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国内外40多位学者的灾害人类学研究论文,包含理论、应用、个案、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内容涉及灾害人类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学科定位、灾害史、灾后恢复重建、干旱、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是一部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参考价值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文集。 目录 序言 前言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努力提高全球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在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灾害防治人类学研究,为建立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及防灾减灾服务 ——在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加强灾害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促进我省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在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小结 论当代灾害和灾害人类学研究 人类学视野中的灾难和文化要素的探讨 迈向灾害的比较社会学:灾害与社会科学 中国历史上的生产集约化、韧性和灾害 识别和培植古老与新型的救灾“反应单位” ——四川地震民间组织的人类学研究报告 论灾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灾害的表象与灾害民族志 人类学的灾害研究如何呈现 ——兼评《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 灾害与休闲:一种新的灾害人类学研究视角 灾变人类学研究关键词辨析 文明形式的环境伤害度 文化遗产和记忆的传承 关于汶川地震中谣言和信息传播的反思 灾害后的疏散和撤离 巨灾风险分担路径研究 ——以“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为例 浴“难”重生 ——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 灾后重建的阶段性与“社区参与”程度之关联研究 ——以“5·12”地震后汶川县阿尔村的灾后重建过程为例 宗教团体的灾后重建活动与其正当性 ——以中国台湾地区佛教慈善团体投入的两种灾后重建为例 救灾项目的面纱 ——四川孟村灾后房屋重建案例省思 心智的生态:防灾减灾第一步 新形势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究 云南省灾害指挥、营救人员能力建设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研究初探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咨询建议 云南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咨询建议 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 清代赈灾制度的外化研究 ——以乾隆朝“勘不成灾”制度为例 1786年大渡河地震、水患、救灾措施及启示 1815~1817年嘉庆云南大灾荒概况探析 试论川西北藏羌民族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生存智慧 气候变化对明永村环境的影响及村民的认知与应对 藏族神山信仰与全球气候变化 ——以云南省德钦县红坡村为例 干旱对红河沿岸村寨农民生计的影响与适应性研究 云南农村社区干旱风险应对能力建设研究 少数民族对干旱灾害的解释与应对 ——以楚雄五街彝族为例 云南大红山彝族地区干旱灾害研究 发展应急产业提高边疆地区安全保障 ——浅谈云南应急产业发展 云南的自然灾害风险及管理研究 云南姚安“7·9”地震的人类学研究 云南姚安官屯乡马游村地震调查报告 中国式一夜情关系的艾滋病传播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