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解放区文学”为黑龙江省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中所创造出来的革命文化成果。其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对于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仍发挥着积极作用。
“1945—1949年东北解放区文学大系”全面梳理东北解放区文学,收录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分散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以及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的东北解放区文学艺术。
本书为评论卷,收录了丁玲、王大化、韦长明、史乾等文人的评论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945-1949年东北解放区文学大系(评论卷)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东北解放区文学”为黑龙江省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中所创造出来的革命文化成果。其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对于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仍发挥着积极作用。 “1945—1949年东北解放区文学大系”全面梳理东北解放区文学,收录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分散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以及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的东北解放区文学艺术。 本书为评论卷,收录了丁玲、王大化、韦长明、史乾等文人的评论文章。 目录 总序 总导言 评论卷导言 丁玲 青年知识分子的修养 王大化 戏剧艺术观 韦长明 东北女性文学十四年史 东北散文十四年的收获 叶屏 读者来信 史乾 部队需要怎样的文学作品? 冯明 记鲁迅十年祭和东北文协的诞生 任愫 是的,我们需要文艺理论 刘白羽 加强文学的时间性与战斗性 刘绪 我的意见 汝珍 新社会与新秧歌 孙灼 我对于文学的意见 纪云龙 读《母亲》 李辉英 发挥文艺的战斗力量 杨蔚 “艺术还家”运动的开端——电话电报局工友职员的秧歌随感择记 吴殿元 希文 冷歌 沉盈 宋之的 张庚 陆地 陈沂 陈陇 陈紫 金人 周立波 周扬 孟伯 孟语 赵树理 草明 段句章 侯唯动 胥树人 姚远 桦 夏征农 铁汉 留意 海帆 陶君 萧军 甦旅 舒群 蔡天心 魏东明 存目 敬告 序言 东北解放区文艺思潮 评述(1945—1949) 蓝天 1945年9月19日,中共 中央发表《关于目前任务 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 战略方针和部署的指示》 ,向全党全军发出了进军 东北的动员令。在此一个 多月前,中央就已命令晋 察冀、山东分局选派部队 和干部挺进东北,抢占战 略先机。在奔赴东北的干 部队伍中,有一批来自延 安各文艺团体的文艺工作 者,其中包括由鲁艺音乐 系、戏剧系、美术系师生 组成的“东北文工一团”和 由延安青年艺术剧院骨干 组成的“东北文工二团”, 这些文艺团队汇聚了延安 等抗日根据地的大批艺术 家、文化名人和文艺工作 者,他们跟随部队一路北 上,在接管伪满时期旧的 文化机构的同时,又加快 新的报纸、杂志、剧团、 学校、协会的建设,以较 短的时间构筑了东北地区 的革命文化阵地。 面对新的土地、新的 生活,广大文艺工作者进 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深 入农村、城市、厂矿、部 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 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 繁荣一时。然而,在创作 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形形 色色的问题,突出的一点 就是创作者的背景驳杂, 其中有来自抗日根据地的 ,也有来自国统区的,不 同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 、艺术趣味掺杂在各类作 品中,造成了一定的思想 混乱,部分作品的创作倾 向出现了偏差,作家铁汉 深有感触地说:“半年来 ,常常听到读者在责备东 北的文艺工作者,责备他 们为什么逃避血淋淋的现 实?为什么把千万人所共 同感受的置而不写?”时 任安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 任的夏征农对此进行了深 入思考和分析:“由于我 们的文艺工作者受着旧的 影响很深,阵营复杂,接 受的程度不同,同时,由 于文艺批评始终没有开展 ,‘互吹’与‘相轻’的坏风气 还很流行,这就给了各种 不正确思想以藏身的处所 ,因此,文艺思想的混乱 在有些具体问题上,在个 别同志思想上,表现得仍 很严重。”这些问题也引 起了文艺界的注意,随后 ,本地区的主要报纸和杂 志纷纷开辟评论专栏,采 用编者按、读者来信、短 评、述评、观后感等形式 开展文艺批评,传播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发动群众、教育群众, 为确立正确的文艺路线提 供了思想保障。 初到东北的文艺工作 者首先感受到的是新老解 放区之间的政治和文化环 境差异。东北自清朝灭亡 到抗战胜利的三十多年间 ,饱受战乱和侵略者压迫 的痛苦,特别是沦陷的十 四年中,日本侵略者利用 宗教、教育、文艺、新闻 等工具向东北人民灌输殖 民意识,毒化他们的精神 世界。抗战胜利后,殖民 政权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 制虽然解体,但殖民统治 时期的意识形态还残留在 一些人的头脑中,东北民 众与新政权之间似乎存在 着一层隔膜。刚刚到达东 北的大多数文艺工作者对 东北特殊的历史环境了解 和认识不多,没有做好相 应的思想准备,仍然延续 过去的创作思维和方法, 脱离群众和实际,正如金 人所说:“我们总说把文 艺运动和群众结合起来, 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 真正好好地广泛地和群众 结合起来。在老解放区内 ,特别是在延安的新秧歌 运动,使文艺和群众的结 合已经很紧密了,但是在 新解放区,特别在东北, 就还差得很远。”以什么 样的形式和内容来服务刚 刚从侵略者的铁蹄下解放 出来的人民,是当时文艺 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 夏征农曾对东北解放 区文艺的现状有过正确的 分析,“大多数文艺工作 者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很 大进步,许多糊涂思想被 打破了,方向明确了,自 信力提高了,这是事实… …但由于我们的文艺工作 者受着旧的影响很深,阵 营复杂,接受的程度不同 ,同时,由于文艺批评始 终没有开展……这就给了 各种不正确思想以藏身的 处所”。开展文艺批评得 到了文艺界的热烈响应。 文艺批评是推动文艺进步 的武器,它不仅指引文艺 的正确发展方向,还能暴 露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文艺 思想,不断提升艺术家的 思想素质和创作水平,发 挥“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 ,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 影响于政治”的作用。 结语 1945年到1949年,短 短的三年多时间,东北地 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土地改革到自卫战争 和解放战争,这里的革命 波澜壮阔,在这样一个大 的时代背景下,文艺不仅 没有缺位,而且发挥了巨 大的社会影响力。“文学 是时代的反映,时代的先 驱,所以文学与革命是有 密切的关系。”在这个火 热的革命年代,文艺家们 深入农村、军队、厂矿, 感受时代的脉搏,创作出 一批形式多样、在艺术和 思想水准上达到一定高度 的优秀作品,鼓舞了人民 ,教育了人民。东北解放 区的文艺发展也并非一帆 风顺,徘徊过,迷惘过, 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 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 ,文艺工作者不仅投身于 创作之中,同时还开展了 广泛的文艺批评,不断“ 发掘这一革命战争时代的 人民战斗的伟大精神,并 把这个传统在文艺上发扬 下去”。这个时期的文艺 工作一改最初的分散状态 ,加强了领导,也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