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论述了在西方艺术传统的形成过程中,古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先后成为影响其整体面貌的核心元素:古希腊的哲学、美学与艺术,影响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艺术的基本表现方式;而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成为其表达内容的基本武库;源于希伯来文化的基督教精神不仅成为中世纪艺术的核心内容,在其后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是西方艺术的重要灵感来源,同时系统考察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和中世纪文化,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艺术传统,呈现了西方艺术的流变与风貌。 本书适合广大的艺术爱好者、艺术理论研究者和学习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冀志强,河北宁晋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员,贵州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艺术理论、中西哲学比较。在《社会科学战线》、《山东社会科学》、《美术观察》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美学》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的‘观’及其诗性建构”、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画的非透视观法问题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 目录 导言 “两希精神”与西方艺术流变 一、什么是“两希精神” 二、西方艺术之流变 第一章 古希腊的文化 一、历史:爱琴文明到雅典 二、神话:自然解释与文化隐喻 三、生活:身体与情爱 四、哲学:寻求事物的本相 五、美学:美在何处寻 六、艺术:身体之姿与人文之美 第二章 古罗马的文化 一、罗马史与罗马法 二、哲学与美学 三、罗马艺术的崇高风格 第三章 中世纪的文化 一、希伯来与《圣经》 二、中世纪与基督教 三、中世纪的思想与艺术 第四章 文艺复兴:宗教中的古典重生 一、理解文艺复兴 二、透视法 三、文艺复兴的繁荣 四、放弃和谐 第五章 传统的新变:从巴洛克到印象派 一、巴洛克 二、洛可可 三、从新古典主义到印象派 第六章 结语:现代艺术与“两希”传统 参考文献 序言 世界上的文化,从形态 面貌上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理性文化,其主要 代表是中国的道德理性文化 与源于希腊的知识理性文化 ;另外一种是宗教信仰文化 ,其主要代表是基督教、佛 教与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文 化。基督教文化虽然起源于 西亚,但它的主要影响却是 在欧洲,与古希腊文化和古 罗马文化一起构成影响西方 文化的重要因素。佛教文化 诞生于印度,但在融入中华 文化后,印度佛教却逐渐式 微。伊斯兰文化主要影响是 在西亚、中亚和北非,并且 也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宗教 之一。 不同种类文化的和谐发 展,依赖于它们之间的相互 理解与借鉴。否则,就容易 因文化差别而发生冲突甚至 战争。美国学者塞缪尔·亨 廷顿(SamuelP. Huntington)认为,冷战后 ,世界范围冲突的根源由意 识形态的不同而被文明的差 异取而代之。 尽管事实证明这并非全 然正确,但文明与文化的冲 突的确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极 其突出。所以,和而不同, 应该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共存 的基本原则。当然,其中应 该包含一种取长补短的借鉴 与吸收。 近些年来,国内兴起中 国传统文化热潮,继承与发 扬华夏文明俨然成为现代中 国的一种时尚。这当然有其 积极的意义。但是,如孔子 所说:“过犹不及。”(《论 语·先进》)这种热度一旦 过头,就非常容易导致一部 分人不辨良莠,不去分辨我 们的传统文化中哪些方面对 于现代有积极意义,哪些方 面不利于我们建构新时代的 现代文化。《诗经》有云: “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小雅·鹤鸣》 )甄别传统文化中哪些适合 现代文明,这需要有一种理 性批判的精神。我们可以从 希腊以来的欧洲文明中看到 这种理性批判精神对现代文 明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不 可否认,西方文化中有很多 优秀的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 的,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那 种对明晰理性的要求。 但是,国内这一段时期 越来越强劲的传统文化热潮 ,可能使很多国人越加忽视 西方世界那种理性文明。当 然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 确实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我们对此的确该有充分的自 信。但是,有时候过度的自 信容易让人变得盲目和狭隘 。在这种背景下,整体理解 西方文化可能显得更加必要 。并且,通过对西方文化的 学习,我们可以对中国传统 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每一种文化中,艺术 的面貌通常成为其主要特色 的标志。所以,理解一种文 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生 长于其中的艺术。理解西方 艺术,则又需要理解奠基于 其上的“两希文化”——古希 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这也 是本书所要呈现的文化逻辑 。当然,本书的目的并不在 于展现“两希文化”的全部方 面,而是对深刻影响西方艺 术的主要方面进行阐述,并 在此基础上呈现西方艺术的 流变与风貌。尽管如此,这 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 作。 本书内容在整体上分为 两大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 章主要是关于“两希文化”的 内容,包括古希腊文化和与 其紧密相关的古罗马文化, 以及以《圣经》为代表的希 伯来文化和在《圣经》影响 下的中世纪文化;第四章和 第五章则主要是从文艺复兴 到19世纪的西方艺术。有了 关于“两希文化”的基本认识 ,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西方 艺术呈现其独特风貌的内在 原因。也就是说,本书在写 作中所树立的一个主要目标 是谈论欧洲从文艺复兴到19 世纪这五六百年的艺术发展 脉络;一个重要任务是这一 长时段的艺术所基于其上的 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 希伯来文化和中世纪文化。 本书的撰写必然需要佐 以对大量艺术作品进行解读 ,互联网的发达,为我们获 取这些作品的图片资源带来 极大的方便,本书的图片全 部来源于互联网。特此说明 ,以表谢忱! 冀志强 二○二一年五月于贵阳花 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