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冰著的《西交民巷(剧本)》是第一部反映北京电力百年发展的话剧。
此剧本获得首都第十一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征文作品一等奖。
此剧本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5—2018年职工文学创作特别奖。
西交民巷是北京城最长的胡同,一百多年前,北京第一座民用电发电厂曾建在这里,光明由此进入百姓之家。百年沧桑,电力人扎根于城市发展与百姓生活,代代传承,形成了“大道昌明”的历史风范。剧本主人公范家新及家人住在胡同的四合院中,他们的生活及命运中映现着百年电力发展的影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交民巷(剧本) |
分类 | |
作者 | 冷冰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冷冰著的《西交民巷(剧本)》是第一部反映北京电力百年发展的话剧。 此剧本获得首都第十一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征文作品一等奖。 此剧本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5—2018年职工文学创作特别奖。 西交民巷是北京城最长的胡同,一百多年前,北京第一座民用电发电厂曾建在这里,光明由此进入百姓之家。百年沧桑,电力人扎根于城市发展与百姓生活,代代传承,形成了“大道昌明”的历史风范。剧本主人公范家新及家人住在胡同的四合院中,他们的生活及命运中映现着百年电力发展的影子。 作者简介 冷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市杂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电力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散文集《与树比肩》。曾获首都“五一”文学奖、徐志摩微诗歌奖等。 目录 主要人物表 序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尾声 心是最大的舞台(代后记) 导语 冷冰著的《西交民巷(剧本)》是第一部反映北京电力百年发展的话剧剧本,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文学创作重点选题项目,受到了广泛关注。作品完成后,列入了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文学创作“三个一”项目。 西交民巷是北京一条著名的胡同,也是北京最长的胡同。北京第一座民用电发电厂就建在这里。剧本主人公范家新及家人住在胡同的四合院中。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周年庆典期间,范家新日夜参与庆典的供电保障筹备,在大雨中与同事及时抢修,不顾伤痛,挽救了在家中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老人。为了保障首都蓝天,他劝说想振兴祖业的弟弟配合电力施工,使煤改电工程在西交民巷顺利实施。范家新的老父亲传给孙子的华商电灯公司创始人冯恕的书法,充分展现了电力人扎根于城市发展与百姓生活,优良传统代代传承,形成了“大道昌明”的历史风范。 后记 心是最大的舞台 一 2017年盛夏的一个傍晚,在怀柔雁栖湖畔,落日将半 张脸埋进远处层层叠叠的山里,半张脸望着湖水,水面上 铺出一条金色的通道,一直通向湖水深处。远山近湖,水 平如镜,很像五代董源《潇湘图》的样子。此时,感觉眼 前就是一座天然的舞台,远山为背景,湖面展开为阔大的 舞台,水鸟飞过,便如开场了一般。 黄昏从湖水中的道路两边,从山上,从明净的空中, 缓缓向我涌过来,一会儿便将我包围在黑暗之中。 走在绕山而行的公路上,前后无人,山上的树林中忽 而飞起几只山鸟,吓人一跳。我想大喊几声,张了张嘴, 最终保持缄默,向远处有灯光的地方大步走去。 这是近些年来,我感到孤独的时刻,但无人可倾诉。 这是我在雁栖湖边的第四天。我记得很清楚,写到了 剧本的第二幕。 四天之前,我背着一个装满书和笔记本电脑的双肩背 包来到大雁楼培训中心。我计划在这里待一周左右的时间 ,写完我承担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文学创作课题《西交民 巷》剧本的初稿。 我住的是楼里最西边的一个房间,除了保洁员,没人 会打扰我,连经过房门的人都没有。 按照提前写好的计划提纲,每天的写作量已经排定, 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这样才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全稿,这 个方法,是从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中学到的。 要知道,这次集中写作的时间异常紧张而宝贵。 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吃完早晚饭,用四十分钟左右的 时间散步,中午吃完饭午休一小时,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完 成既定的写作任务,写得顺,自己赚一两个小时,可以自 己安排,看看书,或者为第二天的写作做准备。写得不顺 也要自己克服,有两次到夜里两点了,才感觉写得差不多 了,第二天早晨依然六点半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写作。如 此,在第七天的中午,我在电脑屏幕上敲下了最后一个句 号。那一刻,我竟然平静如常,像写完一条新闻消息。 离开雁栖湖,回家路上,开着车,心里突然涌起一种 悲壮之感。我知道,我打开了内心的又一扇门,心里的天 地扩大了一点。 …… 三 进入文本写作是最后的冲刺。剧本结构已经在心里基 本构建完成,重要的是写作中细节的打磨。好在写作过程 还算顺利,但其后的修改其实比写作初稿更费精力与心血 。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台词,都要反复在心里模拟,魔怔 了一般。 心里装一台戏,在没有最后定稿之前,我要一直完善 它。 2017年9月,我参加了北京市第十一届职工文化艺术节 的征文比赛,《西交民巷》剧本获得第一名。 2017年11月2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文学 创作重点选题《西交民巷》剧本审读研讨会,会上,著名 评论家肖惊鸿,《人民文学》副主编、剧作家徐坤,中国 传媒大学影视中心教授杨新磊,著名剧作家兰宁远和中国 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潘飞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提出 了中肯的建议。会后,我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对剧本又 进行了认真修改。2018年第一期的《脊梁》杂志刊发了剧 本,并列人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文学创作“三个一” 项目。同年11月揭晓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5至2018年职 工文学作品评选揭晓,《西交民巷》剧本获得特别奖,对 这项课题而言,尽管我自己对它还不满意,但对自己、对 同事们,总算有个交代了。可以了。 作为一项工作任务,我完成了。但是作为一种文体而 言,我的剧本创作才刚刚开始。舞台的大幕拉开了,而幕 布一旦拉开,无论如何,戏都要演下去。 好在,我一直是个幸运者,支持我的人很多,家人的 支持让我能够一直生活在梦想中,从未让写作离开我的生 活。能够完成这项曾让我一度焦虑的任务,特别要感谢公 司领导的支持,给了我较为集中的写作时间,而剧本能够 出版,是公司重视并支持职工文化建设的有力明证。感谢 国网北京公司工会、外联部等部门同仁的大力支持,从某 种意义上说,这个剧本是大家共同完成的。而完成本身也 是一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吧。要感谢中国电力作家协会、 感谢大雁楼培训中心,感谢帮我收集资料的朋友们……要 感谢的人太多了,好在心是最大的舞台,台上的人物都在 我心里呢。舞台够大,如果有机会,把大家都请上真实的 舞台去一一介绍吧。 北京人艺传承一句话“戏比天大”,我很喜欢。对艺 术永远怀敬畏之心,不断精益求精,心里的舞台才会不断 扩大。现在,我时常想起雁栖湖水中那条金色的道路,亦 真亦幻,那是光的创造,那是艺术的道路,它是平凡者的 梦想指引,是走向天堂的通途。 精彩页 时间:2015年夏季 7月中旬的一天,凌晨,天空不时有闪电痉挛般一闪,雷声隆隆,暴风雨即将来临。 地点:西交民巷中的一个四合院,范云义家。 【这是西交民巷中的一个普通四合院,院子的正房住着范云义一家,他们是这个院子的本家。范云义住正房的东屋,他的小儿子范家政和媳妇住正房的西屋。南倒座的三间房向街,改做了门脸房,范家政和媳妇开了一家“同和兴老北京炸酱面馆”。院子的东厢房住着历史老师苏铮一家子,他们将其中的一间租给了在医院工作的北漂青年董晓倩。西厢房住的是老北京王荣华一家。 【院子正房偏西有一棵柿子树,东侧有一架葡萄,葡萄架下摆着一张小茶桌,桌子上摆着一把茶壶和几个杯子,整个院子荫凉覆盖,安详随意。院中还有一个水泥自来水池子。每家窗台上都摆了几摞蜂窝煤,窗户下也搭了装煤的小窝棚,窗根下散乱摆着花盆,院子里停着辆自行车,还有绑着红布条的竹竿等杂物,显得有些拥挤凌乱。 【幕启 【舞台上。背景,远处高楼大厦灯火阑珊,稍近隐约可见城门楼子的剪影。再近是前门附近的平房区,处在一片黑暗之中。西交民巷范家四合院,院子里静悄悄的,人们都睡了。院子的情景在闪电之下不时一闪而现。突然一声炸雷,雨倾盆而下。舞台上,电闪雷鸣,雨声喧哗。 王荣华:(在黑暗中喊)老伴儿,老伴儿!小马,灯咋不亮了?快拿手电。 小马:来了,来了! 【王荣华家的窗户影影绰绰地闪着光亮。 王荣华:(焦急地)小马,快,快拿氧气袋来,呼吸机停了!快点儿,快点儿! 小马:您打着手电,我来换! 王荣华:你麻利点儿,一口气接不上人就完了! 小马:换上了。可是咱家就这一袋儿了,坚持不了多会儿咋办?(又摁了一下开关,灯没亮)好像停电了。 王荣华:这大半夜停哪门子电啊! 小马:啥时候来电也不知道啊,得赶紧灌氧气去,别接不上用。 王荣华:大半夜的,又下雨,咋去啊? 小马:我打车去吧。 王荣华:这会儿不好打吧?叫家政开车跟你去,我叫他去。 小马:天黑,还是我去吧。 王荣华:那你快点儿! 【小马拿起门口的伞,快步往家政家跑。 小马:(一边拍门一边叫)家政哥,家政哥! 范家政:(黑暗里,穿着半袖、裤衩开门)黑灯瞎火的,你咋呼啥? 小马:停电了,王婶的呼吸机停了,要灌氧气袋去,王叔让我问您能不能开车跑一趟医院。 范家政:啊,行行行,你等我拿车钥匙。 冯彩铃:(在范家政身后)给你钥匙。呼吸机停了,这不要命吗! 范家政:(一哆嗦)吓我一跳,赶紧过那屋搭把手去。 冯彩铃:甭管了,你快走吧,慢点儿开啊,快去快回! 范家政:(拿上衣服,自言自语)这是敢耽搁的事儿吗。(冲小马)快走! 冯彩铃:(抄起一把伞塞到范家政手里)伞,伞! 【苏铮家的门和董晓倩的门先后开了。 苏铮:(自言自语)是停电了吗?从前是这样子的,三天两头儿停电,可是已经好久不这样了,我都忘了有停电这回事了。(对正往外走的范家政)咦,你们都起来了,搞什么? 范家政:(边往外走边说)王婶的呼吸机停了。 董晓倩:用打120吗?我去看看。 【董晓倩手捂着头往王荣华家里跑。 苏铮:不得了,要出人命啊! 【苏铮冒雨往王荣华家跑。 【范家新穿着带荧光警示标识的雨衣和两个同样装束的同事上。一边走,一边用手电向天空四处照着。他们正在查线,恰好经过范家院外。 范家新:小张,看仔细点儿啊,这条胡同老旧危房多,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容易出事儿。 张小海:放心吧师傅,我这眼睛2.0的。人家下雨天都往家走,就咱们,一到下雨下雪就往外跑,跟正常人反着来。师傅你饿不?我饿了。 P17-2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