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5岁才见到父亲的女孩/红孩子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韩静慧 |
出版社 |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韩静慧著的《15岁才见到父亲的女孩/红孩子丛书》讲述了:因为爸爸参加了革命工作,远志从小就与年迈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死后,她又与邻村的王婆婆一起艰难地生活着。15岁时,她被接到了延安,见到了父亲……她在革命的摇篮里茁壮成长。 目录 爸爸妈妈在哪里 奶奶的死 黄狗咬住了鬼子 踩在了死人的肚皮上 大山洼里的吊脚楼 还是命重要 藏在大石板下 夜半滑竿 纸片为什么能换东西 馋嘴的丫头 大肚子 黄毛丫头变小姐 叶公馆里的牛牛 流血的快乐 第一次见父母 毛伯伯的叮嘱 土豆皮风波 妈妈的个子为什么矮 和毛伯伯一样朴素 半个女儿掀棋盘 窑洞中学 我和你们一起睡 毛毛做的病号饭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快乐周末 一双旧鞋 神秘的会议 给前线战士织毛袜 一碗面条 寻尿屑造土雷 不给敌人留下一点东西 再见,桥儿沟 边走边睡的队伍 掉到河里 绝不丢下一个同学 掉队 用大衣换窝头吃的妹妹 老师的命令 睡洞子 “炒芝麻” 大家的女儿 远志扣的大帽子 “光明在前” 后记 序言 远志六岁了,却从未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她与年迈 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一天深夜,一个矮个子女人抱来一 个小小的女孩,这个小小的女孩就是她的妹妹征儿。后来 ,奶奶死了,她们两个孤女便与邻村的王婆婆艰难地生活 着。 不久,日本人来了,远志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了。远 志一方面要躲避日本人,另一方面还要为妹妹和王婆婆挖 野菜、摘野果。 1946年一个春天的晚上,远志姐妹被两副滑竿抬离了 山村。几经辗转,她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15岁的远志 终于见到了父亲母亲。 延安就是一个革命的大家庭,在毛伯伯、朱爹爹、彭 伯伯等革命前辈的共同关心下,远志在窑洞中学学习和生 活着。同时,当时的延安面临着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远志 与大家一道纺线织布,为前线的战士们织毛衣、造地雷… …在这里的日子,她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那种无畏无惧、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革命乐观精神。 今天,“红孩子”已成为历史,但是当年“红孩子” 所表现出的精神——无畏无惧、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乐 观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导语 韩静慧著的《15岁才见到父亲的女孩/红孩子丛书》讲述了姑娘任远志是任弼时的大女儿,但她在十五岁前从没见到过爸爸,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日子非常的艰难。15岁那年终于有人把她接到了延安,延安生活虽然艰苦,但她却十分快乐,不仅见到了爸爸,而且与小伙伴们一起成长。远志的故事不是她一个人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所有延安小伙伴的故事,血与火相交在一起,苦和乐掺合在一起,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在革命圣地延安不怕吃苦热情喷张的成长故事,全文有人格教化的精神光彩,能够启人心智,励人情志,作品中主要人物“任远志”是个懂事,勤奋向上、知荣辱,善良勇敢的女孩,能引领青少年的勤奋向上的人生。 后记 当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通知我,说《15岁才见 到父亲的女孩》和《从延安到莫斯科》这两本书要再版的 时候,我一点都没有惊讶。因为一本好的书是会经受住时 间考验的!虽然世事多变,岁月倥偬,但无论这个世界怎 样地变化,延安精神和那个时代的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却 是永存的,它永远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15岁才见到父亲的女孩》和《从延安到莫斯科》里 边的故事,不属于一两个人的故事,而是那个时代所有延 安孩子的故事。在1996年写这两本书的时候,在写到延安 中学那段血与火的生活经历时,我一次又一次地流出了眼 泪!而历经了20年风雨之后的今天,在我重新修订这两本 书书稿的时候仍然禁不住热泪盈眶!我被老一辈人高尚的 品质所感动;被延安中学的师生们在残酷的生活环境中所 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畏无惧、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革命精 神所感动;被当年那些十几岁就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领 袖后代、烈士遗孤们所感动。 所以,我用小说的形式以曲折有趣的故事将那段火热 又特殊的历史真实地叙述出来!因为我有责任、有义务将 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人与事告诉给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 子,让他们记住昨天的历史,珍惜今天的生活。我也有责 任用笔将那个时代的精神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精彩页 爸爸妈妈在哪里 远志都六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不知道爸爸是谁,妈妈叫什么。她更不清楚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 可一些小伙伴倒像很了解她,知道她的家底似的,他们骂她是“共产党的小崽子”,玩游戏时远远地躲着她,有时还用石块追着打她。 远志哭哭啼啼地跑回去问奶奶:“奶奶,奶奶,我的爸爸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奶奶只告诉她,她的爸爸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干活,其余的便什么也不说。实在被远志缠得没办法,奶奶便呵斥她:“小孩子,懂什么!” 说完,奶奶扭过头去。远志看见奶奶的眼圈红了,便懂事地闭住了嘴巴。自那以后,她再也不提妈妈爸爸了。在外边挨了打、受了欺负,她回到家也不吭声,只是默默地干活。 远志的家在湖南湘阴唐家桥。远志的家是一个大家族,住在一个大院子里,高高的院墙里有许多百年古松。这些古松静静地挺立着,仿佛见证了这个家族久远的历史。 一进院子,有两个大池塘,池塘里开着一朵朵的荷花。两个池塘的相接处有一个石板桥,从小桥过去是草坪,穿过草坪就是房子了。房屋的建筑都很古典,是前檐后厅的楼宇样式。房前屋后竹林潇潇,树木苍翠,鸟鸣花红,处处显示出大家族的气派,可身处这里的远志一点也不快乐。 在这个大院里住的小孩虽然和远志同姓,属于同一个大家族,但其他的小孩子都有爸爸妈妈,只有小远志孤单单地和奶奶住在一起。每当看见别家的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走出屋门,远志就感到难过。 唉!人家的小孩有爸爸妈妈;人家的饭桌上有鱼有肉;人家的房子里又亮堂又暖和。远志见不到爸爸,看不着妈妈;远志和奶奶住的房子又大又空旷,脏了没人刷,冷了不能燃火炉。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呀?远志常常在梦里这样呼唤,醒来就偷偷地一个人哭。她多想看一眼爸爸妈妈呀! 哪怕只是一眼! 有一天晚上,远志和奶奶正吃饭,一个矮个子女人抱着一个小小的女孩走了进来。奶奶马上站起来迎了上去,把她引进了另外一问空屋子里,然后两个人就嘀嘀咕咕地说起话来。 远志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便好奇地扒着门缝听,可是她们说话的声音太小了,远志听不清。 过了一会儿,矮个子女人走了出来,她来到远志面前,紧紧搂住她的头,急切地、重重地亲吻她的脸蛋,然后就不声不响地推开门走了出去。 那小孩哇哇地大哭起来:“妈妈,妈妈!” 可是矮个子女人连头也不回,很快就消失在黑夜里。 远志才五六岁,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这个人是谁,黑灯瞎火的,也没看清来人的脸。她只是觉得这个女人的拥抱和亲吻,非常特别。奶奶告诉她,这是一个远房的表姑托奶奶照顾孩子来了。 多少年以后远志才知道,这个矮个子的“远房表姑”就是她的亲妈妈! 而被送回来的这个叫征儿的小女孩,就是自己的亲妹妹远征。妈妈在长征路上阿坝地区生下远征后,一直带着她翻雪山,过草地,到延安后为了不影响工作,就把她也送回了老家。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