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洞庭湖区文化研究/湖南流域文化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是生命之源,更与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联。作为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洞庭湖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与文明,成为中国史前文明的“南方高地”。从古至今,洞庭湖虽盈缩不定,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给予人类以慷慨和丰厚的回报,从“饭稻羹鱼”到“湖广熟,天下足”,除了养育代代湖湘儿女外,还滋养了其他地区千千万万的民众,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湖”。数千年以来,数不尽的文人骚客或流连洞庭大湖,或驻足岳阳楼,纵横风月,一篇篇不朽佳作千古流传,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历史人文积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精神更是将中国传统儒家主流文化推到新的高度。
作为“湖南流域文化丛书”中的一部,本书全面回顾了洞庭湖的历史变迁,就洞庭湖文化源流与融合、核心价值、民俗文化、治水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一地区的民间传说、经典诗文、精品艺术、旅游景观进行了选介,可供广大湖湘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李跃龙,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党组副书记、研究员,主要从事地方文史和洞庭湖等领域的研究。第十一届湖南省政协委员,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专家咨询委员,洞庭湖区生态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主编和著有《洞庭湖志》 《洞庭湖的演变、开发和治理简史》《堤垸与洞庭湖区社会》《湖南省民俗志》《湖湘文化经典100句》等,撰写《重识母亲湖》系列文章。
目录
绪论:洞庭湖是思想和文化的湖
第一章 沧海桑田:湖南的母亲湖
一 洞庭湖称谓探微及其历史变迁
二 洞庭湖为灿烂的湖湘渔耕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洞庭湖为什么是“五湖之首”
四 “江湖关系”以及“两湖”之会
第二章 八百里洞庭: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一 史前文明的南方高地和楚国的“江南”
二 从稻饭羹鱼到天下粮仓
三 洞庭湖区开发模式探析
第三章 核心价值:湖湘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一 洞庭湖区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头
二 忧乐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耀眼的明珠
第四章 湖区社会: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
一 独特的神话体系彰显了湖区民众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
二 流寓和外来文化构成了洞庭湖区显著的文化特征
三 桃花源与逸隐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诗意的存在
四 洞庭湖地区是移民社会的样板
五 堤垸与御水抗洪文化
六 湖区与湖域外社会之异同
第五章 水乡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
一 口传谣谚传载了湖区风土人情
二 民间艺术和杂技游艺丰富着湖区传统文化
三 水上生产习俗:体现社会变迁
四 食鱼习俗
第六章 重要使命:守护一湖清水
一 洞庭湖湖泊湿地生态现状及生态立法
二 融入长江经济发展带是湖区发展的战略支撑
三 建设美丽洞庭湖是湖南省重大战略
四 洞庭湖治水文化
附录
一 民间传说
二 经典诗文
三 精品艺术
四 旅游景观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一湖四水的文化承载
湖南历史悠久、文脉绵
长、底蕴深厚,生于斯,长
于斯,那山、那水、那人家
,亘古及今,湖湘人民生生
不息地孕育、传承和发展了
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诚如
一代国学大师钱基博在其《
近百年湖南学风骈文通义》
导言中所言:“湖南之为省
,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
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
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
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
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
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
,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
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
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
。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
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
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
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
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
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
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
。”①这是钱基博对湖南地
理因素对湖南人文学风的形
成及影响的独到见解。湖湘
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因受湖南地理环境
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
特色。站在全国的角度看,
湖湘文化自成一体,独具特
色,但是从湖南境内看,湖
湘文化又因其境内的不同地
域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子系统
区域文化。流域是指以某一
条河流为主线,由分水线包
围的河流集水区所形成的独
立区域。常言道“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水为生命之源
,河流是人类文明发祥、发
展的重要载体,“人”作为文
化和文明的主体,我们虽然
不能以绝对的环境论来阐释
环境决定一切,但是生活在
特定区域环境下的人一定会
与这一区域的地理因素产生
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为此
,我们根据湖南山水特点,
以水为纲,将湖湘文化按湘
江流域、资江流域、沅江流
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区划
分开来,力图以流域为单元
,通过“一湖四水”的文化承
载来研究湖湘文化,以达新
解。
一 湘水壮阔 文运天开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
中游南岸洞庭湖水系一级重
要支流,湖南四大河流之一
。湘江源头由东西两源组成
,西源发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兴安县近峰岭,据《水经注
》载:“湘水出零陵始安县
阳海山。”清钱邦芑《湘水
考》载:“湘水,源出广西
桂林府兴安县海阳山,山居
灵川、兴安之界上,多奇峰
绝壑,泉水之始出也,其流
仅可滥觞。”东源发自湖南
省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
野狗岭,为潇水源头,于永
州市零陵区萍岛与西源汇合
。湘江流域面积为湖南四水
之最,湖南14个市州有8个
在湘江流域,全省经济、政
治、文化和人口重心都在湘
江流域,因此,湘江被誉为
湖南的母亲河,“湘”成为湖
南省的简称。
湘江流域位居湖南中东
部,河谷开阔,江宽水缓,
自古得灌溉和舟楫之利,北
通中原、南达岭南的优越区
位,使湘江流域的文化承载
丰满而厚重。由于人类趋利
避害、逐水而居及水系的关
系,湘江流域发育形成了许
多临水型城市,如长沙、湘
潭、株洲、衡阳、永州等,
其中长沙、衡阳、永州是最
具有代表性的集湘江流域文
化之大成的城市文明综合体
。长沙地处湘江下游及浏阳
河与湘江交汇处,位居湘江
流域门户,为中原通达岭南
的水陆枢纽,具有“南连衡
岳,北连洞庭,势控荆湘,
绾毂南北”①的区位优势,
为湖南水陆交通要冲,春秋
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城邑,为
秦长沙郡、汉长沙国治所,
有“楚汉名城”之称。长沙城
市的发展是历代政治治所和
湘江流域水陆交通完美结合
的结果,自秦代以后,长沙
逐渐发展成为湖南地区的政
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衡阳,位于湘江中下游交
界处的衡阳盆地,蒸水、耒
水与湘江交汇处,被誉为“
三水汇聚,衡雁福地”,为
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陆路节
点和水路交通枢纽,春秋战
国时为楚南人烟密集和商贸
繁盛之地,成为楚南重镇,
自有建置以来即为历代郡、
府、路、州治所,是一座文
化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的临
水型城市。永州又称零陵,
地处潇水与湘江交汇处,为
湘江中上游水陆交通要冲,
是湘江流域通达岭南两广地
区的重要节点,两汉时期的
零陵郡治设置于此,历为郡
、府、路、州治所,是一座
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
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湘江流
域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
兴。近现代以来,粤汉铁路
、湘桂铁路都沿湘江流域的
河谷布线,如今京广高铁、
京珠高速也同样如此。湘江
流域地域、地势、河流与交
通区位同向,可谓得天独厚
,湘江流域由此造就了较为
兴盛的文化与文明。
……
洞庭湖区的城市属平原
水乡与河湖结合型临水城市
。在农耕和渔猎经济的古代
,洞庭湖西岸的澧阳平原就
迎来了中国古代早期城市文
明的曙光,以城头山古城遗
址为代表的古代城市,标志
着洞庭湖区的城市起源、发
展与水利、地利有着天然的
联系。洞庭湖区的城市都属
于濒河湖、尽地利的临水型
城市,但由于湖区多水患且
湖巷河汊众多,沙洲阻隔,
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只有湖
河结合较好的门户型临水城
市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其中
以岳阳、益阳、常德最具代
表性。岳阳古称“巴陵”,地
处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