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胡适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胡适经典散文三十七篇,包括时评杂感、文学随笔、游记、自传、怀人散文等。既有《文学改良刍议》《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等名篇,也有《南游杂忆》《宣统与胡适》《追悼志摩》等表露心迹的性情文字,多维度展现一个文学史外的胡适。全书配二十余幅照片,包括胡适手迹,全面呈现一代文豪与他所处时代的文人群像与时代场景。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目录 归国杂感 信心与反省 不朽——我的宗教 贞操问题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做的 名教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我对于丧礼的改革 为什么读书 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 科学的人生观 《蕙的风》序 大众语在那儿 文学改良刍议 一个问题 差不多先生传 孙行者与张君劢 《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 漫游的感想 南游杂忆 庐山游记(节选) 十七年的回顾 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的信仰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 宣统与胡适 追悼志摩 记辜鸿铭 追忆曾孟朴先生 海滨半日谈——纪念田中玉将军 泰戈尔在中国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追想胡明复 许怡荪传 序言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 现代意义的“散文”逐步成为 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 文体,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涌现了鲁迅、周作人、朱 自清、梁实秋、孙犁、汪曾 祺、张中行、史铁生等一批 优秀的散文家。为了全面展 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 创作成就,我社曾先后编辑 出版了“中华散文珍藏本”“ 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等多 套丛书,受到读者的欢迎。 此次“中华散文插图珍藏 本”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 步提升,我们优中选优,计 划收录近七十位散文名家的 作品,分辑出版。第二辑( 十种)先行推出,以飨读者 ,只愿这套“美文”大书能让 世间的心灵多一份温暖,多 一点明亮。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导语 三十七篇散文,二十五幅照片,篇篇经典,“但开风气不为师”,一本书读懂胡适散文的精粹。 本书收录了胡适写的散文作品,既注重审美欣赏,也顾及历史文献价值,有助于文学爱好者的鉴赏和研究者寻根溯源。篇篇经典,振聋发聩,在这里读懂一代大师的至真心灵,看透人生的繁复与不挠。 精彩页 归国杂感 我在美国动身的时候,有许多朋友对我道:“密司忒胡,你和中国别了七个足年了,这七年之中,中国已经革了三次的命,朝代也换了几个了。真个是一日千里的进步。你回去时,恐怕要不认得那七年前的老大帝国了。”我笑着对他们说道:“列位不用替我担忧。我们中国正恐怕进步太快,我们留学生回去要不认得她了,所以她走上几步,又退回几步。她在那里回头等我们回去认旧相识呢。” 这话并不是戏言,乃是真话。我每每劝人回国时莫存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我自己回国时,并不曾怀什么大希望。果然船到了横滨,便听得张勋复辟的消息。如今在中国已住了四个月了,所见所闻,果然不出我所料。七年没见面的中国还是七年前的老相识!到上海的时候,有一天,一位朋友拉我到大舞台去看戏。我走进去坐了两点钟,出来的时候,对我的朋友说道:“这个大舞台真正是中国的一个绝妙的缩本模型。你看这大舞台三个字岂不很新?外面的房屋岂不是洋房?这里面的座位和戏台上的布景装潢又岂不是西洋新式?但是做戏的人都不过是赵如泉、沈韵秋、万盏灯、何家声、何金寿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二十年前的旧古董!我十三岁到上海的时候,他们已成了老角色了。如今又隔了十三年了,却还是他们在台上撑场面。这十三年造出来的新角色都到哪里去了呢?你再看那台上做的《举鼎观画》。那祖先堂上的布景,岂不很完备?只是那小薛蛟拿了那老头儿的书信,就此跨马加鞭,却忘记了台上布的景是一座祖先堂!又看那出《四进士》。台上布景,明明有了门了,那宋士杰却还要做手势去关那没有的门!上公堂时,还要跨那没有的门槛!你看这二十年前的旧古董在二十世纪的大舞台上做戏;装上了二十世纪的新布景,却偏要做那二十年前的旧手脚!这不是一副绝妙的中国现势图吗?” 我在上海住了十二天,在内地住了一个月,在北京住了两个月,在路上走了二十天,看了两件大进步的事:第一件是“三炮台”的纸烟,居然行到我们徽州去了;第二件是“扑克”牌居然比麻雀牌还要时髦了。“三炮台”纸烟还不算稀奇,只有那“扑克”牌何以会这样风行呢?有许多老先生向来学A、B、C、D,是很不行的,如今打起“扑克”来,也会说“恩德”,“累死”,“接客倭彭”了!这些怪不好记的名词,何以会这样容易上口呢?他们学这些名词这样容易,何以学正经的A、B、C、D,又那样蠢呢?我想这里面很有可以研究的道理。新思想行不到徽州,恐怕是因为新思想没有“三炮台”那样中吃吧?A、B、C、D,不容易教,恐怕是因为教的人不得其法吧? 我第一次走过四马路,就看见了三部教“扑克”的书。我心想“扑克”的书已有这许多了,那别种有用的书,自然更不少了,所以我就花了一天的工夫,专去调查上海的出版界。我是学哲学的,自然先寻哲学的书。不料这几年来,中国竟可以算得没有出过一部哲学书。找来找去,找到一部《中国哲学史》,内中王阳明占了四大页,《洪范》倒占了八页!还说了些“孔子既受天之命”,“与天地合德”的话。又看见一部《韩非子精华》,删去了《五蠹》和《显学》两篇,竞成了一部《韩非子糟粕》了。文学书内,只有一部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很好的。又看见一家书目上有翻译的莎士比亚剧本,找来一看,原来把会话体的戏剧,都改作了《聊斋志异》体的叙事古文!又看见一部《妇女文学史》,内中苏蕙的回文诗足足占了六十页!又看见《饮冰室丛著》内有《墨学微》一书,我是喜欢看看墨家的书的人,自然心中很高兴。不料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任公先生十四年前的旧作,不曾改了一个字!此外只有一部《中国外交史》,可算是一部好书,如今居然到了三版了。这件事还可以使人乐观。此外那些新出版的小说,看来看去,实在找不出一部可看的小说。有人对我说,如今最风行的是一部《新华春梦记》,这也可以想见中国小说界的程度了。 总而言之,上海的出版界——中国的出版界——这七年来简直没有两三部以上可看的书!不但高等学问的书一部都没有,就是要找一部轮船上火车上消遣的书,也找不出!(后来我寻来寻去,只寻得一部吴稚晖先生的《上下古今谈》,带到芜湖路上去看。)我看了这个怪现状,真可以放声大哭。如今的中国人,肚子饿了,还有些施粥的厂把粥给他们吃。只是那些脑子叫饿的人可真没有东西吃了。难道可以把《九尾龟》、“十尾龟”来充饥吗?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