评论》的关怀,产生了能量,表现在两个兄弟刊物之间结下了互助的华章。同时衍生出胡适与《星期评论》主编沈定一等人的交流、通信与供稿的友好关系。 兹将沈定一等致胡适数函公示于下,可见其斑斑真情。 (一)1919年7月2日,沈定一等致胡适函 适之先生: 接到你29号的信并28号的《每周评论》,很感激你的用意。同时看到《每周评论》上没有独秀先生的著作,又觉得非常伤感,唉!监狱是进去了,几时回到研究室呢? 上海工部局取得出版的建议,此间出版界打算联合提出抗议,我们这小小出版物也同处于这矮屋檐下,前天送了请求书去,仅仅得了个出版后给他一张看看的允诺。如果不能把英租界的提议打消了,恐怕舆论中心的上海,要化成文字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