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9章,下篇10章。上篇为总论,系统介绍儿科TDM的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原理、质量控制、发展历程、国内外现状与新理论、新方法、新进展等。下篇为各论,根据儿科系统疾病的用药进行分类,系统介绍了具有TDM特点的代表药物及其TDM的方法学、结果解释和临床应用等;结合临床实践精选典型案例,详细介绍如何基于TDM制订与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使读者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快速读懂和掌握PK/PD规律与参数,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临床实际病例的方法与技巧;对方案实施后的病例进行有效的临床药学监护和评估,充分实践个体化精准医疗,这也是本书的特色。 本书适合于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特别是儿科各专业的医师、儿科药师,以及TDM实验室科研人员、临床检验学同道、临床药理或儿科临床药理工作者、医学生、研究生和进修医生等阅读。也适于与儿童合理用药相关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者学习。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相关概念 二、儿科治疗药物监测的适应范围 三、TDM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 第二节 TDM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 儿童药物体内处置过程的特点 第四节 开展TDM的基础 一、TDM的理论基础 二、实验室检测基础 三、临床基础 第五节 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 一、体内环节的干扰因素 二、体外干扰因素 三、临床与实验室操作影响因素 第二章 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 第一节 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第三节 生长发育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第四节 药物转运体及跨膜转运 一、药物转运体 二、药物跨膜转运 第五节 药物与蛋白结合 一、概述 二、临床意义 三、不同年龄的血浆蛋白变化与药物结合 四、血浆蛋白异常时的TDM 第六节 常见疾病状态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一、肥胖 二、肝肾疾病对药物的影响 三、循环衰竭 四、低蛋白血症 第七节 TDM及个体化用药 第八节 儿童PPK及TDM研究案例 第三章 儿童药效动力学特点 第一节 生长发育对药效动力学的影响 第二节 常见疾病状态对药效动力学的影响 一、肾脏疾病 二、肝脏疾病 三、早产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 一、概述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 三、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四、药物-疾病相互作用 第四节 药效动力学研究案例 第四章 儿科TDM的实施 第一节 儿科TDM实施程序 一、TDM的目的 二、TDM的流程 三、儿科TDM方法学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儿科TDM标本要求与检测 一、标本来源 二、标本的基本要求 三、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交接等流程 四、标本检测 …… 第五章 儿科TDM质量控制 第六章 儿科TDM常见方法 第七章 基于TDM的儿科给药方案设计 第八章 遗传药理学与儿科TDM 第九章 新理论、新技术与儿童TDM进展 下篇 第十章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药物TDM 第十一章 儿童精神疾病常用药物TDM 第十二章 儿童抗细菌感染常用药物TDM 第十三章 儿童抗结核常用药物TDM 第十四章 儿童抗真菌感染常用药物TDM 第十五章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TDM 第十六章 儿童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TDM 第十七章 儿童免疫调节类药物TDM 第十八章 儿童抗肿瘤常用药物TDM 第十九章 儿童消化系统常用药物TDM 附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