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卡布斯教诲录》虽然内容庞杂、纵横交错,却逻辑严谨、阐述明晰。书的开始部分首先交代了指导思想,之后很有条理地论述了各种问题,最后则从理论角度加以概括总结,指出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应品德高尚。
故事
据说在萨亥伯时期,②有个性情暴躁的桑给巴尔老人,他熟悉教律,是沙弗伊·牟特拉比③(愿他在天有灵)的信徒。他常为桑给巴尔人解释教规、出庭辩护、宣讲教义。当时还有个叫阿拉维的青年,是桑给巴尔首领的儿子,也担任着解释和宣讲教律的职务。这两个人彼此不合,一坐下来,就相互攻击。
有一次,这个叫阿拉维的青年,公开指责那个老人是个异教徒。这件事传进了老人的耳朵里以后,老人便反唇相讥,回击那个青年是私生子。
这件事传到了阿拉维那里以后,他便气急败坏,立即跨马奔向列依城④,向萨亥伯控告那个老人。并哭诉道:“难道你能允许一个人污蔑先知的后裔是私生子吗?”萨亥伯听后,十分生气。当即派了一个信使,去把老人召到列依来。
萨亥伯在法官和大阿訇的参加下,亲自审讯老人。他说:“耆老啊!您本是沙弗伊的虔诚信士,是个有学问、快人土的老者,怎能随随便便把一个先知的后裔诬为私生子呢?你的话有什么根据?我要对你加重地治罪,以便人们能从你这里吸取教训,不敢再像你这样不仁不义、无理妄为。按照教律,只该如此。”
老人回答说:“我的话是有根据的。阿拉维本人就是证人,可把他找来当面对质。我把他看做良家子弟,但他却声明自己是个私生子。”萨亥伯问:“这是什么意思?”老人回答说:“所有的桑给巴尔人都知道,是我为他的父亲和母亲主持的婚礼。而他却公开在讲坛上辱骂我是异教徒。如果他的信念就是如此,那么由于由异教徒主婚的夫妻,都是非法的,当然他就是在声称自己是私生子了。而若他并非真的这样看,只是在说谎,那就应当受到惩罚。总之,不论他是在说谎,还是私生子,都不应出自一个先知(愿他有福)的后裔之口。正像你所看到的,只存在着这两种情况。”
阿拉维听后满脸羞红,没说什么。只为自己那没有经过周密思考的言论十分懊悔。
话该讲时就讲,但不要胡言乱语。因为胡言乱语再进一步就是疯言疯语了。
不论同谁交谈,都要注意是否有的放矢,人家乐于接受?假如他在洗耳静听,那就说下去;否则,就收住话头。总之,所说的必须受听,不能使人反感;而且,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语言。只要是一个头脑清醒,不昏不聩的人,待人处事都会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
要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不要急躁厌烦。因为只有善于学习别人,自己才能善为说辞。
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新生的婴儿放进地下室里,虽然照样喂乳、抚育,但母亲和保姆决不同他说一句话,也不引逗他。由于他从未听人说过一句话,待他长大后,肯定是个哑巴,不懂人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说,听人说话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再有一个例证是:凡是天生的聋子,肯定是个哑巴;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哑巴又都是聋子的道理。
你应当聆听他人的话语。牢记开明君主和才智之士的教诲。他们说:“智者和帝王的教导能够使人心明眼亮,哲理正是治疗心灵的眼病的皓矾①。”对这至理名言,应当用心灵的耳朵聆听,并笃信不疑。
这些话又使我想起了几句睿智隽美的话语,这是出自伊朗著名的国王、正义的阿努什拉旺之口。我之所以在这本书里提到它,是为了使你吟读、理解、牢记并照此实行。我们只有切实遵循国王的遗训,才不愧为他的子孙。
我曾听说过关于从前的哈里发的轶事。玛蒙哈里发②(愿真主赐福给他)来到正义的阿努什拉旺的墓地,并进入了他的墓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