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鱼骨(彩插版)/人文阅读书系/少年中国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迟子建
出版社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人文阅读书系》立足中国文学的高度,以名家名作为重要牵引,挑选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章单独成册,引导青少年从经典中品读、感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鱼骨(彩插版)》精选作家迟子建《鱼骨》《日落碗窑》等小说,及《寒夜生花》《会唱歌的火炉》等散文,文前有权威评论学者对选文进行导读,提升青少年阅读素养。
作者简介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漠河北极村,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现为黑龙江省作协主席。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八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等,散文随笔集《我的世界下雪了》等。曾获鲁迅文学奖(三次)、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作品有英、法、目、意、韩、荷兰文等海外译本。
目录
·小说·
鱼骨
日落碗窑
白雪的墓园
七十年代的四季歌
·散文·
哑巴与春天
动物们
农具的眼睛
带笤帚的小鸟
寒夜生花
会唱歌的火炉
是谁扼杀了哀愁
两个人的电影
撕日历的日子
水银花开的夜晚
最苍凉的海岸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
序言
伤怀之美
当我重读迟子建这本选集中的作品时,我依次想到北
极村、额尔古纳河和群山之巅。迟子建在错落的时空中,
构建了一个纯美的文学世界。迟子建是诗性的,她有南方
的纯净和唯美,但她更多地呈现了北方的斑斓和辽阔,将
诗写在远方。和她喜欢的作家张爱玲、萧红一样,她在世
俗生活的此岸中寻觅出诗意。迟子建将人性、自然、现实
和历史嵌在语言的系统中,我们与之相遇,并沉浸其中。
1986年第2期《人民文学》发表了迟子建20岁时写作
的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在“小说革命”已经发生、
小说界风生水起的那几年,《北极村童话》仍然给文坛带
来了清新的气息。此时,小说分为“寻根”和“先锋”,
后来又有“新写实”和“新历史主义”等,迟子建的这篇
小说和她后来的创作都无法划入某种类型、思潮或主义。
她从急剧变革的文学时代中获得了滋养,但一直悄悄走自
己的路。三十多年过去了,回溯迟子建的创作,并将她置
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框架中,我们仍然会作出这样的判断
:迟子建是一位具有独特性的优秀作家,如同萧红一样,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一位作家。随着时
间的推移,迟子建的意义越来越呈现出来。
在很大程度上,《北极村童话》或“北极村”确定了
迟子建创作的基调。迟子建在《北极村童话》的题记中写
道:“假如没有真纯,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不
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发生在七八
岁柳芽般年龄的一个真实故事。”在后来的评论中,“童
年视角”成为讨论迟子建创作的关键词之一。迟子建自己
回忆说,她在写《北极村童话》时充满了幻想,完全没有
感觉是在写小说,而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如饥似渴地追忆
那短暂的梦幻般的童年生活。因此,“童年视角”与其说
是一个叙事学的概念,毋宁说是作家人格化的写照。童年
记忆留下了迟子建对故乡、土地,人物、人性,自然、社
会等等的最初印记,当这些以一种方式进入写作后,也就
具有了创作的本源意义。在这样的文本中,萌生了迟子建
对人性和美学的最初理解,她的创作后来更为广阔和深邃
,但在“北极村”生长的故事和美学一直是她看待人性、
自然、现实和历史的参照。迟子建说:“我对文学和人生
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
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
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
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
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
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故乡
动笔,完成中卷后“我在哈尔滨只待了三天,马上又返回
故乡。我觉得这部长篇只有面对着山峦完成,才是完美的
。故乡对我来说,就是催生这部长篇发芽、成长的雨露和
清风。离开它,我的心都是灰暗的。我很快又从那连绵起
伏的山峦中获得了信心和灵感,回到创作中”。
那个在《北极村童话》中出现的“迎灯”(迟子建的乳
名)逐渐长大。迟子建写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散文,创
作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
》和《群山之巅》等长篇小说。我们现在读到的这个选本
,是她若干短篇小说和散文的结集。即使在有限的篇幅中
,我们也能够读到创作整体中的迟子建。如果用一个简单
的词组来概括迟子建这些短篇小说和散文的特征,我想应
该是“伤怀之美”。
《七十年代的四季歌》仍然是迟子建在“北极村”生
长出的故事。她在这样的故事中,不断和自己的亲人相遇
,和自己的少年相遇。春的意象是外祖母的灶火,夏日是
祖父与飞乌,秋季是母亲和生产队,冬天是父亲的和尚梦
。……
迟子建的“伤怀之美”不是顾影自怜的唏嘘,而是在
现实的挤压中对已逝的风景、人性之美的守护。她在很多
散文中询问的一个问题是:谁扼杀了哀愁?她惊讶地发现
,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
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
黎明是那么的苍白。在迟子建的词典里,她从来没有把哀
愁看作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在她看来,真正的哀
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
量的。迟子建在《是谁扼杀了哀愁》中如此忧虑地担心我
们的精神:“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乌
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我们所
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
味,要么迷离傥荡、装神弄鬼。那些自诩为切近底层生活
的貌似饱满的东西,散发的却是一股雄赳赳的粗鄙之气。
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所以说尽管我们过得很热闹,
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
,不过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读迟子建的作品,既是一种审美
享受,也是一种精神的自我救赎。
(王尧:评论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导语
迟子建是一位具有独特性的优秀作家,如同萧红一样,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一位作家。她的创作中能够看到她独特的阅历以及过人的创作天赋。她的中篇小说创作体现出乡土气息和人文风俗。她的创作纯真又深刻,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过。《鱼骨(彩插版)》是“人文阅读书系”之一,收录《鱼骨》、《日落碗窑》、《白雪的墓园》等4篇小说,还收录了《哑巴与春天》、《动物们》、《农具的眼睛》、《带笤帚的小鸟》、《寒夜生花》等12篇散文。
精彩页
鱼骨
他们说这条江在几十年前是用麻绳捕鱼的。他们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陶醉的光辉。
漠那小镇的人们一到冬天就谈论起关于这条江的故事。风雪像铠甲一样包围了镇子的时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望大地,都给人一种白茫茫的感觉。而逼人的寒冷也像瘟疫一样弥漫了整个小镇。
也记不得是哪一天了,总之是有那么一天,漠那小镇最敏感的女人旗旗大婶忽然向全镇的人宣告了一条重要的消息:
镇长成山家门前晃着一堆鱼骨。其中有一根鱼脊骨像大拇指那般粗。它们是鲜鱼的鱼骨,鱼骨上缠着带着红色腥味的血丝。
于是,镇子上男女老少就像去赶着看一场露天电影似的,纷纷走出自家的门院带着惊喜和疑惑去看那一堆鱼骨。
那真的是一堆鱼骨,旗旗大婶没有说错。它们很生动地躺在一片白雪地上,极北的太阳很冷清地照出它们象牙般的肤色。
“嗬呀,这么漂亮的鱼骨,一定是条二三十斤的大鱼!”旗旗大婶在人群中感慨着,然后把目光投在我的身上说,“外乡人,你没有见过这样的鱼骨吧?”
“这么粗的我见过,但这么漂亮的没见过。”
“就是,你们看,这鱼骨是没有下过锅的。”旗旗大婶像一头母熊似的笨拙地挤出人群,蹲在那一堆鱼骨旁,把那块最粗的拣在手中,嗬呀呀地大叫着,好像是意外拾到一块狗头金似的,潮红的双颊不由得微微抖动起来:
“是用刀剔下来的,这条小细纹就是刀痕。这么的嫩,我的天哪,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鱼骨了!我说,我们这条江开了怀了!”
“是啊,这条江开了怀了!”有人跟着说。
漠那小镇的人们把这条江看得跟女人一样亲切。这条江在几十年前,可以很随意地用麻绳系起一张网,撒在江中,然后鱼就像爬满了篱笆的葫芦似的钻了一网。起网时鱼尾翻卷,鳞光闪烁,那真是让人百思不厌的美好时光。
可是几十年后,这条江就像女人过了青春期,再也生不出来孩子来了。江水不似往昔那般喧嚣,它平静而沉稳,就像个行将入土的人。而漠那小镇的人们,一到漫漫长冬的时刻,就热切地思恋起她的过去。
人们议论了一番,兴致就蓬勃起来了。大家纷纷回家,准备着捕鱼的工具。旗旗大婶很慷慨地把那块最精彩的鱼骨送给我了。那么鲜嫩,那么凉爽,那么美丽的一块鱼骨。
傍晚,天气骤然冷起来。白蒙蒙的江面上弥漫着无边的寒气。旗旗大婶凿好了第一口冰眼,将一张插三的大网甩进江底。
平素寂静的江面霎时活跃起来了。远远近近的都是人影。近处的人影像被风摇摆的黑橡树,而远处的人影则模模糊糊的像夜空中的云彩。
旗旗大婶的鬓角出了许多汗,蒙蒙的湿气很快把她露在围巾外的头发裹上一层白霜。她还没吃晚饭,她已经打算让旗旗回镇子给她取点吃的。
旗旗是个十岁的女孩,是旗旗大婶在三十五岁还不能生孩子时抱养的。她聪颖而又美丽,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总是像星星一样闪个不休。旗旗大婶常常说旗旗的眼睛晃得她直头晕。
旗旗在生火盆。她已经把小碎柈子架在里面,再往缝隙间塞桦树皮。她穿着一件枣红色的棉袄,圆鼓隆咚的,更显出她的可爱来。
旗旗大婶走上前划着了火柴,火盆像触了电似的猛地抖动了一下,接着,红红的火苗就蹿了起来。旗旗伸出手去烤火,整个脸被映得通红。
“妈妈。你看开花袄爷爷。”
旗旗指着十几米外的人影说。
“外乡人,你看看,人一来了精神,病也就没了,那老开花袄病了两三年,不也出来了吗?”
我一到漠那小镇就听说过“开花袄”这个人物。如今旗旗大婶又提起他来,倒有一种非见他不可的欲望了。
“你别去看他,他这人一辈子见着两种东西眼睛要放绿光:一种是鱼,一种是女人!”
旗旗大婶刚一说完,旗旗就嘻嘻地笑了。我问旗旗为什么笑,旗旗趴在我的肩头说:
“开花袄爷爷爱睡女人,一辈子睡了好几大炕。”
“旗旗,你在跟人家说什么?”
“我在向她要那块鱼骨呢。”旗旗冲我乖巧地映了映眼睛。
“你马上就要有一块更漂亮的鱼骨了,你怎么还要?”
“那块鱼骨好像是透明的。”旗旗又说。
“你马上也会有一块更透明的!”旗旗大婶从手腕上解下钥匙,把它挂到旗旗的脖子上,“去回镇子拿点吃的来。”旗旗大婶在旗旗的耳朵边吩咐了一会,旗旗点点头,就走了。
天色越来越昏暗,寒冷越发像刀子一样地逼人了。江面上到处是青凛凛的冰堆,冰眼上用于拴网的木杆子黑黝黝地探入江中,只露出一米左右的端头。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