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毒物与药物的世界史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药学
作者 (日)船山信次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毒与药为线索,按时间顺序阐述了日本及世界药学的发展史,比如毒和药最初是如何从动物、植物、矿物中发现的,以及在化学发展之后,毒和药是如何人工合成的。作者认为,除了天然的毒素外,人类发明的大多数有毒化合物是在寻找药物或化学科学研究中偶然发现的,因此本书中介绍了影响人类命运的药物的发现,如牛痘、青霉素、奎宁、人造胰岛素等。本书还有很多人文故事,让读者在面对严肃的毒与药时,了解药学发展背后的有趣故事。
目录
第1章 古代的毒与药
地球、毒与药的诞生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毒与药
古印度、中国的毒与药
古代日本的毒与药
第2章 中世的毒与药
女巫与毒草
大航海时代的毒与药
文艺复兴、炼金术、科学与化学的黎明
麦角、鸩、鸦片
第3章 近世的毒与药
《本草纲目》与本草学的发展以及南蛮医学的引进
近代医学、药学黎明期中毒与药的相关发现和事件
向近代有机化学进发
第4章 近代的毒与药
病原微生物学的诞生与发展
近代药学及有机化学的诞生与发展
各种抗病疗法的黎明
第5章 现代的毒与药
的再发现与发展
控制精神的毒与药
科学发展和毒与药
公害与药害,毒与药导致的犯罪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我们知道土豆的芽有毒
,我们也知道河豚有剧毒
。我们还知道只要厨师拥
有河豚处理许可证,他做
出来的河豚就能放心食用
。平时有点儿小擦伤,我
们会给伤口消毒,或是贴
张创可贴。有头疼脑热、
蚊虫叮咬,我们也知道用
哪些常备药去处理,大部
分情况下我们都能从这类
中毒、化脓、头痛、发热
与瘙痒等症状中解脱出来
,平安无事。  也就是
说,平时我们多会在不经
意间,熟练地使用药物或
巧妙地规避毒物,顺利度
过每一天。我们顺理成章
地享受着如此的现状。然
而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
我们获得这种享受的日子
并不长。
要想在人类史中明确地
指出人从何时开始跟毒与
药打交道恐怕是不可能的
。说起人之为人的历史起
点,比如开始使用火种或
工具,开始定居于某地等
,的确能举出几个转折点
。毫无疑问,人类开始积
极使用毒与药的这一行为
也能算作转折点之一。甚
至可以推测人类是为了记
录毒与药的相关知识才发
明了文字、黏土板和纸张
等记录手段。事实上,这
些古老的记录中必定包含
着毒与药的信息。从历史
上看,毒与药和人类文明
息息相关。
进入现代社会,人类通
过崛起于19世纪后有机合
成化学,制造出了许多种
在当时完全不曾出现的毒
与药。换句话说,不论有
益还是无益,种类繁多并
且数量巨大的毒与药从此
介入我们的现代生活。
“毒”,常会给我们一种
负面印象,其实毒并非有
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
使用得当的话,它也能给
我们带来巨大的帮助。比
如杀虫剂、抗菌剂、除草
剂等产品,对被喷洒到的
虫、微生物或植物来说是
毒药,但对人类来说是福
音。并且,若没有那些名
为杀虫剂或农药的毒,现
今的地球上大概没办法存
活这么多人。另一方面,
在我们称为“药”的物质中,
很多是在它们以“毒”为名时
就名扬四海了。比如,近
代医药品中有种重要的肌
肉松弛剂十烃季铵,它的
研制就是从南美的植物箭
毒中获得的启发。还有乌
头属植物虽是著名的毒草
,但同时也是重要的汉方
药材。毒与药有着上述相
似的两面性,单从一方面
去解读是毫无意义的。毒
性与药性也并非它们的本
质属性,只是以人的标准
将它们划分为毒或药罢了

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
来说,如何巧妙地与种类
繁多且数量巨大的毒与药
打交道可谓一大生存课题
。因此,为了让各位进一
步了解毒与药,本书将带
领大家一起探索各种毒与
药是如何登上人类历史舞
台的,又是如何与人类共
同前进的。
导语
现代人敬而远之的巫术和咒语是古人治病的主要方式?
人类暗黑用药史,木乃伊竟然可以入药?
加入汞的仙丹让多少追求长生不老的权贵付出生命的代价。
探索各种毒物与药物登上人类历史舞台的传奇故事。
从谋权到暗杀,人类的用毒史让人触目惊心。
从帝王追求长生不老药到明星追求青春永驻药,药学的发展让人惊心动魄。
自古以来,无论是毒物还是药物,都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迄今为止,人类一直努力避开毒物,将具有疗效的物质应用于治疗中。
在本书中,从苏格拉底饮下的毒物到炼金术、兴奋剂等等,作者为大家介绍与古今东西的毒物和药物相关的秘闻、趣闻。
后记
首先笔者想说说归纳出
这本《毒与药的世界史》
的前因后果。此前,笔者
已执笔了《生物碱——毒
与药的宝库》(共立出版
)、《图解杂学——毒的
科学》(夏目社)、《毒
与药的科学——由毒见药·
由药见毒》(朝仓书店)
等和毒与药相关的书籍。
这些书主要以毒与药的化
学及作用为着力点,而在
执笔过程中笔者开始对毒
与药跟人类步伐(历史)
的关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原
因之一或许就是使用了毒
与药,并且笔者感到,随
着人类文明发展,“毒与药
的世界”也有了巨大的进展

因此,笔者专门以毒与
药的文化(历史)与人类
历史关联的事件,以及人
类历史又是如何跟“毒与药
的世界”发生关系的为焦点
,将当时收集到的信息整
理汇总成了本书。所以,
本书的标题或许也可以念
作《毒与药的世界史》吧

还未决定出版社时(不
过冥冥之中就把中公新书
作为了目标).笔者一有
时间就会进行原稿的整理
。有一次跟某个出版社的
责任编辑闲聊时无意间提
到了此事,也算是缘分吧
,就把本书的出版提上了
日程,这令笔者感到很不
可思议,也十分开心。
世界各地分布着啤酒、
红酒、威士忌、伏特加、
龙舌兰酒、日本酒、烧酒
等多种酒类,也有咖啡、
红茶、绿茶、乌龙茶、可
可等软饮料。它们虽各有
特色,但就拿酒来说,不
论原料和制法有多不一样
,都必定有酵母参与其中
,令人晕醉的成分也都是
在酵母发酵作用下生成的
酒精(乙醇)。而咖啡、
茶、可可虽各自来源于毫
不相干的地域与植物,但
它们都含有咖啡因类物质
。这些物种在地理上相距
甚远,而人们又是如何发
现它们的共通点的呢?并
且,适量摄取酒精与咖啡
因类物质对人类完全没有
影响,酒甚至还有“百药之
长’’的美誉,但如果体内代
谢酶不足,大量摄取这两
类物质都有可能引起严重
的不良症状,尤其是酒。
毒与药是不可分割的,
笔者将其称为“药毒同源”。
在执笔前述的《毒与药的
科学》时,笔者将其副标
题定为“由毒见药.由药见
毒”。这句话想表达的是:
单一地从药或毒的视角出
发,可能会看不清某些事
实,而通过药到毒或毒到
药的视角就能发现藏于盲
点的真相。这些能对活体
产生某种作用的生物活性
物质,用得好能成为对身
体有益的药,用得不好则
必然会显示出毒性。化合
物本身虽然性质稳定,但
使用的人不同,它是成为
救人的药还是变为害人的
毒,这之中的选择权与责
任便凸现了出来。因此医
疗领域中,药剂师这个熟
知毒与药双方立场的专业
人员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
,本书也对其进行了多次
论述。
人类已经找到了将危险
植物“转危为安”的方法,也
有将明显带有剧毒的植物
用于治疗的案例。此外,
世界各地还能见到许多积
极使用植物毒、动物毒作
为箭毒、鱼毒的方法,而
自古以来,人们食用这些
用毒获取的猎物却不会中
毒。但这些信息只留存于
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没有
保留成文字。古老的记录
中肯定会包含关于毒与药
的内容,古代的人们发明
文字、黏土板、莎草纸、
纸、笔、墨、墨水,仿佛
就是为了记录这些事物。
严格来说,笔者的专业
是天然产物化学,专门对
药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有
用成分进行化学研究。说
得更直白些,是探索药草
等物质的有效成分或新抗
生素,并对它们的化学结
构进行研究。因此,笔者
不是历史方面的专家,还
望各位读者能谅解文中的
浅薄之处。本书的标题写
的是世界史,实际上从历
史区分来说是以日本史为
参照,因为这样对日本人
而言更容易获得感性的理
解。另外,由于笔者并非
学史出身,尤其在历史事
件上恐怕会出现错误。当
事件存在异说时,笔者期
望尽可能公平地对它们进
行阐述,假如有理解上的
偏差或错误,笔者愿意承
担相关的责任,若有读者
朋友能予以指正更将不胜
感激。
本书中还曾提到“风茄”
等说法,这些仅仅是用来
表示植物与事实关系的别
称,绝对没有侵害人权的
意思,还望各位读者能予
以明辨。并且,本书中提
到的各种化合物的生物活
性顶多只是学问上的知见
,万不可囫囵吞枣而直接
应用于自己或他人的治疗
,切记切记。
笔者能著就本书,多亏
前人诸多著作的助力。其
中一部分列入了参考文献
,以表对前辈们伟大努力
的敬意。从完成原稿到出
版,笔者自始至终都得到
了中公新书编辑部松室徼
先生的照顾,还劳烦到了
各位校对人员。尤其是柴
田承二老师(东京大学名
誉教授·明治药科大学名誉
教授)用书信将其祖父柴
田承桂老师的经历与业绩
详尽地告知于笔者,还赐
予了宝贵的资料;长崎市
西博尔德纪念馆的织田毅
先生则帮助笔者寻找伯格
的相关资料,并赐予了影
印本,实在是万分感激。
最后笔者想说,一直守
护在身边的家人(妻子纪
子与女儿亚纪子)也是笔
者完成本书的源动力。
2008年深秋于红叶环绕
的美丽校园
船山信次
精彩页
说起动植物的毒,常有人会问:“这是不是动植物为了免受其他生物侵害而形成的防御机制?”
真正的理由(如果真有理由的话)当然只有造物主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认为这或许是生物多样性的结果。生物是不可能为了对抗外敌而有意识地花工夫或努力让自己带上毒性的。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在种类繁多的生物中,有一些只是碰巧天生携带着所谓的有毒物质存活到了现在。据估计,现在地球上栖息着数千万种生物,而如上一节所述,迄今为止地球上诞生过的物种恐怕已达数亿。如此众多的生物降临于世,其中条件相对优异的会留存下来,这也是很正常的。现在,含毒生物之所以多少显得有点出挑,那也是它们为了生存必然向有利的方向进化的结果。例如,日本以南的温暖海域里栖息着一种只会缓慢移动的生物——芋螺(也称鸡心螺),冲绳人称波布螺,因为这种海螺具有很强的毒性,甚至有人因它不幸丧生。这种行动缓慢的生物之所以能在生存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并存活至今,我们认为是它碰巧拥有了含毒的铦,既吓退了人类,又帮它捕食到了鱼类。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毒与药
刻在黏土板上的楔形文字和《埃伯斯莎草纸手稿》中的毒与药苏美尔人曾在中亚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与现代的伊拉克周边建立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通过解读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黏土板上镌刻的楔形文字,我们发现这些楔形文字记载了250多种植物性药物、180多种动物性药物以及120多种矿物性药物。很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种子传到了它的邻居埃及,并开出了名为古埃及文明的花朵。
在围绕尼罗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古埃及文明中,人类发明了莎草纸这种书写介质。莎草纸(papyrus)也是英语中paper(纸)一词的词源。
《埃伯斯莎草纸手稿》是德国的埃及考古学家埃伯斯(1837-1898)1872年在卢克索从叙利亚人手里购得。人们在位于卢克索以北、底比斯墓地的某具木乃伊的膝盖之间发现了它,经考证,手稿完成于公元前1552年。这幅卷轴宽30厘米,长达20米,分108个单元翔实地记载了各种疾病的症状与对应的治疗方法。除此以外,它还记述了药物处方、调制方法与使用方法。经过分析,包括酒、无花果、芦荟、蓖麻油、番红花、薄荷、鸦片以及像天仙子之类具有较强毒性的物种也记录在案。天仙子中可以提取到的主要成分为阿托品。总之,《埃伯斯莎草纸手稿》中仅仅作为药物被记录下来的动植物和矿物就有约700种。1922年,人们在帝王谷发掘了著名的图坦卡蒙陵墓,这位法老的在位时间约是公元前1333年至公元前1324年,相比之下,此手稿还早了200多年。由古代黏土板上镌刻的楔形文字(见图1-2)或《埃伯斯莎草纸手稿》这种记录了医药与毒物的古老文献来看,正如本章开头所言,人类就像为了留下毒与药的信息而发明了文字与记录介质。
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