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兴安峰峦--两院院士在黑龙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奋斗杂志社编录了38位在黑龙江工作过的两院院士的感人事迹,旨在展示其伫立时代潮头、勇于开拓创新、传承龙江精神、守护学术情怀的风采。这种风采和他们所创造的科技成果一样弥足珍贵,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目录
序 脚踏龙江大地 蓄积澎湃伟力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记中国工业机器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
空谷幽兰淡淡香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
我将努力到生命最后一刻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予恕
科技攀登中的坚守与创新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邓宗全
善创良材义天下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
复合材料王国书写精彩人生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
先人后己清正淡泊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
颗粒归仓的梦想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
盯住有希望的点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教授
他是一块闪光的“特种钢”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廷权
一生都向自然学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
为水而战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
让更多“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梁维燕
科研工作及教书育人者之表率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振鹏
焊花点点耀人生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尚扬
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恢先
八十尤有报国志 坚守湿地与东北区域农业研究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
为祖国筑起“海防长城”
——记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刘永坦
用一生守护野生动物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
追寻“光”的脚步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
博采百家自成一体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
激情燃烧的人生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
细雨润物诉清风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
中国兽医科学研究史上的丰碑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沈荣显
厚植笃行,成就中国跨度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
铁血丹心铸剑路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哲子
挑战尖端仪器报国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
九旬翁的惊人“力”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
“红色院士”的片片叶片情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仲奇
航天强国的逐梦人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子才
船行万里风满帆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燃气轮机专家闻雪友
在攻克“科学堡垒”的道路上矢志创新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
用“水卢”奏响海洋强国之音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德森
倾听大海的声音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
苍生大医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
污水净化的使者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
纵横通元廓长天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
丹心筑梦谱华章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连城
序言
脚踏龙江大地 蓄积澎
湃伟力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
的引擎,也是打开未来之
门的钥匙。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
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
抗拒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
向前发展。四大发明等伟
大创造推动古代中国长期
走在世界前列,蒸汽机、
电动机、计算机等伟大创
新深刻改变近代以来全球
格局,曼哈顿工程等推动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两
弹一星”、超级水稻等为
中国数十年来的飞速发展
提供重要支撑。历史经验
表明,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
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
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
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
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
强大科技。”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
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
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
行、领跑阶段。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科
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
论断,开启了科学的春天
。2016年“科技三会”作出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全面
部署,在“新的科学春天
里”汇聚起科技创新的磅
礴力量。不可否认,每一
项重大的发现、发明和创
造都将科技发展推向更高
的台阶,这其中科学家们
居功至伟。尤其是被授予
中国最高学术称号的两院
院士,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
从未缺失过他们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
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
名人’的民族英雄!”他们
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辉煌业
绩,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
步,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
方面面。
黑龙江省的开发创业
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
。黑龙江省各个时期取得
的重大科技成就,是几代
科技人不懈奋斗、矢志奉
献的结果,凝结着全省广
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
水。这是黑龙江辉煌历史
的底蕴所在,更是黑龙江
面向未来的底气所在。我
们感怀的是,奋斗在黑土
地上的两院院士,虽然身
处不同时期,肩负不同使
命,但他们长期扎根黑龙
江,投身边疆建设伟业,
以孜孜求索的精神、思想
解放的活力、敢为人先的
胆识,在航天、电子、力
学、自然学、兽医学等各
个领域攻克难关、破解难
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
迹,为黑龙江省科技事业
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建
立了卓越的功勋。
他们仰望苍穹,脚踏
实地,以匠心筑梦诠释弘
毅担当。“繁霜尽是心头
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老一
辈科学家响应国家支援边
远地区发展的号召,为强
国梦负笈北上来到祖国的
最东北,人生取舍,考验
着智慧,更照鉴情怀。他
们身上共同闪耀着一颗赤
子之心、一份爱国之情,
不论身在哪里,始终不忘
初心,不负期待,将毕生
所学奉献科研事业,将一
片丹心融入时代底色,将
报国之志守望相传,在各
自的研究领域达到了普通
学者无法企及的高度,为
黑龙江的改革发展燃烧起
熊熊的科技之火。
他们格物穷理,唯实
是尚,以平凡坚守书写精
彩华章。“穷理以致其知
,反躬以践其实。”追求
真理的科学精神、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一直是两院
院士的精神基础。毫无疑
问,翻开他们的履历、走
进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不
难看出,他们将治学严谨
、一丝不苟作为毕生追求
,把不怕困难、求真务实
当作无声语言。有些人也
曾在迷茫与困顿中徘徊,
但在科学的世界里,他们
最富有。执着坚守成为两
院院士科研人生最妥帖的
注脚,他们在攀登科学高
峰的征途上永不服输,步
步逼近光辉的山巅。
他们弦歌不辍,鼎新
革故,以至诚无息引领科
学风尚。“非新无以为进
,非旧无以为守。”科学
的灵魂在于创新,科学家
的使命首先是探索未知、
开辟新领域、研究新问题
。他们敢于发出“天问”、
上下求索,挑战尖端科学
问题和“独创独有”研究。
他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甘为人梯、提携后学,
有跟时间赛跑的劲头,抢
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的历史机遇,面向世界科
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
造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
成果,不断延伸着人们认
知世界、认知未来的视野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
,忠实刻印下奋斗者的足
迹。时代呼唤更多仰望星
空的先锋,当科学家成为
社会的主流明星时,才是
一个国家真正崛起之时。
经过充分的酝酿,奋斗杂
志社编录了38位在黑龙江
工作过的两院院士的感人
事迹,旨在展示其伫立时
代潮头、勇于开拓创新、
传承龙江精神、守护学术
情怀的风采。这种风采和
他们所创造的科技成果一
样弥足珍贵,是留给我们
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
衷心感谢人民出版社,本
书的出版无疑是对黑龙江
两院院士的鼓励,是对黑
龙江科技工作者的肯定,
更是对黑龙江儿女热爱边
疆、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奉献边疆的赞颂。我们
致敬探路者的筚路蓝缕,
赓续开拓者的胸襟肝胆,
记录莽莽兴安的风雷激荡
,留住黑龙江科学偶像的
奋斗历程。而传承科学探
索精神带来的无限感怀,
都得以流淌于文字、图片
所传递的温暖中,如同奔
流不息的大江大川,送去
希冀,留下期待。
导语
本书的出版是对黑龙江两院院士的鼓励,是对黑龙江科技工作者的肯定,更是对黑龙江儿女热爱边疆、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赞颂。
本书旨在致敬探路者的筚路蓝缕,赓续开拓者的胸襟肝胆,记录莽莽兴安的风雷激荡,留住黑龙江科学偶像的奋斗历程。
精彩页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记中国工业机器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
提到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中国T程院院士蔡鹤皋。
2018年4月21日,春日的上海,风清海阔,生意盎然。
在机器人行业发展论坛暨第四届恰佩克奖颁奖典礼上,蔡鹤皋作为“恰佩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评委会主席,为91个获奖企业和个人颁奖。
这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著名科学家,至今依旧活跃在他所钟爱的科研领域,活跃在亿万公众的关注之中。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机器人时代正在来临。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232亿美元。
放眼中国,自2013年起,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成长。同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年购买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一直蝉联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至今。2015年被业界视作“中国机器人元年”。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明确将工业机器人列人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科研、产业化的奠基者之一,几十年来,蔡鹤皋经历了中国机器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漫长而又崎岖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他踏过泥泞和荆棘,留下了拓荒者浸满汗水和心血的足迹,为国家工业机器人科研和工业化、产业化开创了一片大有作为的新天地、新领域。
少年立志,要威为爱迪生一样的发明家
“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教育,我面对的将是另一种命运。”面对采访,蔡鹤皋曾如此真切地表达他的爱国之情。
1934年6月5日,蔡鹤皋出生在长春。那时的东北正处于伪满洲国的统治之下——中国人只能吃高粱米,被称为“支那人”。这段屈辱的记忆在蔡鹤皋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童年时,父亲的早逝让蔡鹤皋和整个家庭备受磨难。“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们七个兄弟姐妹,生活异常拮据。”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蔡鹤皋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1948年,长春解放,年仅14岁的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和青年团。
艰辛的童年经历磨砺了蔡鹤皋爱党爱国、坚忍不拔的品格。
求学时期,蔡鹤皋的成绩一直十分优异,而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像是与生俱来。那时的他,经常在长春市图书馆翻看科普类、发明类的图书,而且经常学以致用。家里没有收音机,他就用从书中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杂七杂八地找来各种材料,自制了一台矿石收音机。用两个自制线圈的相对移动进行调谐,听到从小小的耳机里传出的动听乐曲,蔡鹤皋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尝到了“发明”的乐趣,蔡鹤皋后来还自制了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甚至还做了一台简易的幻灯机,请小伙伴儿们一同观赏。
“小时候,我的偶像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奥妙无穷的知识海洋里,年轻的蔡鹤皋找到了追寻的灯塔。爱迪生在电气、矿业、建筑、化工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这使得年少的蔡鹤皋沉醉其中,并立志成为一名成绩卓著的发明家。
1953年,19岁的蔡鹤皋进人向往已久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后,他便如痴如醉地投人到自己热爱的机械专业中求学。1958年,他从哈工大机械系机床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担任机械工程系教师。
在这里,蔡鹤皋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更为严格的训练。即便在“文革”的苦累劳动中,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向往科研、成为发明家的理想。因为刻苦钻研的倔劲儿和不屈不挠的品格,他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这也为他之后能获得公派赴美留学的机会奠定了基础。
异域求学,他心怀感恩,“必须回到自己的祖国”
1979年,已经46岁的蔡鹤皋,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他通过了层层选拔,从众多学生与老师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公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工分校机械工程系学习的机会。这是他第一次出国。
在美国,蔡鹤皋的研究课题是弧焊机器人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但是,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见过计算机,更没有见过机器人。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文化、陌生的科研领域,困难可想而知。“我连计算机都没见过,更不用说使用计算机来编程了。开始的时候,我是从如何使用计算机键盘开始学起,慢慢地学到编写程序指令,然后是操作计算机控制系统……”蔡鹤皋回忆道。
陌生和困苦没有把蔡鹤皋吓到,反倒是激起了这个东北汉子的科研热情、科研兴趣。异域求学,蔡鹤皋一直喜欢泡在实验室。他的勤奋是出了名的。白天实验室里的学生多,他就晚上去,有时甚至成宿成宿地不睡觉,吃住都在实验室。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0 3: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