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科普百科”是一套最通俗、最时尚、最新奇的青少年科普读物,从不同的视角来传授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奇趣的动物、缤纷的植物、辽阔的海洋、玄妙的数学、先进的医学……应有尽有。
这本由林新杰编写的《探求追索的科学发现》是其中一册,介绍了蜜蜂“怕老婆”背后的故事、智商不可估量的海豚等内容。
蚂蚁天堂、关于蝴蝶迁徙的三大谜团、揭秘苍蝇不生病的原因、蜜蜂“怕老婆”背后的故事、智商不可估量的海豚、海参逃生的奥秘……相信由林新杰编写的《探求追索的科学发现》会让你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还等什么,赶紧翻开书本,让我们一起踏上最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旅程。
蚂蚁这种昆虫,人其实很早就认识它们了因为在我国最古老的绍典之一的《尚书》里,便有“麻冕蚁裳”的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戴着麻织的帽子,穿蚂蚁那种黑色的裤子。人们还常常拿蚂蚁来容别的事物,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叫“蚁术”,形容战士爬墙叫“附”,说大家聚会为“蚁聚”,描述部队的队形叫“蚁阵”。尽管古人蚂蚁造了这么多的词,我却怀疑,他们对蚂蚁都未必了解。我认为,人类对蚂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恐怕是近代的事情。而且,即使是我们当代人,也未必对蚂蚁都了解,所以’还是有说蚁的必要。
一窝蚂蚁,看上去似乎都一个模样,其实不然。蚂蚁群里有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刚孵化出来的雌蚁和雄蚁都有翅膀,约一厘米长,是蚂蚁王国里的大个儿。它们全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人们叫它为“三节头蚂蚁”。
每年六七月间,这些繁殖蚁就开始分群。他们成群结队地趁黑夜飞出巢穴,并在空中飞个不停,那不是练翅膀,而是寻找对象。好事成了后,雄蚁就死了。雌蚁落到地面,摔掉翅膀,找个地缝钻进去,在里面产卵,生育未来的新王国的成员。之后她就成了蚁后。
不久,第一批蚂蚁出世了。许多蚂蚁仅有两三毫米长,他们是兵蚁和工蚁。尽管他们还是幼虫,但生来就是劳苦的命,刚刚发育完全,便外出活动,为新王国作贡献。
蚁后还在产卵。这时,她不吃不喝,像所有仔细看顾自己小宝宝的动物一样,它整天守候在那比芝麻粒还小的白白生生的卵旁边。她能耐再大,也照顾不了所有的卵。这时,工蚁会主动地帮助她。奇就奇在蚁后和工蚁能根据卵发出的表示冷、热、干、湿的不同气味,适当地搬动卵,放置在适当的地方。除此之外,他们还能根据实际需要,对卵进行处理,分别将卵按比例孵化成工蚁、兵蚁、雌蚁和雄蚁。
怎么达到这一点呢?通过喂食来实现。具体如何实施计划的,目前还是一个谜。
蚂蚁王国是个分工极为明确的王国。那乱纷纷的蚁群,实际分工极细,并且都有岗位责任制。有站岗放哨的门卫,有寻找食源的侦察兵。侦察兵外出觅食时,发现了巨大的食物,自己扛不动,拖不回,他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招呼一大帮工蚁和兵蚁来,循原路跑到食物堆放处,大家齐心协力往回拖。倘若半道上遇到别的王国成员来抢劫,兵蚁就会列队相迎,奋力斗敌。工蚁依然照搬不误。不论敌人多么强大,兵蚁都不会后退,直到打跑敌人为止,自己断头掉腿,决不眨眼皱眉。敌人跑了,他们又会喜洋洋地将巨大食物化整为零,高高兴兴地搬回家中。他们获胜而归时,也许会像人类打了胜仗似的载歌载舞,可惜,这方面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
工蚁是苦力。他们负责搜集食物,但自奉甚微。他们吃的是些甜果或昆虫的汁液,但不是吃的最好的。
他们把精美的食物喂给蚁后吃。蚁后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唯一的工作便是产卵。而且,是按将蚁群维持在一定数量的比例产卵,既不多产,也不少产。食源丰富就多生些,食物匮乏就少生些。“计划生育”做得好,似乎不像人类那么盲目。现在,世界上的政治家、学者大叫“人口爆炸”,蚂蚁王国里似乎没有这种呼声。
蚂蚁怎么实现互相的联络呢?如果捉只蚂蚁放在水面上,就会发现从它的腹部末端会散发出一层薄薄的油脂儿。这是他们的通讯工具。蚂蚁爬行时,将这“油”涂一点在地面,后来的蚂蚁依靠其灵敏的触角能嗅到“油”的气味,便可依此前行。所以蚂蚁不会迷路,走多远,也能找回家里。不同王国里的蚂蚁,“油”的气味是不同的,故此不会找错门儿。这似乎比人类的无线电通讯落后一点,不过,蚂蚁不像人类可乘火车远行,可坐飞机上天,他们不用无线电,只用涂油法便够了。因此,恐怕不能说他们的通讯方式落后。
蚂蚁还是牧民和气象专家。
蚂蚁牧民放牧的不是牛、羊,而是蚜虫。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