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追忆蔡元培/追忆与铭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泰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蔡元培先生力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铸就了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奠定了今日的格局气象。作者以亲友、故旧、学生为主,既有柳亚子、周作人、林语堂、梁漱溟、冯友兰、顾颉刚,又有沈伊默、许寿裳、陈西滢、蒋梦麟、傅斯年。本集所选追忆文章,兼有史学价值与文学韵味,剔除了许多过分专业化的、需要特别知识准备才能阅读的“准论文”。希望这些有专业而又不囿于专业,能文章而不只是文章的基本风貌,读来或庄重,或琐碎,或洒脱,或俏皮。或长篇大沦,或三言两语,却有助于显示传主生命历程及精神境界的不同侧面。 目录 第一辑 追忆孑民 蔡元培传 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 蔡元培与北京教育界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 试为蔡先生写一笔简照 蔡先生不朽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蔡先生人格之一面 伟大与崇高——敬献于吾师蔡先生之灵 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节选)——谨以此文纪念先师蔡孑民先生百年诞辰 回忆 追念蔡孑民先生 蔡先生人格的回忆 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 我所追念的蔡先生 蔡先生与学术自由 蔡孑民先生底著述 四十年前之小故事 蔡先生的志愿——民国三十三年一月十一日在重庆蔡孑民先生纪念会讲 纪念蔡孑民先生 纪念蔡孑民先生 纪念蔡元培先生 蔡孑民先生的生活 记蔡孑民先生的事 蔡孑民 蔡元培逸事 回忆蔡元培先生和草创时的光复会 我和北大(节选) 蔡先师港居侍侧记 悼蔡孑民先生 第二辑 孑民自述 一 我的老家及家世 二 十年私塾寒窗 三 科举之路漫漫 四 委身教育 五 沪上革命 六 留学德国 七 在动荡的民初岁月 八 主持北大的六年 九 国民政府时代 十 怀念故友 十一 我在教育界的经历 导语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这就是“开出社会风气,酿成时代潮流,影响全国,收果后世”的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 《追忆蔡元培/追忆与铭记》分为“追忆孑民”“孑民自述”两个专辑。 精彩页 蔡元培传 夏敬观 蔡先生,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县人。幼从叔父铭恩学为诗古文辞,气体奇岸。性喜治经学小学。又师事同县王懋修,服膺宋明理学。母病,割臂和药以进。母丧必欲守居庐之训,服除未葬,兄为订婚,痛哭拒之。年十七,补诸生。既冠,居同县徐氏藏书楼,为校所刊书,因博览群籍,学益进。清光绪己丑庚寅,联捷进士。阅二年,殿试二甲。甲午授编修。居馆职数年,耻奔走津要,惟务学殖。朝鲜之役,日胜我败,志士愤懑,鉴于明治维新之效,竞言变法,元培至是亦涉猎翻译西籍,与友设东文学社,习和文。元培与梁启超为己丑同年生,于六君子中,尤默契嗣同学识,当其用事时,避趋炎势,不往结交,及政变,元培深致惋惜,叹其寡助致败,谓欲革新排旧,必先培养人才。观清廷政治窳败无可挽救,遂弃职南归,绝意仕进,从事教育,其思想革命自此始。自戊戌至丁未,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代理上海澄衷学堂总理,南洋公学特班教授,与同志组织中国教育会,推任会长,创设爱国女校、爱国学社,自兼教员,所至提倡民权女权,与物竞争存进化之旨。张园演学会,及《苏报》,皆与爱国学社相联系。其时昌言革命,几为国内唯一机构。东京同盟会成立,元培以杨笃生、何海樵介,入会,且入笃生所组暗杀团,筹制炸弹,与弟元康助其一切秘密经营。是时清廷拘捕会党亦益亟,海内各方举义辄败,元培以事阻意倦,遂坚游学之念。会绍兴学务公所延为总理,就任未久,清廷议派编检出国留学,乃请留欧,不遂。继笃生为译学馆教授,久之,始以朋辈相助,私费赴德,入来比锡大学。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归为教育总长。南北和议成,派赴北京迎袁世凯,旋人唐绍仪内阁,仍为教育总长。未几,以袁世凯专擅,违组阁本意,商之其他同盟会阁员,随绍仪辞职。自是赴德赴法,在外数年。至五年,始归任北京大学校长。元培为旧学时,治经偏于故训大义,治史偏于儒林文苑艺文志,及其他关于文化风俗之记载。及游学德国,所学于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外,尤注重实验心理学及美学。曾进实验心理学研究所,试验各官能感觉之迟速,视后遗象、发音颤动状比较表等。人文明史研究所,研究比较文明史,译有包而生《伦理学原理》,编有《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国伦理学史》。谓孟子所距之杨朱,即庄周为我即全己之义,庄子书中说此义者甚多,至列子杨朱篇,乃魏晋间颓废心理之产物,非必周季人所作。又于清儒中揭黄黎洲、戴东原、俞理初说,以为合于民权女权。黄、戴二氏,前人已所注意;俞氏说则元培始拈出。时主教育者,或导军国主义,或倡实利主义,元培意为二者固救时之要,不可不以公民道德为中坚,使有一种哲学之世界观与人生观,而涵养此等观念,不可不注重美育。美育者,元培在德受极深印象而欲尽力以提倡者。元培所谓公民道德,以法国革命时所揭橥之自由平等友爱为纲,而以古义证之,曰:“自由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也,古者盖谓之义;平等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古者盖谓之恕;友爱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古者盖谓之仁。”又尝以公羊春秋三世义说进化论,又尝说三纲五伦,曰:“纲者,目之对,三纲为治事言之也。国有君主,则君纲而臣目;家有户主,则夫父纲而妇子目。此以统一事权,与彼此互相待遇之道无关也。互相待遇之道,则有五伦。故君仁臣忠,非谓臣当忠而君可以不仁也;父慈子孝,非谓子当孝而父可以不慈也;夫义妇顺,非谓妇当顺而夫可以不义也;晏子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孔子曰,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若如俗说,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死,不得不死,不特不合于五伦,亦不合于三纲也。”其先生所说,题目不同而已,道则未尝相背也。在法国编有《哲学大纲》,多采取德国哲学之言,惟于宗教思想一节,谓真正宗教,不过信仰心所信仰之对象,随哲学进化改变,亦因各人哲学观念之程度而不同,是谓信仰自由,凡现在有仪式有信条之宗教,终必淘汰。或有以宗教仪式信条,可涵养德性者,元培曰:“此不过自欺欺人耳,若涵养德性,则莫如美育,盖人类之恶,率起于自私自利,美术有超越性,置一身利害于度外,又有普遍性,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寡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是也。”故常持以美术代宗教说。又尝欲编《欧洲美学丛述》,成《康德美术学》一卷;欲编《欧洲美术小史》,成赖裴尔一卷;又深信徐时栋所云《石头记》中十二金钗皆明珠食客之说,为考验证据,作索隐。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