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兵谣(军旗飘扬红色军旅文学作品)(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国荣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一位纯朴忠厚的农民的儿子古义宝,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在部队寻找人生出路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欲念与环境风潮的契合,使他差不多攀到人生的光辉顶点;变形行为与灵魂的反差,又让他几乎跌至罪犯的边缘。从本我到失却自我,再回归到真我,他的人生之路是一串奇特的脚印,与领导、恩人、同乡、妻子、恋人、知己,演出了一幕人生活剧。 作者简介 黄国荣,笔名秋野。江苏宜兴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2018年被中国发行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图书发行业致敬影响力人物。 1978年开始文学写作,发表、出版文学作品700余万字。《山泉》《晚涛》《尴尬人》《履带》《平常岁月》等短、中篇小说获期刊优秀作品奖、全军文艺创作优秀作品奖;《兵谣》《乡谣》《碑》获总政全军文艺创作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一等奖;中篇小说《苍天亦老》获总政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乡谣》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极地天使》获《人民文学》2015年特别奖;《城北人》获加拿大“大雅风文学奖”提名奖。电视连续剧《兵谣》获飞天奖,《沙场点兵》获金鹰奖、2006年度最佳收视率奖、“五个工程”奖。 目录 上卷·入梦 下卷·出梦 序言 英雄的诞生——评黄国荣 的长篇小说《兵谣》 孟繁华 (评论家、教授、博士 生导师) 王建军父亲去世多年了 ,但他那间屋子没人再去惊 动,很多他用过的东西和资 料依然与原来一样摆放着, 虽说时常有灰尘,但母亲和 我也很少进去,总觉得父亲 没有离开,还在那间屋子里 ,还有他苍老略有微弯的身 影。 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快到了,我想为父亲整理那 个年代遗留的故事和资料。 小的时候,我记得那是湖北 的夏天,父亲总是穿着白色 带洞眼的汗衫,吃完饭,高 兴了,常把三个孩子拉到身 边,挥着那把用布包裹的芭 蕉扇,带着一口浓厚的山东 茌平乡音,给我们讲当年他 和小日本拼刺刀的故事,讲 他在大别山侦察连的故事, 让我记忆很深。 父亲名叫王耀德,家在 山东茌平县博平徐官屯一个 平原农村。他上面有两个哥 哥,下有三个妹妹,家境十 分贫困,家里祖祖辈辈面朝 那片老碱地,只能靠一些玉 米棒子充饥。那些年,日军 侵占了中国,大批军队在华 北地区烧杀掠夺,十六岁的 父亲就在心里埋下了怒火, 他在村里天天磨刀练武,挥 棒练枪,总想走出村子。有 一天,他听说邻村有招兵的 ,还发白馒头管吃,他瞒着 父母,偷偷跑出八里路,写 上自己的名字“王耀德”,拿 起白馒头吃了个饱,还没来 得及换衣服,也不知道是什 么队伍,就知道去打鬼子, 拿起枪就在博平镇口不远处 的冰河上与日军打上了,这 一打就是一夜。天亮时,日 本鬼子死了一片,剩下的鬼 子跑了,老百姓都在冰河和 镇口忙着打扫战场。这一仗 打掉了日军一个中队和一个 小队,当地老百姓都很解气 。 这消息传到了徐官屯, 爷爷和奶奶这才知道,小儿 子头一天偷偷参加了队伍, 在冰河上和鬼子打上了,村 里去的人有的说见到了他, 有的说他死在了冰河上。爷 爷眼睛不好,急得忙招呼两 个儿子和他母亲卸下家里的 门板,跑到十多里外的冰河 战场,寻找亲人的尸体。村 里有的人找到尸体都抬回家 了,可是,家里人怎么也找 不到父亲的尸体,最后只好 抬着门板回家了。爷爷王春 友在村里是个好强的硬汉, 他睁着一双半明的眼睛,在 地里为儿子埋了个空坟。白 天,爷爷不敢哭,到了夜里 偷偷哭,最后哭坏了眼睛, 什么也看不见了。 其实,护城河打鬼子那 一仗,父亲在鬼子小钢炮的 爆炸冲击下掉进了冰洞,他 爬起来后连续击毙了鬼子的 钢炮手。天不亮,父亲就随 部队迅速撤离转入了太行山 区。后来,父亲才知道,他 跟随的队伍是抗日的八路军 。他到了刘伯承的身边,转 战挺进了大别山。 父亲打仗很机灵,而且 枪法极准,一直用他那支老 式的三八大盖枪,尤其是枪 口配带的刺刀,他最钟爱。 那把刺刀,杀过不少日本鬼 子。父亲说,好几次打着仗 ,鬼子上来就统一拼刺刀, 八路军开始吃过亏,好在父 亲练过几招,鬼子拼刺刀凶 猛,但过于简单,父亲总是 在躲闪中寻找战机杀死鬼子 。有一回,两个鬼子朝父亲 刺过来,他左闪右躲被一个 鬼子刺破了腰部,但他还是 强忍着伤痛左右开弓杀了两 个鬼子。我曾看过父亲身上 那块伤疤,它永远留在他的 身上,好像是奖赏他杀敌的 纪念。 说到纪念,父亲一辈子 都保存着十颗三八大盖的子 弹,而且都深藏在樟木箱的 底下,还有那些各式的勋章 ,如抗日勋章、解放勋章等 。湖北常有梅雨季节,我记 得,每次出太阳时,母亲都 把箱子搬出去晒晒,那十颗 子弹和1955年授衔的老军 装,伴着各类勋章都翻了出 来。我总爱和伙伴们一起摆 弄,把肩章也摆在自己的肩 上。说真的,那个年代,我 们爱听打仗的故事,可是父 亲讲得很少,但我从父亲的 老战友那里,知道了太多关 于大别山侦察连的传奇。 1997年,邓小平同志去 世,父亲那几天都陷入沉闷 之中,说话很少。父亲住在 解放军报社大院,除了有规 律的活动,平常都准时回家 。该吃饭时,不见他的身影 ,院子里也找不到他。 父亲当过警卫员,当过 尖刀连的战士,枪法准,打 仗动脑子,从普通战士到排 长、连长,一直在最艰苦的 战斗中成长。我知道,在战 争年代生存下来的战友,感 情深厚。说来也怪,父亲的 战友多年不走动,但1997 年底,多位老战友在一两天 之内不约而同地来看我父亲 ,谁都握着父亲的手有讲不 完的话,有带泪的回忆。特 别是周力才老人讲的与父亲 和战友的事,我听得很仔细 …… 那两天,我从父亲很多 战友那里,知道了一个传奇 而勇敢的作战故事。作为儿 子,本来想抽空陪父亲去大 别山看看,但因为一个不起 眼的感冒,1997年底父亲 走了。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永 远戴着那顶旧军帽,也从没 提起过头部受伤的事。父亲 身上究竟留下了多少伤痕? 我只知道,父亲的头部留下 了大片疤痕,甚至不长头发 ,但父亲依然平静淡然。他 的腰部、头上,还有腿上也 有,真的数不清。我为父亲 在战争年代的那些痕迹而敬 畏和感动。朝鲜战争爆发时 ,父亲完全可以以治伤养病 为由不去参战,可他和他所 在的十五军毅然出征朝鲜, 他的足迹踏遍 导语 第二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长篇小说一等奖!同名电视剧获飞天奖! 谣,指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或民间流行的歌谣。“兵谣”的含义是,战士心中无伴奏的吟唱、军中流行的歌谣。《兵谣》是长篇小说,但它的故事确实具有“兵谣”的性质,叙唱了军人古义宝的三支歌谣。 书评(媒体评论) 《兵谣》所达到的真实 和尖锐程度,是非常值得称 道的,它走向了一个新的阶 段。 ——李准(中国文联原副 主席) 文学界对于《兵谣》的 意义认识还不足。《兵谣》 所塑造的“古义宝”的形象, 正是我梦想多年的社会主义 新人的形象。 ——陈建功(著名作家、 中国作协副主席) 精彩页 上卷·入梦 一 新兵要集结开拔了。 公社大院子里比唱大戏还欢闹。一个新兵身边围一堆人,爹娘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再加小哥们儿,有的还有未婚妻。这个嘱咐他要听长官的话,那个要他好好干,这个让他别想家,未婚妻则咬耳朵让他到了外面别变心。小伙子一个个穿上新军装都变了模样,头一次感觉自己在父母兄弟姐妹和哥们儿面前一下子成人物了,喜得合不拢嘴。 古家坡有两个新兵,一个叫古义宝,一个是刘金根。 刘金根像头起性的小骡驹,满院子欢窜。 古义宝却苦着脸,没有一点喜兴,送行也只有他爹一个,连他对象林春芳都没来,满院子新兵只有他成了个别,成了人家的反照。按说他当兵又定亲,双喜临门,应该乐得蹦乐得唱才对头,他这是怎么啦? 为当兵,他不知做多少梦了。早在两年前晕倒在坡上那个上午就有了这念头,具体点说就是他们村那个在外面当什么司令员的坐着小轿车回家看爹娘那个上午有的。那日清晨,他起晚了,娘数落了几句。本来一看那黑不溜秋的地瓜煎饼就没多少胃口,再让娘一数落,赌气抹了把脸,梗着脖子就出门上工去了。那一日队里往山上送肥,一人一辆推车。一车肥好几百斤,你一车我一车,你一趟我一趟,谁也做不得假,谁也偷不得力。更要命的是满车一路是上坡,回来空车才是下坡。加上刘金根这小子干什么都爱跟他较劲,古义宝又特别要脸面,粗活细活、出力用脑,他哪样也不愿输人。气可以赌,力却不从心。送到第三趟,古义宝就浑身冒虚汗,上坡腿肚直打战。年轻小伙子谁不要面子,何况古义宝又特别要面子,没劲也得忍着。空车回村路上,他饿得实在撑不住了,偷偷掰了个青玉米连玉米棒一起嚼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送到第五趟,身子由不得面子了,他让人落在了坡下,刘金根落他时还故意唱着歌喊他,伙伴们推着空车返回时他才拱到半山坡,他当然不会让人帮他,也没人要帮他,他们扔下一堆笑下山去了。古义宝咬着牙一步一步把那车肥送上坡,弓腰放下车,刚一抬头,眼前突然一黑,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小风把他吹醒,山上除了风吹着小草什么都没有,连只麻雀都没有,只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晕倒在坡地,没有谁管他,他心里不免一酸。他顿时冒出一个念头,若要是他不再醒来,等于死一条狗一样。两滴冰凉而枯瘦的眼泪滚出眼角。说不上是他推车子还是车子支撑着他回到村里,村子里竟过年一样欢乐。半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围在地主家门前,平常没人进这家门,路过都不愿瞅一眼那大门。今日可不一样了,他家虽仍是地主,但有一辆漆黑的小轿车停在他家门口,那一位穿军装的司令员是那老地主的儿子,他拆开整盒的香烟朝爷儿们扔,他老婆则给女人和孩子们发着饼干和糖块。拿到烟的嗞嗞地吸着嘻着,拿到糖的甜甜地啧着吮着,喜气把过去的敌对情绪驱赶得无影无踪。 古义宝没有走进这圈子,不是他阶级斗争觉悟高,而是一个深奥的疑问搜着他立在圈外,尽管他这时候特别需要饼干和糖,但他没上前伸手。他在想,是什么驱赶走了昨日的冷落,又是什么让敌视变成亲善。他只有初中学历,这个吃地瓜煎饼长成的脑袋瓜里没滋生多少思想,脑壳里脑髓的皱褶也没那么复杂,他没找到完满的答案,但他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家里只要有了当大官的,就没有人敢欺负。就在这时候,他竟忘掉了饥渴,脑子里生出一定要当兵的念头。 接到入伍通知书那天,古义宝哭了,哭得像死娘老子一样动情。但他这哭不是悲,而是喜,他梦想成了真,心想事竟成,这辈子还没撞着过这种美事,他不哭怎么办?不哭出来弄不好也像范进那憋傻了。 第二天他爹郑重其事跟他说,是林春芳托她姑父使了暗劲,要不这么多人争着当兵能轮着他!这恩不能不报,别再三心二意了,赶紧跟林春芳把亲事定下。古义宝顿时清醒过来,对林春芳的感激便从心底生出,他是不相信自己有这命。第二天晚上,他家摆了席,送他是其一,谢人也是真,更重要的还是把他跟林春芳的亲事敲定。林春芳当然要来帮忙。饭后送走客人,义宝娘撵走弟弟妹妹,故意闪出空来让他们俩在炕屋说说话。 古义宝有生以来头一次单独面对面跟姑娘坐在一起。农村不比城市,一谈恋爱,在公共汽车上都能旁若无人抱成一团亲昵;在乡村订了婚,虽在一个村,平时也很少见面,就算见面也不会两个单独凑一起说,要不长辈会背后戳脊梁。俩人坐在炕沿上,都勾着头看着自己的膝盖,一时都找不着话好说,心里却都有只小兔子在乱窜。倒是林春芳主动扭了头,乡下姑娘心眼死,一定亲,她就铁了心,把自己这一辈子跟那人拧到了一起。她这时想到一去就是三年不能见面,很是恋恋不舍。古义宝发现林春芳定定地看他,那眼光灼得点着了他心里那火,他立即觉得嘴里干渴得很,不明白是菜吃多了还是因林春芳那火辣辣的眼睛把他烧的。接着他闻到一股幽幽的雪花膏清香,香得他气不够喘了。俩人就这么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看得都觉着炕烧得太热,屋里也太闷。古义宝便提议到外面走走,林春芳非常愿意。俩人一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