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原文学新风景/河南评论家文丛 |
分类 | |
作者 | 吕东亮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原文学新风景》主要研究了新世纪以来“中原作家群”的创作情况,重点探索了邵丽、乔叶等女性作家在中原文坛的崛起、短篇小说家刘庆邦的长篇新作、地市级文坛的卓越表现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参与度等问题。这些文坛现象在以前的河南文学格局中较为少见,堪称中原文学的新风景,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在具体的研究中,该书尽可能做到融宏观考察与文本分析于一体,结论力求在锐意创新的同时做到可靠稳妥,具备较强的说服力。该书系2017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支持计划(2017-XYXZ-18)成果。书中部分内容曾在《南方文坛》《小说评论》《文艺报》等报刊发表。 作者简介 吕东亮,1980年12月生于河南新郑,先后在河南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武汉大学文学院读书求学,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录 上编 中原女性小说家研究 第一章 女性作家的崛起与当代文学的“中原经验” 一、当代文学中的“中原经验”蠡测 二、女性作家的集中崛起 三、中原经验的新变 第二章 邵丽:寻找表述生命存在的方式 一、女性自我的生命观照 二、从“生活”到“生存”的生命体悟 三、姿态倾斜之后的存在反思 第三章 邵丽名篇细读 一、尊严的流转及其秘密——读邵丽的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 二、“总体性”的探求——论邵丽的《第四十圈》 三、后现代式生命存在感的呈示——评邵丽的中篇小说《北地爱情》 四、饮食男女中的黄河魂——邵丽中篇小说新作《黄河故事》略论 第四章 乔叶:经验的生长及其写作征候 一、散文的馈赠 二、敞开本心的女性书写 三、面对复杂和微妙 四、走向“非虚构”? 第五章 被“幽灵”召唤出的“罪与罚”——论乔叶的长篇小说《认罪书》 一、“我们都是有罪的人” 二、作为“幽灵”的历史 三、如何讲述他人的故事 四、乔叶与70作家的文化认同 第六章 市场、文坛与可塑性——试论青年作家成长机制中的乔叶 一、散文背后的市场支持 二、文坛新人培养机制的有效性 三、关于可塑性的思考 第七章 乔叶名篇细读 一、意象与世相——乔叶《锈锄头》细读 二、化俗成雅的书写——乔叶《卡格博峰上的雪》简评 下编 新世纪中原作家观察 第八章 “黄泥地”归去来——论刘庆邦的长篇小说新作《黄泥地》 一、作为乡土中国隐喻的“黄泥地” 二、现代乡绅的“归去来” 三、乡土之变与文学书写 第九章 “他者”消逝后的心灵风景——评刘庆邦的长篇新作《黑白男女》 一、生活重建中人的“自性” 二、原有的“他者”消逝之后 三、心灵的风景及其文化意义 第十章 激活先锋的能量——评墨白的“颍河镇”系列中篇小说 一、新历史主义的余韵 二、生存情境荒诞性的勘探 三、底层叙事中的“先锋性” 第十一章 写出连通众生的存在感——2015年河南作家短篇小说创作概观 一、短篇絮谈 二、细微处的发现与努力 三、技艺的能量 第十二章 信阳作家作品略论 一、陈有才的意义——读《陈有才诗文集》 二、寻觅差异的行旅——陈峻峰《三炷香》评议 三、《我的城》与“我们的城”——胡亚才诗集《我的城》读后 四、我们为什么不安——读田君的《不安之书》 第十三章 地域的活力:信阳散文述评 一、经验与经营——《2011年度信阳散文》述评 二、散文的常与变——《2012年度信阳散文》述评 三、表达你的发现——《2013年度信阳散文》述评 四、散文的“兴观群怨”——《2014年度信阳散文》述评 五、超越之途——《2015年度信阳散文》述评 六、散文和我们的时代——《2016年度信阳散文》述评 附录 为中原乡土招魂——周同宾访谈录 做一个讲求小说道德的小说家:乔叶访谈录 本书涉及的主要作品发表及出版情况 后记 序言 “80后”学者眼中的文学 风景 《中原文学新风景》序 吕东亮出生于1980年12 月,按现在流行的以年代 归类的划分法,他是不折 不扣的“80后”学者。 2006年,吕东亮从北京 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 业,到信阳师范学院文学 院工作。2010年他又到武 汉大学文学院师从于可训 先生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 方向的博士学位,2013年 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这些年来,因为工作关系 ,我多次到信阳、信阳师 院参加活动,东亮也多次 到郑州参加河南省作家协 会、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 会和河南省文学院组织的 活动,所以和东亮时有往 来,应该算是老朋友了。 可细算起来,究竟什么时 间认识东亮的,却记不清 了。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近 年来在吴圣刚、沈文慧的 主持下,组织全院老师集 中精力进行中原作家群研 究,并成立了“当代河南文 学发展与中原文化建设”协 同创新中心。作为重要的 基础性工作,在程光炜先 生的积极支持下,他们首先 组织十多位专家编辑《中 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 ,目前已出版了2辑共23卷 ,收录了25位中原作家的 研究资料,成为中原作家 群研究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这些工作,吕东亮不仅 作为专家编写了其中两卷 ,还做了大量组织和事务 性工作。他本人也迅速从 团队中脱颖而出,目前已 成为信阳师院文学院分管 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的 副院长。作为朋友,我由 衷地为他在专业研究领域 和组织工作方面的进步感 到高兴。 生活中的东亮,言语不 多,待人诚恳,做事认真 且思路清晰,因而总能给 人以踏实之感。孔子称道 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 ,大约就应该是东亮这样 的人。从读本科时开始, 东亮一直接受专业的文学 训练,硕士、博士研究生 读的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方向。求学期间,东亮关 注的重点主要是现当代经 典作家,对作品的研究细 致入微,对史料的考察深 入翔实。这样的训练使东 亮的学术根基异常扎实、 稳固,学风又特别踏实、 细致。近年来,东亮在信 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学科 建设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中原 作家群的作家和作品方面 ,并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 就。 日前,吕东亮把他近一 个时期撰写的与中原文学 研究相关的文章汇集在一 起,拟以《中原文学新风 景》为名出版。全书分为 上、下两编。上编主要论 述以邵丽、乔叶为代表的 女性作家群体在河南的崛 起,并由此论及当代文学 的“中原经验”;下编则分述 了中原作家群的其他一些 男性作家,如白桦、刘庆 邦、周大新、墨白等,同 时也单独对信阳作家群的 作家进行了论述。附录部 分则收录了几篇作家访谈 和对几位非河南籍作家的 研究文章。 中国新文学发端以来, 中原作家赓续以往沉潜下 去的劲健文脉,使中原文 学重新走向辉煌。特别是 新时期以来,中原作家群 成为中国文坛一支活跃的 劲旅,为中国和世界贡献 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作品。近年来,全国文学 界、学术界对中原作家群 越来越关注,研究河南作 家、作品的论文、著作不 断面世。信阳师院文学院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把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选在了中原作家群研究上 ,迅速做出了一批重要成 果。在从事基础性资料工 作的同时,吕东亮积极参 加河南文学界组织的各种 文学活动,认真与作家进 行深入的互动,置身文学 现场,以学术准备为基础 ,进行广泛深入的文学评 论活动,撰写了一批优秀 的批评文章。正因如此, 吕东亮的研究和批评得以 很好地相互生发,使其文 章能够在保持学院派严谨 、扎实的特点的同时,又 多了些参与到文学现场的 鲜活感,对作家创作方面 的突破和不足,能够有更 为准确的认识,因而也更 富现实意义。 《中原文学新风景》下 编重点讨论了几位具有代 表性的中原作家,有些属 于作家论的范畴,有些则 属于作品论的范畴,论述 信阳本地作家的文章则更 近于评论文章。这组文章 与前面论述邵丽、乔叶的 文章形成对照,构成一种 繁简关系,使我们可以由 此对中原作家群总体的创 作有个全面的认识。 《中原文学新风景》并 非对中原作家群创作的系 统论述,吕东亮只是选取 了几位他重点关注的作家 进行分析,由此使读者不 仅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著作 论及的几位作家,更可以 由此对中原作家群有全面 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 ,尽管这部著作对中原作 家群的论述在系统上存在 不足,但作为一种由点见 面的尝试,吕东亮做的是 成功的,应该向他表示祝 贺。在《中原文学新风景 》即将付梓的时候,东亮 嘱我为作品写段文字,权 且谈些对中原作家群及东 亮的一些浅见,以为序。 何弘 2017年10月1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