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江苏省知名教师王开东继刚获得“江苏省首届十年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的《深度语文》之后,又一深度力作,以六辑内容诠释自己对教育体制、教育现状、教育前景的理解与祈愿。时评、随笔、杂谈,身边事、史上人,有所感更有所悟。
本书展示了开东的精神世界和实践空间。无论是文学评论还是社会观察,无论是教育心得还是成长感悟,开东视野开阔,思考敏锐;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抑扬顿挫,浅唱低吟。于细节处揭示真知,在从容中表达灼见。善良中透着正义的激情,温和中不乏批判的锋芒。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非常痛非常爱(王开东教育随笔) |
分类 | |
作者 | 王开东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江苏省知名教师王开东继刚获得“江苏省首届十年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的《深度语文》之后,又一深度力作,以六辑内容诠释自己对教育体制、教育现状、教育前景的理解与祈愿。时评、随笔、杂谈,身边事、史上人,有所感更有所悟。 本书展示了开东的精神世界和实践空间。无论是文学评论还是社会观察,无论是教育心得还是成长感悟,开东视野开阔,思考敏锐;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抑扬顿挫,浅唱低吟。于细节处揭示真知,在从容中表达灼见。善良中透着正义的激情,温和中不乏批判的锋芒。 内容推荐 范美忠:把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中美顶尖高中生对话:我们输掉了什么;校长不识字,博士乱翻“书”……时评的“答案在风中飘”。郭靖身上的教育元素;佛祖是个好老师;打与不打,是个问题;孔子一堂“失败”的课……谁可以“不服从江湖”?四大名校批判;假如学生是乌鸦;天鹅是怎么飞不起来的;李小龙何以传奇;孔子的眼光和我们的伪道德教育……做教师,“不做教书匠”! 本书是江苏省知名教师王开东继刚获得“江苏省首届十年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的《深度语文》之后,又一深度力作,以六辑内容诠释自己对教育体制、教育现状、教育前景的理解与祈愿。时评、随笔、杂谈,身边事、史上人,有所感更有所悟。广博的视野,深刻的剖析,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言辞……他的博学与审问,他的慎思与明辨,他的笃信与践行,他的睿智与纯真,定会引起您的共鸣。 目录 序:睿智与纯真李镇西 时评——答案在风中飘 范美忠:把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从开平事件看杨不管的心灵挣扎 中美顶尖高中生对话:我们输掉了什么 说谎基因和色狼元素 汶川短信:真实的谎言 校长不识字,博士乱翻“书” 大刀向老师头上砍去 隆平一落选,上帝就发笑 马英九和陈云林礼物之文本细读 盐城跳楼和重庆弃考 随笔——不服从江湖 郭靖身上的教育元素 道德教育,何时春暖花开 中国制造和中国教育 佛祖是个好老师 文本解读的六个层面 打与不打,是个问题 演讲家邹越的局限 教育随想录 孔子一堂“失败”的课 不胜人生一场醉——关于范美忠的问答 杂谈——不做教书匠 四大名校批判 中国教育缺什么 假如学生是乌鸦 东西方民间文学中爱的差异 教师的人格力量 天鹅是怎么飞不起来的 惊心动魄的死亡教育 李小龙何以传奇 孔子的眼光和我们的伪道德教育 人物——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睡袍 庄子:相看两不厌 苏轼:为谁流下潇湘去 郁达夫:佯狂难免假成真 张爱玲:如朵云轩信笺上的一粒泪珠 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 凡?高:像向日葵一样明亮 普希金:俄罗斯的花朵和十二月党人的春天 尼采:人类是应当被超越的 李镇西:平民教育家的一个传奇 叙事——没有一片树叶,独自变黄 “不要脸”的风波 教师猛于虎 教育要警惕黑猫白猫论 绝不培养告密者 假如学生不喜欢学校 捡起一张纸,奖励1000元 闲话江苏省优课评比 一次华贵的生命体验 小白兔里的教育学 你的鸡蛋清是什么 视界——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最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读《小王子》 生命中最美丽的课程——读《相约星期二》 伤心岂独李斯人——读《李斯列传》 生命,怀念一种透明——评莫泊桑的《在乡下》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读海子的《村庄》 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评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 美丽是一场战争——评《西西里美丽传说》 狂飙为我从天落——评《恰同学少年》 失火的天堂——评《小鞋子》 像男人一样去战斗——电影《阿甘正传》评析 我们在黑夜的大海上相遇(代后记)——告别父亲 试读章节 三、范美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何在 范老师的朋友解释说,因为李老大(《新教育读写月报》主编李玉龙)在地震时刻,没有帮助小狐编辑逃生,只大喊一声,就自顾自逃命。事后,李老大内心痛苦,无法解脱。为了帮李老大解脱,范美忠开始写自己的逃生经历,他是用自己的举动来解除李老大的道德困境。我很奇怪,范美忠不是李老大手下的兼职编辑吗?为什么不当面帮李老大进行心理援助?为什么要写文章作践自己,来告诉李老大不必愧疚呢?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实际上,狂妄自大的范美忠是在启蒙,是对所有的民众进行一次自以为是的启蒙。否则,他何以会在第一时间把文章贴到好几个网站?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写《那一刻,地动山摇》,是对道德绑架的反感;是对某些道德家的讽刺,是让他们借机暴露自己的真面目;并且还要继续启蒙学生:“救人,是那些人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 范美忠,你不仅是逃跑的实践者,你还在公众空间发布逃跑论,并指称自己逃跑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对你的学生实行所谓的启蒙,尤其是在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关键时期。 钱理群先生早就说过:“启蒙主义是—个陷阱,启蒙的本质是好的,但是,达成启蒙的路径是什么?是启发对象的自主性,还是把对象作为你的一个强制灌输的对象?你是把他内在的美好的东西启发出来,让他独立走自己的路,还是让他服从你的思想和思路?启蒙主义和专制主义,只有一步之隔。” 钱先生对真正的启蒙尚且如此小心警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舍生取义”(舍弃学生,追求民主正义)的范老师,在兜售自己庸俗的逃命主义时,却是何其慷慨而激昂。范美忠,难道这就是你的《追求有意义的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四、范美忠到底想要启蒙什么 我以为,他是在写人的本能,他在鼓吹人性为本,他在强调自由,逃生的自由,活命的自由,他丝毫不以自己的行为为耻辱,他以为这样才是一种社会进步。 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谭千秋,也不能保证自己在特定的情况下,就一定能成为谭千秋那样的人,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些英雄保持敬畏之心。因为英雄人物稀少,所以他们弥足珍贵,更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此,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能走向更高的文明。 你范美忠可以选择不羞愧死,但你可以选择羞愧;你可以选择逃跑,但你事后可以选择补救;就算你事后不愿选择补救,你还可以选择忏悔;就算你不选择忏悔,你还可以选择沉默。但你偏偏冒天下之大不韪,信口开河,铸成大错。 总之,一句话,范美忠,你可以不够高尚,但你不可以蔑视崇高。 五、我们有没有资格指责范美忠 范美忠的很多朋友认为,范美忠的行为是真实的,因为能直面自己的真实,所以是社会难得的天真。范美忠的行为确实是真的,但真的不等于是善的,更不等于是美的。周朴园怀念鲁侍萍也是真的,抗战中一个日本人杀死了他的中国女友,保留了她的一只绣花鞋,怀念了一辈子,那也是真的,但却是最大的恶与丑陋。 还有一些人认为没有谁有资格指责范美忠,‘因为难保我们在地震到来的时候,不会像范美忠那样做。我认为这种观点很荒谬。范美忠触犯了道德的底线,自然受到舆论的谴责,难道我们所有的人,非得先鉴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指责他吗? 打个比方吧,一个法官要宣判一个贪官。贪官会说,你没有资格来宣判我,因为你没有证明,你在我的情况下不会贪污。这不是很荒唐吗? 还有人说,范美忠让很多人在批评他的过程中,获得了道德优越感和英雄主义。批评—个声称连亲娘都不救的人,能获得道德优越感吗?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让他们获得了道德信心、道德优越感,不也能促使他们避免以后的道德失态、道德失节吗?这又有什么妨害呢? 还有人说,什么甲啊,你不批判,什么乙啊,你不批判,什么丙啊,你不批判……怎么到范美忠,你就批判了? 如果这个推理有道理的话,那么,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不可能批判。因为下次,你照样可以说,什么甲啊,你不批判,什么乙啊,你不批判,什么丙啊,你不批判,什么范美忠啊,你不批判……怎么到范丑忠,你就批判啦? 当然在批判范美忠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 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会作何选择。因为那一刻没有到来,谁也不能预知。但假如那一刻到来,我们的天性会让我ff作出怎样的选择? 当然最沉重的反思是,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培养有心无肝的人了。德育是第一生产力,否则,就算是培养出北大清华等天之骄子,于社会于国家又有何益? 最后,就是认清了一些精英的真面目。 他们所追求的只是绝对的自由和民主,是有关自己臭皮囊的绝对自由和民主。一旦涉及自身的利益,就会丢自由之盔,弃民主之甲,一跑了之,并且还要说:我跑之后,哪管地动山摇。呜呼! 序言 几年前,我曾这样评价我的朋友魏智渊(网名“铁皮鼓”):“他是少有的没有被这个社会污染的人之一。”后来魏智渊去江苏结识了王开东,给我来电话说:“和王开东相比,我们都是坏人。”再后来我两次见到王开东,因为来去匆匆,没留下什么故事,但他给我留下了极为纯正的印象:性格温和而举止文雅,待人诚恳而言谈得体,彬彬有礼而胸无城府;特别是他那双眼睛,总是透出婴儿般清澈的光泽,这光泽,很容易使人想到久违的教养、修养和涵养。回头想魏智渊那句话,虽然有明显的夸张,但和王开东一比,我们很容易感到自己的世故。 很久以前我就在网上发表申明不再给人写序,可这篇序是我主动提出给开东写的——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想为开东做点什么。有朋友听说我给开东写序,提醒我:“书中有写你的文字,你给他写序,别人会不会产生误解或反感?”我说:“管他呢!我只做我愿意做的事!” 我用了两天时间浏览了这部书稿。说是“浏览”,其实里面好些篇章我是看得比较细的,有几次还因共鸣而陷入沉思。以苛求的眼光看,这本书算不上字字珠玑,但我确实被打动了。我读到了开东的博学,读到了他的思考,读到了他的成长,读到了他的教育实践……而这一切,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无疑会有启迪和帮助。 但我感受最深的,是开东那一颗纯正的童心。 这个世界上有学问的人多了,可有人有了一点才气或者读了几本别人没读过的书(比如不但读鲁迅胡适李泽厚刘小枫张志扬徐友渔葛兆光,还读尼采马尔库塞福柯杰姆逊塞伊德……哇噻!光听这些名字就让你晕了,由不得你不自卑),就以“启蒙者”“孤独者”傲慢的眼光视同行为“白痴”。而开东不然。开东也是有学问的——相信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同意我这个看法,但是他没有表现出半点浮躁炫耀的气息,而总是那么谦逊,待人接物总是那么恭敬。我不认为这种谦逊和恭敬是故作姿态,不,这是他永不自满的表现,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是他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 我曾说过这样的话,有些人富有才华可失去了纯真,才华使他心灵生锈,使他过于自恋自负自私而精于算计,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人纯真但缺乏智慧,于是这个“纯真”往往最后成为“愚昧”的代名词。如果一个人既睿智又纯真,那他就了不起。罗曼·罗兰认为,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看透了这个世界,并仍然热爱它!因为睿智所以“看透”,因为纯真所以依然“热爱”。有人评价托尔斯泰一直保持着一颗童心,因为直到晚年,他依然用婴儿般明澈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巴金去世时,我写过这样的文字:“著作等身的巴金多次否认过自己是作家,他说他不过是面对令人窒息的中国,写出了‘我控诉’!他没有想过所谓‘纯艺术上的技巧’,只是凭着知识分子的善良与正直写出了自己的见闻和心声,因此他便成了中国的良知,并因此而获得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敬意!巴金不是深刻的,但是善良的;巴金不是煽情的,但是真诚的;巴金不是尖锐的,但是敏锐的;巴金不是英勇的,但是无畏的——巴金不是文学大师、思想巨匠,而是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人!”在这里,对巴金来说,“人”的含义,就是富有智慧却一直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 写到这里,我担心有人认为我对开东评价太高甚至“吹捧过分”了。不,我当然知道年轻的开东远没达到托尔斯泰和巴金的境界,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他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许多人迷失了自己(过于自负,自我恶性膨胀,唯我独尊)的时候,开东的真诚、善良、谦逊、沉静、安详、内敛、淡泊……成了许多人的一面镜子。看到开东,我们或许会有一些自省,甚至会有一丝惭愧。 身为教师,这个职业赋予许多我们本来没有的“高尚”——“为人师表”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等等;可是面对学生,我们敢说我们就一定比他们高尚吗?我不止一次在我校全体教师大会上对老师们说:“如果我们把对学生的要求拿来要求自己,我们就非常优秀了!”这话其实我也经常对自己讲。我也许比我的学生多读了一些书——在他们眼里,我也算“学识渊博”了,可是作为一个人的纯洁度,我能比得上孩子们吗?我常常感到:比起学生们那一颗颗晶莹的童心,自己的一颗所谓“成熟”的心其实早已锈迹斑斑!教育,从根本上讲首先应该是人格的引领。那么人格引领者的“人格”如何呢?坦率地说,我们有的教师连“人”的资格都很难说真正具备(例子用不着我列举了吧),学问再多有什么用?也正是有感于此,我才对开东所保持的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怀有深深的敬意。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永远拥有的啊! 作为这本书的序,还得就这本书说几句。本书展示了开东的精神世界和实践空间。无论是文学评论还是社会观察,无论是教育心得还是成长感悟,开东视野开阔,思考敏锐;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抑扬顿挫,浅唱低吟。于细节处揭示真知,在从容中表达灼见。善良中透着正义的激情,温和中不乏批判的锋芒。 不过,如果要“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么我个人感到开东的文字远不如他本人朴实,虽说“文如其人”,但那是从整体上说的,如果落实到一些枝节处,“文”未必处处“如人”。也许是我个人的偏爱(甚至是“偏见”)吧,我感觉开东的文字有着明显的雕琢痕迹,比如“答案在风中飘”“教育,打着否定的手势坠落”这些表述,总让我感到开东的某种刻意追求。再比如,开东写林徽因文字的开头一段: 林徽因,一个怦然心动的名字,一场无与伦比的美丽,一段惊世骇俗的传奇,一颗划过整个二十世纪都璀璨耀眼的明星,一个从黑夜的大海中滑过,但永不熄灭、永不沉没的神话。她是古典和现代天造地设的最后一个美人,浪漫和时尚和谐统一的最后一曲挽歌,中西合璧水乳交融最美的一则童话,举手投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才女淑女的最后一轮绝唱。 我估计这是开东煞费苦心的文字,也明白开东想表达的意思,但我读起来很不自然,感觉这段话“油彩”太重——林徽因人家本来明明“清水出芙蓉”,你却硬要给她披上“一袭华美的睡袍”。 其实,我写文章也有这个毛病,我说开东,也是在说自己。“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无论做人还是作文都是如此。 ——开东,我俩共勉吧! 2009年1月24日 后记 6月7号,我做了最后一次辅导,然后,在楼梯旁,看着我的学生一个个从我面前走过。我目送着他们走进考场,用目光抚摸着他们,感觉他们满操场都是,像是火红的庄稼。 回家整理行李,一切都是匆忙的,冥冥中,我有不祥的预兆。 坐的是下午12点40的车,我的心就像长了翅膀,可是车轮子还是栽在地上,轮胎和地面摩擦粗糙的声音,沉闷而厚重。 下午六点到了马鞍山,妻子和孩子都累了,我想还是第二天早晨回家吧。晚上眼睛老是扑扑地跳,辗转到后半夜才睡着了。 夜里两点,哥哥突然发来短信,说爸爸危险了。心一刹那就揪紧了,妻子说,干脆打的回家。哥又不允许,说已经叫医生去了,让医生想办法,帮助父亲。 后来哥哥说,紧急输液之后,爸爸平稳多了。我这才眯了一会儿。早晨坐第一班车,有一些稀薄的雾,看上去既不障碍,也不透彻。心里也是阴云密布,我的脸因此变黑了。 在车上的时候,朋友发短信告诉我,作文题是“怀想天空”,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突然间就难过起来,我的天空在哪里?我要用什么样的心境和勇气才能够去怀想?我怎样才能从我父亲旧有的习惯中走出来? 到了无为,赶紧打的。 哥哥又打来电话,车站里人多,听不清。然后,就是短信告诉我——分秒必争。我告诉司机要快,一定要快!我知道父亲一定有话要交代我,在一滴水都不能下咽之后,父亲还苦苦等了我20天,就为了见我最后一面啊! 到家的时候,只有九点多。父亲已经被弄到哥哥家了。我记得哥哥曾经和我说过,重病的老人只要换一个铺位,马上就要走!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又像是诅咒。 终于来到父亲的床前,我叫了一声“大”。 父亲已经瘦得没有人形了,只有粗糙的皮包着骨头,而且父亲的脸整个小了一半。因为牙齿全掉光了,嘴巴一合拢,下颚就抿到了鼻子下。 我没有想到,我竟然没有哭,我已经忘记了流泪,我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在一片空旷中,只传来这样的声音,这是我的父亲,我挚爱的人! 父亲的眼睛睁得特别大,好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他说,开东好儿子,你回来啦?程媛也回来啦?妻子慌忙过来叫他,儿子也过来了,说,爷爷好。父亲“嗯”了一声,嘴不停地动,却已经不能说话了。听哥哥说,父亲早就不能说话了,直到我们回来后,父亲竟然奇迹般地清醒了。此前,父亲和哥哥商量,等到我们回来后,他就不要输液了,省得我们两头跑。 10点的时候,我的侄子从天津赶回来了。他在父亲面前不停地喊,可是,父亲已经不能说话了。但我知道,这个时候,他的意识应该还是清醒的,他的嘴不停地动。妈妈告诉他:“老头子,你说过,不要吓唬小辈的,快把眼睛闭上,把嘴巴抿起来。”父亲轻轻闭上眼,他在努力,可是嘴巴却始终抿不上——他已经没有力气了! 我们不断地呼喊他,告诉他,要等我姐姐。他认为最孝顺的小女儿。姐姐前几天回来看父亲,刚刚走。可能是姐姐回来,父亲高兴过度,精力不济。姐姐走的当天晚上,父亲就加重了。 姐姐要下午三点才到家。父亲后期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很想用基督教的仪式来办后事,但是,又为我们考虑,因为基督教聚会的时候,人特别多,单单毛巾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我对父亲说,一切都按照他的意愿,只要他说过的,我们一定做到。父亲听了我的这些话,果然安慰了许多。我说服了哥哥,要用基督教仪式来安排父亲的后事。 不久,基督教来了一些人,他们先做祷告,我表姐就是开城基督教的负责人,做完后,她摸了摸我父亲的脉搏,说,已经没有脉了,应该是走了。我于是靠近父亲,紧握住他的手,枯瘦的手,在炎热的天里,却特别地凉。但是,父亲的嘴突然动了一下,原来,还没有走。但,等我们认真注意的时候,父亲就再也不动了。下午2点23分,父亲走完了自己苦难的一生。 我忍住伤痛,和哥哥去街上,为父亲办理后事,此前,我对此事一窍不通,为了避讳,又不想打听。好在街上有办丧事的一条龙服务。于是,很快就租好了水晶棺,把其他的杂物交给商家去办。商家派车送东西去我家。 还是在上午,基督教的人就帮父亲穿好了衣服,因为鞋子有一点紧,过去的迷信,都要把鞋底割断,我们也这样做了。 现在,我们给父亲穿上基督教的衣服。那是白色的暗花的绸缎,很漂亮,我怀疑那是父亲穿过的最好的衣服,我突然间就流下了眼泪。我不知道怎么想起了马加爵说的那句话——囚服是他一生中穿过最好的衣服。我摸着父亲的腿,寒冷,坚固,我知道那个最以我为荣的父亲,永远离我而去了,永远。 还戴上了帽子,上面有十字架的。父亲一辈子都喜欢戴帽子,以至我们最后在找遗像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相片。然后,在鞋子上面套上了白色的鞋子,很大的,很尖的那种。还有一个红色的枕头,一个垫脚的垫子。他们把一床小棉被塞到父亲的身体下,然后,抬着棉被,把父亲放进了水晶棺,水晶棺其实就是冰柜,四面有连串的灯火。 我奇怪我总是很麻木,几乎没有流多少眼泪。就知道不停地忙碌,我还没有空闲来打理自己。傍晚的时候,我小姨妈和她女儿来了。小姨妈和妈妈长得非常相像,她一直像我的妈妈一样疼我,她是长辈中我最喜爱的人。小姨妈哭得非常伤心,还能不断地倾诉:“姐夫啊,我苦命的姐夫啊,你,一辈子辛劳,没过一天好日子啊。你没有兄弟姐妹,孤苦伶仃的,没有人疼,没有人爱啊……”就在那一刻,我的感情终于找到了倾泻口,所有的眼泪喷涌而出,源源不断,源源不断,我不停地擦,不停地流,不停地流……我知道,我将永远失去父亲了,失去了一个活生生的父亲,我将在我的家乡,父亲生活了76年的地方,永远永远看不到父亲了。而当我长途回家时,永远也看不见,父亲的张望,和远在100米就能听到的父亲粗大的嗓门了。这些伤痛,使得我绝望到了极点,并且一次次痛入骨髓。 8、9、10号三天,我为父亲守灵,三个晚上,我几乎都没有睡。夜里,灯光吸引了大量的蚊子,铺天盖地,黑压压的。我和哥哥几乎都忘记了蚊子,哥哥白衬衫上堆满了鲜血,还是姐姐先看到,因为疲劳和痛苦,我们都麻木了。父亲不在了,我们也都成了木头。 看着哥哥的辛劳和憔悴,我更是无言以对。我没有哪一次,有这么样舍不得我哥哥,从此,我要更好地照顾哥哥,因为父亲临终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他生活重,嫂子凶狠,农村艰苦,孩子又多。 10号,基督教有近百人来给父亲祷告,仪式庄重而肃穆。乐队吹奏的第一个曲子,竟然是《梦驼铃》!“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乡关在何方?”我一下子就对他们刮目相看。感谢这个宗教,它免去了母亲的很多痛苦,因为母亲坚信父亲去了天国,而那里,会有更好的生活。 11号我们就要送走父亲了,因为过去眼睛受过伤,我总是特别害怕爆炸声,但是,这次,我避免不了。我和哥哥一人一边,走过一里多路,沿路都是爆竹和50响,我就从它们旁边走过。奇怪的是走了那么远,竟然没有一个爆竹炸在我身上。按照过去的常规,只要有人为父亲磕头,我们都要还礼磕头的,很多人因此磕破了膝盖,很长时间都不能愈合的。父亲很早就为我们担心,生怕我们不能经受这个痛苦,如果,采用基督教的仪式,就能省掉这个环节,但是,又担心多花钱。可怜的父亲临去世还在两难中挣扎! 到了车队的地方,我们都上车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在敞篷车上,护卫着父亲的灵柩,感觉风特别特别大,吹得人睁不开眼睛。闭上眼睛,只有两旁的树影,从眼前掠过。人也就像一个飞蓬,飘泊,飘泊,漫无目的,苍白而空洞。 无为东乡的风俗,都是单号火化,所以,这天的人特别多。好在我们的路途很远,赶去的时候,入已经散得差不多了。父亲是排在28号。在交费登记上,我们还给父亲填写信息。突然间想到,这将是我父亲人生中最后一次信息采集,眼泪又盈满了我的眼眶,父亲,我怎么舍得你啊!过去,我总嫌你对我不好,你身上的毛病很多,但一旦我失去你,才知道你所有的缺点一刹那间都有了光彩,都成了我永久的回忆。父亲,我苦命的辛劳一辈子的父亲啊! 也就是到了生命的后期,父亲才和母亲说了实话,他早知道自己不行了。所以,父亲把草垛搭成了长方形,好让母亲弄柴火方便。因为每周晚上都有几次到隔壁村庄聚会,原来都是父亲陪伴母亲,现在父亲早早把乡间田塍的缺口都修补好了,用木板担好,上面铺上泥土。这样父亲还是不放心,在去世的头两天,还带信让我大舅过来。谁也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他也不告诉别人,估计是怕被母亲批评。大舅来了,父亲叮嘱他:“你妹妹(我母亲)晚上聚会,路上都是缺口,我已经填好了,但是只要牛一踩,就坍塌了,你要经常修补修补啊。” 还有父亲担心的就是哥哥,最后几天,老是流眼泪。哥哥再三问他,都不肯说真话,只是说:“我没有什么好怕的,我的孩子都有出息,重孙子都有了,我还不能走吗?”但在最后一个晚上,他才说了他流泪的原因。他有两个担心:第一,他舍不得我妈妈,妈妈没有记性,丢三落四的,吃药天天都要父亲提醒……还有就是担心哥哥,因为嫂子很厉害,哥哥善良,一打架就要吃大亏,垂着两只手,任凭她打得头破血流…… 我和哥哥把父亲送进去,前面还有四个人,有一个人特别年轻,也就这样走了。还有一个老太太,92岁。因为父亲,我亲爱的父亲,我对地下躺着的这些人,有了一种亲切感,我看见他们的手,露在外面,灰黄色的手,我一点儿也不害怕。 估计是怕我伤心过度,哥哥让我去买骨灰盒,于是,我就出去了。等我回来的时候,锅炉里是巨大的轰鸣声,大厅里空荡荡的,只有我瘦弱的灵魂在飘荡……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父亲究竟去了何方? 好在我还有很多亲人,很多朋友。 在家里最后的那个晚上,我收到一个温暖的短信: “开东,明天你就会告别老家告别父亲走向自己的生活。不管过去的影像是如何的清晰或模糊,是如何的温暖或淡漠,这一次,你会经历真正的精神断乳!开东,6月18日的父亲节里你只拥有一种身份:父亲。所以,开东,你要挺立成一棵树!会有风雨要你独自承担,会有好多幼枝要你遮挽,会累,会烦。可是,父亲已经把这支接力棒放到了你的手上,你只能向前。” 但愿我亲爱的父亲,去了天堂。并且不要知道,此刻的我,眼里盈满了泪水。 一年后父亲的祭日,我在泪水的照耀下,给父亲写了一首小诗,写好后,我不敢阅读,谨以此书献给父亲,献给我已经过去并将永远继续的苦难岁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